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史伯璿” 相关资源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时俗类尤工乐府歌曲比壮挟赀货
游武林姑苏及金陵所至名士请交声誉藉甚迨年三
十馀即家居益用心温旧学东嘉 史伯璿
有四书管窥
资中黄楚望有六经补注先生喜其扩先儒所未发皆
手录而精究之晚年学问老成为文章有理致士大夫 (第 29a 页)
改时与月宋程伊川胡安国则谓周人改
月而不改时独九峰蔡氏谓不改时亦不改月至于元
儒吴仲迂陈定宇张敷言 史伯璿
吴渊颖汪克宽辈则 (第 4a 页)
 自外而内一则自内而外盖至静之中即大本之所

 以立而应物之际即达道之所以行矣此条注 史氏
 伯璿
所疏蔡虚斋所解及王姚江所疑俱错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非是两时事且如应酬一人处置
 一事以至一坐立言动之微 (第 18a 页)
  与张长史
昨论及戒惧慎独两节谓省克功夫贯彻日用不是只
在独知之处兄即云注中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
之际即此意也深服敏妙因而更加寻讨则于注两条
始得其解始叹朱子之书绵密深确疑駮者固粗疏不
足道笃信而为之疏释者亦或未得其意也盖自戒惧

而约之两条自 史氏伯璿
分作四条而王姚江以为朱
子之意诚如是也遂痛讥排谓动静固强分矣今乃有
静又有至静之中有动又有应物之际岂 …… (第 6a 页)
省分动静自其发解时文便如此恰似戒惧工夫专为
静而设而独之外无所谓应物者也盖朱子之意诚有
四节特不如 伯璿
伯安所谓有静又有至静之中者尔自
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是自睹闻说到不睹闻
也戒慎恐惧自是动时事但到 (第 6b 页)

国家修举水政警惰覈冒其于捍江捍海实克举端木
氏赵氏范阳郦氏之所录王充虞喜卢肇燕肃余靖张
载苏轼 史伯璿
金履祥之所覃思而极论华信李璿李
蟠后诸贤之所昕涂夕潦而廑获集事者胥荟萃其综
画以见诸石囤木匮络竹排桩 (第 7b 页)
子并时而起皆有得于道者也至于项安世黄震方逄
史伯璿
之徒无虑数十人皆发明朱子之道者也至
于以文章名世如黄溍吴师道吴莱柳贯皆为一代之
儒宗而贯与师道皆学于 (第 5b 页)
其去如此者二人焉家本匮也钱以予困
乏者槥以资不能丧者汲汲若不及尤刻意教诸子□
礼币使师事乡先生郑如圭 史伯璿
时时诲之曰业诗
书之谓儒治法律之谓吏二者皆足以发身人顾多乐
从吏者不以吏之取效捷于儒之致用乎然儒术宽 (第 11a 页)
  春王正月辨
汉人说经多为宋儒掊击然实事求是汉人近古闻见
犹真学者不之考求而率为支离牵缀之谈则过信宋
儒之失也春秋聚讼莫甚于春王正月之一言谓周人
时月俱改者孔安国郑康成也(朱文公孟子/注主此说)谓改月不
改时者胡康侯也谓时月俱不改者蔡仲默也元人陈
定宇张敷言 史伯璿
吴渊颖等皆祖述汉人自胡传颁 (第 15a 页)
而违者亦或有焉文日繁而辨日起岐
愈多而道愈幽使读之者不舍源而寻流则弃同而即
异君子盖病之也吾乡乡先生 史君文玑
苦求于学笃
信坚守朱子之说反覆研究殆三十年遂取诸家纂辑
之编而去取焉乖戾者折而阙之隐昧者引而伸之旁 (第 5b 页)
躯壳甚厚则又自戾其说矣黄帝书
言水寔浮天而朱子云天外无水又朱子取沈存中
笔谈之说谓月本无光曜日而明而 史文玑
云月体
如镜面光背暗其近日远日而光有亏盈者盖常面 …… (第 9b 页)
  周礼疏神农以上有大九州黄帝乃于神州内分九
州世纪云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颛顼所建尧
遭洪水增幽并营为十二州禹平水土还为九州安

错言置于何所也按九州之错周髀浑天之说其形
各异后之论者多主浑天然其说亦各不同朱子云
地束于劲风旋转之中故甚久而不堕又云地是水
载盖巳不能一其说矣利西江谓地浑沦一球上下
四旁皆生齿所居 史文玑
又谓天之在地下者皆水
与土所满地有根著当在南枢不动之处虽有圣人
乌能折其衷乎

  川谷何洿 (第 14b 页)
   四书管窥三集(三首/)

闽黄泽敷仲永乐壬辰余校文礼部时所选奏进士也
而未尝识之其佐外藩也尝见其封事惓惓爱民之意
卓然今之贤方岳也今从吾友朱与言寄惠此本因并
志其人云
四书管窥四册永嘉 史伯璿文玑
著盖出饶氏辑讲何
氏集成胡氏陈氏发明金氏考證许氏丛说倪氏辑释
之后其论诸家之失皆平正的确刻板在永嘉郡 (第 3b 页)
   释拜

   释弁一
   释弁二
   释弁三
   释钩
   駮 史伯璿
月星不受日光辩
   驳朱锡鬯书杨太真传后
   杂记
   杂说
   张真人府印说
   得姓述 …… (第 2a 页)
   三国志书后
   诸夏侯曹传书后
   上秦小岘按察书
   答蒋松如书
  七年在新喻得文十三首
   驳 史伯璿
月星不受日光辩 (第 12a 页)
史伯璿
月不受日光辩
中西法皆言月星无光受日光以为光儒者言天亦主之
(第 44b 页)
史氏伯璿
以为不然其辩月光非受日光曰物之影必
倍于形地与水十万里对日之冲影当倍此以天度计之
一度二千六百里有奇 (第 44b 页)
。又曰。明哲是见得事理分明。保身是所行无危殆之道。固非见几趍避。先占便宜之谓。亦不单就无道默容言也。 史氏伯璿
曰。引诗。是通證居上不骄数句。故结之曰。其此之谓与。新安陈氏以为但證默容误矣。况蒸民之诗。为仲山甫作 (第 589H 页)
整庵亦以不得其正。为似指心体而言。)或有以或问鉴空衡平而为言。(陈氏公潜)或有以有所对不得其正而言。 (史氏伯璿
曰。有所忿懥四者。是心之体失其正处。四言则不得其正。是心之用失其正处。周之当初趋门下以有所为体看。固 (第 230H 页)
 第三条宇所问之意。非疑立大本之为本体为未发之中也。祗疑称功用于本体未发之时。而所答似未及察鄙意如何。第其中而况以下。似破鄙疑而不明快。更教如何。
 第四条以尊德性为存养为行。此说见学庸指南。即苍岩蒋文质说。蒋与彭允诚, 史伯璿
同为学。俱精四书。各有所著。洪武初人。其说庸学极有益于初学。想左右时未见此书耶。此段所答。极荷详诲。 (第 273L 页)
与赵镇鹤
近考中庸首章下。陈新安云。一章大旨。独有本原。有工夫。有功用。始知汪订所载许白云,蔡虚斋, 史氏伯璿
说。皆因此意而推演说。夫盖性也。通人与物。言本然之义理也。此乃陈氏所谓本原也。戒慎恐惧慎独六字。是当 (第 349L 页)
。推己及物。立必俱立。成不独成。惟是之恃焉尔。
致中和致字。语类文集。皆作功夫说。如章句矣。来喻所举 史伯璿
及吴先生说。亦皆非直把致字作效验看矣。乞更察之。
朱书一原异体。原来单就理上说。故一原处气异字。异体 (第 43H 页)
玩而实体之。且其所举达德。只是功夫之条件。恐非义理之名目也。惜乎。仁父虞赞不及见此而遽九原矣。
又考 史氏伯璿
曰。知仁勇是德。费隐是道。德是人之能知能行者。道是人所当知当行者。必有能知能行之德。然后可以施于当知 (第 94L 页)
家皆无怨。)
 附注。便须。(须释曰必。后放此。)俨若思。(礼记曲礼篇首语。)东嘉史氏条。(一统志。 史伯璿。
平阳人。精究四书。得朱子之旨。所著有四书管窥及外篇行世。○然此之此。恐而字之误。且史氏此说。似非程子 (第 17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