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別集類
載記類
編年類
正史類
都团练使)
(稍有加置/参谋者)若朝觐则置留后择其人而任之(宋武帝起/义讨桓玄)
(既平京口向建业以 孟昶
为长史总摄后事及讨司马/休之伐荆州以中军将军刘道邻监留府事皆留后之)
(任也自后无代/无之不复遍举) (第 18a 页)
  避锐
战国魏武侯问吴起曰暴寇卒至掠吾田野取吾牛马
则如之何起曰暴寇之来必精且强善守勿应潜伏路

傍暮去必醉朝乘重装骁骑逐击势必莫当过我伏内
如雪逢汤○后汉末袁尚据邺率兵围击兄谭于南皮
留苏油审配守曹公围邺尚还救邺诸将皆以为此归
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公曰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
西山来者此成擒耳尚果循西山来临溢(音/奕)水为营夜
遣兵犯围公逆击破走之城中崩溃○东晋末宋武帝
伐南燕慕容超岭南贼卢循徐道覆乘虚袭建业循多
疑少决每欲以万全为虑谓道覆曰大军未至晋 吏部

尚书孟昶
便睹风自裁大势言之自当计日溃乱今决
胜负于一朝既非必定之道且杀伤士卒不如按兵待
之宋武奔还拒守宋武曰 (第 2a 页)

南阳(载记作/济南)执太守赵光(一作/元)俘掠男女千馀人而还
夏四月晋丞相刘裕率舟师北伐以丹阳尹 孟昶
监中
军留府事署刘敬宣中军咨议参军加冠军将军浮淮
入泗五月进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军进至琅邪所过
筑城留 (第 12a 页)
 元皇帝

经义熙六年春帝正月三月将军刘裕克慕容超齐地
悉平贼循来寇将军何无忌拒循于豫章死之夏五月
戊子将军刘毅及循战于桑洛洲王师败绩 仆射孟昶
自杀秋七月卢循去寇荆州复走浔阳八月秦将桓谦
寇江陵冬十一月蜀将谯纵陷巴东
 传曰慕容超任公孙五楼故人 …… (第 21a 页)
 之无忌不从战败无忌厉声曰取我苏武节来躬亲
 督战握节死之刘毅为卫将军朝廷以卢循自江陵
 与徐道覆合势来寇江宁诏毅拒战于桑落洲为循
 所败 孟昶
闻贼至京师大惧乃自杀循攻石头栅不 (第 22a 页)
德宗江州刺史何无忌于石城。咸欲以德宗北走,知循未下乃止。裕令抚军刘毅讨循,败于桑落洲,步走而还。裕党 孟昶
、诸葛长民等劝裕拥德宗过江,裕不从。

神瑞二年,德宗遣广武将军玄文、石齐朝贡。泰常初,刘裕征姚泓。
惟玄等不在例。是夜,司徒王谧逃走。刘毅以其手解德宗玺绶,宜诛之。裕以其偿钱之惠,固请免之,乃遣丹杨尹 孟昶
迎焉。

无忌、道规至于桑落洲,破桓玄。诸将进据寻阳,加裕都督江州。刘毅复败桓玄于峥嵘洲,玄乃弃众单 ……军至豫章,战殁。于时群议欲令德宗北徙渡江。循遂寇湘中,破刘道规于长沙,败刘毅于桑落洲,席卷而下。裕将 孟昶
、诸葛长民劝裕拥德宗过江,裕不从。昶谓事必不济,乃自杀。裕发居人治石头城。道覆等至,即欲于新亭白石渚焚舟而上。卢循曰:「大军未至, 孟昶
便逆自杀,以此而推,建业寻应有变,但按甲守之,不忧不济也。」乃屯军于蔡洲。循乃率众数万上南岸,至于丹
,火犯天江。占曰「水贼作乱」。六月,金犯上将,又犯左执法。其后庐循作乱于上流,晋将何无忌战死,左仆射 孟昶
仰药卒,刘裕自伐齐奔命,仅乃克之。)

六年六月,金、火再入太微,犯帝座,蓬、孛、客星及他不可胜纪。
至是桓脩还京,高祖托以金创疾动,不堪步从,乃与无忌同船共还,建兴复之计。于是与弟道规、沛郡刘毅、平昌 孟昶
、任城魏咏之、高平檀凭之、琅邪诸葛长民、太原王元德、陇西辛扈兴、东莞童厚之,并同义谋。时桓脩弟弘为征 ……、咏之弟欣之、顺之、檀凭之、凭之从子韶、韶弟祗、隆、道济、道济从兄范之、高祖弟道怜、刘毅、毅从弟藩、 孟昶
、昶族弟怀玉、河内向弥、管义之、陈留周安穆、临淮刘蔚、从弟圭之、东莞臧熹、从弟宝符、从子穆生、童茂宗 ……开,无忌服传诏服,称诏居前。义众驰入,齐声大呼,吏士惊散,莫敢动,即斩脩以徇。高祖哭甚恸,厚加殡敛。 孟昶
劝弘其日出猎。未明开门,出猎人,昶、道规、毅等率壮士五六十人因开门直入。弘方啖粥,即斩之,因收众济江 ……血,不遑启处者也。是故夕寐宵兴,援奖忠烈,潜搆崎岖,险过履虎。辅国将军刘毅、广武将军何无忌、镇北主簿 孟昶
、兖州主簿魏咏之、宁远将军刘道规、龙骧将军刘藩、振威将军檀凭之等,忠烈断金,精贯白日,荷戈奋袂,志在 ……于已践之机,受任于既颓之运。丹诚未宣,感慨愤跃,望霄汉以永怀,眄山川以增厉。授檄之日,神驰贼廷。
孟昶
为长史,总摄后事;檀凭之为司马。百姓愿从者千馀人。

三月戊午朔,遇吴甫之于江乘。甫之,玄骁将也,其 ……患。


五年二月,大掠淮北,执阳平太守刘千载、济南太守赵元,驱略千馀家。三月,公抗表北讨,以丹阳尹 孟昶
监中军留府事。四月,舟师发京都,溯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军进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守。鲜卑 ……,多创痍疾病。京师战士,不盈数千。贼既破江、豫二镇,战士十馀万,舟车百里不绝。奔败还者,并声其雄盛。 孟昶
、诸葛长民惧寇渐逼,欲拥天子过江,公不听,昶固请不止。公曰:「今重镇外倾,强寇内逼,人情危骇,莫有固 ……西岸,此成擒耳。」

道覆欲自新亭、白石焚舟而上。循多疑少决,每欲以万全为虑,谓道覆曰:「大军未至, 孟昶
便望风自裁,大势言之,自当计日溃乱。今决胜负于一朝,既非必定之道,且杀伤士卒,不如按兵待之。」公于时
年四月,不得殷祠进用十月,若计常限,则义熙三年冬又当殷,若更起端,则应用来年四月。领司徒王谧、丹阳尹 孟昶
议:「有非常之庆,必有非常之礼。殷祭旧准不差,盖施于经常尔。至于义熙之庆,经古莫二,虽曰旋幸,理同受
,太白犯太微西上将。己卯,又犯左执法。十月戊子,荧惑入羽林。占悉同上。五年,高祖讨鲜卑。六年,左仆射 孟昶
仰药卒。是后南北军旅,运转不息。

义熙五年二月甲子,月犯昴。占曰:「胡不安。天子破匈奴。」四月甲戌 ……忌死之。四月,卢循寇湘中,没巴陵。五月,循等大破豫州刺史刘毅,毅仅以身免。循率众逼京畿。是月,左仆射 孟昶
惧王威不振,仰药自杀。七年二月,刘藩枭徐道覆首,杜慧度斩卢循,并传首京都。八年六月,临川烈武王道规薨
王谧薨,高祖次应入辅,刘毅等不欲高祖入,议以中领军谢混为扬州。或欲令高祖于丹徒领州,以内事付尚书仆射 孟昶。
遣尚书右丞皮沈以二议咨高祖。沈先见穆之,具说朝议。穆之伪起如厕,即密疏白高祖曰:「皮沈始至,其言不可
军,桓谦中军行参军。桓玄篡位,闻其博学有文采,选为秘书郎,欲令整正秘阁,未及拜而玄败。义旗初,丹阳尹 孟昶
以为建威参军。义熙元年,除员外散骑侍郎,直西省,典掌诏命。转领军长史,以中书郎滕演代之。亮未拜,遭母
字宣明,陈郡阳夏人也。祖朗,东阳太守。父重,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兄绚,高祖镇军长史,蚤卒。

晦初为 孟昶
建威府中兵参军。昶死,高祖问刘穆之: 「孟昶
参佐,谁堪入我府?」穆之举晦,即命为太尉参军。高祖尝讯囚,其旦刑狱参军有疾,札晦代之,于车中一览讯牒
城,定京邑,除燕国内史。义熙二年,除龙骧将军,封龙川县五等侯。从高祖伐广固,于临朐破贼。卢循逼京邑, 孟昶
、诸葛长民等建议奉天子过江,进廷议不可,面折昶等,高祖甚嘉之。献计伐树,树栅石头。除鄱阳太守,将军如
少倜傥有大志,高祖奇之,与谋诛桓玄。时桓弘镇广陵,以为征虏中兵参军。高祖克京城,道规亦以其日与刘毅、 孟昶
共斩弘,收众济江。进平京邑,玄败走,晋大将军武陵王遵承制,以道规为振武将军、义昌太守。

与刘毅、何
,好学博闻,多览典籍。初为著作佐郎,卫军桓谦记室参军。大将军武陵王遵承制,复为记室参军。其年,丹阳尹 孟昶
以为建威司马。岁馀,转司徒左西属,迁刘毅抚军咨议参军,领记室。毅时建议大田,豹上议曰:

国因民以为 ……从夫之爵,怀玉父大司农绰见居列卿,妻不宜从子,奏免尚书右仆射刘柳、左丞徐羡之、郎何邵之官,诏并赎论。 孟昶
卒,豹代为丹阳尹。义熙七年,坐使徙上钱,降为太尉咨议参军,仍转长史。

从讨刘毅。高祖遣益州刺史朱龄
祖板为镇军行参军,寻参大司马琅邪王军事,转以公事免。顷之,复补主簿。豫讨桓玄功,封南郡州陵县五等侯。 孟昶
建威府司马,中书侍郎,中军太尉从事中郎,征西大将军道规长史、南郡太守,寻转太尉咨议参军,领录事,迁长
司隶校尉。曾祖晞,司徒属。父祖早亡。

隆少孤,又无近属,单贫有学行,不好交游。义熙初,年四十,始为 孟昶
建威参军,员外散骑侍郎。坐辞兼,免。复为会稽征虏参军。家在上虞,及东归,便有终焉之志。历佐三军,首尾
莞莒人,司徒刘穆之从兄子也。世居京口。祖爽,尚书都官郎,山阴令。父仲道,高祖克京城,以补建武参军,与 孟昶
留守,事定,以为馀姚令,卒官。

秀之少孤贫,有志操。十许岁时,与诸儿戏于前渚,忽有大蛇来,势甚猛,
于中散大夫。

阮万龄,陈留尉氏人也。祖思旷,左光禄大夫。父宁,黄门侍郎。

万龄少知名,自通直郎为 孟昶
建威长史。时袁豹、江夷相系为昶司马,时人谓昶府有三素望。万龄家在会稽剡县,颇有素情,永初末,自侍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