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陈绍(上虞人/知府)
  俞则全(新昌人/参议)    林应麒(仙居人惠/州同知)
   赵天祐(太平人南京/兵部尚书)
  卢孝达(金华人/副使)
  吴九经(永康人/主事)    江应选(常山人/知县) (第 18a 页)
    章秉中(会稽人/知州)
  翁五伦(萧山人乙/未进士)   徐维贤(上虞人甲/辰进士)
   赵天祐(太平人乙/未会魁)
   朱有孚(海宁人甲/辰进士)
  王子卿(仁和人雷/州知府)   朱孙炎(钱塘人宁/州知州)
  (第 10b 页)
 孙文恪公集二十卷(明诗综孙升著/字志高馀姚人)

 燕山集五卷(黄氏书目 赵天祐/
著字世颖太平人)
 中丞集(崇祯衢州府志/开化宋淳著)
 毛恺文集四卷(黄氏书目/江山人)
 万里风 (第 20a 页)
  卢观字彦远昆山人敦行宽厚记问该博见道分

  明凡经史礼乐百氏之书缮写殆遍
  文质字学古昆山人学行卓然词章奇放为杨维
  贞所称与卢观 赵天祐
卫琯盛得瑞范天与六人
  为邑中耆硕有司月给禀膳焉
  俞日强字曰庄昆山人以孝闻淹贯经史有集行
   (第 30b 页)
  唐明皇两幸于此又名重皇寺内有阁当重丘之
  上夏月居之不暑曰纳凉阁宋种师道令高陵时
  其友辋川居士石君倚饯师道至此有题县尉少
  华 赵天祐
有诗(县/志)
 隆昌寺 在县西毗沙镇宋太宗敕赐名额寺中有
  塔吕泾野尝题诗于壁(县/志)
 庄严 (第 63b 页)
贶钟正甫许端卿向级)选人吕谅卿等六十七
(轻第二等吕谅卿郑侠余爽范正平杨琳苏炳葛茂/宗刘渭柴衮洪羽 赵天祐
李新冯百药赵珣李杰李)
(贲郭执中石芳金极高公应安信之张集黄策周永徽/鲜于绰王贯苏迥檀固何大受于肇黄 (第 24a 页)
   何万里(河内/人) 李结实(通许/人) 林光祚(扶沟/人)
   黄善禹(临漳/人) 孙 确(孟县/人) 李正祥(孟县/人)
    赵天祐(林县/人)
 鲁 变(中牟/人) 王文焕(安阳/人)
   杨于殿(陈州/人) 赵 祥(温县人再/中武举)
   (第 22a 页)
 (成立后生四孙皆/及见婚娶而终)王氏(东乡人汉王高煦行猎至标/山下见汲水妇美而留之讯)
 (其姓曰王氏讯其夫名则坚不肯言是夕迫之不从/遂见杀当时惧祸莫敢言者相传为东乡王氏妇云)
 彭氏 (赵天/祐
妻)丁氏(卢海/僧妻)蔡氏(孙梦麟妻/一作梦麒)孟氏(方复/初妻)刘氏
 (赵应/时妻)韩氏(范贵 (第 3a 页)
  府判官

 百寿(忠显大/德五年)     胡国安(奉训泰/定二年)
  赵天祐(承德泰/定四年)
    罗垒(承德天/历二年)
 巴图尔(昭信至/顺元年)    常托欢(承信至/元六年)
 周壮( …… (第 59b 页)
 高逸民       辛中顺

  同知
 伯奇巴尔斯     玛哈穆特
  府判官
 庞忠显       高忠显
 吉 天祐
  经历
 罗某
  知事 …… (第 62a 页)
 罗德新       刘敏
 陈谦重       饶琳
 钟敬
  都目
 郭诚        苗郁
 曹 天祐       
许信杰
 卢信杰       檀邦复
 郑璧        李仁 (第 68b 页)
  ((上缺)) 领兵((中缺十三字))寨,斩贼二百馀名。复与贼战于洪田。贼入常顺寨,我兵攻围,林大绶、伪石城王俱被困在内。急攻之际,三月二十七日,又据分防大田千总郑允

志下书记施仁报称:三月二十五日,逆贼陈光、曾唯等率贼数千至周田扎营。千总郑允志、百总董良廷出战阵亡,贼未近城。众兵思无主将,贼多兵少,难以固守,并县内百姓慌张惊溃,而署县经历萧良材亦由西门逃往上原地方。贼遂入城。又据防守尤溪参将 赵天祐
报:四月二十四日,有贼逆数万,欲来攻城。卑职连打数仗,兵伤百馀人,自揣势弱莫敌,今已退兵至岭头铺扎营 …… (第 36 页)
  再查尤溪县失守缘由。据该道报称:尤溪之失。先因大田被陷,本道与副将王爱臣、杨三泰计议,惟恐突犯尤溪,即已添兵三百名,与原分防兵丁二百同守。不意将军寨大贼于四月二十四日在于近城地方,声言攻城,而参将 赵天祐
先一日出兵迎敌,连杀数阵,自分众寡不敌,于二十五日五鼓弃城先遁。及署事教官张尧政天明知觉,遂将库银三 …… (第 37 页)
  该职看得:城池失守,或失于兵单饷诎者,或失于势穷援绝者,此犹可援情宥罪者也。未有如大田署县事萧良材乘千总郑允志、董良廷战殒,贼警尚远,不思僇力固守,以待外援,即囊橐库银,挟印而出也。至于尤溪署县事张尧政,因防将 赵天祐
出城御贼,辄将库银三千有奇,用被包裹出城。又且将四百八十两藏之深池,后被道臣曾延孔到县起获,馀俱失落 …… (第 38 页)
俱获讫,尚容督臣查明另报外,谨会同督臣陈锦、抚臣张学圣合疏上闻,伏乞敕部,将萧良材、张尧政、葛定襄、 赵天祐
、王国斌重加议处施行。缘系特参逃城文武各官以肃法纪事理,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右具揭帖 (第 3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