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類書類
勋名贤达前言往
行艺术仙释神怪之事外国风俗之殊纤悉备具宋人
说部之弘备而有裨于史者门人庶吉士杨中讷言 黄
太冲宗羲 家所有宋人说部可作史料者凡三百馀种
又常令门生辈取汉唐宋元以来诸儒经解删其烦复
著其异同将勒成一书经 (第 6a 页)
行艺术仙释神怪之事外国风俗之殊纤悉备具宋人
说部之弘备而有裨于史者门人庶吉士杨中讷言 黄
太冲宗羲 家所有宋人说部可作史料者凡三百馀种
又常令门生辈取汉唐宋元以来诸儒经解删其烦复
著其异同将勒成一书经 (第 6a 页)
祀典也近日时文选家竟指文成为异端狎侮前哲讪
谤学官先生谓其无羞恶之心某更谓其失为下不倍
之道也至于 黄梨洲 学案曾见原稿属意处专在文成
亦属偏见某取其收罗明儒之富兼取其自序处不讳
浅深各得醇疵互见之意故统录之 (第 7b 页)
谤学官先生谓其无羞恶之心某更谓其失为下不倍
之道也至于 黄梨洲 学案曾见原稿属意处专在文成
亦属偏见某取其收罗明儒之富兼取其自序处不讳
浅深各得醇疵互见之意故统录之 (第 7b 页)
段意思
古文尚书道理精确处圣人不能易若汉儒能为此即
谓之经可也 黄梨洲 毛大可辈掎摭一二可疑之端
辄肆谈议至虞廷十六字亦辟之学者不深惟理义
徒求之语言文字以定真𧸛所谓 (第 2a 页)
古文尚书道理精确处圣人不能易若汉儒能为此即
谓之经可也 黄梨洲 毛大可辈掎摭一二可疑之端
辄肆谈议至虞廷十六字亦辟之学者不深惟理义
徒求之语言文字以定真𧸛所谓 (第 2a 页)
此为始而要其成何以加兹深哉周公之意岂有异
于尧舜禹汤之心乎(光坡/)
考工记文字最妙岂刘歆所能到人不信周礼遂将此
书推与刘歆近如阎百诗 黄梨洲 辈并将周礼亦推
与刘歆卑周礼失其平不觉尊刘歆过其分矣
古者做车有舆人有轮人各耑其事轮最重古轮最圆 (第 16a 页)
于尧舜禹汤之心乎(光坡/)
考工记文字最妙岂刘歆所能到人不信周礼遂将此
书推与刘歆近如阎百诗 黄梨洲 辈并将周礼亦推
与刘歆卑周礼失其平不觉尊刘歆过其分矣
古者做车有舆人有轮人各耑其事轮最重古轮最圆 (第 16a 页)
蜀鉴
蜀鉴十卷起秦人取南郑秦人伐蜀迄西南夷本末有
文子嘉熙丁酉跋云与资中郭允蹈居仁共为此编又
有姚咨嘉靖丙寅跋云是编予得之罗浮外史顾玄纬
氏玄纬得之兵侍鄞范东明翁翁又得之章丘李中麓
吏部辗转假录越二十馀年予始得手钞凡六踰月乃
毕夙兴夜寐无论寒暑盖不知老之将至是书予壬子
入蜀时购之不可得康熙癸亥乃借之朱检讨锡鬯朱
好写书多未刻秘本跋中李中麓氏藏书百六十年未
散近始归昆山徐宫赞健庵(乾/学)梁溪顾氏书至孝廉修
远(宸/)尤富后书归吴中丞伯成(兴/祚)惟四明范氏天一阁
书不以借人至今无恙馀姚 黄梨洲(宗/羲) 多就阅其秘本
李元宾集
唐李观元宾文集五卷附诗四篇始郊天颂终邠宁节
度飨军记凡杂文五十篇诸碑铭亦 (第 26b 页)
蜀鉴
蜀鉴十卷起秦人取南郑秦人伐蜀迄西南夷本末有
文子嘉熙丁酉跋云与资中郭允蹈居仁共为此编又
有姚咨嘉靖丙寅跋云是编予得之罗浮外史顾玄纬
氏玄纬得之兵侍鄞范东明翁翁又得之章丘李中麓
吏部辗转假录越二十馀年予始得手钞凡六踰月乃
毕夙兴夜寐无论寒暑盖不知老之将至是书予壬子
入蜀时购之不可得康熙癸亥乃借之朱检讨锡鬯朱
好写书多未刻秘本跋中李中麓氏藏书百六十年未
散近始归昆山徐宫赞健庵(乾/学)梁溪顾氏书至孝廉修
远(宸/)尤富后书归吴中丞伯成(兴/祚)惟四明范氏天一阁
书不以借人至今无恙馀姚黄梨洲 (宗/羲) 多就阅其秘本
李元宾集
唐李观元宾文集五卷附诗四篇始郊天颂终邠宁节
度飨军记凡杂文五十篇诸碑铭亦 (第 26b 页)
蜀鉴十卷起秦人取南郑秦人伐蜀迄西南夷本末有
文子嘉熙丁酉跋云与资中郭允蹈居仁共为此编又
有姚咨嘉靖丙寅跋云是编予得之罗浮外史顾玄纬
氏玄纬得之兵侍鄞范东明翁翁又得之章丘李中麓
吏部辗转假录越二十馀年予始得手钞凡六踰月乃
毕夙兴夜寐无论寒暑盖不知老之将至是书予壬子
入蜀时购之不可得康熙癸亥乃借之朱检讨锡鬯朱
好写书多未刻秘本跋中李中麓氏藏书百六十年未
散近始归昆山徐宫赞健庵(乾/学)梁溪顾氏书至孝廉修
远(宸/)尤富后书归吴中丞伯成(兴/祚)惟四明范氏天一阁
书不以借人至今无恙馀姚 黄梨洲(宗/羲) 多就阅其秘本
李元宾集
唐李观元宾文集五卷附诗四篇始郊天颂终邠宁节
度飨军记凡杂文五十篇诸碑铭亦 (第 26b 页)
蜀鉴
蜀鉴十卷起秦人取南郑秦人伐蜀迄西南夷本末有
文子嘉熙丁酉跋云与资中郭允蹈居仁共为此编又
有姚咨嘉靖丙寅跋云是编予得之罗浮外史顾玄纬
氏玄纬得之兵侍鄞范东明翁翁又得之章丘李中麓
吏部辗转假录越二十馀年予始得手钞凡六踰月乃
毕夙兴夜寐无论寒暑盖不知老之将至是书予壬子
入蜀时购之不可得康熙癸亥乃借之朱检讨锡鬯朱
好写书多未刻秘本跋中李中麓氏藏书百六十年未
散近始归昆山徐宫赞健庵(乾/学)梁溪顾氏书至孝廉修
远(宸/)尤富后书归吴中丞伯成(兴/祚)惟四明范氏天一阁
书不以借人至今无恙馀姚黄梨洲 (宗/羲) 多就阅其秘本
李元宾集
唐李观元宾文集五卷附诗四篇始郊天颂终邠宁节
度飨军记凡杂文五十篇诸碑铭亦 (第 26b 页)
志
铭云吾母朱太淑人奉佛受戒三十馀年其终也三子
环侍戒弗哭吾母亲见幡幢前导诸佛受记而去具载
往生录中 黄梨洲 李是庵傅云是庵欲余作傅以诗寿
老母为贽有不惜淋漓供笔墨恭随天女散花来之句
老母常梦注名玉札为第四名天 (第 14a 页)
铭云吾母朱太淑人奉佛受戒三十馀年其终也三子
环侍戒弗哭吾母亲见幡幢前导诸佛受记而去具载
往生录中 黄梨洲 李是庵傅云是庵欲余作傅以诗寿
老母为贽有不惜淋漓供笔墨恭随天女散花来之句
老母常梦注名玉札为第四名天 (第 14a 页)
故城西世所谓鄣城也按
汶上县东北四十里有桃城在汶水南东平州东七十
里有鄣城在汶水北郦氏合而一之非也 黄宗羲 今水经序曰余越人也以越水證之以曹娥江
为浦阳江以姚江为大江之奇分苕水出山阴县具区
在馀姚县沔水至馀姚 (第 14a 页)
汶上县东北四十里有桃城在汶水南东平州东七十
里有鄣城在汶水北郦氏合而一之非也 黄宗羲 今水经序曰余越人也以越水證之以曹娥江
为浦阳江以姚江为大江之奇分苕水出山阴县具区
在馀姚县沔水至馀姚 (第 14a 页)
杜牧孙樵宋南渡之文吾喜陆游罗愿
元文吾喜戴表元明初之文吾喜徐一夔明季之文吾
喜嘉定娄坚临川傅占衡馀姚 黄宗羲
竟陵钟伯敬集中早朝诗一联云残雪在帘如落月轻
烟半树信柔风阅之不觉失笑如此措大寒乞相乃欲
周旋金华殿中 (第 22b 页)
元文吾喜戴表元明初之文吾喜徐一夔明季之文吾
喜嘉定娄坚临川傅占衡馀姚 黄宗羲
竟陵钟伯敬集中早朝诗一联云残雪在帘如落月轻
烟半树信柔风阅之不觉失笑如此措大寒乞相乃欲
周旋金华殿中 (第 22b 页)
监察御史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
看张尔公大全辨见其于朱子分析处必强辨其合如
大学三纲领至善在明新外朱子或问云虑其礼虽粗
复而有不纯己虽粗克而有不尽其说精矣而必辨之
曰有不尽不可谓之克有不纯便不可谓之复粗克粗
复之说似是而非八条目正修在诚意外朱子小注云
在官街上差了路其说精矣而必辨之曰信如朱子所
云则是诚意尚有缺陷幸有正修两段可以补其不足
果尔则子思孟子之言诚身而不及正修其差错宁有
己乎正修两传虽属身心工夫仍在诚意噫是未知朱
子所谓必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
其大而无馀也
阅 黄太冲 文知山阴之学其病只在不知朱子所谓析
之极其精合之尽其大二语故朱子分八条目而山阴 …… (第 1b 页)
则以诚意为了义曰致知致此也格物格此也朱子以
主敬置八条目之外而山阴则以诚意当主敬 太冲 与
姜定庵书云致知之外乃澄然未𤼵之体因觳觫而不
忍因乍见而恻隐此知之已𤼵者吾之所致者在澄然
之体 (第 2a 页)
看张尔公大全辨见其于朱子分析处必强辨其合如
大学三纲领至善在明新外朱子或问云虑其礼虽粗
复而有不纯己虽粗克而有不尽其说精矣而必辨之
曰有不尽不可谓之克有不纯便不可谓之复粗克粗
复之说似是而非八条目正修在诚意外朱子小注云
在官街上差了路其说精矣而必辨之曰信如朱子所
云则是诚意尚有缺陷幸有正修两段可以补其不足
果尔则子思孟子之言诚身而不及正修其差错宁有
己乎正修两传虽属身心工夫仍在诚意噫是未知朱
子所谓必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
其大而无馀也
阅 黄太冲 文知山阴之学其病只在不知朱子所谓析
之极其精合之尽其大二语故朱子分八条目而山阴 …… (第 1b 页)
则以诚意为了义曰致知致此也格物格此也朱子以
主敬置八条目之外而山阴则以诚意当主敬 太冲 与
姜定庵书云致知之外乃澄然未𤼵之体因觳觫而不
忍因乍见而恻隐此知之已𤼵者吾之所致者在澄然
之体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