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上山东巡抚张公书
彝尊闻之古者立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周公孔子是
已孔颖达曰周公孔子皆为先圣近周公处祭周公近
孔子处祭孔子盖古之语道统者必兼周公孔子东汉
永平二年命辟雍郡县学并祀周公孔子唐武德二年
亦诏国子学并立周公孔子庙至永徽中以周公为先
圣孔子为先师逮显庆二年依群臣议以周公配享武
王始专祀孔子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谥孔子曰文宣
王谥周公曰文宪王追崇之典并垂国史夫尧舜禹汤
之道自周公传之文武之德周公成之诗书礼乐易自
周公制作而缵述之有周公继往开来于前斯孔 子集
大成 于后皆功在万世者也孔子之裔自汉以后或为 (第 1b 页)
彝尊闻之古者立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周公孔子是
已孔颖达曰周公孔子皆为先圣近周公处祭周公近
孔子处祭孔子盖古之语道统者必兼周公孔子东汉
永平二年命辟雍郡县学并祀周公孔子唐武德二年
亦诏国子学并立周公孔子庙至永徽中以周公为先
圣孔子为先师逮显庆二年依群臣议以周公配享武
王始专祀孔子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谥孔子曰文宣
王谥周公曰文宪王追崇之典并垂国史夫尧舜禹汤
之道自周公传之文武之德周公成之诗
周公制作而缵述之有周公继往开来于前斯孔 子集
大成 于后皆功在万世者也孔子之裔自汉以后或为 (第 1b 页)
为断然之说也
章子出妻屏子终身不养此止是畜养之养若所谓女
子小人为难养者而注疏晦庵皆云不使养已即是
奉养之意当作去声读非也
吕东莱策问进士孟子论孔 子集大成 之说云譬之金
玉则智始而圣终譬之巧力则圣至而智中以智为
尚则害前说以圣为尚则害后说此虽一时科举之 (第 6b 页)
章子出妻屏子终身不养此止是畜养之养若所谓女
子小人为难养者而注疏晦庵皆云不使养已即是
奉养之意当作去声读非也
吕东莱策问进士孟子论孔 子集大成 之说云譬之金
玉则智始而圣终譬之巧力则圣至而智中以智为
尚则害前说以圣为尚则害后说此虽一时科举之 (第 6b 页)
是道历中统至元迄于元贞大德文治蔚兴跨越
汉唐逮武宗皇帝制加孔子号大成至圣文宣王诞告
中外大成云者取孟 子集大成 之义也尊之至矣今上
始嗣位下明诏首以兴学为天下劝继又设科以经术
取士其所以酌成宪崇政本昭昭如此若奉而 (第 4b 页)
汉唐逮武宗皇帝制加孔子号大成至圣文宣王诞告
中外大成云者取孟 子集大成 之义也尊之至矣今上
始嗣位下明诏首以兴学为天下劝继又设科以经术
取士其所以酌成宪崇政本昭昭如此若奉而 (第 4b 页)
槃涧先生文集序
宋文章不及唐唐专门多宋惟六一南丰半山二苏数
人而已以文粹比文鉴可见矣然则五星聚奎无乃不
验乎易曰天下文明又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
文者礼乐书诗易与夫记事之史是也明者人无不习
而粲然日用常行间所谓化成也周程继孔孟朱 子集
大成 圣经贤传自汉以来穿凿傅会为之一洗若揭日
月宋之所以度越汉唐断断在此摛章绘句云乎哉善 (第 43b 页)
宋文章不及唐唐专门多宋惟六一南丰半山二苏数
人而已以文粹比文鉴可见矣然则五星聚奎无乃不
验乎易曰天下文明又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
文者礼乐书诗易与夫记事之史是也明者人无不习
而粲然日用常行间所谓化成也周程继孔孟朱 子集
大成 圣经贤传自汉以来穿凿傅会为之一洗若揭日
月宋之所以度越汉唐断断在此摛章绘句云乎哉善 (第 43b 页)
学而时习说
学之事大学之条目是也学之义则效先觉之所为而
已其曰先觉自孔子言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也自
今学者言之尧舜以下书契以来凡嘉言善行可效法
者皆是也而孔 子集大成 故后觉必效孔子而百圣云
为举在是矣人性皆善先觉所为无不善之杂由体达
用也学者效先觉之所为亦无不善之杂 (第 8b 页)
学之事大学之条目是也学之义则效先觉之所为而
已其曰先觉自孔子言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也自
今学者言之尧舜以下书契以来凡嘉言善行可效法
者皆是也而孔 子集大成 故后觉必效孔子而百圣云
为举在是矣人性皆善先觉所为无不善之杂由体达
用也学者效先觉之所为亦无不善之杂 (第 8b 页)
有定论。譬如长短既陈。得尺度而裁之。轻重既列。得权衡而称之。可使后人开卷瞭然。不迷于所行。而亦以见朱 子集大成
之业。春秋大一统之义。皆在是书矣。自惟愚贱敢为此事。诚有僭率之罪。然异日国家兴东周之治。行朱子之学。 (第 175L 页)
遗文于断烂之馀。用竖大碑于阡道。又以幽堂之铭属曾宪。屡辞不敢当。终不获已。摭实谨书梗槩。窃惟我华阳夫 子集大成
于东方。以承孔朱之统。而先生克趾先美。有光斯文。际会 圣朝。契遇昭融。若将大有为焉。而无柰世 (第 315H 页)
上。不容说着否。且以大舜之知。颜渊之仁。子路之勇。逐条论定。而终之以夫子事者。莫是子思之意欲示人以夫 子集大成
之极功。故恁地立言耶。
费隐。以道之体用而言。则纯理而不杂于气。故即费即隐。皆属形而上之界。而不落形 (第 257L 页)
费隐。以道之体用而言。则纯理而不杂于气。故即费即隐。皆属形而上之界。而不落形 (第 257L 页)
由来也。正统所以辨君臣之等。严华夷之分。而斯文亦有居正大统。孔子集群圣而大成。朱子集群贤而大成。尤庵 宋子集
群 …… (第 175H 页)
儒而 大成。 (第 175L 页)
大成 者。为正统也。价川郡有山名正统。处士玄凤谦奉尤庵,遂庵两先生真像于家塾。其子在默在德创祠于正统山下。 (第 175L 页)
儒而 大成。 (第 175L 页)
大成 者。为正统也。价川郡有山名正统。处士玄凤谦奉尤庵,遂庵两先生真像于家塾。其子在默在德创祠于正统山下。 (第 175L 页)
窃惟老先生禀天地之正气而作于我东。道全德备。后之诸大贤先生定论谓孔子集群圣而大成。朱子集群贤而大成。 宋子集
群儒而 (第 151L 页)
大成。 而又当天地翻覆之际。秉大义扶常纲。有辞天下万世。实与春秋纲目所著明者一揆。先后一治而相终始也。云翁生 (第 151L 页)
大成。 而又当天地翻覆之际。秉大义扶常纲。有辞天下万世。实与春秋纲目所著明者一揆。先后一治而相终始也。云翁生 (第 151L 页)
今欲舍此不学。而独守其本心之灵。思以通天下之务。类万物之情。则虽以帝尧放勋之德。将不得无询于四岳。孔 子集大成
之圣。将不能无问于老聃,剡子。则其下此而有气质物欲之累者。千百其等。举将昏乱而莫遂。乖隔而益甚者。可 (第 220L 页)
大体尽好。无容异议。其中一二处。略试冒禀。以俟财处
集群儒之大成。
群儒。未知指谁某耶。孟子之言孔 子集大成 也者。以伊尹夷惠各有所偏。故夫 (第 536H 页)
子集 三圣而 (第 536H 页)
大成 也。今此若指一时诸贤而言则可。不然而指退,栗以上诸先正。则得无未安乎。曾见胡文定奏状。称伊川曰。规矩 (第 536H 页)
集群儒之大成。
群儒。未知指谁某耶。孟子之言孔 子集大成 也者。以伊尹夷惠各有所偏。故夫 (第 536H 页)
子集 三圣而 (第 536H 页)
大成 也。今此若指一时诸贤而言则可。不然而指退,栗以上诸先正。则得无未安乎。曾见胡文定奏状。称伊川曰。规矩 (第 536H 页)
。盖吾所谓勇者。非别有勇也。勇于知仁也。十一章。言不当强而强。当强而不强。以夫子之不赖勇结之。以明夫 子集大成
之 …… (第 369H 页)
而悬空立此一句。如物之终始之意为言也。前后言诚。终始一意。以心与理分言。恐或未妥也。此章之义。盖明夫 子集 舜文武周公 (第 370H 页)
大成 之义 …… (第 370H 页)
。更无山与齐之句。自有宰相意量。诗人好意匠。不贵浅露语。须念之到此仅可地头。无为自足。立志愈固。期于 大成 就。千万祈祝。譬犹适百里之道。此犹适十里者也。岂可以缓步徐行而至哉。勉之勉之。
答从弟幼吉(丙汉○丙 …… (第 382L 页)
大有得焉。汝亦体念此意。勿为昼卧昏睡。以收敛身心为第一工夫。随分静坐。日看濂洛风雅,记闻录等书。必期 大成 就也。盖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浮。操存则血气循轨而不乱。汝亦以此做工夫。勿为怠惰也。吾坐此山中。得一月閒 (第 383H 页)
而悬空立此一句。如物之终始之意为言也。前后言诚。终始一意。以心与理分言。恐或未妥也。此章之义。盖明夫 子集 舜文武周公 (第 370H 页)
大成 之义 …… (第 370H 页)
。更无山与齐之句。自有宰相意量。诗人好意匠。不贵浅露语。须念之到此仅可地头。无为自足。立志愈固。期于 大成 就。千万祈祝。譬犹适百里之道。此犹适十里者也。岂可以缓步徐行而至哉。勉之勉之。
答从弟幼吉(丙汉○丙 …… (第 382L 页)
大有得焉。汝亦体念此意。勿为昼卧昏睡。以收敛身心为第一工夫。随分静坐。日看濂洛风雅,记闻录等书。必期 大成 就也。盖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浮。操存则血气循轨而不乱。汝亦以此做工夫。勿为怠惰也。吾坐此山中。得一月閒 (第 383H 页)
夫子与长子书。以训子侄。而尤致意勤谨二字。处乡党。温恭雅饬。不随众俯仰。特立自持。而从游者多。尝谓朱 子集大成
者也。尤庵后朱子也。侮朱子而立新说者乱道也。背尤庵而尊他类者贼德也。抄朱宋两书紧要者三十馀卷。为晚年 (第 510L 页)
张朱列坐西壁而东向。则道统之传益明而孔 子集大成
之功益显矣。号其东庑曰明道殿。以有卜端闵冉南漆曾仲言之十人为十哲。南向列坐后。东则自冉耕止牧皮之诸人 …… (第 212H 页)
极。皆在于中。此易之所以归重于五位者也。统言其数之体则一二三四五。数之初生者故在于内。六七八九。数之 大成 者故在于外。内外相维。表里经纬。此天地至理之所寓也。若以阴阳言之。则九与七为老阳而立焉。六与八为老阴 (第 223L 页)
极。皆在于中。此易之所以归重于五位者也。统言其数之体则一二三四五。数之初生者故在于内。六七八九。数之 大成 者故在于外。内外相维。表里经纬。此天地至理之所寓也。若以阴阳言之。则九与七为老阳而立焉。六与八为老阴 (第 223L 页)
。操存涵养实。熟玩心欣欣。篇至第十八。俯仰思还纷。所记一何多。圣贤出处云。三仁尽不遇。七逸何离群。夫 子集大成。
祖述华与勋。天下莫能容。季孟亦不分。问津谓知津。植其杖而耘。古乐亦已亡。诸夔散如云。行止各有义。诸夏 (第 32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