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別史類
編年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列傳類
史鈔類
楫朱彝尊邱象随潘耒徐釚尤侗范必英崔如岳
张鸿烈李澄中庞垲 毛奇龄 吴任臣陈鸿绩曹宜
溥毛升芳黎骞高咏龙燮严绳孙二十七人共五
十人俱充史馆官纂修明史又奉
谕 (第 7a 页)
张鸿烈李澄中庞垲 毛奇龄 吴任臣陈鸿绩曹宜
溥毛升芳黎骞高咏龙燮严绳孙二十七人共五
十人俱充史馆官纂修明史又奉
谕 (第 7a 页)
六卷七辨先天古易卷八辨后天之学卷九辨卦
变卷十辨象数流弊皆根柢群言悉心参證其视
元明以来陈应润吴澄归有光 毛奇龄 黄宗羲宗
炎诸人所论述尤为穷源溯委洵足为易学指迷
之一助也
易经衷论二卷
张英撰英字 …… (第 23a 页)
也
仲氏易三十卷 推易始末四卷 春秋占筮书
三卷 易小帖五卷 河图洛书原舛编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29a 页)
奇龄 一名甡字 (第 29a 页)
大可 号 (第 29a 页)
秋晴 一曰 (第 29a 页)
初晴
又以郡望称 (第 29a 页)
西河 萧山人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
官翰林院检讨
(第 29a 页)
奇龄 自述曰余仲兄与三名锡龄在崇祯之季得
锢疾授生徒以说经自娱而尤长于说易谓余曰
古贤处忧患者必明 …… (第 29a 页)
来遗法为宋元诸儒所未及者余就兄子口授大
旨暨各卦诂义而扩大之为仲氏易
李澄中曰推易始末者 西河毛氏 发明仲氏易推
移之义盖即前儒卦变卦综之说而畅之
朱彝尊经义考曰易小帖系 (第 29b 页)
西河 氏杂记说易之
可议者
(臣/)等谨按占筮书内传十四条外传二条附十二 (第 29b 页)
条 奇龄 自以向所著推易始末一编书成而易义
明即占易之法亦明故稍存其说于卷中其曰春
秋者摭春秋传所载占 (第 30a 页)
筮以明古人之易学实不
为春秋而作故仍附易类小帖百四十三条丛说
无次第盖 奇龄 说易之语而编次则出门人之手
原舛编一卷 (第 30a 页)
奇龄 以易大傅言河出图洛出书尚
书及论语单言河图大抵图为规画书为简册无
非典籍之类自竹书纪年谓龙图 (第 30a 页)
变卷十辨象数流弊皆根柢群言悉心参證其视
元明以来陈应润吴澄归有光 毛奇龄 黄宗羲宗
炎诸人所论述尤为穷源溯委洵足为易学指迷
之一助也
易经衷论二卷
张英撰英字 …… (第 23a 页)
也
仲氏易三十卷 推易始末四卷 春秋占筮书
三卷 易小帖五卷 河图洛书原舛编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29a 页)
奇龄 一名甡字 (第 29a 页)
大可 号 (第 29a 页)
秋晴 一曰 (第 29a 页)
初晴
又以郡望称 (第 29a 页)
西河 萧山人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
官翰林院检讨
(第 29a 页)
奇龄 自述曰余仲兄与三名锡龄在崇祯之季得
锢疾授生徒以说经自娱而尤长于说易谓余曰
古贤处忧患者必明 …… (第 29a 页)
来遗法为宋元诸儒所未及者余就兄子口授大
旨暨各卦诂义而扩大之为仲氏易
李澄中曰推易始末者 西河毛氏 发明仲氏易推
移之义盖即前儒卦变卦综之说而畅之
朱彝尊经义考曰易小帖系 (第 29b 页)
西河 氏杂记说易之
可议者
(臣/)等谨按占筮书内传十四条外传二条附十二 (第 29b 页)
条 奇龄 自以向所著推易始末一编书成而易义
明即占易之法亦明故稍存其说于卷中其曰春
秋者摭春秋传所载占 (第 30a 页)
筮以明古人之易学实不
为春秋而作故仍附易类小帖百四十三条丛说
无次第盖 奇龄 说易之语而编次则出门人之手
原舛编一卷 (第 30a 页)
奇龄 以易大傅言河出图洛出书尚
书及论语单言河图大抵图为规画书为简册无
非典籍之类自竹书纪年谓龙图 (第 30a 页)
制名讳祀事句读字义因尚书以證他经史足祛
后儒之蔽
古文尚书冤词八卷 尚书广听录五卷 舜典
补亡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8b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8b 页)
奇龄 自述略曰梅赜所上者乃孔传而非古文尚
书其古文尚书本传习人间而贾马诸儒未之见
又曰汉艺文志书以 …… (第 8b 页)
以孟子左传尚书大传参之
朱彝尊曰萧山毛氏见说经者多攻古文尚书之
伪作冤词八卷为孔安国梅赜讼冤
(臣/)等谨按 奇龄 才辨而博惧拾前人绪馀故反其
词以求胜冤词之目一曰总论二曰今文尚书三
曰古文尚书四曰古文之冤始 …… (第 9a 页)
田间诗学(无卷/数)
钱澄之撰澄之见易类
徐元文序略曰是书非有意于攻集传于汉唐以
来之说亦不主 于一 人无所攻故无所主无所攻
无所主而后可以有所攻有所主
钱金甫曰田间诗学一以小序为断其言曰小序 …… (第 28a 页)
毛诗写官记四卷 诗札二卷 诗传诗说驳义
五卷 续诗传鸟名三卷 白鹭洲主客说诗一
卷 国风省篇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33a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33a 页)
奇龄 自述曰昔汉武置写书之官记其所闻某居
壁中有官写者说诗于主人之堂未能记也久之 …… (第 33a 页)
忌惮乃至如此此不可不辨也又曰少时所作毛
诗续传既尽失之祗存省篇写官记诗札三种康
熙乙酉相距六十年邻人某曾录 奇龄 传末鸟名
卷而残脱无所用会钱塘姚彦晖携所著诗识名
解请序乃取残卷重理之并列朱注于行间且辨
…… (第 34a 页)
有未能改者数端如以十亩之间为淫奔以䲭鸮
为避居于东以封康叔为武王以有邰家室为太
姜琅琊之骀凡此皆惑也
奇龄 门人记曰诗 (第 34b 页)
西河 少时所作故其立说有
暮年论辨所不合者其间校韵数则尤所矛盾行
世既久不便更易
陆葇曰宣城施 (第 34b 页)
侍读闰章参政湖西时葺白鹭洲
书院讲学楚人杨耻庵偕其徒为都讲 大可 与之
辨淫奔诗并笙诗
毛朱诗说一卷
阎若璩撰若璩见书类
诗识名解十五卷
姚炳撰炳 (第 35a 页)
后儒之蔽
古文尚书冤词八卷 尚书广听录五卷 舜典
补亡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8b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8b 页)
奇龄 自述略曰梅赜所上者乃孔传而非古文尚
书其古文尚书本传习人间而贾马诸儒未之见
又曰汉艺文志书以 …… (第 8b 页)
以孟子左传尚书大传参之
朱彝尊曰萧山毛氏见说经者多攻古文尚书之
伪作冤词八卷为孔安国梅赜讼冤
(臣/)等谨按 奇龄 才辨而博惧拾前人绪馀故反其
词以求胜冤词之目一曰总论二曰今文尚书三
曰古文尚书四曰古文之冤始 …… (第 9a 页)
田间诗学(无卷/数)
钱澄之撰澄之见易类
徐元文序略曰是书非有意于攻集传于汉唐以
来之说亦不主 于一 人无所攻故无所主无所攻
无所主而后可以有所攻有所主
钱金甫曰田间诗学一以小序为断其言曰小序 …… (第 28a 页)
毛诗写官记四卷 诗札二卷 诗传诗说驳义
五卷 续诗传鸟名三卷 白鹭洲主客说诗一
卷 国风省篇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33a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33a 页)
奇龄 自述曰昔汉武置写书之官记其所闻某居
壁中有官写者说诗于主人之堂未能记也久之 …… (第 33a 页)
忌惮乃至如此此不可不辨也又曰少时所作毛
诗续传既尽失之祗存省篇写官记诗札三种康
熙乙酉相距六十年邻人某曾录 奇龄 传末鸟名
卷而残脱无所用会钱塘姚彦晖携所著诗识名
解请序乃取残卷重理之并列朱注于行间且辨
…… (第 34a 页)
有未能改者数端如以十亩之间为淫奔以䲭鸮
为避居于东以封康叔为武王以有邰家室为太
姜琅琊之骀凡此皆惑也
奇龄 门人记曰诗 (第 34b 页)
西河 少时所作故其立说有
暮年论辨所不合者其间校韵数则尤所矛盾行
世既久不便更易
陆葇曰宣城施 (第 34b 页)
侍读闰章参政湖西时葺白鹭洲
书院讲学楚人杨耻庵偕其徒为都讲 大可 与之
辨淫奔诗并笙诗
毛朱诗说一卷
阎若璩撰若璩见书类
诗识名解十五卷
姚炳撰炳 (第 35a 页)
乃根柢注疏兼采诸儒经解阅丙寅至甲申始得
成书
周礼问二卷
毛奇龄 (第 6b 页)
奇龄 见易类
周礼辑义十二卷
姜兆锡撰兆锡见易类
周礼节训六卷
黄叔琳撰叔琳见易类
叔 …… (第 6b 页)
文亦或仍之
曾子问讲录四卷 大学證文四卷 大学知本
图说一卷 大学问一卷 中庸说五卷
毛奇龄 撰 (第 24b 页)
奇龄 见易类
(臣/)等谨按萧山连山门外讲堂即宋儒杨时讲学
之所有以曾子问首章请业于 (第 24b 页)
奇龄 者借讲堂侧
讲此凡一百三十九条又尝论列石经本石经改
本及程子朱子改本元明诸人改本以成證文知 (第 24b 页)
本图说则 奇龄 自谓于嵩阳庙市得大学古本阐 …… (第 24b 页)
刘凝撰凝字二至南丰人贡生官崇义县训导
郊社禘祫问一卷 庙制折衷三卷 大小宗通
释一卷 学校问一卷 明堂问一卷
毛奇龄 (第 34a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34a 页)
成书
周礼问二卷
毛奇龄 (第 6b 页)
奇龄 见易类
周礼辑义十二卷
姜兆锡撰兆锡见易类
周礼节训六卷
黄叔琳撰叔琳见易类
叔 …… (第 6b 页)
文亦或仍之
曾子问讲录四卷 大学證文四卷 大学知本
图说一卷 大学问一卷 中庸说五卷
毛奇龄 撰 (第 24b 页)
奇龄 见易类
(臣/)等谨按萧山连山门外讲堂即宋儒杨时讲学
之所有以曾子问首章请业于 (第 24b 页)
奇龄 者借讲堂侧
讲此凡一百三十九条又尝论列石经本石经改
本及程子朱子改本元明诸人改本以成證文知 (第 24b 页)
本图说则 奇龄 自谓于嵩阳庙市得大学古本阐 …… (第 24b 页)
刘凝撰凝字二至南丰人贡生官崇义县训导
郊社禘祫问一卷 庙制折衷三卷 大小宗通
释一卷 学校问一卷 明堂问一卷
毛奇龄 (第 34a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34a 页)
刘荫枢撰荫枢见易类
春秋毛氏传三十六卷 春秋简书刋误二卷
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 春秋条贯篇十一卷
毛奇龄 (第 16a 页)
奇龄 见易类
李塨序毛氏传曰经解曰春秋之失乱乱者亡之 …… (第 16a 页)
传据策书经据简书之说故以简书为名属辞比
事记四卷仿沈棐赵汸之例以经文分隶二十二
门然仅得七门盖其未完之书条贯篇则 奇龄 分
校礼闱时监试官谓春秋双题必以胡传条 (第 18a 页)
奇
龄 谓惟经始可以条贯归田后既为传三十六卷 …… (第 18a 页)
示万世不易之法今乃用此说以诛人未几又用
此说以赏人非圣人至正之道又谓春秋直载当
时之事使见其治乱兴衰不 于一 字两字定褒贬
此则春秋之条目可悉举也朱子之说虽略因其
说而推之不必强立为例而大义自通
春 (第 26b 页)
春秋毛氏传三十六卷 春秋简书刋误二卷
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 春秋条贯篇十一卷
毛奇龄 (第 16a 页)
奇龄 见易类
李塨序毛氏传曰经解曰春秋之失乱乱者亡之 …… (第 16a 页)
传据策书经据简书之说故以简书为名属辞比
事记四卷仿沈棐赵汸之例以经文分隶二十二
门然仅得七门盖其未完之书条贯篇则 奇龄 分
校礼闱时监试官谓春秋双题必以胡传条 (第 18a 页)
奇
龄 谓惟经始可以条贯归田后既为传三十六卷 …… (第 18a 页)
示万世不易之法今乃用此说以诛人未几又用
此说以赏人非圣人至正之道又谓春秋直载当
时之事使见其治乱兴衰不 于一 字两字定褒贬
此则春秋之条目可悉举也朱子之说虽略因其
说而推之不必强立为例而大义自通
春 (第 26b 页)
经(论语/) (孟子/) (孝经/) (经解/)
读论语劄记二卷
李光地撰光地见易类
论语稽求篇四卷
毛奇龄 (第 1a 页)
奇龄 见易类 …… (第 1a 页)
孝经问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9b 页)
奇龄 见易类
李塨曰此先生说经之馀录也先生自言曰学圣
之功宜行不宜说惟经义是非极须论辨每思建
(第 9b 页)
讲堂集诸生议群经得失而历求其人不可得遂
尔中止此祗就问及偶然入记者登之于录
(臣/)等谨按 奇龄 驳诘朱子孝经刋误吴澄孝经定
本辑成是书设为与门人张燧问答之词凡十条
一曰孝经非伪书二曰今文古 …… (第 9b 页)
陵学识拘陋未能遍及诸经我
国家肇兴东土所作十二字母 于一 切语音无不贯
摄是编复以
国语详译诸经演明大旨微言大义䌷译成章于以
嘉惠寰瀛垂示无极
同文盛轨 …… (第 13a 页)
震日抄章如愚山堂考索之例而裒集旧说附以
己意盖详于采录而略于订證者也
经问十八卷 经问补三卷
毛奇龄 说经语其门人录以成 (第 15a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15a 页)
李塨曰仁和汪祭酒尝答人书谓 西河 论经终不
见有绌理似乎郑康成杜预孔颖达贾公彦辈皆
有赢有绌而 (第 15b 页)
西河 随问随答无是焉
经说一卷
冉觐祖撰觐祖见易类
此木轩经说汇编六卷
焦袁熹撰袁熹见春秋 (第 15b 页)
读论语劄记二卷
李光地撰光地见易类
论语稽求篇四卷
毛奇龄 (第 1a 页)
奇龄 见易类 …… (第 1a 页)
孝经问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9b 页)
奇龄 见易类
李塨曰此先生说经之馀录也先生自言曰学圣
之功宜行不宜说惟经义是非极须论辨每思建
(第 9b 页)
讲堂集诸生议群经得失而历求其人不可得遂
尔中止此祗就问及偶然入记者登之于录
(臣/)等谨按 奇龄 驳诘朱子孝经刋误吴澄孝经定
本辑成是书设为与门人张燧问答之词凡十条
一曰孝经非伪书二曰今文古 …… (第 9b 页)
陵学识拘陋未能遍及诸经我
国家肇兴东土所作十二字母 于一 切语音无不贯
摄是编复以
国语详译诸经演明大旨微言大义䌷译成章于以
嘉惠寰瀛垂示无极
同文盛轨 …… (第 13a 页)
震日抄章如愚山堂考索之例而裒集旧说附以
己意盖详于采录而略于订證者也
经问十八卷 经问补三卷
毛奇龄 说经语其门人录以成 (第 15a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15a 页)
李塨曰仁和汪祭酒尝答人书谓 西河 论经终不
见有绌理似乎郑康成杜预孔颖达贾公彦辈皆
有赢有绌而 (第 15b 页)
西河 随问随答无是焉
经说一卷
冉觐祖撰觐祖见易类
此木轩经说汇编六卷
焦袁熹撰袁熹见春秋 (第 15b 页)
笺三卷
毛奇龄 撰 (第 6a 页)
奇龄 见易类
章大来序剩言略曰是编补缀所闻各有记忆且
亦陆续成此书故不能一辙
王锡序索解曰谓必 …… (第 6a 页)
条则又推之及其馀盖若璩学既淹通又精于考
證故旁参互订精核详明自顾炎武而外鲜有与
之相匹者
圣门释非录五卷
陆邦烈编其师 毛奇龄 语邦烈字又超平湖人
邦烈自述曰北宋诸儒高树门帜不容一人訾议
如刘贡父改二程全书一二字便作札四 …… (第 7a 页)
应撝谦撰撝谦见易类
圣谕乐本解说二卷
皇言定声录八卷 竟山乐录四卷
毛奇龄 撰 (第 17a 页)
奇龄 见易类
李塨序曰乐者六经之一也汉艺文志称六经为
六艺六艺者一易二书三诗四礼五乐六春秋也 …… (第 17a 页)
古乐若在当前况天下之大生人之众谁非具天
地自然之声者一倡百和清明广大之奏可立致
也
(臣/)等谨按前二种 奇龄 尝于康熙三十八年缮录
恭
进其后一种 (第 18a 页)
奇龄 所自作而托于其父镜所传镜字 …… (第 18a 页)
图则四易稿乃成焉因具录如左以备就正
(臣/)等谨按□尝问乐五音七声十二律以器色相
配之说于 毛奇龄 因手录之附宫调图七调全图
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七声旋宫相生诸图
而皆为之论说主于四上尺工六 …… (第 19a 页)
朱董祥撰董祥字熊占长洲人
婚礼辨正一卷 丧礼吾说篇十卷 辨定祭礼
通俗谱五卷
毛奇龄 撰 (第 25b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25b 页)
奇龄 婚礼辨正自述曰幼时观邻人娶妇妇至不
谒庙不拜舅姑归而疑之急举似之仲氏仲氏曰
斯礼之不明五百年 …… (第 25b 页)
(臣/)等谨按婚礼辨正一书论颇辨博多有根据惟
穿凿处在所不免吾说篇则恃才谲辩妄肆攻击
奇龄 说经固多立异此则其叛经之尤者通俗谱
则取朱子家礼并各族祠堂礼酌以今制先为谱
以备参考斟酌变通 (第 27a 页)
毛奇龄 撰 (第 6a 页)
奇龄 见易类
章大来序剩言略曰是编补缀所闻各有记忆且
亦陆续成此书故不能一辙
王锡序索解曰谓必 …… (第 6a 页)
条则又推之及其馀盖若璩学既淹通又精于考
證故旁参互订精核详明自顾炎武而外鲜有与
之相匹者
圣门释非录五卷
陆邦烈编其师 毛奇龄 语邦烈字又超平湖人
邦烈自述曰北宋诸儒高树门帜不容一人訾议
如刘贡父改二程全书一二字便作札四 …… (第 7a 页)
应撝谦撰撝谦见易类
圣谕乐本解说二卷
皇言定声录八卷 竟山乐录四卷
毛奇龄 撰 (第 17a 页)
奇龄 见易类
李塨序曰乐者六经之一也汉艺文志称六经为
六艺六艺者一易二书三诗四礼五乐六春秋也 …… (第 17a 页)
古乐若在当前况天下之大生人之众谁非具天
地自然之声者一倡百和清明广大之奏可立致
也
(臣/)等谨按前二种 奇龄 尝于康熙三十八年缮录
恭
进其后一种 (第 18a 页)
奇龄 所自作而托于其父镜所传镜字 …… (第 18a 页)
图则四易稿乃成焉因具录如左以备就正
(臣/)等谨按□尝问乐五音七声十二律以器色相
配之说于 毛奇龄 因手录之附宫调图七调全图
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七声旋宫相生诸图
而皆为之论说主于四上尺工六 …… (第 19a 页)
朱董祥撰董祥字熊占长洲人
婚礼辨正一卷 丧礼吾说篇十卷 辨定祭礼
通俗谱五卷
毛奇龄 撰 (第 25b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25b 页)
奇龄 婚礼辨正自述曰幼时观邻人娶妇妇至不
谒庙不拜舅姑归而疑之急举似之仲氏仲氏曰
斯礼之不明五百年 …… (第 25b 页)
(臣/)等谨按婚礼辨正一书论颇辨博多有根据惟
穿凿处在所不免吾说篇则恃才谲辩妄肆攻击
奇龄 说经固多立异此则其叛经之尤者通俗谱
则取朱子家礼并各族祠堂礼酌以今制先为谱
以备参考斟酌变通 (第 27a 页)
黄生撰生字扶孟歙县人前明诸生
越语肯綮录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2a 页)
奇龄 见易类
(臣/)等谨按宋赵叔向有肯綮录详述朝制 (第 2a 页)
奇龄 沿
袭其名以记其乡之方言而證以古音古训本未
可厕于六经之末然李少通俗语难字载在旧唐
书经 …… (第 2a 页)
乎然仰首以望昭昭之在上者汉人以为天而敬之
回人以为阿思满而敬之是即其大同也实既同名
亦无不同焉达者契渊源 于一 是昧者滞名象于纷
殊是志也将以纳方俗于会极祛群疑之分畛举一
例凡豹鼠易辨即世道人心岂云无裨益哉 …… (第 7a 页)
清浊辨曰同音借义曰借同音不借义曰因义借
音曰音借而借曰语词之借卷三多录僻字而以
四声编之卷四则各依部分编常用之字以正塾
师之误 毛奇龄 序称其精审然于古人之小学能 …… (第 19b 页)
谐声品字笺(无卷/数)
虞德升撰德升字闻子钱塘人
古今通韵十二卷 易韵四卷 韵学要指十一
卷
毛奇龄 (第 36b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36b 页)
奇龄 自序易韵曰自尚书古经并各传诸子百氏 …… (第 36b 页)
以其用赞体赞必尽韵所谓赞周易是也至彖传
即用韵十九说卦则偶有一二语入韵而序卦阒
然焉
李天馥序韵学要指曰 奇龄 为史官曾著古今通 (第 37a 页)
越语肯綮录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2a 页)
奇龄 见易类
(臣/)等谨按宋赵叔向有肯綮录详述朝制 (第 2a 页)
奇龄 沿
袭其名以记其乡之方言而證以古音古训本未
可厕于六经之末然李少通俗语难字载在旧唐
书经 …… (第 2a 页)
乎然仰首以望昭昭之在上者汉人以为天而敬之
回人以为阿思满而敬之是即其大同也实既同名
亦无不同焉达者契渊源 于一 是昧者滞名象于纷
殊是志也将以纳方俗于会极祛群疑之分畛举一
例凡豹鼠易辨即世道人心岂云无裨益哉 …… (第 7a 页)
清浊辨曰同音借义曰借同音不借义曰因义借
音曰音借而借曰语词之借卷三多录僻字而以
四声编之卷四则各依部分编常用之字以正塾
师之误 毛奇龄 序称其精审然于古人之小学能 …… (第 19b 页)
谐声品字笺(无卷/数)
虞德升撰德升字闻子钱塘人
古今通韵十二卷 易韵四卷 韵学要指十一
卷
毛奇龄 (第 36b 页)
奇龄 见易类
(第 36b 页)
奇龄 自序易韵曰自尚书古经并各传诸子百氏 …… (第 36b 页)
以其用赞体赞必尽韵所谓赞周易是也至彖传
即用韵十九说卦则偶有一二语入韵而序卦阒
然焉
李天馥序韵学要指曰 奇龄 为史官曾著古今通 (第 37a 页)
武宗外纪一卷 后鉴录七卷
毛奇龄 撰 (第 13a 页)
奇龄 见经类
(第 13a 页)
奇龄 自序外纪曰是编仿汉武外传而为之汉武
外传与本纪不同是故外之今所纪皆实录中事
而亦以为外者 (第 13a 页)
奇龄 观同馆所为明武宗纪凡实
录所载皆轶而不录夫史以垂鉴不讳好恶本身
所行事而皆轶之是本也而外之矣 (第 13a 页)
因题曰外纪
又序后鉴录曰昔建溪谢给舍作后鉴录大抵辑
明代治盗始末以示鉴戒 奇龄 少承故老旧闻由 …… (第 13a 页)
李自成张献忠而上遍采二百馀年间所记群盗
汇积成帙将以备史文之择而承乏编纂颇见搜
录因仍故本而袭以给舍旧名
(臣/)等谨按 奇龄 武宗外纪采摭轶事颇详然本纪
自有体裁事涉猥琐固不便纂入正史至后鉴录
承前人之旧而删润之于明末 …… (第 13b 页)
周忠介公遗事(无卷/数)
彭定求撰定求字访濂长洲人康熙丙辰进士第
一官至翰林院侍讲
王文成集传本二卷
毛奇龄 (第 23a 页)
奇龄 见经类
梅里志四卷 …… (第 23a 页)
徐宾撰宾字用王常熟人
理学备考三十四卷
范鄗鼎撰鄗鼎字彪西洪洞人康熙丁未进士
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
毛奇龄 撰 (第 33a 页)
奇龄 见经类
(第 33a 页)
奇龄 自序曰幼时得家藏宫闱记闻一卷自洪武
至万历凡十三朝可谓小备第事未确而文不雅
承乏为史官修明史 …… (第 33a 页)
张榕端撰榕端字朴园磁州人康熙丙辰进士官
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41b 页)
奇龄 见经类
滇行日记二卷
李澄中撰澄中字渭清号渔村又号雷田诸城人
原籍成都康熙己未
召 (第 41b 页)
毛奇龄 撰 (第 13a 页)
奇龄 见经类
(第 13a 页)
奇龄 自序外纪曰是编仿汉武外传而为之汉武
外传与本纪不同是故外之今所纪皆实录中事
而亦以为外者 (第 13a 页)
奇龄 观同馆所为明武宗纪凡实
录所载皆轶而不录夫史以垂鉴不讳好恶本身
所行事而皆轶之是本也而外之矣 (第 13a 页)
因题曰外纪
又序后鉴录曰昔建溪谢给舍作后鉴录大抵辑
明代治盗始末以示鉴戒 奇龄 少承故老旧闻由 …… (第 13a 页)
李自成张献忠而上遍采二百馀年间所记群盗
汇积成帙将以备史文之择而承乏编纂颇见搜
录因仍故本而袭以给舍旧名
(臣/)等谨按 奇龄 武宗外纪采摭轶事颇详然本纪
自有体裁事涉猥琐固不便纂入正史至后鉴录
承前人之旧而删润之于明末 …… (第 13b 页)
周忠介公遗事(无卷/数)
彭定求撰定求字访濂长洲人康熙丙辰进士第
一官至翰林院侍讲
王文成集传本二卷
毛奇龄 (第 23a 页)
奇龄 见经类
梅里志四卷 …… (第 23a 页)
徐宾撰宾字用王常熟人
理学备考三十四卷
范鄗鼎撰鄗鼎字彪西洪洞人康熙丁未进士
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
毛奇龄 撰 (第 33a 页)
奇龄 见经类
(第 33a 页)
奇龄 自序曰幼时得家藏宫闱记闻一卷自洪武
至万历凡十三朝可谓小备第事未确而文不雅
承乏为史官修明史 …… (第 33a 页)
张榕端撰榕端字朴园磁州人康熙丙辰进士官
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一卷
毛奇龄 撰 (第 41b 页)
奇龄 见经类
滇行日记二卷
李澄中撰澄中字渭清号渔村又号雷田诸城人
原籍成都康熙己未
召 (第 41b 页)
家曰苗裔曰春秋经传曰经传别解曰人物曰遗
书曰艺林曰杂缀所引书四百有馀种
萧山县志刋误三卷 杭志三诘三误辨一卷
毛奇龄 (第 32a 页)
奇龄 见经类
台湾纪略一卷
林谦光撰谦光字芝楣长乐人
(臣/)等谨按 …… (第 32a 页)
以至蒲昌海盐泽非河源而何星宿海亦盐泽之伏
流至青海而出为清水黄河挟之以流始为微淡后
为纯黄是二水本一源至中国出地为二色而终归
于一 若夫曲折纤细则见近所为诗文及纪略之书 …… (第 35a 页)
湘湖水利志三卷
毛奇龄 (第 39a 页)
奇龄 见经类
昆仑河源考一卷 明代河渠考(无卷/数)
万斯同撰斯同见经类
东南水利八卷
沈 …… (第 39a 页)
延绥镇志六卷
谭吉璁撰吉璁字丹石嘉兴人由内阁中书官至
登州府知府
蛮司合志十五卷
毛奇龄 撰 (第 43a 页)
奇龄 见经类
(第 43a 页)
奇龄 自序曰蛮司踞湖广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
西六省曰犵曰狑曰獠曰獞凡数十种历代各有
大姓为领袖明踵元 (第 43a 页)
书曰艺林曰杂缀所引书四百有馀种
萧山县志刋误三卷 杭志三诘三误辨一卷
毛奇龄 (第 32a 页)
奇龄 见经类
台湾纪略一卷
林谦光撰谦光字芝楣长乐人
(臣/)等谨按 …… (第 32a 页)
以至蒲昌海盐泽非河源而何星宿海亦盐泽之伏
流至青海而出为清水黄河挟之以流始为微淡后
为纯黄是二水本一源至中国出地为二色而终归
于一 若夫曲折纤细则见近所为诗文及纪略之书 …… (第 35a 页)
湘湖水利志三卷
毛奇龄 (第 39a 页)
奇龄 见经类
昆仑河源考一卷 明代河渠考(无卷/数)
万斯同撰斯同见经类
东南水利八卷
沈 …… (第 39a 页)
延绥镇志六卷
谭吉璁撰吉璁字丹石嘉兴人由内阁中书官至
登州府知府
蛮司合志十五卷
毛奇龄 撰 (第 43a 页)
奇龄 见经类
(第 43a 页)
奇龄 自序曰蛮司踞湖广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
西六省曰犵曰狑曰獠曰獞凡数十种历代各有
大姓为领袖明踵元 (第 43a 页)
其穿凿附会之端则经义之存又莫有盛于此时
者矣微竹垞博学深思其孰克为之
毛奇龄 序曰竹垞于归田之馀据畴昔所见闻合
古今部记而著为斯编曰经义考真所谓古文旧
书外内相应者其 (第 41b 页)
者矣微竹垞博学深思其孰克为之
毛奇龄 序曰竹垞于归田之馀据畴昔所见闻合
古今部记而著为斯编曰经义考真所谓古文旧
书外内相应者其 (第 41b 页)
进士官彰德府推官
(臣/)等谨按际可与毛先舒 毛奇龄 名望相埒世称
三毛实则亚于先舒而逊于 (第 8b 页)
奇龄 也初刻诗文曰
松皋堂集此则汇而行之又曰会侯文钞者乃淳
安方楘如所重刻也
午亭文编五 …… (第 8b 页)
刻王士祯为作序极称其永嘉诗中南亭西射堂
孤屿瞿溪诸篇至有曝书亭集所未录者则自悔
其少作而汰之也
西河 文集一百七十九卷
(第 29a 页)
毛奇龄 撰 (第 29a 页)
奇龄 见经类
门人蒋枢识略曰先生自康熙三十八年以后越
五年而归又九年而卒中间研讲殆无虚日所积 …… (第 29a 页)
但全集板多残缺从孙圣临重检校辑其无从补
辑者阙而有待如经集之仪礼疑义文集之文例
策问表是也
(臣/)等谨按 奇龄 著述最富除分载各部外此一百
七十九卷则当编入集部者也
陈检讨四六二十卷
陈维崧撰维崧见史 …… (第 29b 页)
张远撰远字迩可萧山人由贡生官缙云县教谕
顾汧序曰远诗三变蕉园最先梅庄次之云峤则
官缙云时所作为最后三集格调皆与 毛奇龄 相
近盖二人同里得法于 (第 33a 页)
奇龄 者多云
秋水阁文钞一卷
陈维岳撰维岳字纬云宜兴人维崧之弟
梦鼎堂文集四卷若溪集一卷
(第 33a 页)
(臣/)等谨按际可与毛先舒 毛奇龄 名望相埒世称
三毛实则亚于先舒而逊于 (第 8b 页)
奇龄 也初刻诗文曰
松皋堂集此则汇而行之又曰会侯文钞者乃淳
安方楘如所重刻也
午亭文编五 …… (第 8b 页)
刻王士祯为作序极称其永嘉诗中南亭西射堂
孤屿瞿溪诸篇至有曝书亭集所未录者则自悔
其少作而汰之也
西河 文集一百七十九卷
(第 29a 页)
毛奇龄 撰 (第 29a 页)
奇龄 见经类
门人蒋枢识略曰先生自康熙三十八年以后越
五年而归又九年而卒中间研讲殆无虚日所积 …… (第 29a 页)
但全集板多残缺从孙圣临重检校辑其无从补
辑者阙而有待如经集之仪礼疑义文集之文例
策问表是也
(臣/)等谨按 奇龄 著述最富除分载各部外此一百
七十九卷则当编入集部者也
陈检讨四六二十卷
陈维崧撰维崧见史 …… (第 29b 页)
张远撰远字迩可萧山人由贡生官缙云县教谕
顾汧序曰远诗三变蕉园最先梅庄次之云峤则
官缙云时所作为最后三集格调皆与 毛奇龄 相
近盖二人同里得法于 (第 33a 页)
奇龄 者多云
秋水阁文钞一卷
陈维岳撰维岳字纬云宜兴人维崧之弟
梦鼎堂文集四卷若溪集一卷
(第 3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