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子直讲) 先栋梁 后
辞艺(王安石送胡瑗教授诗先收先生作栋梁以次收/拾桷与榱 朱子蕲州教授厅记李君 思宗
为蕲)
(州学官日至于学进诸生而教诲先使之知所以明善/脩身之方齐家治国之本而于辞艺之习则后焉不之) (第 30a 页)
  贾无恙(两面印)  徐福     徐兄(两面印)

  徐明     常 (两面印)   徐裍

  臣裍     徐裍言事   徐裍白笺

  徐 思宗    
白记(六面印)   徐轨之

  徐轨之白笺  徐轨之启事  轨之言疏 (第 5b 页)
  光宗讳常洛神宗子(纪元汇考)

  毛尚忠为工部主事光宗在东宫识其才手书承恩
堂额赐之(嘉善志)

   庄烈帝


   (第 15b 页)
庄烈帝讳由检
光宗第五子熹宗弟初封信王(帝王历年
图)


  崇祯元年书敬天法祖扁额悬大殿两楹书人心惟
危道心惟微 (第 16a 页)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书评)

   崇祯皇帝
草书秀润娟好自题视民如伤望道未见
八字于便殿(五石瓠)

  李太后

  李太后神宗生母也东安人神 (第 16a 页)
   成祖     仁宗

   宣宗     宪宗
   孝宗     世宗
   神宗     光宗
    庄烈帝    
李太后
   王妃     晋恭王棡
   晋庄王钟铉  周定王橚
   周宪王有燉  镇平王有爌 …… (第 3b 页)
   光宗
光宗讳常洛神宗子(纪元汇考/)
毛尚忠为工部主事光宗在东宫识其才手书承恩堂
额赐之(嘉善志/)

    庄烈帝
(第 40a 页)
庄烈帝讳由检
光宗第五子熹宗弟初封信王(帝王历年/)
(图/)
崇祯元年书敬天法祖扁额悬大殿两楹书人心惟危
道心惟 (第 40a 页)
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书史会要/) 崇祯皇帝
草书秀润娟好自题视民如伤望道未见八
字于便殿(五石瓠/)
   李太后 (第 40a 页)
顾/谓同寮曰吾之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自此一举终)
(不复与诸/君齐列矣)击贼如鹘入鸦群(北齐书上乐王 思宗
弟思/好传思好本浩氏子也 (第 20a 页)
思)
(宗
养以为弟遇之甚薄少以骑射事文襄及文宣受命/为左卫大将军本名思孝天保五年讨蠕蠕文宣悦其)
(骁勇谓曰尔 (第 20a 页)
   元赵孟頫书苍蝇赋

   元赵孟頫书游东都园诗
   元赵孟頫书题画诗
    明庄烈帝
书思无邪三字
    (第 3a 页)
明庄烈帝
书九思二字
   明沈度书不自弃说
   明沈粲书古诗
   明沈粲书应制诗
   明文徵明书山居篇 (第 3a 页)
   素绢本行书款署子昂
   元赵孟頫书题画诗一轴(次等/地四)
   素绢本行楷书七言古诗款署子昂
    明庄烈帝
书思无邪三字一轴(次等/元一) (第 9b 页)
   云母笺本行书大字有御笔一玺
    明庄烈帝
书九思二字一轴(次等/元二)
   素笺本大楷书上方中有押字一
   明沈度书不自弃说一轴(次等/黄 (第 10a 页)
  清三公皆受主眷最隆故有殊典不多见也

  蒋阁学德璟大殿侍班记 崇祯帝
以丁卯八月十
  四日御皇极殿登极三殿自万历丁酉燬后久不
  临御鸿胪茫然仪注皆不知时词臣侍班四人宜 (第 23a 页)
  之图务求制胜保邦之要各殚忠荩勿骋繁华俾
  嘉言得见诸施行而上理可追于隆古予一人实
  嘉赖焉钦哉故谕
   崇祯帝
以丁卯八月御极是年十月即先开日讲
  十月初二日御文华殿讲大学一章尚书尧典一
  章帝鉴图说一章帝退 (第 17b 页)
  之辞不许皇后面有泪痕先是二十四日上以祈

  雨出宿文华是日方入宫故事东西宫备宴奉邀
  上与中宫上座上以斋素辞翌日再出文华
   崇祯帝
事皇嫂懿安皇后甚恭每年十月初六为
  懿安圣节许命妇朝贺崇祯辛巳十月行贺文官
  命妇无一至者惟武命 (第 6b 页)
  祧殿神主
德祖元皇帝后
懿祖恒皇帝后
熙祖裕皇帝后
仁祖淳皇帝后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孝恭懿宪慈仁 庄烈
齐天配圣章皇后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孝庄宪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
宪宗继天 (第 4a 页)
  世宗八子哀冲太子庄敬太子穆宗景王颖殇王

  蓟哀王戚怀王均思王
  穆宗二子神宗潞王
  神宗五子光宗福王惠王桂王瑞王
  光宗二子熹宗 崇祯帝
   (第 8b 页)
崇祯帝
三子皇太子永王定王
  二祖公主
  明太祖十六女长女临安公主驸马都尉李祺宁
  国大长公主梅殷安庆 …… (第 8b 页)
  封郡王例事遂止

   崇祯帝

  谕德许士柔帝系不可略疏臣备员史局执事神
  庙熹庙两朝纂修之役得于皇考实录大端目涉
  手钞 (第 17b 页)
  祖列宗之心尽而三百年来臣民之心亦无所不
  尽念祖德而隆孝思恢皇谟而举废典端在此矣
  巩都尉上疏请以建文君入祀典 崇祯帝
曰建文无
  陵从何处祭盖建文之死史谓葬以天子之礼所葬之
  地南中杳然也又传谓西山有天下大师之墓在 (第 12a 页)
金山寺
  后余在退谷几经寻访又杳然也 崇祯帝
谓其无陵 (第 12a 页)
命内侍制麻屦行幐每出城稍远则马行其二步趋其
一至 崇祯帝
亦尝步祷南郊呜呼太祖之训远矣
  大王王季
中庸言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
大传言武王于 (第 19b 页)
之且如要典一书其言未必
尽非而其意别有所为继此之为书者犹是也此国论
之所以未平而百世之下难乎其信史也 崇祯帝
批讲
官李明睿之疏曰纂修实录之法惟在据事直书则是
非互见大哉王言其万世作史之准绳乎
  密疏
唐武宗 …… (第 10b 页)
子详察而严
斥之也
  贴黄
章奏之冗滥至万历天启之间而极至一疏而荐数十
人累二三千言不止皆枝蔓之辞 崇祯帝
英年御宇厉 (第 11b 页)
 内一秒冬至 史七月乙丑朔十月甲午朔 此年
 冬至或称当时颁行节气在戊寅日卯初二刻今推
 在辰正一刻 庄烈悯皇帝

崇祯戊辰元年正月癸亥朔十一月癸未日未正初刻
 八分内三十一秒冬至 史十一月癸未祀天于南
 郊今推至日 (第 18b 页)
宛转数
日竟死
明永乐中忽有玉鸽十二枚从南飞来集天寿山后于
其地卜长陵至德陵凡十二陵而止景帝别葬金山
则渴葬田妃墓而已
五月礼部尚书杜臻上疏乞休 (第 26b 页)
女王安石议复肉刑父子冥谪王
仆射请贷饥夫神报相位布在传记历历不诬汉武帝
之横征危而不至亡祗在田赋不加 明思宗
之勤朴卒
无补于危亡则在屡加田赋此诚古今治乱之大关具
以淮扬两府折田之数告徐司寇健庵令纂入一统志
(第 78b 页)
 午而日光不射目日上恍有一物可比日大混沌无

 光伏压日上非烟非雾如盖如吞
日珥 明王醇集日珥悲时事也 庄烈帝
某岁仲春五
 日日生交晕如连环左右生戟气青赤色白虹弥天
 因作短歌
平行实行 明纪事本末督修历法李天 (第 6b 页)
 放绢画钟馗像以素木小屏装之缀铜镮悬挂
䌽装门神 艮斋笔记宫中不帖门神殿门外列䌽装
 二木人长与人等每岁除则饰以冠笏 庄烈帝
末䌽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