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以脩武备提封约卒乘之数命将在公卿之列故兵农
一致而文武同方可以保乂邦家式遏乱略(旧唐书/作祸乱)暨 太宗皇帝 肇建邦典亦置府兵台省军卫文武参掌居
閒岁则櫜弓力穑将有事则释耒荷戈所以脩复古制 (第 15a 页)
一致而文武同方可以保乂邦家式遏乱略(旧唐书/作祸乱)暨 太宗皇帝 肇建邦典亦置府兵台省军卫文武参掌居
閒岁则櫜弓力穑将有事则释耒荷戈所以脩复古制 (第 15a 页)
不从乃及于败开运三年十二月 耶律德光
已降晋兵
遣张彦泽先犯京师以书遗太后具道已降晋军且曰
吾有梳头妮子窃一药囊以奔于晋今皆在否吾战阳
城 (第 2a 页)
时亡奚车一乘在否又问契丹先为晋获者及景延
广桑惟翰等所在太后与帝闻彦泽至欲自焚嬖臣薛
超劝止之及得 德光 所与书乃灭火出上苑中帝召当
直学士范质谓曰杜郎一何相负昔先帝起太原时欲
择一子留守谋之北朝皇帝皇帝以 …… (第 2a 页)
所知卿为我草奏具言之庶几活我子母质为帝草降
表 德光 报曰可无忧管取一吃饭处四年正月丁亥朔 (第 2b 页)
德光 入京师帝与太后肩舆至郊外 (第 2b 页)
德光 不见馆于封
禅寺遣其将崔廷勋以兵守之其时雨雪寒冻皆苦饥
太后使人谓寺僧曰吾尝于此饭僧数万今日岂不相 (第 2b 页)
悯耶僧辞以虏意难测不敢献食帝阴祈守者乃稍得
食辛卯 德光 降帝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迁
于黄龙 (第 2b 页)
德光 使人谓太后曰吾闻重贵不从母教而 (第 2b 页)
遣张彦泽先犯京师以书遗太后具道已降晋军且曰
吾有梳头妮子窃一药囊以奔于晋今皆在否吾战阳
城 (第 2a 页)
时亡奚车一乘在否又问契丹先为晋获者及景延
广桑惟翰等所在太后与帝闻彦泽至欲自焚嬖臣薛
超劝止之及得 德光 所与书乃灭火出上苑中帝召当
直学士范质谓曰杜郎一何相负昔先帝起太原时欲
择一子留守谋之北朝皇帝皇帝以 …… (第 2a 页)
所知卿为我草奏具言之庶几活我子母质为帝草降
表 德光 报曰可无忧管取一吃饭处四年正月丁亥朔 (第 2b 页)
德光 入京师帝与太后肩舆至郊外 (第 2b 页)
德光 不见馆于封
禅寺遣其将崔廷勋以兵守之其时雨雪寒冻皆苦饥
太后使人谓寺僧曰吾尝于此饭僧数万今日岂不相 (第 2b 页)
悯耶僧辞以虏意难测不敢献食帝阴祈守者乃稍得
食辛卯 德光 降帝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迁
于黄龙 (第 2b 页)
德光 使人谓太后曰吾闻重贵不从母教而 (第 2b 页)
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
高祖崩道相出帝加太尉封燕国公罢为匡国军节度
使徙镇威胜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朝 耶律德光 于京 (第 13b 页)
德光 责道事晋无状道不能对又问曰何以来朝对
曰无城无兵安敢不 (第 13b 页)
德光 诮之曰尔是何等老子对 …… (第 13b 页)
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德光 喜以道为太传 (第 14a 页)
德光 北归
从至常山汉高祖立乃归汉以太师奉朝请周灭汉道
又事周周太祖拜道太师兼中书令道少能矫行以取
称于世 (第 14a 页)
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事四姓十君益以
旧德自处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
之称誉 耶律德光 尝问道曰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道为
俳语以对曰此时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人皆以谓
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 (第 14a 页)
高祖崩道相出帝加太尉封燕国公罢为匡国军节度
使徙镇威胜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朝 耶律德光 于京 (第 13b 页)
德光 责道事晋无状道不能对又问曰何以来朝对
曰无城无兵安敢不 (第 13b 页)
德光 诮之曰尔是何等老子对 …… (第 13b 页)
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德光 喜以道为太传 (第 14a 页)
德光 北归
从至常山汉高祖立乃归汉以太师奉朝请周灭汉道
又事周周太祖拜道太师兼中书令道少能矫行以取
称于世 (第 14a 页)
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事四姓十君益以
旧德自处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
之称誉 耶律德光 尝问道曰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道为
俳语以对曰此时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人皆以谓
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 (第 14a 页)
与所取于魏州僧
之玺又不知孰为秦之故物也抑卒同归于后唐矣后
唐废帝从珂与玺俱焚继之者石晋晋出帝重贵降 辽
太宗德光德光
以其所献玺非真诘之重贵对以昔玺
既焚今玺先帝所为群臣共知盖自有秦玺以来其间
得丧存毁真伪之故难尽究诘 (第 6a 页)
之玺又不知孰为秦之故物也抑卒同归于后唐矣后
唐废帝从珂与玺俱焚继之者石晋晋出帝重贵降 辽
太宗德光德光
既焚今玺先帝所为群臣共知盖自有秦玺以来其间
得丧存毁真伪之故难尽究诘 (第 6a 页)
晋臣桑维翰传
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也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常临
鉴以自奇曰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志于公
辅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
必举进士可以从他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
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他士卒以
进士及第晋高祖辟为河阳节度掌书记其后常以自
从高祖自太原徙天平不受命而有异谋以问将佐将
佐皆恐惧不敢言独维翰与刘知远赞成之因使维翰
为书求援于契丹 耶律德光 已许诺而赵德钧亦以重
赂啖 (第 11a 页)
德光 求助己以篡唐高祖惧事不果乃遣维翰往
见 (第 11a 页)
德光 为陈利害甚辩 (第 11a 页)
德光 意乃决卒以灭唐而兴晋
维翰之力也高祖即位以维翰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
知枢密院事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 (第 11a 页)
维翰退而叹曰晋不血食矣
自契丹与晋盟始成于维翰而终败于景延广故自兵
兴契丹凡所书檄未尝不以此两人为言 耶律德光 犯 …… (第 12b 页)
京师遣张彦泽遗太后书问此两人在否可使先来而
帝以维翰尝议毋绝盟而巳违之也不欲使维翰见 德
光 因讽彦泽图之而彦泽亦利其赀产维翰状猊既异
素以威严自持晋之老将大臣见者无不屈服彦泽以
骁悍自矜每往候 …… (第 13a 页)
军吏前白维翰请赴侍卫司狱
维翰知不免顾崧曰相公当国使维翰独死崧惭不能
对是夜彦泽使人缢杀之以帛加颈告 德光 曰维翰自
缢 (第 13b 页)
德光 曰我本无心杀维翰维翰何必自 (第 13b 页)
德光 至京
师使人验其尸信为缢死乃以尸赐其家而赀财悉为
彦泽所掠 (第 13b 页)
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也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常临
鉴以自奇曰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志于公
辅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
必举进士可以从他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
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他士卒以
进士及第晋高祖辟为河阳节度掌书记其后常以自
从高祖自太原徙天平不受命而有异谋以问将佐将
佐皆恐惧不敢言独维翰与刘知远赞成之因使维翰
为书求援于契丹 耶律德光 已许诺而赵德钧亦以重
赂啖 (第 11a 页)
德光 求助己以篡唐高祖惧事不果乃遣维翰往
见 (第 11a 页)
德光 为陈利害甚辩 (第 11a 页)
德光 意乃决卒以灭唐而兴晋
维翰之力也高祖即位以维翰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
知枢密院事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 (第 11a 页)
维翰退而叹曰晋不血食矣
自契丹与晋盟始成于维翰而终败于景延广故自兵
兴契丹凡所书檄未尝不以此两人为言 耶律德光 犯 …… (第 12b 页)
京师遣张彦泽遗太后书问此两人在否可使先来而
帝以维翰尝议毋绝盟而巳违之也不欲使维翰见 德
光 因讽彦泽图之而彦泽亦利其赀产维翰状猊既异
素以威严自持晋之老将大臣见者无不屈服彦泽以
骁悍自矜每往候 …… (第 13a 页)
军吏前白维翰请赴侍卫司狱
维翰知不免顾崧曰相公当国使维翰独死崧惭不能
对是夜彦泽使人缢杀之以帛加颈告 德光 曰维翰自
缢 (第 13b 页)
德光 曰我本无心杀维翰维翰何必自 (第 13b 页)
德光 至京
师使人验其尸信为缢死乃以尸赐其家而赀财悉为
彦泽所掠 (第 13b 页)
死
张敬达字志通代州人也小字生铁少以骑射事唐庄
宗为厅直军使明宗时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领钦
州刺史累迁彰国大同军节度使徙镇武信晋昌清泰
二年契丹数犯边废帝以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兼大同
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于忻州屯
兵聚噪遮敬瑭呼万岁敬瑭斩三十馀人以止之废帝
疑敬瑭有异志乃以敬瑭为北面副总管以分其兵明
年夏徙敬瑭镇天平遂以敬达为大同彰国振武威塞
等军蕃汉马步军都部署敬瑭因此遂反即以敬达为
太原四面招讨使六月兵围太原敬达为长城连栅云
梯飞炮以攻之所为城栅将成辄有大风雨水暴至以
坏之敬瑭求救于契丹九月契丹 耶律德光 自雁门入
旌旗相属五十馀里 (第 15b 页)
德光 先遣人告敬瑭曰吾欲今日
破敌可乎敬瑭报曰大兵远来而贼势方盛要在成功
不必速也使者未复命而兵已交敬达阵 …… (第 15b 页)
劝敬达降晋敬达自以不忍背唐而救兵且至光
远促之不已敬达曰诸公何相迫耶何不杀我而降光
远即斩敬达降契丹 耶律德光 闻敬达死哀其忠遣人
收葬之
本纪责其不诛光远而讽其杀已以降贼故不书
死而书如其志而传录其 (第 16b 页)
张敬达字志通代州人也小字生铁少以骑射事唐庄
宗为厅直军使明宗时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领钦
州刺史累迁彰国大同军节度使徙镇武信晋昌清泰
二年契丹数犯边废帝以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兼大同
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于忻州屯
兵聚噪遮敬瑭呼万岁敬瑭斩三十馀人以止之废帝
疑敬瑭有异志乃以敬瑭为北面副总管以分其兵明
年夏徙敬瑭镇天平遂以敬达为大同彰国振武威塞
等军蕃汉马步军都部署敬瑭因此遂反即以敬达为
太原四面招讨使六月兵围太原敬达为长城连栅云
梯飞炮以攻之所为城栅将成辄有大风雨水暴至以
坏之敬瑭求救于契丹九月契丹 耶律德光 自雁门入
旌旗相属五十馀里 (第 15b 页)
德光 先遣人告敬瑭曰吾欲今日
破敌可乎敬瑭报曰大兵远来而贼势方盛要在成功
不必速也使者未复命而兵已交敬达阵 …… (第 15b 页)
劝敬达降晋敬达自以不忍背唐而救兵且至光
远促之不已敬达曰诸公何相迫耶何不杀我而降光
远即斩敬达降契丹 耶律德光 闻敬达死哀其忠遣人
收葬之
本纪责其不诛光远而讽其杀已以降贼故不书
死而书如其志而传录其 (第 16b 页)
书钱塘大慈山甘露院二牒后
钱塘大慈山甘露院二牒一则会同十年七月
吴越有国时所给有吴越国王押字及镇东军
节度使印文一则宋治平二年四月中书门下
牒付者也吴越牒中所称会同十年即晋出帝
开运四年 耶律德光 灭晋所改也是年六月吴
越忠献王弘佐卒弟弘倧立十二月弘倧为群
下所废立弘俶则知吴越国王者弘倧也弘佐 …… (第 1a 页)
前请此或其杜门乞休不赴都堂时也以二牒
所载徵诸史传无弗合者独吴越牒中会同十
年之纪览者往往致疑盖 德光 灭晋虽以二月
丁巳朔建国改号而汉高祖亦以是月辛未起
河东仍称晋天福十二年吴越之正朔何以不
奉汉而奉辽 (第 2a 页)
况四月丁丑 德光 已卒于杀胡林
矣此牒行于七月不应犹以会同纪年此不能
无疑者也考之辽史自阿保机即位九年吴越
与契丹信使 …… (第 2a 页)
年七月 德光 虽已死而汉令未及于东南故犹
以会同纪年其改而从汉则在八月受汉制之
后也吴越备史没会同天福而追纪开运四 (第 2b 页)
年
亦可谓微而章矣辽史 德光 纪是年改元大同
而会同无十年与此牒及诸史异或者又以为
疑按王溥五代会要 (第 2b 页)
德光 伪降赦改国号大辽
称会同十年欧阳史诸家亦同盖降赦则称会
同而改元则曰大同改元之后不三月而 (第 2b 页)
德光
卒故大同之号不行于中国而仅存于国史牒
文所从据其降赦之文国史所书纪其改元之 (第 2b 页)
钱塘大慈山甘露院二牒一则会同十年七月
吴越有国时所给有吴越国王押字及镇东军
节度使印文一则宋治平二年四月中书门下
牒付者也吴越牒中所称会同十年即晋出帝
开运四年 耶律德光 灭晋所改也是年六月吴
越忠献王弘佐卒弟弘倧立十二月弘倧为群
下所废立弘俶则知吴越国王者弘倧也弘佐 …… (第 1a 页)
前请此或其杜门乞休不赴都堂时也以二牒
所载徵诸史传无弗合者独吴越牒中会同十
年之纪览者往往致疑盖 德光 灭晋虽以二月
丁巳朔建国改号而汉高祖亦以是月辛未起
河东仍称晋天福十二年吴越之正朔何以不
奉汉而奉辽 (第 2a 页)
况四月丁丑 德光 已卒于杀胡林
矣此牒行于七月不应犹以会同纪年此不能
无疑者也考之辽史自阿保机即位九年吴越
与契丹信使 …… (第 2a 页)
年七月 德光 虽已死而汉令未及于东南故犹
以会同纪年其改而从汉则在八月受汉制之
后也吴越备史没会同天福而追纪开运四 (第 2b 页)
年
亦可谓微而章矣辽史 德光 纪是年改元大同
而会同无十年与此牒及诸史异或者又以为
疑按王溥五代会要 (第 2b 页)
德光 伪降赦改国号大辽
称会同十年欧阳史诸家亦同盖降赦则称会
同而改元则曰大同改元之后不三月而 (第 2b 页)
德光
卒故大同之号不行于中国而仅存于国史牒
文所从据其降赦之文国史所书纪其改元之 (第 2b 页)
玉堂嘉话卷之八
甲午九月望日东原五六友人会于孙侯小轩话及前
朝得失之渐座客问云金有中原百有馀年将来国史
如何尔或曰自唐以降五代相承宋受周禅虽靖康间
二帝蒙尘缘江湖以南赵氏不绝金于宋史中亦犹刘
石苻姚一载记尔众颇惑焉仆曰正闰之论愚虽不敏
试以本末言之夫耶律氏自唐以来世为名族延及唐
末朱温篡唐四方幅裂辽太祖安巴坚乘时而起服高
丽诸国并燕云以北数千里改元神册与朱梁同年即
位(元年/丁卯)在位十九年辽太祖嗣位(讳德光太/祖第三子)改元天显
(元年丙戌与唐/明宗同年即位)十一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清泰来
伐遣使求救于辽奉表称臣仍以父礼事之 辽太宗 赴
援以灭后唐石氏号晋晋以燕云十六州献 (第 1b 页)
辽太宗
岁贡帛三十万疋天福七年晋高祖殂出帝嗣位大臣
议奉表称臣告哀于辽景延广请致书称孙而不称臣
与辽抗衡太宗 (第 1b 页)
甲午九月望日东原五六友人会于孙侯小轩话及前
朝得失之渐座客问云金有中原百有馀年将来国史
如何尔或曰自唐以降五代相承宋受周禅虽靖康间
二帝蒙尘缘江湖以南赵氏不绝金于宋史中亦犹刘
石苻姚一载记尔众颇惑焉仆曰正闰之论愚虽不敏
试以本末言之夫耶律氏自唐以来世为名族延及唐
末朱温篡唐四方幅裂辽太祖安巴坚乘时而起服高
丽诸国并燕云以北数千里改元神册与朱梁同年即
位(元年/丁卯)在位十九年辽太祖嗣位(讳德光太/祖第三子)改元天显
(元年丙戌与唐/明宗同年即位)十一年河东节度使石敬
伐遣使求救于辽奉表称臣仍以父礼事之 辽太宗 赴
援以灭后唐石氏号晋晋以燕云十六州献 (第 1b 页)
辽太宗
议奉表称臣告哀于辽景延广请致书称孙而不称臣
与辽抗衡太宗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