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而忘世之不我用也吾闻之葛勾漏云周孔之道本与
偓佺安期同体而异用周孔以道济天下故捐其身偓
佺安期以 道济 身故捐天下捐身者其用大捐天下者
其用久先生乃不复梦周孔哉其于偓佺安期之所谓
久将庶几也勾漏字稚川与先 (第 3b 页)
偓佺安期同体而异用周孔以道济天下故捐其身偓
佺安期以 道济 身故捐天下捐身者其用大捐天下者
其用久先生乃不复梦周孔哉其于偓佺安期之所谓
久将庶几也勾漏字稚川与先 (第 3b 页)
乐天堂集说序
孔子作易传以旁行不流为乐天之实夫旁行者曲成也
士君子读书谈艺本期出所学以道济天下而势有难为
则必旁行之以曲成其意盖天道固如是矣崔子遗山以文
章名世而连不得志遂漫游人间往往以纯任自娱而乃颜
其堂曰乐天一似借安居以俟命也者而余曰不然古者游
仕人国多藉友教士大夫为乘韦之先故东汉诸贤去古稍
远然犹受郡国徵聘一展裁画今遗山久擅文赋兼饶经济
偶一举足即缟纻四达真不减颍川当日羔雁填门巷者从
容谈笑治术犁然此正旁行不流 道济 天下之正说也不然乐
天知命与安土敦仁亦殊途矣以志在四方假浮家汎宅为
漫游计而反与安土者同其歌咏意固何 (第 1b 页)
孔子作易传以旁行不流为乐天之实夫旁行者曲成也
士君子读书谈艺本期出所学以道济天下而势有难为
则必旁行之以曲成其意盖天道固如是矣崔子遗山以文
章名世而连不得志遂漫游人间往往以纯任自娱而乃颜
其堂曰乐天一似借安居以俟命也者而余曰不然古者游
仕人国多藉友教士大夫为乘韦之先故东汉诸贤去古稍
远然犹受郡国徵聘一展裁画今遗山久擅文赋兼饶经济
偶一举足即缟纻四达真不减颍川当日羔雁填门巷者从
容谈笑治术犁然此正旁行不流 道济 天下之正说也不然乐
天知命与安土敦仁亦殊途矣以志在四方假浮家汎宅为
漫游计而反与安土者同其歌咏意固何 (第 1b 页)
叨近臣而作颂窃效赓歌
圣人御宇德炳日星效天法地合撰清宁三才之义万
世之经璿图凝祉大化流形(一章/)
日兮月兮合轨同轮五星烂兮环共北辰惟德动
天惟诚感神贞符上瑞钟于
一人(二章/)
吉日惟午瑞应
景命积厚流光天人叶庆五气既和四序咸正端拱垂
衣以齐七政(三章/)
皇帝曰咨肇祥有由
圣祖懋德上下同流膺兹
天眷申命用休荐馨祇告式昭贻谋(四章/)
于惟
圣祖久道化成
圣复承
圣天下文明大观在上灿灿玑衡洪钧一气六宇澄清
(五章/)
大孝备矣神明幽赞善继善述励精宵旰 道济 天下光 (第 4b 页)
圣人御宇德炳日星效天法地合撰清宁三才之义万
世之经璿图凝祉大化流形(一章/)
日兮月兮合轨同轮五星烂兮环共北辰惟德动
天惟诚感神贞符上瑞钟于
一人(二章/)
吉日惟午瑞应
景命积厚流光天人叶庆五气既和四序咸正端拱垂
衣以齐七政(三章/)
皇帝曰咨肇祥有由
圣祖懋德上下同流膺兹
天眷申命用休荐馨祇告式昭贻谋(四章/)
于惟
圣祖久道化成
圣复承
圣天下文明大观在上灿灿玑衡洪钧一气六宇澄清
(五章/)
大孝备矣神明幽赞善继善述励精宵旰 道济 天下光 (第 4b 页)
因筮以持
满之道反覆戒之弗纳卒及于祸景明当景泰天顺间
名公卿大夫无不延接者然一语不及私事惟抑邪与
正 济颠 扶危可致力则谆谆不少回避遇古今图史及
异书必令人傍诵听之至老不倦又缘名字之义自号 (第 31a 页)
满之道反覆戒之弗纳卒及于祸景明当景泰天顺间
名公卿大夫无不延接者然一语不及私事惟抑邪与
正 济颠 扶危可致力则谆谆不少回避遇古今图史及
异书必令人傍诵听之至老不倦又缘名字之义自号 (第 31a 页)
书画船记 黄 淮
陆乘车舆牛马水乘舟古之制也余自筮仕以来承乏
两制四十馀年旦入禁垣侍帷幄薄暮还署间尝一使
齐鲁以故乘舆马之日多而乘舟之日盖少也顷因谢
病还故里频年入觐溯江入淮以达于会通非舟不可
行居乡屏处先陇往来湖山间必以舟从事与在职时
事多相左亦其势然也吾乡湖中之舟甚偪仄编竹为
篷且易损窃尝病之今年棐槃二子以余齿高力衰舟
轻劣不足以 济颠 更造新舟颇宽广板上覆以蔽风雨
牖两傍以便观览与客同泛可布十馀席中设小榻独
往可以备燕息后辟行厨可以供 (第 4b 页)
陆乘车舆牛马水乘舟古之制也余自筮仕以来承乏
两制四十馀年旦入禁垣侍帷幄薄暮还署间尝一使
齐鲁以故乘舆马之日多而乘舟之日盖少也顷因谢
病还故里频年入觐溯江入淮以达
行居乡屏处先陇往来湖山间必以舟从事与在职时
事多相左亦其势然也吾乡湖中之舟甚偪仄编竹为
篷且易损窃尝病之今年棐槃二子以余齿高力衰舟
轻劣不足以 济颠 更造新舟颇宽广板上覆以蔽风雨
牖两傍以便观览与客同泛可布十馀席中设小榻独
往可以备燕息后辟行厨可以供 (第 4b 页)
半轩集序 申屠澄
忠义者生人之大闲也忠者必义义者必忠全其义者
未有不全其忠者也有若故半轩先生郑仲潜父其全
忠义者乎先生浦阳义门之硕德与义俱生者也吴贞
文公宋太史公则先生之师也元太师道济公则先生
之知己也留阁下者甚久言天下事计无不听当时被
其泽者多矣 道济公 以诬罢相先生遂以永嘉幕官航
海南归在官半载拂衣还家暨运启休明海内仕隐之
名流莫不起而弹冠翱翔云路先生 (第 18b 页)
忠义者生人之大闲也忠者必义义者必忠全其义者
未有不全其忠者也有若故半轩先生郑仲潜父其全
忠义者乎先生浦阳义门之硕德与义俱生者也吴贞
文公宋太史公则先生之师也元太师道济公则先生
之知己也留阁下者甚久言天下事计无不听当时被
其泽者多矣 道济公 以诬罢相先生遂以永嘉幕官航
海南归在官半载拂衣还家暨运启休明海内仕隐之
名流莫不起而弹冠翱翔云路先生 (第 18b 页)
送李道济之官夷陵诗序
东观古称蓬莱道山今尤为清华高简予与今礼部康
公子山尚书在馆时新进士六七人为之僚道济以文
学署掾一时雍容萧散非特人羡之诸君子亦自以为
乐也未年岁间各迁官散去掾独留馆数年始得官夷
陵幕来徵文为别吾闻州小而地僻民淳而事少鱼米
笋菜可以奉甘旨江云峡雨可以极游览盖乐不在馆
阁之下昔子之乡先生六一公尝令夷陵欲借书观之
而不可得乃从故府取吏牍而遍阅之于是周知情伪
备察奸利谬欺之故怅然以为深感后公为政治郡辄
有大过人者及代包孝肃公尹开封清简平易乃有过
于包公者则夷陵阅牍之功有以增益之也天下未见
书莫盛于东观 道济 既得读之累年今之夷陵吏牍固
其职尚母鄙其事而尽心焉乡先生之芳躅不亦可庶
几乎 (第 29b 页)
东观古称蓬莱道山今尤为清华高简予与今礼部康
公子山尚书在馆时新进士六七人为之僚道济以文
学署掾一时雍容萧散非特人羡之诸君子亦自以为
乐也未年岁间各迁官散去掾独留馆数年始得官夷
陵幕来徵文为别吾
笋菜可以奉甘旨江云峡雨可以极游览盖乐不在馆
阁之下昔子之乡先生六一公尝令夷陵欲借书观之
而不可得乃从故府取吏牍而遍阅之于是周知情伪
备察奸利谬欺之故怅然以为深感后公为政治郡辄
有大过人者及代包孝肃公尹开封清简平易乃有过
于包公者则夷陵阅牍之功有以增益之也天下未见
书莫盛于东观 道济 既得读之累年今之夷陵吏牍固
其职尚母鄙其事而尽心焉乡先生之芳躅不亦可庶
几乎 (第 29b 页)
故王母曾氏孺人墓志铭
泰和梅冈山中有隐君子曰王君道济其配曰曾氏孺
人曾氏钜家也而孺人幼不好华侈性敏惠母教以孝
经论语列女传辄晓其大意道济早丧其母在昆弟中
最幼赀产最薄孺人归而安之又能厚于养也其织祍
之勤自其嫁之初至于老不衰其服之俭自其身之约
至于富不改其安于命而有常度如此当丧乱之亟 道
济 举家往依其妇翁寻而其尊府则堂公殁焉时摽掠
于道者相接 (第 25b 页)
道济 拟间行独归其榇儒人不可曰行而
遇盗虽杀身无悔竟护丧俱归葬而后去卒亦不与贼
遇也宁委其身而不以废礼此君 (第 25b 页)
子之所难也曾谓女
妇而能之岂不尤难也哉 道济 性豪旷喜与士大夫倾
倒孺人尝私蓄以备其乏爱其子之深为奉其师虽歉
时必备不简 (第 25b 页)
道济 没众谓其子不振矣孺人逆料其必 …… (第 25b 页)
不然既而果然由是 道济 名播缙绅而其子亦有闻非
孺人之贤乌能如是哉孺人讳春祖叔庆父君宝家庐
陵之新墟其生至正巳巳正月十五日殁 (第 26a 页)
今洪武二十
一年四月七日也盖去 道济 之殁十又七年矣子一人
环女三人皆适士人孙男二人冈寿载璋曾孙男三人
曰熊孺人犹及见其生也曰鹗曰□孺人殁 (第 26a 页)
泰和梅冈山中有隐君子曰王君道济其配曰曾氏孺
人曾氏钜家也而孺人幼不好华侈性敏惠母教以孝
经论语列女传辄晓其大意道济早丧其母在昆弟中
最幼赀产最薄孺人归而安之又能厚于养也其织祍
之勤自其嫁之初至于老不衰其服之俭自其身之约
至于富不改其安于命而有常度如此当丧乱之亟 道
济 举家往依其妇翁寻而其尊府则堂公殁焉时摽掠
于道者相接 (第 25b 页)
道济 拟间行独归其榇儒人不可曰行而
遇盗虽杀身无悔竟护丧俱归葬而后去卒亦不与贼
遇也宁委其身而不以废礼此君 (第 25b 页)
子之所难也曾谓女
妇而能之岂不尤难也哉 道济 性豪旷喜与士大夫倾
倒孺人尝私蓄以备其乏爱其子之深为奉其师虽歉
时必备不简 (第 25b 页)
道济 没众谓其子不振矣孺人逆料其必 …… (第 25b 页)
不然既而果然由是 道济 名播缙绅而其子亦有闻非
孺人之贤乌能如是哉孺人讳春祖叔庆父君宝家庐
陵之新墟其生至正巳巳正月十五日殁 (第 26a 页)
今洪武二十
一年四月七日也盖去 道济 之殁十又七年矣子一人
环女三人皆适士人孙男二人冈寿载璋曾孙男三人
曰熊孺人犹及见其生也曰鹗曰□孺人殁 (第 26a 页)
赠张士方
昔年东海上曾共绣衣行小吏衔冤久分司用法平江
沙清可数海月晦还生阴德今谁似于公有令名
以拄杖赠程以文先生
海上桄榔树殷勤举一枝功能扶正直力可 济颠 危文
玉肤生润玄犀质换奇何时同野服江海远相期 (第 11a 页)
昔年东海上曾共绣衣行小吏衔冤久分司用法平江
沙清可数海月晦还生阴德今谁似于公有令名
以拄杖赠程以文先生
海上桄榔树殷勤举一枝功能扶正直力可 济颠 危文
玉肤生润玄犀质换奇何时同野服江海远相期 (第 11a 页)
署。云端极
目。霓裳凤髻。阙下相寻。张良卧疾。攀赤松而有地。绮季来
朝。歌紫芝而忘返。若夫功成旰食。 道济 宵衣。汉宫追听览
之馀。尧殿得巡来之隙。霞登月憩。光睿幸于彤闱。玉振金
声。藻宸章于翠掖。洛阳才子。 (第 20a 页)
目。霓裳凤髻。阙下相寻。张良卧疾。攀赤松而有地。绮季来
朝。歌紫芝而忘返。若夫功成旰食。 道济 宵衣。汉宫追听览
之馀。尧殿得巡来之隙。霞登月憩。光睿幸于彤闱。玉振金
声。藻宸章于翠掖。洛阳才子。 (第 20a 页)
送隐论
崇退儒生问于抱朴丈人曰请问隐何为者也而生上
古徇之至今继踵何哉丈人曰夫全朴之道万物一气
三极湛然天人无际岂有朝野之别隐显之端哉则夫
隐者于已失者也平原既开风流散漫故隐者所以全
其真素养其浩然之气也
怀旧赋序
余与从甥孙道济交好特至昔寓荆州同处一室冬多
閒暇长共学书余收而录之欲以为索居之友 道济 因
记纸末曰舅还山之日览此相存闲书见其手迹皎若
平日悽怅伤心 (第 8b 页)
崇退儒生问于抱朴丈人曰请问隐何为者也而生上
古徇之至今继踵何哉丈人曰夫全朴之道万物一气
三极湛然天人无际岂有朝野之别隐显之端哉则夫
隐者于已失者也平原既开风流散漫故隐者所以全
其真素养其浩然之气也
怀旧赋序
余与从甥孙道济交好特至昔寓荆州同处一室冬多
閒暇长共学书余收而录之欲以为索居之友 道济 因
记纸末曰舅还山之日览此相存闲书见其手迹皎若
平日悽怅伤心 (第 8b 页)
此意明明不肯灰归家而阿
迎生矣自此遂不复梦见寿儿则阿迎为寿儿之重来无
疑也盖吾里元时名再生而圆通又为 道济禅师 重来之
地寿儿现灵于圆通阿迎应谶于再生非无故也独怪顾
非熊以殇儿再生遂得永年而阿寿之转阿迎沤珠槿艳 (第 27b 页)
迎生矣自此遂不复梦见寿儿则阿迎为寿儿之重来无
疑也盖吾里元时名再生而圆通又为 道济禅师 重来之
地寿儿现灵于圆通阿迎应谶于再生非无故也独怪顾
非熊以殇儿再生遂得永年而阿寿之转阿迎沤珠槿艳 (第 27b 页)
殿奉之遐迩施者日新月盛数载之内百废具举名闻于朝
帝师大宝法王锡以金号寻迁九江圆通崇胜禅寺宋之初
有神 僧道济 德公将示寂累青石为塔语其徒曰此塔若红
即吾再来暨圆机旻公来镇法席塔果红色人异之旻公人
号于古佛及其临 (第 4b 页)
帝师大宝法王锡以金号寻迁九江圆通崇胜禅寺宋之初
有神 僧道济 德公将示寂累青石为塔语其徒曰此塔若红
即吾再来暨圆机旻公来镇法席塔果红色人异之旻公人
号于古佛及其临 (第 4b 页)
道。此皆皇宋之宗臣,社稷之镇卫,而谗人倾覆,妄生国衅,天威震怒,加以极刑,并及臣门,同被孥戮。虽未知 臣道
济问,推理即事,不容独存。先帝顾托元臣翼命之佐,剿于佞邪之手,忠贞匪躬之辅,不免夷灭之诛。陛下春秋方 ……遂遣萧欣、到彦之等轻舟见袭,奸伪之甚,一至于斯。羡之及亮,或宿德元臣,姻娅皇极,或任总文武,位班三事 ,道
济职惟上将,捍域是司,皆受遇先朝,栋梁一代。臣昔因时幸,过蒙先眷,内闻政事,外经戎旅,与羡之、亮等同 ……张武之疑,入邸龙飞,非俟宋昌之议,斯乃主臣相信,天人合契,九五当阳,化形四海。羡之及亮,内赞皇猷,臣 与道
济,分翰于外,普天之下,孰曰不宜。遂蒙宠授,来镇此方,分留弟侄,以侍台省。到任以来,首尾三载,虽形在
余与从甥孙道济,交好特至。昔寓荆州,同处一室,冬多闲暇,长共学书。余收而录之,欲以为索居之爱, 道济
因记纸末曰:舅还山之日,览此相存。阅书见其手迹,皎若平日,凄怅伤心。(《御览》七百四十九作「升之」。
原始者。万物出于震也。(说卦云)反终者。万物成于艮也。(说卦云)以重卦则复一阳之始生。为原始也。剥一阳之成终。为反终也。故曰震为反生。(说卦文)艮为死。(九家易)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此八卦之德。圣人取以为则也。天地者乾坤也。知周万物者坎也。 道济 天下者离也。旁行不流者兑也。乐天知命者巽也。安土者艮也。敦乎仁者震也。〇坎北方之水德也。于人为知。( (第 536H 页)
贞固干事是智也。)离者圣人所以南面而出治也。(见说卦)故易凡言治。皆以离也。 道济 天下。非既治乎。左传曰川壅为泽。(不流也)又兑者和也。和而不流。兑之德也。巽为天命。易之例也。(乾天 (第 536H 页)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此八卦之德。圣人取以为则也。天地者乾坤也。知周万物者坎也。 道济 天下者离也。旁行不流者兑也。乐天知命者巽也。安土者艮也。敦乎仁者震也。〇坎北方之水德也。于人为知。( (第 536H 页)
贞固干事是智也。)离者圣人所以南面而出治也。(见说卦)故易凡言治。皆以离也。 道济 天下。非既治乎。左传曰川壅为泽。(不流也)又兑者和也。和而不流。兑之德也。巽为天命。易之例也。(乾天 (第 536H 页)
子直俱以易书解之者何欤。知周万物知也。道济天下仁也。下文所谓乐天知命。即知周万物之知也。安土敦仁。即 道济
天下之仁也。互相对说者也。而中间旁行不流一句。亦分属于知仁者。文势似叠何也。安土二字。先儒皆以随所遇 …… (第 119H 页)
馥对。圣人全体皆易也。吉凶消长。圣人以之。贞咎悔吝。圣人体之。虽谓易为圣人可也。程子合易与圣人而言。故合上下二句而皆以易书解之。朱子分易与圣人而言。故与天地准属之易。与天地似属之圣人。其实一也。然而准有平等之意。是言天地之功。准之者易也。似有肖似之义。是言天地之功。似之者圣人也。然则准字似字。未尝无间。而程子皆以易书解之。故其释知周万物 道济 天下曰义之所包者知也。此终有所不敢知者。以事理考之。朱子为密。至若乐天知命。应知周万物之知。安 (第 119H 页)
土敦仁。应 道济 天下之仁。此其两项对说。各有条理。而旁行属行权之知。不流属守正之仁此一句。又突然不相属。诚不可晓。语 (第 119L 页)
馥对。圣人全体皆易也。吉凶消长。圣人以之。贞咎悔吝。圣人体之。虽谓易为圣人可也。程子合易与圣人而言。故合上下二句而皆以易书解之。朱子分易与圣人而言。故与天地准属之易。与天地似属之圣人。其实一也。然而准有平等之意。是言天地之功。准之者易也。似有肖似之义。是言天地之功。似之者圣人也。然则准字似字。未尝无间。而程子皆以易书解之。故其释知周万物 道济 天下曰义之所包者知也。此终有所不敢知者。以事理考之。朱子为密。至若乐天知命。应知周万物之知。安 (第 119H 页)
土敦仁。应 道济 天下之仁。此其两项对说。各有条理。而旁行属行权之知。不流属守正之仁此一句。又突然不相属。诚不可晓。语 (第 11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