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有明朝鲜国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辅国崇禄大夫延陵府院君兼判义禁府事,礼曹判书,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李公谥状。[李敏求]
公讳好闵。字孝彦。姓李氏。始祖茂。唐中郎将。隶 苏定方 伐百济。遂留为延安人。其后裔班班可谱。工曹典书系孙。典医监正亮。寔公八世七世。曾祖讳淑琦。再策勋延安 …… (第 567H 页)
有明朝鲜国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辅国崇禄大夫延陵府院君兼判义禁府事,礼曹判书,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 赠谥文僖公李公墓志铭。(并序)[李埈]
崇祯甲戌闰八月二十八日。大宗伯大学土延陵府院君李公。年八十二。以病卒于第。 上震悼。遣礼官致吊祭。有司供葬事如典故。十一月初八日。窆杨根郡北马游山午向之原。二夫人移葬同穴。明年。公之胤前府使景严。以余于公为久要也。以家状而徵余铭。呜呼。忍铭诸。公讳某。字某。号五峰。其先曰茂。自大唐从 苏定方。 代百济。署职中郎将。仍留延安。延之有李自此始。至高丽。有讳系孙。位至典书。于公八代祖也。高祖讳未丁。 (第 569L 页)
亦终不敢辞者。庶几幽明无间。恃公之知非谀也。按子方公讳景义。号晚沙。李氏其先。本中国人。中郎将茂。从 苏定方
东来。肇籍延安。遂为东韩大族。卫将军渍。尚书系。水站判官末丁。其后也。判官生讳叔琦。敌忾佐理功臣户曹 …… (第 362H 页)
佞植。而其所取之。不专为文词。则义固不敢辞也。谨按公讳廷龟。字圣徵。月沙其号也。李氏自唐中郎将茂。从 苏定方 东来。留仕新罗。肇籍延安。后分为三宗。世擅名位。在我朝。有讳石亨。号樗轩。勋封府院君。谥文康公。于公 (第 365H 页)
佞植。而其所取之。不专为文词。则义固不敢辞也。谨按公讳廷龟。字圣徵。月沙其号也。李氏自唐中郎将茂。从 苏定方 东来。留仕新罗。肇籍延安。后分为三宗。世擅名位。在我朝。有讳石亨。号樗轩。勋封府院君。谥文康公。于公 (第 365H 页)
。三曰沿边设大镇。盖设大镇者。我国北接辽东,女真。西南接青,齐,苏,杭。及日本之界。是故杨仆来护儿。 苏定方
以海路至。荀彘,宇文述,李世绩以辽东路至。女真又以其路至。真亦可谓三面受敌之国也。然而海路自隋唐以来 (第 248L 页)
祖讳善庆。察访妣崔氏宜人。
考讳泰吉。县监。妣韩氏淑人。
公讳寿仁。字幼安。号惺庵。其先曰茂。以唐中郎将。从 苏定方 平百济。留仕新罗。仍籍于延安。丽季有讳系孙。工曹典书。七世祖淑瑊。官终副提学。为我 成庙朝名臣。比及 (第 135H 页)
考讳泰吉。县监。妣韩氏淑人。
公讳寿仁。字幼安。号惺庵。其先曰茂。以唐中郎将。从 苏定方 平百济。留仕新罗。仍籍于延安。丽季有讳系孙。工曹典书。七世祖淑瑊。官终副提学。为我 成庙朝名臣。比及 (第 135H 页)
先府君家状
府君讳沃。字文若。别号曰博泉。系出延安。唐征东 大总管苏定方 与新罗平句丽百济也。有中郎将茂。以军功。食于延。茂即唐之宗室。而为祖于延也。李有三派。俱为大阀。而我 (第 456H 页)
栀),映山红。奇花异卉。三涅岩隙生赤杨,龙须草。青鹤洞石上。生九节蒲。
余入迎胜。南崖产紫芝,淅茶。 苏定方 百济之役。以浙江茶种。播于智异。至今不灭。其说在邦人所记。
曹南冥先生始于驾洛海上。搆山海亭。晚入德 (第 63L 页)
余入迎胜。南崖产紫芝,淅茶。 苏定方 百济之役。以浙江茶种。播于智异。至今不灭。其说在邦人所记。
曹南冥先生始于驾洛海上。搆山海亭。晚入德 (第 63L 页)
苏两头枕江。如月之未满故称。
扶苏江岸。有皋兰寺。又有怪石峙江上。上有龙爪迹。名曰钓龙台。谣俗相传。 苏定方 伐百济也。总师临江。风雨不得渡。于是以白马为饵。钓得一龙。遂济师伐之。白马,钓龙之名。肇于此云。钓龙 (第 93H 页)
扶苏江岸。有皋兰寺。又有怪石峙江上。上有龙爪迹。名曰钓龙台。谣俗相传。 苏定方 伐百济也。总师临江。风雨不得渡。于是以白马为饵。钓得一龙。遂济师伐之。白马,钓龙之名。肇于此云。钓龙 (第 93H 页)
坦坦傥荡简而淡。北原之丘汉之澹。铭章幽韫泐于琰。
曾祖考 赠左赞成府君墓志
我李系出唐中郎将茂。茂从 苏定方 平百济。以军功封延安伯者也。后以谱牒不续。祖丽末捡校太子詹事讳袭洪。历太医监事克荣,版图尚书景茂,大 (第 249L 页)
曾祖考 赠左赞成府君墓志
我李系出唐中郎将茂。茂从 苏定方 平百济。以军功封延安伯者也。后以谱牒不续。祖丽末捡校太子詹事讳袭洪。历太医监事克荣,版图尚书景茂,大 (第 249L 页)
息山先生世系
本贯延安(世传。唐高宗显庆年中。宗室中郎将茂。从 苏定方 征百济有功。食采于延安。延安之有李氏。肇此。中郎公以后。谱牒不传。世代未详。祖高丽太子詹事公。)
一 (第 318H 页)
惟垂谅采择焉。不肖孤观命等泣血谨书。
监司李公行状
公讳海朝字子东号鸣岩。李氏系出陇西。唐中郎将茂从 苏定方 平百济。留仕新罗。仍籍延安。入我 朝讳石亨。三场壮元。策佐理功封延城府院君。谥文康。四世至左议政谥文 (第 209L 页)
监司李公行状
公讳海朝字子东号鸣岩。李氏系出陇西。唐中郎将茂从 苏定方 平百济。留仕新罗。仍籍延安。入我 朝讳石亨。三场壮元。策佐理功封延城府院君。谥文康。四世至左议政谥文 (第 209L 页)
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隋炀帝造舟东莱。遣来护儿帅水军。浮海入浿江。唐太宗命薛万彻。自莱州泛海。高宗遣 苏定方。
自成山浮海。前昔中国之来侵我也。未尝不由此登莱之地。正与我 国圻湖相直。其山海地势。我人诚有不可不审 (第 246H 页)
奉列大夫行居昌县监南溪李公墓碣铭(并序)
延安之李出中国。上祖茂。唐初从 苏定方 东征留。贯延安。其后伟人相望。遂为著姓。有末丁 赠左赞成延城府院君。再传至亨礼 赠吏曹参议。为公曾祖 (第 262H 页)
不过数日程。其葬于此。容或有之。可谓十七八近似矣。设令表石立于墓前。讳字亦全存。若无阴记文字中所云从 苏定方
平百济。留仕新罗之语。则似不可必以为始祖墓。而以子孙自处。况表石仆在林莽间。又只有草头半字乎。今郑生 (第 354H 页)
于己酉九月。距其生崇祯戊辰。得年四十二。葬在加平朝宗县酉向之原。从族位也。李氏本出中华。唐中郎将茂从 苏定方
东来。仍仕新罗。赐籍延安。子孙遂为延安人。我 朝文康公石亨。以文章名世。四世而至文忠公益。以文章德业 (第 362L 页)
甚厚。从容问欲有言乎。对曰。百济恃强。侵伐小邦数十城。绝朝贡之路。陛下不借天威。小邦无所述职。太宗命 将军苏定方。
出兵二十万人。征百济。春秋观太学。请章服而归。用永 …… (第 188H 页)
下
句丽与百济,靺鞨兵。伐取新罗三十馀城。百济又攻陷七城。庾信击破之。攻百济之刀比。克之。显庆五年。 苏定方 以水陆兵十三万。伐百济。帝敕王为行军总管。王亲帅师。次南川。遣太子法敏,上大等庾信。率精兵五万。与唐 …… (第 188L 页)
。又连战连胜之。斩首二千馀级。王论功赏。以庾信拜大角干。位十七等上。任用百济佐平忠常,常永等七人。 定方 以义慈见帝。帝曰。何不因伐新罗。 (第 188L 页)
定方 对曰。其君仁。其臣忠。不可伐也。句丽与靺鞨。攻新罗述川。不克。攻北汉。城主冬陀川力战二十日。有大星陨 …… (第 188L 页)
龙朔元年。王薨。太子法敏立。是为文武王。帝遣任雅相。合诸胡兵三十五军。伐句丽。帝谕王出兵。与大军会。 苏定方 破丽兵于浿江。进围平壤。庾信以精兵数万。直抵平壤。会有诏班师。句丽追蹑之。庾信击破之。斩首虏万五千。 (第 189H 页)
下
句丽与百济,靺鞨兵。伐取新罗三十馀城。百济又攻陷七城。庾信击破之。攻百济之刀比。克之。显庆五年。 苏定方 以水陆兵十三万。伐百济。帝敕王为行军总管。王亲帅师。次南川。遣太子法敏,上大等庾信。率精兵五万。与唐 …… (第 188L 页)
。又连战连胜之。斩首二千馀级。王论功赏。以庾信拜大角干。位十七等上。任用百济佐平忠常,常永等七人。 定方 以义慈见帝。帝曰。何不因伐新罗。 (第 188L 页)
定方 对曰。其君仁。其臣忠。不可伐也。句丽与靺鞨。攻新罗述川。不克。攻北汉。城主冬陀川力战二十日。有大星陨 …… (第 188L 页)
龙朔元年。王薨。太子法敏立。是为文武王。帝遣任雅相。合诸胡兵三十五军。伐句丽。帝谕王出兵。与大军会。 苏定方 破丽兵于浿江。进围平壤。庾信以精兵数万。直抵平壤。会有诏班师。句丽追蹑之。庾信击破之。斩首虏万五千。 (第 189H 页)
。遣牛进达,李世绩。伐句丽。世绩破南苏。进达拔石城。又明年。遣薛万彻。伐句丽。
永徽六年。遣程名振, 苏定方。 伐句丽。
乾封元年。遣李世绩,庞同善,契苾何力。伐句丽。又命刘仁愿。会新罗王。伐句丽。赐罗王大将军旌 …… (第 200H 页)
中。大野之败。军主品释之妻。新罗国君之女也。既积怒于济。日以灭济为谋。亲乞兵于唐矣。
显庆五年。唐遣 苏定方。 率水陆兵十三万人。伐百济。敕新罗王为行军总管。以助兵威。新罗以太子法敏,上大等庾信。率精兵五万。与唐 …… (第 203L 页)
其妻子。率死士出战。罗兵四战四却。阶伯力战死之。义慈叹曰。悔不用成忠之言。与太子孝夜遁去。保熊津。诣 定方 降。诸城皆下。百济亡。百济自温祚至义慈。三十世凡六百七十八年。新罗王与唐将置酒。大享将士。坐义慈于堂 (第 204H 页)
下。使之行酒。百济群臣。皆欲死泣下。 定方 以义慈及太子孝。诸王子贵臣将士八十八人。百姓万二千八百七人归。
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 (第 204H 页)
永徽六年。遣程名振, 苏定方。 伐句丽。
乾封元年。遣李世绩,庞同善,契苾何力。伐句丽。又命刘仁愿。会新罗王。伐句丽。赐罗王大将军旌 …… (第 200H 页)
中。大野之败。军主品释之妻。新罗国君之女也。既积怒于济。日以灭济为谋。亲乞兵于唐矣。
显庆五年。唐遣 苏定方。 率水陆兵十三万人。伐百济。敕新罗王为行军总管。以助兵威。新罗以太子法敏,上大等庾信。率精兵五万。与唐 …… (第 203L 页)
其妻子。率死士出战。罗兵四战四却。阶伯力战死之。义慈叹曰。悔不用成忠之言。与太子孝夜遁去。保熊津。诣 定方 降。诸城皆下。百济亡。百济自温祚至义慈。三十世凡六百七十八年。新罗王与唐将置酒。大享将士。坐义慈于堂 (第 204H 页)
下。使之行酒。百济群臣。皆欲死泣下。 定方 以义慈及太子孝。诸王子贵臣将士八十八人。百姓万二千八百七人归。
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 (第 204H 页)
左议政月沙李公行状(以下续稿)
公讳廷龟。字圣徵。号月沙。延安之李。系出唐中郎将李茂。从 苏定方 平百济。留仕新罗。赐籍于延安。子孙遂为延安人。高祖石亨。三元及第。策勋封延城府院君。谥曰文康。曾祖浑 (第 25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