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第五道
问八政所先食货居首万商之业市井为利菽粟稻粱
饥馑足以充口布帛丝纩寒暑足以蔽形生灵所资莫
此为急爰及室宇器械同出五材皆禀造化之功取者
得供其用而龟贝之属何故为宝竞取而多谁所创意
钱币之作本以何施亿兆赖其何功政教得其何助若
夫九府之法于何贸迁三官所统又何典掌未知乘时
趋利济益浅深起伪生奸有何亏败九府之名欲知其
九三官之号何等为三宜各指陈务令可晓子绀(前汉/食货)
(志赤仄 应劭/ 曰子绀钱也)称贵文饰何如赤仄殊形以向间错又卖
谷极贱则农夫劬劳而不给籴价翔踊则工商窘乏而 (第 5a 页)
问八政所先食货居首万商之业市井为利菽粟稻粱
饥馑足以充口布帛丝纩寒暑足以蔽形生灵所资莫
此为急爰及室宇器械同出五材皆禀造化之功取者
得供其用而龟贝之属何故为宝竞取而多谁所创意
钱币之作本以何施亿兆赖其何功政教得其何助若
夫九府之法于何贸迁三官所统又何典掌未知乘时
趋利济益浅深起伪生奸有何亏败九府之名欲知其
九三官之号何等为三宜各指陈务令可晓子绀(前汉/食货)
(志赤仄 应劭/ 曰子绀钱也)称贵文饰何如赤仄殊形以向间错又卖
谷极贱则农夫劬劳而不给籴价翔踊则工商窘乏而 (第 5a 页)
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
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
风俗通序(魏 应劭/ )
昔仲尼没而微言阙七十子丧而大义乖重遭战国约
从连横好恶殊心真伪纷争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
易有数家 (第 7b 页)
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
风俗通序(魏 应劭/ )
昔仲尼没而微言阙七十子丧而大义乖重遭战国约
从连横好恶殊心真伪纷争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
易有数家 (第 7b 页)
北说者云今濠州
是也国语史记则又云禹会诸侯于会稽故会稽亦有
涂山吴越春秋亦以涂山在会稽又兼载涂山之歌 应
劭 云涂山在永兴北说者云今会稽萧山县是也是二
说已不归于一致矣至于苏鹗演义又云涂山有四一
会稽二渝州三濠 (第 7b 页)
是也国语史记则又云禹会诸侯于会稽故会稽亦有
涂山吴越春秋亦以涂山在会稽又兼载涂山之歌 应
劭 云涂山在永兴北说者云今会稽萧山县是也是二
说已不归于一致矣至于苏鹗演义又云涂山有四一
会稽二渝州三濠 (第 7b 页)
幕而欱雾豁荖蓼以通明(荖蓼即□寥/见潘岳赋)□
历之石兮(□音密历分布覆/假貌见吴都赋)号五车而为□ (应劭 汉官/仪泰山有)
(石汉武用五车载不能上/因置山下为屋号五车石)儳群羊而汇征(苏东坡登黄/茅冈满冈乱 (第 8b 页)
历之石兮(□音密历分布覆/假貌见吴都赋)号五车而为□ (应劭 汉官/仪泰山有)
(石汉武用五车载不能上/因置山下为屋号五车石)儳群羊而汇征(苏东坡登黄/茅冈满冈乱 (第 8b 页)
客越志序
故相国袁公以文显重嘉靖末然生贵甚鲜可而独才
吾吴人王百榖于国士少双百榖坐袁公广坐中无所
不睥睨然其大要以扬扢风雅而已无所与它事即他
客伺袁公为百榖色喜乃敢稍稍用他事进各得其意
去而无何百榖奔其父丧归吴袁公亦病困以没当是
时客多自匿避至莫敢名为袁公门人而独百榖絮酒
冒暑雨与所厚善管生者奔其丧哭之恸为经纪其遗
文以归诸学士大夫好慕说其事而百榖所经由嘉禾
武林萧山山阴以至四明为里凡九百有奇得志一首
祭文一首诗八十五首百榖所为志绝类 应劭 纪泰山 (第 21a 页)
故相国袁公以文显重嘉靖末然生贵甚鲜可而独才
吾吴人王百榖于国士少双百榖坐袁公广坐中无所
不睥睨然其大要以扬扢风雅而已无所与它事即他
客伺袁公为百榖色喜乃敢稍稍用他事进各得其意
去而无何百榖奔其父丧归吴袁公亦病困以没当是
时客多自匿避至莫敢名为袁公门人而独百榖絮酒
冒暑雨与所厚善管生者奔其丧哭之恸为经纪其遗
文以归诸学士大夫好慕说其事而百榖所经由嘉禾
武林萧山山阴以至四明为里凡九百有奇得志一首
祭文一首诗八十五首百榖所为志绝类 应劭 纪泰山 (第 21a 页)
凌玄旻赫蹄书序
王子曰盖余尝为吴兴凌大夫叙书牍云居数岁而复
为大夫孙玄旻序所谓赫蹄书者何以称赫蹄也按班
史赵后传箧有裹药二枚赫蹄 应劭 释曰薄小纸也玄
旻之为书大者数百千言矣称赫蹄示抑也夫何以再 (第 5b 页)
王子曰盖余尝为吴兴凌大夫叙书牍云居数岁而复
为大夫孙玄旻序所谓赫蹄书者何以称赫蹄也按班
史赵后传箧有裹药二枚赫蹄 应劭 释曰薄小纸也玄
旻之为书大者数百千言矣称赫蹄示抑也夫何以再 (第 5b 页)
游名山记序
友人观察使何君振卿旷朗宏博纵心世外而尤邃于
仁智之乐自其为诸生偕计吏扬历中外足迹几天下
半而君之所谓乐者不衰君凡遇佳山水必游游必有
咏歌叙述之类而尤未嗛于志一日喟然曰严夫子有
言州有九游其八夫以天下之名能游者而不能无恨
于其一之所未至而况于余所游者仅半也余且倦而
必欲以余之年而尽余足以余之足而尽余目亦难矣
则又曰庶几有少文之技以丹青余壁而又幼舆我于
丘壑乎哉然余室之为壁者几而天下之为名山水者
宁啻十百千万也夫壁之不足以尽天下山水与余足
之不足以尽余目均也既而豁然曰得之矣乃搆古今
名隽之纪游者自大都而留京而五岳极而罗施鬼方
之域若而山其水附之自 汉应劭 而唐柳宗元而至于
今若而人自汉官仪而记而诗序而题壁者若而篇其 (第 11a 页)
友人观察使何君振卿旷朗宏博纵心世外而尤邃于
仁智之乐自其为诸生偕计吏扬历中外足迹几天下
半而君之所谓乐者不衰君凡遇佳山水必游游必有
咏歌叙述之类而尤未嗛于志一日喟然曰严夫子有
言州有九游其八夫以天下之名能游者而不能无恨
于其一之所未至而况于余所游者仅半也余且倦而
必欲以余之年而尽余足以余之足而尽余目亦难矣
则又曰庶几有少文之技以丹青余壁而又幼舆我于
丘壑乎哉然余室之为壁者几而天下之为名山水者
宁啻十百千万也夫壁之不足以尽天下山水与余足
之不足以尽余目均也既而豁然曰得之矣乃搆古今
名隽之纪游者自大都而留京而五岳极而罗施鬼方
之域若而山其水附之自 汉应劭 而唐柳宗元而至于
今若而人自汉官仪而记而诗序而题壁者若而篇其 (第 11a 页)
道如我者
惟死为可适乃退而自杀然则豫让又自有友盖不减
锄麾也
宋景文云贾生思周鬼神不能救邓通之谮盖本 应劭
风俗通云贾谊与邓通侍中同位数廷讥之因是文帝
迁为长沙太傅按谊文帝前四年出长沙又十馀年而
通始用事了不 (第 19a 页)
惟死为可适乃退而自杀然则豫让又自有友盖不减
锄麾也
宋景文云贾生思周鬼神不能救邓通之谮盖本 应劭
风俗通云贾谊与邓通侍中同位数廷讥之因是文帝
迁为长沙太傅按谊文帝前四年出长沙又十馀年而
通始用事了不 (第 19a 页)
相而四侯中玄武侯者史记汉书
年表俱遗之然则所谓项伯无子七女造冢皆妄也班
表以桃侯为桃安侯不言项伯名缠 应劭 风俗通谓六
年封楚令尹项缠射阳侯砀郡长项他为邢丘侯邢丘
桃安恐不如史记之的然也
汉高既有天下未及封功 (第 7b 页)
年表俱遗之然则所谓项伯无子七女造冢皆妄也班
表以桃侯为桃安侯不言项伯名缠 应劭 风俗通谓六
年封楚令尹项缠射阳侯砀郡长项他为邢丘侯邢丘
桃安恐不如史记之的然也
汉高既有天下未及封功 (第 7b 页)
生授杖解法注为太尉中平
二年卒年六十三又真诰许长史七世祖肇字子诃注
检谱七世祖名敬字鸿为光禄勋拜司徒 应劭 汉官仪
载崔瑗表许敬年且百岁犹居相位其不能无矛盾如
此又注谓蜀司徒许靖字文休是长史六世族祖徵士 (第 7b 页)
二年卒年六十三又真诰许长史七世祖肇字子诃注
检谱七世祖名敬字鸿为光禄勋拜司徒 应劭 汉官仪
载崔瑗表许敬年且百岁犹居相位其不能无矛盾如
此又注谓蜀司徒许靖字文休是长史六世族祖徵士 (第 7b 页)
(宫中不令臣民持服下/诸王大臣各官集议)
(臣/)请急在籍未读全
谕且原无议礼之责即本衙门同官亦未尝私相咨决
以备采择特(臣/)闻诸臣所奏援古证今执为不可就其
说非不甚善然尚有未竟其义者按三年之丧古皆三
十六月自汉文遗令以日易月遂改为三十六日其令
中所云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谓持大功之
服十五日小功之服十四日禅七日合之则三十六日
故翟方进为丞相遭继母忧亦三十六日而后除服 应
劭 所谓三年者三十六月当易以三十六日是也嗣后
魏晋唐宋皆遵其制则宜皆遵其月日然不知何故又
有二十五日二十 (第 9a 页)
(臣/)请急在籍未读全
谕且原无议礼之责即本衙门同官亦未尝私相咨决
以备采择特(臣/)闻诸臣所奏援古证今执为不可就其
说非不甚善然尚有未竟其义者按三年之丧古皆三
十六月自汉文遗令以日易月遂改为三十六日其令
中所云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谓持大功之
服十五日小功之服十四日禅七日合之则三十六日
故翟方进为丞相遭继母忧亦三十六日而后除服 应
劭 所谓三年者三十六月当易以三十六日是也嗣后
魏晋唐宋皆遵其制则宜皆遵其月日然不知何故又
有二十五日二十 (第 9a 页)
女棺录
县东里张逢吉妻曾游城西五里东岳庙庙停往来棺
一女棺尸中僵祝窃启视因谋众将燬之或告张妻貌
大与棺中女相类妻惑甚夜归狂言曰予河南南阳内
乡人家住秋林山从夫甲官台之黄岩予先死于此而
夫死赤城驿中不得归迄今若干年今守台者颇怜之
将归棺南阳而道经取我使燬我是绝我归也不幸更
为汝妇敢乞汝汝当急往止诸众张曰诺早起为众言
得勿燬然妻终以是益惑后渐病尝曰脱不然何以貌
尚未改也张大患之一日启视则其貌乃大不类棺停
庙亦未久台亦无有来取棺者
于先生曰 应劭 外纪似此者多有惑则怪事生理也客
有好言鬼物者适得女棺事因录之
何氏仆录
邑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 (第 9a 页)
县东里张逢吉妻曾游城西五里东岳庙庙停往来棺
一女棺尸中僵祝窃启视因谋众将燬之或告张妻貌
大与棺中女相类妻惑甚夜归狂言曰予河南南阳内
乡人家住秋林山从夫甲官台之黄岩予先死于此而
夫死赤城驿中不得归迄今若干年今守台者颇怜之
将归棺南阳而道经取我使燬我是绝我归也不幸更
为汝妇敢乞汝汝当急往止诸众张曰诺早起为众言
得勿燬然妻终以是益惑后渐病尝曰脱不然何以貌
尚未改也张大患之一日启视则其貌乃大不类棺停
庙亦未久台亦无有来取棺者
于先生曰 应劭 外纪似此者多有惑则怪事生理也客
有好言鬼物者适得女棺事因录之
何氏仆录
邑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 (第 9a 页)
九江考
禹贡九江不知所在久矣其在赵宋以前皆以彭蠡为
九江如班固地理志于庐江寻阳曰禹贡九江在其南
而司马迁史记有余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之说则以彭
蠡在庐江之南庐山在彭蠡之侧故云是以 应劭 谓庐
江寻阳分𣲖为九而郑康成则云九江者庐外之寻阳
也虽庐江寻阳旧在江北而其所为九江者则或曰庐南
或 (第 6a 页)
禹贡九江不知所在久矣其在赵宋以前皆以彭蠡为
九江如班固地理志于庐江寻阳曰禹贡九江在其南
而司马迁史记有余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之说则以彭
蠡在庐江之南庐山在彭蠡之侧故云是以 应劭 谓庐
江寻阳分𣲖为九而郑康成则云九江者庐外之寻阳
也虽庐江寻阳旧在江北而其所为九江者则或曰庐南
或 (第 6a 页)
史论 杭世骏
史之有正史也自正闰之统标之也班氏承刘歆七略
以世本战国策汉事楚汉春秋等篇列于春秋之后而
不列史名自齐王俭撰七志梁阮孝绪七录部分其类
而隋书经籍志仍之有霸史有伪史有通史有实录有
起居注有日历有时政记自唐迄宋莫之能改必以班
马诸人为宗何也谈迁彪固世领著作一则文直而事
覈一则文赡而事详补之者褚少孙宣布之者杨恽相
次撰续者刘向刘歆冯商卫衡杨雄史岑梁审肆仁晋
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校叙之者固女弟
曹大家从大家授读者马融等作八表及天文志者马
续解之者徐广裴骃司马贞张守节之外又有司马彪
邹诞生徐邈之音而史无疑义矣服虔刘德伏俨 应劭
郑灼李斐李奇邓展文颖张揖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项
昭韦昭刘宝臣瓒之外又有包恺萧该之音晋灼之集
注蔡道谟之集 (第 1b 页)
史之有正史也自正闰之统标之也班氏承刘歆七略
以世本战国策汉事楚汉春秋等篇列于春秋之后而
不列史名自齐王俭撰七志梁阮孝绪七录部分其类
而隋书经籍志仍之有霸史有伪史有通史有实录有
起居注有日历有时政记自唐迄宋莫之能改必以班
马诸人为宗何也谈迁彪固世领著作一则文直而事
覈一则文赡而事详补之者褚少孙宣布之者杨恽相
次撰续者刘向刘歆冯商卫衡杨雄史岑梁审肆仁晋
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校叙之者固女弟
曹大家从大家授读者马融等作八表及天文志者马
续解之者徐广裴骃司马贞张守节之外又有司马彪
邹诞生徐邈之音而史无疑义矣服虔刘德伏俨 应劭
昭韦昭刘宝臣瓒之外又有包恺萧该之音晋灼之集
注蔡道谟之集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