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列傳類
編年類
金石類
 三成长夜卦策阙矣作河图版明体用矣
邱氏(维屏/)易剿说

   佚
  魏禧
曰邱维屏字䢴士宁都人学官弟子甲申后弃
 诸生服隐翠微山中所著易剿说垂成未竟
陈氏(弘绪/)周易备考 (第 30b 页)
   未见

  魏禧
序曰杨子书绎既成以授其门人 (第 12b 页)
魏禧
禧冉拜
 稽首作而叹曰吾今而知后世之必可以复三代矣
 杨子曰何为其然也禧曰吾以是书知之夫二帝三
 王 (第 12b 页)
 玉海景祐三年七月工部郎中王轸直秘阁轸上五
 朝春秋二十五卷托始于吴越特擢之
吴氏(任臣/)十国春秋
  十卷
   存
  魏禧
序曰钱塘吴任臣撰十国春秋成以示宁都易
  (第 16b 页)
魏禧
而属之序禧不敏不敢辞于是序之曰史才 (第 16b 页)
  杨 雍(宝坻人学术深醇文体一准先正为后学模楷康熙壬子举乡试第一己未成进士改庶

吉士授翰林院检讨纂修会典恪勤厥职生平以清白自矢家无馀积卒之日几不能殓康熙五十
年祀乡贤)


  王 源(大兴人流寓江淮从 魏叔子
治古文游京师公卿皆降爵齿而与之交与四明万斯同订
明史稿兵志源所作也年四十后或劝应试举康熙癸酉京兆第四 (第 7b 页)
  本朝


  高允论            魏 禧

  国书之役高允既免罪出语人曰吾不敢爱死者恐
负翟黑子故也魏子掩卷而叹曰甚矣允之言欺我
哉允忠诚正直 (第 30a 页)
  溥始甃以石高一丈五尺周三里计五百四十丈
  明末圯
 国朝雍正元年知县彭阯修筑
  石泉县
  宋绍兴中知县 魏禧
奏筑土城明天顺中知县席 (第 24b 页)
 (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行斟阴令宰人雒以枓击杀代王遂兴兵平代地其)
 (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名死地为摩笄之山)
 知韩信贤(项羽封沛公蜀汉 魏叔子
集熊养及字说/曰汉高不肯之国萧何曰臣愿大王王汉)
 (中养其民以致贤人张良自韩来韩信陈平自楚往/故曰 (第 15a 页)
养民以致贤按语见汉书萧何传而良遇在先)
 (平至在后 魏冰叔
浑统言之汉中所致固止一信但/萧何致贤之语却是泛词史通指实韩信殊属牵合) (第 15a 页)
 理此又与水旱异者也总而论之蝗灾甚重除之则

 易必合众力共除之然后易耳
  救荒策         国朝 魏 禧
救荒之策先事为上当事次之事后为下先事者米价
 未贵百姓未饥吾有策以经之四境安饱而吾无救
 荒之名所谓 …… (第 23a 页)
 凡赈粥当在十月初旬为始此际草根树皮无从得
 觅无粥则有死而已其止当在三月初旬此时草木
 既已萌芽饥者或有赖于一二也
  因里设厂赈粥法 魏禧
言施粥者必须因里设厂若劳其远行恐半途仆 (第 51a 页)
   周孔教荒政议
  卷五
   钟忠惠公赈豫纪略
  卷六
   刘世教荒箸略
  卷七
    魏禧
救荒策 …… (第 1b 页)
    湖广布政司参议是书成于康熙庚午辑古
    人救荒之法于宋取董煟于明以来取林希
    元屠隆周孔教钟化民刘世教 魏禧
凡七家
    之言又自作常平义仓社仓三考溯其源使
    知所法复究其弊使知所戒盖其官河南佥
   (第 2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荒政丛书卷七
         湖广布政司参议俞森撰
   魏禧
救荒策
 天灾莫过于荒天灾之可以人事救之亦莫过于荒
 古之行荒政言荒策者不一有永利者有利用一时
 不 …… (第 1a 页)
得己之极思也诸经验奇方另载
一曰葬殍饿殍载涂秽戾之气易生病疾当随时收葬
或为大坑丛埋亦补救之一端也 魏禧
曰古称救荒无奇策要凡天下之策未有奇者因
时制事世人不能行而独行之则谓之奇耳是编多辑
古人成法间以意损 (第 18a 页)
  (国/撰)季汉五志十二卷(王复/礼撰)半窗史略四十二卷(龙/体)
  (刚/撰)尚史七十二卷(李锴/撰)晋纪六十八卷(郭伦/撰)
  右别史
  左传经世十卷 (魏禧/
撰)读史蒙拾一卷(王士/禄撰)史纬三
  百三十卷(陈允/锡撰)两晋南北集珍六卷(陈维/崧撰)左传分 (第 8a 页)
  张国彦(大兴人由武进士任陜西淡罗营副将康/熙十三年陜西提督王辅臣叛应吴三桂)

(国彦婴城固守明年贼党数千至鱼河本营兵变/逼国彦献印不屈妻许氏自缢国彦手刃婢妾五)
(人发火自刎死事/闻赠太子太/保左都督妻许氏一品夫人荫骑都尉)王文雄(大/兴)
(人康熙二十二年由行伍从征台湾以功加左都/督后随裕亲王征厄鲁特贼结为连火攻不入文)
(雄跃马入阵斩首数十人擢授张家口游击随大/将军费扬古征噶尔丹每征矢无虚发军中号为)
(飞将累迁至广东提督入/布坦侵哈密文雄请自效/觐时策妄阿喇/圣祖仁皇帝命)
(其子侍卫廷梅随行会/大兵进藏凡三遇贼/父子皆力战败之雍正元年卒入祀名宦祠)
   源(大兴人随父寓高邮从 魏禧
治古文好春秋左/传年四十馀始游京师遂以古文名馆阁纂修)
(文史必就质焉生平未尝为时文独好桐城方舟/文 (第 57b 页)
 ︹本朝︺辜正(南昌人顺治初知河南济源县垦荒千/馀顷以劳卒官贫不能殓士民赙助乃)
(得持/丧归)朱师圣(进贤人金声桓叛掠其家师圣与父/易衣父逸而师圣被执抗节不屈贼)
(怒杀/之)彭士望(南昌人少有隽才及长好谈经济慕/漳浦黄道周为人裹粮走谒及道周)
(系狱为之倾身营救尝参扬州幕辞归徙家宁都/与 魏禧
辈读书金精山之易堂诸人各以名节诗)
(文相砥砺士望尤重躬行务实学乡人有死节者/子幼被掠士望倾橐赎之为 (第 38b 页)
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悯)
 ︹本朝︺李腾蛟(宁都人与临川陈际泰罗万藻为文字/会后同邱维屏入翠微与 魏禧
兄弟为)
(易堂交诸人皆兄事之/以经学教授乡里终)邱维屏(宁都人弱冠为诸/生后隐居翠微峰)
(讲学于 (第 65a 页)
易堂其学原/本六经有周易剿说) 魏禧(宁都人结庐金精之翠/微峰与南昌彭士望林)
(时益同邑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及兄祥弟礼/等九人为易堂学皆躬耕自食切劘读书禧才学)
(尤高遂以古文名天下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词/以疾辞有文集二十二卷诗八卷左传经世若干)
(卷兄祥为诸生改名际瑞敏捷强记于兵刑农谷/礼制律法皆能穷析源委尝佐浙抚范承谟幕后)

(第 65a 页)
(馆总兵哲尔肯所以说滇逆将韩大任降为所害/有集十卷弟礼少受业于禧刻苦自励后遍游海)
(内归隐翠微终三人既齐名更为伯/子 叔子
季子以自号人亦以此称之)许泰澜(石城/人孝)
(行著闻同县赖吉谅温秀逵赖上进邓国望贡生/赖克信职监姜 …… (第 65b 页)
 ︹本朝︺吴参(贵池人父尊周明末武进士遁迹为僧或/传在南岳参往求弗得南昌彭士望与其)
(父有旧参丧妻子正名才数岁托士望鞠之变姓/名为姬适访求几遍天下终不遇乃从士望于宁)

(都躬耕以食以父出亡终身不再娶精理学著里/言一编后卒于杭州正名复居宁都以文章为李)
(腾蛟魏礼/高弟子)柴绍炳(仁和人常从父任至宁都与 魏/禧
兄弟游讲学易堂以躬行寔)
(践为规结庐白茅峰有终焉/之志后以父卒扶榇归里)
 ︹列女︺︹宋︺赖仲元妻 (第 66a 页)
熙十年任/山西长子知县以经术)
(饰吏治政绩著称去官僦居吴市名宿亟相推重/著述甚富其潜书九十七篇宁都 魏禧
尤称之)
  李永昌(华阳人江西南丰把总康熙十三年耿逆/据闽随军进剿力战死嘉庆七年补)
(予恩骑尉世 (第 23a 页)
考徵一卷。黄以周撰。卫公兵法辑本二卷,考證一卷。汪宗沂撰。惧谋录四卷。顾炎武撰。兵谋一卷,兵法一卷。 魏禧
撰。兵镜十一卷,兵镜或问二卷。邓廷罗撰。戊笈谈兵十卷。汪绂撰。洴澼百金方十四卷。吴宫桂撰。治平胜算全
六卷。李颙撰。五公山人集十四卷。王馀祐撰。巢民诗集八卷,文集六卷。冒襄撰。魏伯子文集十卷。魏际瑞撰。 魏叔子
文集二十二卷,诗集八卷。 魏禧
撰。魏季子文集十六卷。魏礼撰。邱邦士文集十七卷。邱维屏撰。寒支初集十卷,二集四卷。李世熊撰。变雅堂文 ……卷。顾炎武撰。夕堂永日绪论一卷。王夫之撰。论学三说一卷。黄与坚撰。伯子论文一卷。魏际瑞撰。日录论文一 卷。
魏禧撰。枣林艺篑一卷。谈迁撰。铁立文起二十二卷。王之绩撰。惺斋论文一卷。王元启撰。古文绪论一卷。吴德
行文章为海内所重,「髻山七子」,亦以节概名,而文荐独反己闇修,务求自得。髻山宋之盛过访文荐,遂邀易堂 魏禧
、彭任会程山,讲学旬馀。于是皆推程山,谓其笃躬行,识道本。甘京与文荐为友,后遂师之。康熙二十年,卒, ……微言奥旨,皆能抉摘异同。与文荐交最笃。晚读胡敬斋居易录,持敬之功益密。与甘京论祭立尸丧复之礼不可废, 魏禧
亟称之。

附 邓元昌

元昌,字慕濂,赣县人。诸生。年十七,得宋五子书,遂弃举子业,致力于学。雩都
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 魏禧(兄际瑞 弟礼 礼子世效 世俨 李腾蛟 邱维屏 曾灿 林时益 梁份)
侯方域(王猷定 陈宏绪 徐士溥 欧阳斌元) 申涵光(张盖 殷岳) 吴嘉纪(徐波) 钱谦益(龚鼎孳) ……成家者,汇为一编,以著有清一代文学之盛。派别异同,皆置勿论。其已见大臣及儒林各传者,则不复著焉。 魏禧

魏禧,
字冰叔,宁都人。父兆凤,诸生。明亡,号哭不食,剪发为头陀,隐居翠微峰。是冬,筮离之乾,遂名其堂为易堂 ……灿等九人为易堂学。皆躬耕自食,切劘读书,「三魏」之名遍海内。禧束身砥行,才学尤高。门前有池,颜其居曰 勺庭,
学者称勺庭先生。为人形干修颀,目光射人。少善病,参术不去口。性仁厚,宽以接物,不记人过。与人以诚,虽 ……草堂诗集。

附 林时益

林时益,本明宗室,名议霶,字确斋,南昌人。与彭士望同里。两人谋居。士望与 魏禧
一见定交,极言金精诸山可为岭北耕种处,乃携家偕士望往。侨居十馀年,与魏氏昆弟相讲习。康熙七年,诏明故 ……谓林茶者也。晚好禅悦。著有冠石诗集五卷、确斋文集。

附 梁份

梁份,字质人,南丰人。少从彭士望、 魏禧
游,讲经世之学。工古文辞。尝只身游万里,西尽武威、张掖,南极黔、滇,遍历燕、赵、秦、晋、齐、魏之墟, ……狱。方域夜走依镇帅高杰,得免。顺治八年,出应乡试,中式副榜。十一年,卒,年三十七。

方域健于文,与 魏禧
、汪琬齐名,号「国初三家」。有壮悔堂集。

同时江西以文名者,南昌王猷定,新建陈宏绪、徐士溥、欧阳斌 ……,始尚治,终潜存,凡四十七篇。上观天道,下察人事,远正古迹,近度今宜,根于心而致之行,非虚言也。宁都 魏禧
见而叹之曰:「是周、秦之书也,今犹有此人乎!」卒,年七十五。

阿什垣

阿什坦,字金龙,完颜氏,满
臣如李清等,逸士如李孔昭等,分著于篇,虽寥寥数十人,皆大节凛然,足风后世者也。至黄宗羲等已见儒林传, 魏禧
等已见文苑传,馀或分见于孝友及艺术诸传,则当比而观之,以见其全焉。

李清,字心水,号映碧,兴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