別集類
孝廉孙范二上舍徐陈范汪顾五文学载酒至席
上谭艺率赋二首 初秋宋五进士(聚业)载酒过
张三孝廉 (大受) 潮生阁送魏二孝廉(坤)之西江即
席分赋得九言 桥下小轩对菊效陶
题乔孝廉(崇烈)书离骚 (第 45a 页)
上谭艺率赋二首 初秋宋五进士(聚业)载酒过
张三孝廉 (大受) 潮生阁送魏二孝廉(坤)之西江即
席分赋得九言 桥下小轩对菊效陶
题乔孝廉(崇烈)书离骚 (第 45a 页)
接盖素知吴中荐绅多以苞苴把持有司也荐绅
以此望公既而始知公之公其署昆山也方大旱昆民
揭竿劫粟围朱太守 大受 第而太仓亦告变公急以兵
诛其渠而严饬巨室之闭籴者不三日而两地皆安堵
其署崇明也以兵击杀海盗魁三人擒二 (第 13b 页)
以此望公既而始知公之公其署昆山也方大旱昆民
揭竿劫粟围朱太守 大受 第而太仓亦告变公急以兵
诛其渠而严饬巨室之闭籴者不三日而两地皆安堵
其署崇明也以兵击杀海盗魁三人擒二 (第 13b 页)
谕议政大臣
军务粮饷关系甚要天时地利不可不通彻筹画现今
运米一事朕甚为踌躇前日直𨽻巡抚河南巡抚奏摺
据称牲口已如数起解又称因雨水过多恐泥泞一时
不能得到等语看来今岁雨水实大此顷牲口到湖滩河
所定疲瘦不堪且前去路远必至冱寒之时及至回来
正岁底大寒人与牲口冷处不曾经惯必致 大受 伤损
殊属烦难所派大人虽竭力图效亦无法可施及至奏
请似觉误事朕意将此旨抄录与将军费扬古并散秩
大臣祁 (第 8a 页)
军务粮饷关系甚要天时地利不可不通彻筹画现今
运米一事朕甚为踌躇前日直𨽻巡抚河南巡抚奏摺
据称牲口已如数起解又称因雨水过多恐泥泞一时
不能得到等语看来今岁雨水实大此顷牲口到湖滩河
所定疲瘦不堪且前去路远必至冱寒之时及至回来
正岁底大寒人与牲口冷处不曾经惯必致 大受 伤损
殊属烦难所派大人虽竭力图效亦无法可施及至奏
请似觉误事朕意将此旨抄录与将军费扬古并散秩
大臣祁 (第 8a 页)
公之所退以自得者为尤多。讵不又甚难乎哉。是为状。
墓碣铭(并序)[坡平尹凤朝 撰]
北俗懻忮好弓马。 老峰闵公鼎重 为按使。始振文教。农岩金公昌协佐北幕。又开门受徒。故持平松岩李公载亨。在学子中最为眉目。农岩赏之曰是 (第 476L 页)
墓碣铭(并序)[坡平尹凤朝 撰]
北俗懻忮好弓马。 老峰闵公鼎重 为按使。始振文教。农岩金公昌协佐北幕。又开门受徒。故持平松岩李公载亨。在学子中最为眉目。农岩赏之曰是 (第 476L 页)
。故梳头千以迟期。遂不及门而退。时人以李千梳笑之。丁巳增广会元。旋罢榜。癸亥增广。又居会元。及分馆。 闵老峰鼎重。
以岭南士论。皆公所主。遂抑置成均馆。四年不调。丁卯。斥除昌乐察访。己巳。荐史局。又议选南床。而未几超 …… (第 130L 页)
撰。时持议者将启 老峰闵公。 必欲置之死。三司齐会。请公参启。公正色曰。当 坤圣逊位之日。诸君不碎首力争。既失人臣循国之义。今又欲 (第 131H 页)
撰。时持议者将启 老峰闵公。 必欲置之死。三司齐会。请公参启。公正色曰。当 坤圣逊位之日。诸君不碎首力争。既失人臣循国之义。今又欲 (第 131H 页)
。戊申 颁下节目时。上教有用夏变夷之语。 圣学高明。必有所据。当从之也。花冠似出于汉晋时而未能详。昔 闵老峰
购花冠于中国以来。尤翁送于沂川洪公相与行之。虽非古制。而亦华制也。周礼剔刑人之发为髲。髲即剃也。 (第 313H 页)
能归农田里间。每视官爵为外物。有官则仕。无官则止。要存古人为贫之义而已。间尝罢散久。而一不言复职事。 闵文忠公
镇远以为此人可进用。以正躁竞之习。其为邑。仁威并行。自黄归。州人士有送之以诗曰。为政清如水。宣威凛若 …… (第 584H 页)
讳泰远。黄州牧使。祖考讳弼履。通德郎。先妣杞溪俞氏。 赠吏曹参判讳受基之女也。仲宽安东人。右议政仙源 文忠公 讳尚容七世孙。缮工监副正 赠司仆寺正讳时保曾孙。县监 赠吏曹参议讳纯行孙。 赠吏曹参判讳履晋第三子。 (第 590H 页)
讳泰远。黄州牧使。祖考讳弼履。通德郎。先妣杞溪俞氏。 赠吏曹参判讳受基之女也。仲宽安东人。右议政仙源 文忠公 讳尚容七世孙。缮工监副正 赠司仆寺正讳时保曾孙。县监 赠吏曹参议讳纯行孙。 赠吏曹参判讳履晋第三子。 (第 590H 页)
千缗。悉以补民役。民立碑颂惠无穷。廉俭自律。历五邑。服御如寒士。间尝罢散。久家食甚窘。而一不言官职。 闵文忠公
镇远以为此人可进用。以正躁竞之习。公以吏治闻。然顾雅喜书史。终日手不释卷。所抄述。积成轴帙。在剧仕。 …… (第 603H 页)
三十一
墓碣铭
密庵金公墓碣铭(并序)
公姓金。讳砥行。字幼道。自号密庵。安东人。右议政仙源 文忠公 讳尚容五世孙。祖讳盛迪。吏曹参议。考讳 (第 603H 页)
三十一
墓碣铭
密庵金公墓碣铭(并序)
公姓金。讳砥行。字幼道。自号密庵。安东人。右议政仙源 文忠公 讳尚容五世孙。祖讳盛迪。吏曹参议。考讳 (第 603H 页)
怪。亡所不有。当此之时。如李公士凝 大明桃。其可爱也。何异于 帝坛之红。华阳之稻哉。闻之是桃也。丹岩 闵文忠公
得之于燕中。种之于华阳。后李公宰清安。又分其种▦归植于其家。筑台而护养之。为诗而忾叹之。呜呼。此曹桧 (第 579H 页)
曰凌云台。七曰卧龙岩。八曰鹤巢台。而九则巴串。列峙溪南北。而巴串独据其会。皆遂庵权文纯公所名。而丹岩 闵文忠公
篆也。泣弓有碑。尹判书宪柱笔也。岩栖斋在金沙潭之上。焕章庵,云汉阁在其左。彩云 (第 480H 页)
任之。正色飏言。连章叫阍。卫正道明国是。虽未能格回 天听。由是而士气复张。乱逆知惧。公之力为多。丹岩 闵文忠公。
尝语人曰。安得若人之言论风猷。置之朝廷之上。陶庵李先生闻公废举。劝令勉赴曰。有世道之责者。不由科。无 (第 108H 页)
从此欲远游。早晚九节杖。俓寻菊潭波粼粼。
追次文谷焕章庵长句呈郑丈(棹○并序)
昔 显庙辛亥。 老峰闵公(鼎重) 赴燕。求 毅皇御笔。有人以非礼不动四大字应购。却金而去。既以东来。尤翁在华阳洞中。磨崖刻之。下有小庵 (第 46H 页)
游。早晚九节杖。俓寻菊潭波粼粼。
追次文谷焕章庵长句呈郑丈(棹○并序)
昔 显庙辛亥。老峰闵公 (鼎重) 赴燕。求 毅皇御笔。有人以非礼不动四大字应购。却金而去。既以东来。尤翁在华阳洞中。磨崖刻之。下有小庵 …… (第 46H 页)
祸。太史未暇迁南驾。白背哀音岁因邈。银钩已向腥尘落。天怜真迹遣人得。衔袖龙笺宛香墨。问谁初购玉馆市。 老峰 自是箕邦士。义气相看不要直。但愿归藏乾净域。归藏并与蓝襕同。薄言远示华山翁。 (第 46L 页)
(老峰 是行。并购襕衫以来。洪武所定国子监生服制也。)翁悲且喜勒之石。幸得千年高掌劈。帝城双阙迥对待。丁丑春 (第 46L 页)
追次文谷焕章庵长句呈郑丈(棹○并序)
昔 显庙辛亥。 老峰闵公(鼎重) 赴燕。求 毅皇御笔。有人以非礼不动四大字应购。却金而去。既以东来。尤翁在华阳洞中。磨崖刻之。下有小庵 (第 46H 页)
游。早晚九节杖。俓寻菊潭波粼粼。
追次文谷焕章庵长句呈郑丈(棹○并序)
昔 显庙辛亥。老峰闵公 (鼎重) 赴燕。求 毅皇御笔。有人以非礼不动四大字应购。却金而去。既以东来。尤翁在华阳洞中。磨崖刻之。下有小庵 …… (第 46H 页)
祸。太史未暇迁南驾。白背哀音岁因邈。银钩已向腥尘落。天怜真迹遣人得。衔袖龙笺宛香墨。问谁初购玉馆市。 老峰 自是箕邦士。义气相看不要直。但愿归藏乾净域。归藏并与蓝襕同。薄言远示华山翁。 (第 46L 页)
(老峰 是行。并购襕衫以来。洪武所定国子监生服制也。)翁悲且喜勒之石。幸得千年高掌劈。帝城双阙迥对待。丁丑春 (第 46L 页)
凭梅。月东小友应相问。须道馀龄万念灰。
重修幞头匣纸有感(并序)
昔 显 肃之际。 闵老峰 入燕购 皇朝进士襕衫幞头(一名软巾一名繐巾)绦带之制。归遗尤翁于华阳洞。又别藏副件于咸兴云田社。 英 (第 115L 页)
重修幞头匣纸有感(并序)
昔 显 肃之际。 闵老峰 入燕购 皇朝进士襕衫幞头(一名软巾一名繐巾)绦带之制。归遗尤翁于华阳洞。又别藏副件于咸兴云田社。 英 (第 115L 页)
欤。(下距四仲。姑以解二十八九月之说耳。其实当以踰月吉祭者为正。则无二十八九月矣。况三十月乎。○后考 闵老峰鼎重
李竹西敏迪崔相锡鼎并以禫月出仕。自南判书二星独不仕。以后则一世至今遵行云。)
题栗谷外集与郑季涵书后 (第 522L 页)
题栗谷外集与郑季涵书后 (第 522L 页)
胤之病中。与金正礼(履安)酬唱数十篇。送示其诗卷求和。次其一韵。却寄。
郑江界(汉奎)挽(戊寅)
五月二日。同胤之直兄深远(李惟秀), 大受(郑存谦) ,伯愚及李士晦(明焕)。游孙家庄水石。以已知出郭少尘事分韵。
六月十七日。同伯氏元灵胤之子穆 …… 又以寘在迎风寒露之玉壶分韵(仲陟时为冰官。取冰块。挂之栏干。)
洗剑亭。同伯氏,直兄,伯愚得凉字。
病中有怀。伯愚岭行。用其饯席与伯愚昆季,直兄, 大受 所分难分此夜中韵。(饯席韵佚)
观胤之葬。归路口占。
江西途中
九日。奉寄伯氏。
郑江界(汉奎)挽(戊寅)
五月二日。同胤之直兄深远(李惟秀), 大受(郑存谦) ,伯愚及李士晦(明焕)。游孙家庄水石。以已知出郭少尘事分韵。
六月十七日。同伯氏元灵胤之子穆 …… 又以寘在迎风寒露之玉壶分韵(仲陟时为冰官。取冰块。挂之栏干。)
洗剑亭。同伯氏,直兄,伯愚得凉字。
病中有怀。伯愚岭行。用其饯席与伯愚昆季,直兄, 大受 所分难分此夜中韵。(饯席韵佚)
观胤之葬。归路口占。
江西途中
九日。奉寄伯氏。
世交情无冷煖。两家陈迹变欢哀。江州一别成千古。为寄招魂和泪裁。
五月二日。同胤之直兄深远(李惟秀), 大受(郑存谦) ,伯愚及李士晦(明焕)。游孙家庄水石。以已知出郭少尘事分韵。
出门群峦秀。长松十里翠。沙平马蹄閒。谷 …… (第 480H 页)
凉。鬓发风吹短。歌吟日驻长。炎云晚来变。山雨远苍苍。
病中有怀。伯愚岭行。用其饯席与伯愚昆季,直兄, 大受 所分难分此夜中韵。(饯席韵佚)
庭柯无留叶。霰雪日交下。百虫竞归穴。吾亦闭穷舍。怀哉远游子。行迈犹靡 (第 480H 页)
五月二日。同胤之直兄深远(李惟秀), 大受(郑存谦) ,伯愚及李士晦(明焕)。游孙家庄水石。以已知出郭少尘事分韵。
出门群峦秀。长松十里翠。沙平马蹄閒。谷 …… (第 480H 页)
凉。鬓发风吹短。歌吟日驻长。炎云晚来变。山雨远苍苍。
病中有怀。伯愚岭行。用其饯席与伯愚昆季,直兄, 大受 所分难分此夜中韵。(饯席韵佚)
庭柯无留叶。霰雪日交下。百虫竞归穴。吾亦闭穷舍。怀哉远游子。行迈犹靡 (第 480H 页)
送郑大受观察岭南序
余贱士。于朝廷卿士大夫。邈乎其不相及也。虽有旧识。亦两忘之矣。独东莱郑 大受 与余好。往岁 (第 539L 页)
大受 之尹庆州也。问言于余。余怪近世士大夫往往轻去朝廷。为吏于下邑。将朝廷之上。其职有未易称。而州县之事犹 (第 539L 页)
可自尽其心力也欤。遂以是问 大受。 且言为政。在乎求民之所害而祛之而已。 (第 539L 页)
大受 在庆三年。庆大治。既返朝。官益显望益峻。长于玉堂。参议于选曹。间则出入喉舌之地。又三年以岭南道观察使 …… (第 539L 页)
堂则能启沃献纳。以称论思之职。在选曹则能激扬黜陟。以称铨衡之职。在喉舌则能敷奏覆逆。以称出纳之职耶。 大受 处乎内而度不能称其职也。则出而宣力于外可也。独未知 (第 539L 页)
大受 之去而朝廷贤士大夫能称其职者。又谁欤。今夫观察使之与州县吏。虽位有崇卑。地有大小。而其居民上而临乎民 (第 539L 页)
则一也。然则余之所以告 大受 为观察者。岂有异于告 (第 539L 页)
大受 为庆州者哉。亦惟在乎求民之所害而祛之而已。虽然。有异焉。所谓求民害而祛之者。在州县则不过祛弊政弊法而 …… (第 539L 页)
而畏也。抑我 圣上宵旰忧悯之赤子何罪焉。以余尝从事于州县之役。且居田野间久也。特举民之所甚害者。以告 大受 如此云。岁癸未冬十二月甲辰。书于光秀山之 (第 539L 页)
余贱士。于朝廷卿士大夫。邈乎其不相及也。虽有旧识。亦两忘之矣。独东莱郑 大受 与余好。往岁 (第 539L 页)
大受 之尹庆州也。问言于余。余怪近世士大夫往往轻去朝廷。为吏于下邑。将朝廷之上。其职有未易称。而州县之事犹 (第 539L 页)
可自尽其心力也欤。遂以是问 大受。 且言为政。在乎求民之所害而祛之而已。 (第 539L 页)
大受 在庆三年。庆大治。既返朝。官益显望益峻。长于玉堂。参议于选曹。间则出入喉舌之地。又三年以岭南道观察使 …… (第 539L 页)
堂则能启沃献纳。以称论思之职。在选曹则能激扬黜陟。以称铨衡之职。在喉舌则能敷奏覆逆。以称出纳之职耶。 大受 处乎内而度不能称其职也。则出而宣力于外可也。独未知 (第 539L 页)
大受 之去而朝廷贤士大夫能称其职者。又谁欤。今夫观察使之与州县吏。虽位有崇卑。地有大小。而其居民上而临乎民 (第 539L 页)
则一也。然则余之所以告 大受 为观察者。岂有异于告 (第 539L 页)
大受 为庆州者哉。亦惟在乎求民之所害而祛之而已。虽然。有异焉。所谓求民害而祛之者。在州县则不过祛弊政弊法而 …… (第 539L 页)
而畏也。抑我 圣上宵旰忧悯之赤子何罪焉。以余尝从事于州县之役。且居田野间久也。特举民之所甚害者。以告 大受 如此云。岁癸未冬十二月甲辰。书于光秀山之 (第 53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