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常清静经
老子所著唯道德五千文见正史而所谓常清静经者
通二章不能二百七十言然不尽见信于吾党大约谓
其文颇浅易往往掇拾经传之馀与道德若出二手及

称自葛仙公受之东华君东华君受之金阙后圣以上
溯西母而晋迨六朝诸公都不齿及之又道释之诤起
人主下明诏以道德为真西升化胡为讹而至于常清
静亦无及者遂以为后人之傅会然历考宋季南北登
真如王马刘丘辈多引其语以證至道而松雪诸君遂
精书而宝传之吾无所折衷姑乞公瑕书以附道德之
后备一家言而已虽然子思作中庸解之曰庸平常也
南泉禅师亦云平常心是道然则平常语固道也

  许真人石函记后
石函记上下卷按此函既为许真君所载而中所搆撰
皆不类晋人语盖自张紫阳而后 陈泥丸
白紫清继之
俱以无碍之辨才发性命之宗旨一时门弟子模仿为
之末宗骪骳之气可掬乃至所为醉思仙歌亦托之真 …… (第 6a 页)
虚无得也嗟乎紫阳之旨愈显而
愈晦使天下有以悟真为误真者则三子哉
  白紫清指玄篇
紫清白真人玉蟾师事 陈泥丸
泥丸之道亦得之于薛
紫贤矣而紫清所著辨惑论脩仙三等炼丹三成皆取
自身已不假西邻其它如谷神不死玄关显秘 (第 24a 页)
诸篇皆
妙合黄庭微旨又何尝不与悟真相发挥歌辞逸妙往
往有辨才无碍机用紫清之仙格所以独胜也第紫清

六十四岁卦气已满而始得道吾侪其庶可冀乎泥丸
化迹似不可晓
诗歌之横逸痛快无过于白紫清凡张紫阳 陈泥丸

什皆近真其它则不过陈上阳辈依仿而成虽纵横辨
博而实少精理乃托之许旌阳罗公远钟吕刘海蟾马
自然辈吾 (第 24b 页)
   (陈廷圭得龙门庐山陈汝秩得采香径宛丘陈/秀民得灵岩吴郡郑元得越公井钱唐范致大)

   (得石湖江阴张端得林屋馆青丘刘堧得虎丘/太原王逢得剑池蓟丘聂镛得天平山四明 陈)
   (朴
得白云泉会稽张宪得吴王井田明陈桱得/太湖石勾吴周砥得洞庭山晋陵张体得琴台)
   (巴西邓德基得玩花 (第 7b 页)
  题秀野轩图        (明/)董 远
十年归向山中住每忆从容访隐居云气白霏檐外雨
竹光晴映案头书凭阑昼静听呦鹿凿沼泉香爱畜鱼
因忆轩中旧宾客江湖清梦未应疏
  题秀野轩图        (明/) 陈 朴
四运无倚机生意恒相属兹轩俯林园长年得娱目灼 (第 13b 页)
   南宗者谓自东华少阳君得老𣆀之道以授汉
   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岩辽进士刘操操授宋
   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 陈楠

    
楠授白玉蟾玉蟾授彭梠其北宗者谓吕岩授
    金王哲哲授七弟子其一丘处机次谭处端次
    刘处玄次 (第 20b 页)
  洪武癸丑礼佥宪广西分司梧郡是年至梧遍历所属
州县越明年甲寅春三月始克毕事复还至梧与宪使
何文通李源道同登谯楼阅郡志见前记郡厅者三人
焉曰莫日龙曰 陈楠
生曰思诚吕公在前代文章政事
籍籍可考其名楼曰南薰于兹郡甚称适时初夏薰风
南来仰圣德之如天嘉生民之休息 (第 10a 页)
  张五玉文熙子万历庚子经魁

  张五辂文熙子万历癸卯经魁

  张五衡文熙子万历丙午举人

  全州陈氏

   陈朴
永乐甲午举人

  陈章朴子景泰庚午举人

  陈潮景泰癸酉举人

  陈瑶章子成化壬辰进士通政 (第 6b 页)
  罗隐


  罗隐江西太和人宋时尝隐于兴隆之都阳旗强二山
修炼后仙去今犹有题刻遗迹(通志)

   陈楠

   (第 27b 页)
陈楠
(第 27b 页)
南木
号翠虚惠州博罗人以盘栊箍桶为生浮
沉俗间人无知者后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于毗陵禅
师得景霄大雷琅书于黎姥 (第 27b 页)
  林清
三山林清者谕德志之祖也避元不仕匿姓名隐居山
寺太守一日入寺中见清仪表不群问曰能诗乎曰能

即以八音为题清应声曰金紫何曾一挂怀石田茅屋
自天开丝竿钓月江头住竹杖桃云岭上来匏实晓收
栽药圃土花春长读书台革除一点浮云虑朩笔题诗
酒数杯太守惊异因与往来无间一夕忽论海滨人物
因曰若林清者雄才硕德惜未见其人林不觉叹息守
曰君殆林清耶林曰若清者公安得见之此吾所以有
感也明日再往访之已不知所之矣(闽小/纪)
   陈楠
(第 84a 页)
  白玉蟾
紫帽山有金粟洞唐元德真人郑文叔居此有道术有
羽士寓书文叔文叔握粟犒使归视精金也宋宁宗御
书金粟洞刻于石白玉蟾诗白云乱山深复深洞口枯
树鸣幽禽玉雪影梅春寂寞琅风韵竹夜萧森海流城
外青罗带岩耸天边碧玉簪忆著仙人郑文叔泪随夕

照落平林(闽书/)
先生姓葛讳长庚字白叟福之闽清人母梦食一物如
蟾蜍觉而分娩时大父董教琼管是生于琼盖绍兴甲
寅三月之十五日七岁能诗赋背诵九经父亡母改适
先生师翠虚 陈泥丸
学道得太乙刀圭之妙九鼎金丹
之书长生久视之术紫霄啸命风霆之文出有入无飞
升隐显之法始弃家从师游海上至 (第 5b 页)


  书许真君石函记后
石函记上下卷按此函既为许真君所载而中所搆撰
皆不类晋人语盖自张紫阳而后 陈泥丸
白紫清继之
俱以无碍之辨才发性命之宗旨一时门弟子模仿为 (第 10a 页)
   还真集序
仙道自古尚矣由黄帝问道广成子世称黄老盖广成

即老子也仙之说始焉若唐之篯铿夏之啸父商之宛
丘周之王乔三代则固有之而周穆建草楼以延士其
说始著殆秦皇汉武惑方士药石之术虽有王次仲东
方朔之徒而不知师而其邪说滋蔓淆杂卒以殒身则
世之鸿生硕士并起而訾斥之亦宜矣若汉魏伯阳仿
易撰参同契本古文龙虎经而充越之于是丹道倡明
不溺于金石草木云霞补导之术一明乎身心神气自
然之理假卦爻晷刻以则之靡不合乎奇耦象数也厥

后由钟离云房授唐吕岩则祖述其说而歌辞论辨庶
得乎指归之正代亦不乏其人焉若宋之张紫阳石杏
陈泥丸
白紫清李玉溪李清庵皆一时杰出凡其辞
旨亦不下伯阳而互有深造默会者焉夫相去千百岁
之间何言之若合符节者 (第 39b 页)
  (宫/事)

葛长庚(闽清人一作琼州人后更姓名曰白玉蟾从 陈/泥丸
受仙诀居武夷山道号海琼子又称蠙山)
  (又称蠙庵有上/清武夷二集)
希昼(剑南/人)
保暹(金华 (第 69a 页)
 (有子上/存槁)
龙从云(字子高永新人/有钓鱼轩诗集)
陈䮄(字玄甫闽县人以荐补官历潮/惠诸州军事参军有方山堂槁) 陈楠
(字良材建宁政和人至元元年乡/贡备榜历建阳云庄书院山长)
杨稷(字宗琏潭州长泰人/至正间摄邑学事) (第 61a 页)
  跋长春子手帖
右长春真人丘公与其弟子宋道安手帖首言吾宗承
传次第非一朝夕者盖自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
授汉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岩辽进士刘操操授宋之
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 陈楠
楠授白
玉蟾玉蟾授彭耜此则世所号南宗者也岩授金之王 (第 58a 页)
。虚左迎之。○翌日。赴鹤来之邀。赋蜀茶诗四律。鹤来以白金五钱及金笺红扇二十柄赆行。及还杨坐营衙。衙客 陈楠。
闻公蜀茶诗曰。此律鍊尽其妙。○翌日。有秀才洪汝讷,洪汝让来见。皆妙龄端士。三揖三让而坐曰。闻足下 (第 204H 页)
古长夜。(张紫阳)
大电琅书。太乙金丹。畴将秘术。来授金丹。手里铁鞭。脚底箍笠。入海驱龙。风嘘雨吸。 (陈楠)
非鹊非银。掷练为桥。蹑以登云。翱翔紫霄。瑶海千重。蓬山万里。一轮明月。下照秋水。(武志士)
谁遗雷 (第 260L 页)
提孤军。拒战于才山小川之界。力战而死。公始闻之。大惊叹曰。二百年培养遗化。其未尽斩矣。于 启辞中。畅 陈朴
晋独专兵权。义士奋起者。必加沮抑。权应铢骁健有智虑。若令独当一面。成功可期。而上有兵使。不能行志。战 (第 76H 页)
诛。朴晋代领其众。在岭南东道。恐义兵功绩出已右。往往沮抑之。公乃上书招谕使鹤峰金文忠公。愿奉节制。且 陈朴
晋意忌不可将及诸镇帅怯懦可诛状。文忠公击节叹曰。非忠义内激。能如是乎。称赏不已。是年秋。贼屯据永川。 (第 416L 页)
荡涤居中。是亦 圣朝好贤礼士之意也。此意甚盛。但期于必致。俾任启沃之责。乃有实益。此又当加意处也。仍 陈朴
尹学行之详。泰辅亦陈尹情势。泳曰。情势固异于他人。而自 上怀以至诚。则亦无不立本朝之义矣。泳又曰。甘 (第 419L 页)
而韩峤则从交河逃去云。此时事。衿川县监李坦以夫马差员。在行间目见。为他人明言。府君追及 大驾于果川。 陈朴
孝立,韩峤罪状。请遣官拿究。 不允。盖孝立与贼潜通。初谓崔公曰。吾兵足防此滩。不必添守。及贼到西崖。 (第 44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