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目錄類
別史類
正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鈔類
編年類
金石類
福州既破,郑芝龙降。丁亥三月,崔(鹤)芝克海口、镇东二城,遣其义子林皋随安昌王至日本乞师,不得要领而还。
戊子, 御史冯京第 谋于黄斌卿,偕其弟黄孝卿往日本。至长琦岛,其王不听登陆。始有西洋人为天主教者,入日本作乱于其国。日本 (第 104 页)
勒兵尽诛教人,焚其船于岛口,绝西洋人往来。于中衢置铜板,刻天主教像于其上以践踏之。囊橐有西洋一物,搜得必杀无赦。西洋人复以大舶载,来与日本为难
,日本拒之,甫退一日,而 京第 至,故戒严同于外国。 (第 105 页)
京第 效包胥故事,于舟中朝服拜哭不已。会东京遣官行部,如中国巡方御史,秃顶坐蓝舆, (第 105 页)
京第 因致其血书。萨摩王闻长琦王之拒中国也,曰:『中国丧乱,我不遑恤,而使其使臣哭于我国,我国之耻也』!与 (第 105 页)
大将军言之,议发各岛罪人出师。 京第 还,日本致洪武钱数十万。盖其国不自鼓铸,但用中国古钱;舟山之用洪武钱由此也。而黄孝卿假商舶留长琦岛。 …… (第 105 页)
「靖海志」首数页之文字多与「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六「郑芝龙受抚」一篇相同又俞正变「癸巳类」中有记荷兰人据台湾事一则,黄宗羲「行朝录」中有记周鹤芝、 冯京第 、阮美等先后通倭事一则,并列为本书附录,以便参阅。(百吉) (第 115 页)
戊子, 御史冯京第 谋于黄斌卿,偕其弟黄孝卿往日本。至长琦岛,其王不听登陆。始有西洋人为天主教者,入日本作乱于其国。日本 (第 104 页)
勒兵尽诛教人,焚其船于岛口,绝西洋人往来。于中衢置铜板,刻天主教像于其上以践踏之。囊橐有西洋一物,搜得必杀无赦。西洋人复以大舶载,来与日本为难
,日本拒之,甫退一日,而 京第 至,故戒严同于外国。 (第 105 页)
京第 效包胥故事,于舟中朝服拜哭不已。会东京遣官行部,如中国巡方御史,秃顶坐蓝舆, (第 105 页)
京第 因致其血书。萨摩王闻长琦王之拒中国也,曰:『中国丧乱,我不遑恤,而使其使臣哭于我国,我国之耻也』!与 (第 105 页)
大将军言之,议发各岛罪人出师。 京第 还,日本致洪武钱数十万。盖其国不自鼓铸,但用中国古钱;舟山之用洪武钱由此也。而黄孝卿假商舶留长琦岛。 …… (第 105 页)
「靖海志」首数页之文字多与「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六「郑芝龙受抚」一篇相同又俞正变「癸巳类」中有记荷兰人据台湾事一则,黄宗羲「行朝录」中有记周鹤芝、 冯京第 、阮美等先后通倭事一则,并列为本书附录,以便参阅。(百吉) (第 115 页)
是时,舟山复有吴胜兆之事。胜兆,清朝守松江帅也;颇怀异志。聚吴中失职者并
招太湖义旅,以腊书求援于舟山。斌卿犹豫不敢应,翰林张煌言、 御史冯京第 俱在舟山,劝张名振以其兵就约,名振诺之。时斌卿已进爵威□侯,其肃虏伯印故在,名振请即以其印封胜兆为期 (第 257 页)
。是月二十六日,胜兆之聚谋者既众,人人以为事成在旦夕,肆言无忌;而所抚义旅多不就约束,欲凌主兵出其上,主兵恨之次骨。其未经招抚者则昵就北师,因捕义旅以见胜兆;胜兆外无以自解,辄斧质以徇,义旅且惑胜兆中变。当是时,名振率师窥崇明而海啸,楼船丧失八、九,踉跄归舟山;煌言、 京第 间道得脱。因失胜兆之约,义旅遂劫胜兆,斩北官之不从者;而胜兆之部曲,且与义旅异志。于是有詹世勋者,矫 …… (第 257 页)
是月,王翊破上虞,杀摄印官。清师由清贤岭入,义旅屯于丁山,狼顾失指,屠百馀人。有孙说者,闻丁山败,救之;中流矢死,直立不仆。上虞遂陷。
御史冯京第 自湖州军破,亦间行至四明,与王翊合军杜岙守关,祃牙、军器甚整。北抚勒兵东渡,下令教乡聚团练攻杜岙,破 (第 261 页)
之。其副将邵不伦亦见获, 京第 匿民舍。翊以四百人走天台,依定远将军俞国望;复自天台至四明,击破乡聚之团练者。随道收兵,一月至万馀人 (第 261 页)
;而 京第 亦出。
六月戊戌,大学士钱肃乐卒。初,涂登华以福宁州降,郑彩受之。福宁危而后降,由于刘中藻,故幕 (第 261 页)
府立焉;彩反掠其地。肃乐与中藻书,每不值彩;彩闻之恨甚。肃乐固有血疾,亦念其恨也,疾动而卒。
十月,大学士马思理卒。以沈宸荃、刘芹春为东阁大学士。
是岁, 御史冯京第 谓黄斌卿曰:『北都之变,东南如故。并使其东南而失之者,是则借寇之害也。今我无可失之地,比之前者为不伦 (第 261 页)
矣』。斌卿于是使其弟孝卿同 京第 往至长崎岛,其王不听登陆。始,有西洋人为天主教者至日本。日本俗佞佛,而教人务排释氏且作乱于其国;日本 (第 261 页)
起兵尽诛教人,生埋于土中者无算。驱其船于岛口陈家河焚之,绝西洋人往来。于五达之衢置铜板,刻天主像于上以践踏之。囊橐有西洋物,即一
钱之细,搜得必杀无赦。当是时,西洋人方欲复仇,大舶载炮而来与日本为难;日本讲解,始退。退一日,而 京第 至日本,方戒严于外国; (第 262 页)
京第 即于舟中朝服拜哭不已。会东京遣官行部(如中国巡方御史)秃顶坐蓝舆, (第 262 页)
京第 因致其血书。撒斯玛王闻长崎王之拒中国也,曰:『中国丧乱,我不遑恤;而使其臣哭于我国,我国之耻也』。与 (第 262 页)
大将军言之,议发各岛罪人。 京第 还,日本致洪武钱数十万。盖其国不自鼓铸,但用中国古钱;舟山之用洪武钱,由此也。孝卿假商舶留长崎。长崎 …… (第 262 页)
九月,清师攻舟山,恶翊中梗。金帅自奉化入、田帅由馀姚入,会师大兰山,帐房三十馀里。游骑四出,以搜伏听者;翊避之于海。 冯京第 以病不能行,匿鹤顶山;为其降将所致,害于宁城。
时周瑞、周崔芝楼船三百馀艘分屯温之三盘,以为舟山 (第 266 页)
招太湖义旅,以腊书求援于舟山。斌卿犹豫不敢应,翰林张煌言、 御史冯京第 俱在舟山,劝张名振以其兵就约,名振诺之。时斌卿已进爵威□侯,其肃虏伯印故在,名振请即以其印封胜兆为期 (第 257 页)
。是月二十六日,胜兆之聚谋者既众,人人以为事成在旦夕,肆言无忌;而所抚义旅多不就约束,欲凌主兵出其上,主兵恨之次骨。其未经招抚者则昵就北师,因捕义旅以见胜兆;胜兆外无以自解,辄斧质以徇,义旅且惑胜兆中变。当是时,名振率师窥崇明而海啸,楼船丧失八、九,踉跄归舟山;煌言、 京第 间道得脱。因失胜兆之约,义旅遂劫胜兆,斩北官之不从者;而胜兆之部曲,且与义旅异志。于是有詹世勋者,矫 …… (第 257 页)
是月,王翊破上虞,杀摄印官。清师由清贤岭入,义旅屯于丁山,狼顾失指,屠百馀人。有孙说者,闻丁山败,救之;中流矢死,直立不仆。上虞遂陷。
御史冯京第 自湖州军破,亦间行至四明,与王翊合军杜岙守关,祃牙、军器甚整。北抚勒兵东渡,下令教乡聚团练攻杜岙,破 (第 261 页)
之。其副将邵不伦亦见获, 京第 匿民舍。翊以四百人走天台,依定远将军俞国望;复自天台至四明,击破乡聚之团练者。随道收兵,一月至万馀人 (第 261 页)
;而 京第 亦出。
六月戊戌,大学士钱肃乐卒。初,涂登华以福宁州降,郑彩受之。福宁危而后降,由于刘中藻,故幕 (第 261 页)
府立焉;彩反掠其地。肃乐与中藻书,每不值彩;彩闻之恨甚。肃乐固有血疾,亦念其恨也,疾动而卒。
十月,大学士马思理卒。以沈宸荃、刘芹春为东阁大学士。
是岁, 御史冯京第 谓黄斌卿曰:『北都之变,东南如故。并使其东南而失之者,是则借寇之害也。今我无可失之地,比之前者为不伦 (第 261 页)
矣』。斌卿于是使其弟孝卿同 京第 往至长崎岛,其王不听登陆。始,有西洋人为天主教者至日本。日本俗佞佛,而教人务排释氏且作乱于其国;日本 (第 261 页)
起兵尽诛教人,生埋于土中者无算。驱其船于岛口陈家河焚之,绝西洋人往来。于五达之衢置铜板,刻天主像于上以践踏之。囊橐有西洋物,即一
钱之细,搜得必杀无赦。当是时,西洋人方欲复仇,大舶载炮而来与日本为难;日本讲解,始退。退一日,而 京第 至日本,方戒严于外国; (第 262 页)
京第 即于舟中朝服拜哭不已。会东京遣官行部(如中国巡方御史)秃顶坐蓝舆, (第 262 页)
京第 因致其血书。撒斯玛王闻长崎王之拒中国也,曰:『中国丧乱,我不遑恤;而使其臣哭于我国,我国之耻也』。与 (第 262 页)
大将军言之,议发各岛罪人。 京第 还,日本致洪武钱数十万。盖其国不自鼓铸,但用中国古钱;舟山之用洪武钱,由此也。孝卿假商舶留长崎。长崎 …… (第 262 页)
九月,清师攻舟山,恶翊中梗。金帅自奉化入、田帅由馀姚入,会师大兰山,帐房三十馀里。游骑四出,以搜伏听者;翊避之于海。 冯京第 以病不能行,匿鹤顶山;为其降将所致,害于宁城。
时周瑞、周崔芝楼船三百馀艘分屯温之三盘,以为舟山 (第 266 页)
羲「鲁纪年」、「四明山寨记」、「舟山兴废记」、「日本乞师纪」、高斗权「海疆纪略」、黄宗炎「存疑集」、 冯京第
「浮海记」、鲍泽「甲子纪略」、温睿临「海邦汇略」、徐凤垣「且存录」、张煌言「四明纪事」、全枋「江东泣 (第 6 页)
王翊,字元勋,馀姚人。王江,字长升,慈溪人。两入俱邑庠生,皆有智略,而翊尤强毅。鲁王监国,翊起兵海滨,与江上师为声援;授兵部职方司主事。浙东不守,翊渡海至舟山,说黄斌卿攻宁波,许为内应。归而结宁波举人杨文瓒、诸生华夏、屠献宸、杨文琦、黄德钦、王家勤等,令兵至从中起事;为降绅谢三宾告变,夏等捕入狱。已而,斌卿以舟师至,大兵击却之。吏诘夏等之同谋者,夏慷慨对曰,忠义之士何可多得?无已,则高皇帝与先帝耳。以故,夏等诛死,而翊得不名捕。翊遂结寨于四明山;翊主兵,江主饷。戊子三月,破上虞,杀摄印官 ;御史冯京
第自湖州军破,亦间行入四明,与翊合兵徐杜岙。浙抚遣兵攻破之,且令村民团练,人自为守。翊以四百人走天台 (第 304 页)
,依定远将军俞国望山寨 ;京 第匿民舍。久之,翊闻其部曰:北兵虽健,非团练为之向导,则山形险恶未易窥也。彼固明赤子,乃敢导敌为寇, (第 304 页)
亦不可不诛。乃自天台至四明,击破乡聚之团练者;随道收兵,一月至万馀人 ,京 第亦出。己丑春,再破上虞,走其知县,得县印。当是时,浙东山寨,萧山则石仲芳,会稽则王化龙、陈天枢,台 …… (第 304 页)
大兵将攻舟山;谋曰:内寇不除,何以靖外?乃大会师于大蓝山,帐房三十里,游骑四出,以搜伏听者。翊遁入海 ;京 第以病不能行,为降将所杀。辛卯七月,翊还山中,所留诸将降杀且尽,翊徬徨无所依。二十四日,行至北溪,为 (第 305 页)
,依定远将军俞国望山寨 ;京 第匿民舍。久之,翊闻其部曰:北兵虽健,非团练为之向导,则山形险恶未易窥也。彼固明赤子,乃敢导敌为寇, (第 304 页)
亦不可不诛。乃自天台至四明,击破乡聚之团练者;随道收兵,一月至万馀人 ,京 第亦出。己丑春,再破上虞,走其知县,得县印。当是时,浙东山寨,萧山则石仲芳,会稽则王化龙、陈天枢,台 …… (第 304 页)
大兵将攻舟山;谋曰:内寇不除,何以靖外?乃大会师于大蓝山,帐房三十里,游骑四出,以搜伏听者。翊遁入海 ;京 第以病不能行,为降将所杀。辛卯七月,翊还山中,所留诸将降杀且尽,翊徬徨无所依。二十四日,行至北溪,为 (第 305 页)
,以粮少为张名振所阻;芝自是无复经略四方之志矣。后不知所终。始,鹤芝之乞师日本也,且阻于斌卿;其后, 御史冯京第
谓斌卿曰:前乱我边者,海盗耳。今我乞师,于王何害?斌卿乃使其弟孝卿佐 (第 414 页)
京第 往。至长琦岛,其王方与西洋搆兵,甫戒严;而 (第 414 页)
京第 至,不得入。 (第 414 页)
京第 朝服哭拜于舟,撒斯玛王闻之,谓大将军曰:我不能恤中国乱而使其使臣哭于我国,我之耻也。会东京方 …… (第 414 页)
遣官行部,如中国之巡方者; 京第 因致书,乃得入馆,议发各岛罪人以应。 (第 415 页)
京第 先还,日本致洪武钱数十万。孝卿留与诸官妓狎,乐而忘返;其国轻之,发师之意遂怠。乙丑冬,有僧湛微自日本 …… (第 415 页)
薄。彼国饶,金帛未足重也;诚得普陀山慈圣李太后所赐藏经为质,则兵必发。进与定西侯张名振上疏监国,复遣 京第 往,以澄波将军阮美为副,王亲赐宴。十一月朔,出普陀。十日,至五岛山,与长琦岛相距一程。是夜,大风黑浪 …… (第 415 页)
同舟。湛微欲以此自结于日本,幸依中国使臣得不诛;阮美于是知其为所卖也,遂载经而还。湛微愧,自投于水; 京第 救之。归营,进又欲杀之; (第 415 页)
京第 不可,载之往荒岛。然日本承平日久,故老不见兵革,本国且忘备,岂能渡海为人复仇乎?说者谓宋之亡也,张世 (第 415 页)
京第 往。至长琦岛,其王方与西洋搆兵,甫戒严;而 (第 414 页)
京第 至,不得入。 (第 414 页)
京第 朝服哭拜于舟,撒斯玛王闻之,谓大将军曰:我不能恤中国乱而使其使臣哭于我国,我之耻也。会东京方 …… (第 414 页)
遣官行部,如中国之巡方者; 京第 因致书,乃得入馆,议发各岛罪人以应。 (第 415 页)
京第 先还,日本致洪武钱数十万。孝卿留与诸官妓狎,乐而忘返;其国轻之,发师之意遂怠。乙丑冬,有僧湛微自日本 …… (第 415 页)
薄。彼国饶,金帛未足重也;诚得普陀山慈圣李太后所赐藏经为质,则兵必发。进与定西侯张名振上疏监国,复遣 京第 往,以澄波将军阮美为副,王亲赐宴。十一月朔,出普陀。十日,至五岛山,与长琦岛相距一程。是夜,大风黑浪 …… (第 415 页)
同舟。湛微欲以此自结于日本,幸依中国使臣得不诛;阮美于是知其为所卖也,遂载经而还。湛微愧,自投于水; 京第 救之。归营,进又欲杀之; (第 415 页)
京第 不可,载之往荒岛。然日本承平日久,故老不见兵革,本国且忘备,岂能渡海为人复仇乎?说者谓宋之亡也,张世 (第 415 页)
大清顺治五年戊子春正月,王在桂林。鲁王兵复兴化,郑彩杀大学士熊汝霖、义兴侯郑遵谦。二月,大清兵薄桂林督师腾蛟、留守式耜御却之。南昌守将金声桓,以江西来归。封声桓为豫国公。其将王德仁为建武侯。是月马进忠复常德。闽地复破,鲁王退保沙埕。馀姚王翊起兵四明,前翰林学士张煌言保平冈以应之。金声桓攻赣州。安南、黎莫二部入寇犯行在。夏四月,后生男。督师腾蛟及焦琏、胡一清等退,大清兵于严关。五月,大清兵还武昌。腾蛟收复全州。李成栋劫其总督佟养甲以广东来归,封成栋惠国公、养甲襄平伯。命吏部侍郎吴贞毓宣谕广东,太仆少卿黄尚宾宣谕江西。六月,遣留守式耜、侍郎刘远生如全州、广州劳军。黄斌卿使 冯京第
入日本乞师。八月朔癸巳,王自南宁还至肇庆。惠国公成栋负弩矢郊迎百里外,副将杜永和以下前驱从骑四万。册 (第 5 页)
张同敞,字别山;江陵人。恩荫,中书舍人;旧辅张居正之曾孙也。今上命为翰林学士。瞿公守桂林,清攻之急;公时奉使至桂林。未至,闻之驰往,誓与俱殉;日与瞿公饮酒赋诗。临难,从容不屈而死。
冯京第, 字跻仲;慈溪诸生。博学闳览,居平好谈经济。国难后,入闽,上「中兴十二论」。隆武帝召见,大奇之。授职方 (第 147 页)
主事;改御史,视师浙东。至衢,而清兵渡钱塘;公乃之舟山,与肃虏伯谋为兴复策;多不合,意怏怏。从张名振至崇明,应吴胜兆;为飓风所漂,仅以身免。乃从安昌王乞师日本,舟中且拜、且哭旬有馀日,卒致其血书;日本人为之色动,然其师竟不出。丁亥十二月初四,又从攻宁波,不克。于是去舟山,至吴兴聚众数千;亡何,又败。又渡钱塘入四明山中,依王翊;翊以兵付之。 京第 依山为城,立老寨于杜岙;练兵数月,颇有可观。而督抚萧起元下令教团练径攻破杜岙,团练从虏而掎之;积兵甲 (第 147 页)
数屋,尽为所得。翊走天台, 京第 匿民舍以免。明年,翊兵复盛 (第 147 页)
京第 亦收拾残卒,自为部 (第 147 页)
京第 自负经济,然欲以承平体待其士卒,不为人所附 …… (第 147 页)
清先系其家属,母尹氏徙燕,妻叶氏自缢;子颂,年十五,斩于市;妾二,没入官营为妓。建义受祸之惨,未有若 京第 者也!官兵破四明山寨,购 (第 148 页)
京第 甚急;其将王升降附,欲致 (第 148 页)
京第 为功,谓□□之曰:『冯侍郎,人莫知其处;独升知之耳』。引骑往,得之灌顶山中, (第 148 页)
京第 已病甚。固山金砺以攻山寨,驻宁波; (第 148 页)
京第 见之,不肯跪。田雄在侧,掠之仆地。明日,遇害──时十二月十四日也。未几,升亦杀。
与吴霞舟 …… (第 148 页)
」钱──后铸其国年号,而不敢销燬,藏之库;乃助孝卿为军需,舟山始行「洪武」钱。■
张元,河南人; 冯京第 标将。同被执,杀之。
张梦锡,字云生;鄞邑诸生。同钱先生起义;清既渡江,梦锡复聚众山中。清兵猝至 (第 150 页)
冯京第, 字跻仲;慈溪诸生。博学闳览,居平好谈经济。国难后,入闽,上「中兴十二论」。隆武帝召见,大奇之。授职方 (第 147 页)
主事;改御史,视师浙东。至衢,而清兵渡钱塘;公乃之舟山,与肃虏伯谋为兴复策;多不合,意怏怏。从张名振至崇明,应吴胜兆;为飓风所漂,仅以身免。乃从安昌王乞师日本,舟中且拜、且哭旬有馀日,卒致其血书;日本人为之色动,然其师竟不出。丁亥十二月初四,又从攻宁波,不克。于是去舟山,至吴兴聚众数千;亡何,又败。又渡钱塘入四明山中,依王翊;翊以兵付之。 京第 依山为城,立老寨于杜岙;练兵数月,颇有可观。而督抚萧起元下令教团练径攻破杜岙,团练从虏而掎之;积兵甲 (第 147 页)
数屋,尽为所得。翊走天台, 京第 匿民舍以免。明年,翊兵复盛 (第 147 页)
京第 亦收拾残卒,自为部 (第 147 页)
京第 自负经济,然欲以承平体待其士卒,不为人所附 …… (第 147 页)
清先系其家属,母尹氏徙燕,妻叶氏自缢;子颂,年十五,斩于市;妾二,没入官营为妓。建义受祸之惨,未有若 京第 者也!官兵破四明山寨,购 (第 148 页)
京第 甚急;其将王升降附,欲致 (第 148 页)
京第 为功,谓□□之曰:『冯侍郎,人莫知其处;独升知之耳』。引骑往,得之灌顶山中, (第 148 页)
京第 已病甚。固山金砺以攻山寨,驻宁波; (第 148 页)
京第 见之,不肯跪。田雄在侧,掠之仆地。明日,遇害──时十二月十四日也。未几,升亦杀。
与吴霞舟 …… (第 148 页)
」钱──后铸其国年号,而不敢销燬,藏之库;乃助孝卿为军需,舟山始行「洪武」钱。■
张元,河南人; 冯京第 标将。同被执,杀之。
张梦锡,字云生;鄞邑诸生。同钱先生起义;清既渡江,梦锡复聚众山中。清兵猝至 (第 150 页)
王翊,字完勋;馀姚人。少而自负,视先辈至同舍无一人当其意者;好为大言。浙东建义,翊自募一旅,不肯属人;派粮不及其军,军且散。同事楚人舒益生,故新安王客;王自新安至,益生遂以军属之。然王亦无分地可赋,军遂散。司饷者案尺籍,翊所破(?)召募之金无抵,将罪之;而浙东兵溃,乃渡海依黄斌卿。斌卿倨甚, 冯京第
以隆武御史与之抗礼,斌卿不悦;翊不肯下。为斌卿欲害者数矣,翊知斌卿不足藉,乃聚众四明山。四明山连三府 …… (第 165 页)
檗庵曰:己、庚之际,山师大起,浙东郡邑城二十里外官府不得为政;而海上王平西之名亦震□。当是时,山海一心,祸患共救。清攻山寨,则海师趋要害以牵制之;清谋行朝,则山中义旅掎于腹背:清亦无如之何!而乃自相猜并,视同路人;致清得肆志歼夷,藩篱尽撤,不亦惜哉!嗟乎!时无英雄,不能起而一之耳。宋宗泽之守中州也,能使盗贼尽为我用;况皆同志者乎!先是,行朝分使使山寨授官:萧山石仲芳、会稽王化龙、陈天枢、台州俞国望、金汤、奉化吴明奎、鄞徐明珂皆将军,四明山 冯京第 右佥都御史;而翊则河南道监察御史。时有奏言:『臣观诸营长,文则自称都御史、侍郎,武则自称将军、都督, (第 170 页)
檗庵曰:己、庚之际,山师大起,浙东郡邑城二十里外官府不得为政;而海上王平西之名亦震□。当是时,山海一心,祸患共救。清攻山寨,则海师趋要害以牵制之;清谋行朝,则山中义旅掎于腹背:清亦无如之何!而乃自相猜并,视同路人;致清得肆志歼夷,藩篱尽撤,不亦惜哉!嗟乎!时无英雄,不能起而一之耳。宋宗泽之守中州也,能使盗贼尽为我用;况皆同志者乎!先是,行朝分使使山寨授官:萧山石仲芳、会稽王化龙、陈天枢、台州俞国望、金汤、奉化吴明奎、鄞徐明珂皆将军,四明山 冯京第 右佥都御史;而翊则河南道监察御史。时有奏言:『臣观诸营长,文则自称都御史、侍郎,武则自称将军、都督, (第 170 页)
吴胜兆,字□□;□□人。为清守松江,有思汉之心。吴中豪杰欲因以为功,于是相聚其幕中,为之计画;而以招抚之名,内结太湖义旅戴之俊、周天□、陆同等,外求援于海上。兵部尚书陈子龙蜡书至黄斌卿,斌卿犹豫不敢应,张名振以其兵就约。时斌卿进爵为威虏侯,其「肃虏伯印」犹在;名振请得之,赍使者以拜胜兆,期四月十二日渡海。胜兆之聚谋者既众,人人以事成在旦夕,遂肆言无隐;而所招义旅又不就束约,欲凌清卒出其上,清卒恨之。其未经招抚者,亦不忌清而昵就之;清捕之于胜兆,胜兆无以自解,竟斧质以徇,义旅乃惑胜兆中变。名振渡海至崇明沙,飓风海啸,楼舡自相激撞,飘没者十八、九,军资、器械俱尽;名振与翰林张煌言、 御史冯京第
单舸脱走, (第 191 页)
己丑间,监国在海上,乃与都御史方端士赴之;授左副都御史。亡何,大兵围健跳,城中危急;置靴刀待命。会荡湖伯阮骏救至,得免。时诸帅之悍甚于方、王,文臣稍异同其间,立致祸;熊公以非命死,刘公中藻以失援死,钱公肃乐以忧死。先生既失兵,日与吴尚书钟峦坐舟中,正襟讲学;暇则注「授时」、「泰西」、「回回」三历而已。先生之从亡也,太夫人尚居故里,当事录其家口;先生曰:『方寸乱矣!吾不能为姜伯约也』。乃陈情变姓名,间行归家。是年,监国自健跳至翁洲,复召先生副 冯侍郎京第
乞师日本;抵长埼,不得请。
自是东迁西徙,无宁居;而浙中当事得名籍与海上有连者,即行狝薙。先生于 …… (第 203 页)
画江之役,步迎监国于蒿坝;兄弟毁家,率子弟僮仆荷戈,妇女皆执爨以饷,所谓「世忠营」也。梨洲西下海昌,先生乃留龛山治辎重。事败,狂走入四明山,为 冯侍郎京第 参军事;奔走诸寨间。
顺治庚寅,山寨军歼,被缚;侍郎之嫂,先生妻母也,匿其家。事发,当论死。梨洲 (第 207 页)
自是东迁西徙,无宁居;而浙中当事得名籍与海上有连者,即行狝薙。先生于 …… (第 203 页)
画江之役,步迎监国于蒿坝;兄弟毁家,率子弟僮仆荷戈,妇女皆执爨以饷,所谓「世忠营」也。梨洲西下海昌,先生乃留龛山治辎重。事败,狂走入四明山,为 冯侍郎京第 参军事;奔走诸寨间。
顺治庚寅,山寨军歼,被缚;侍郎之嫂,先生妻母也,匿其家。事发,当论死。梨洲 (第 207 页)
巡按浙江试监察御史秦世祯谨呈为捉获叛犯、请旨处分事:职于顺治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巡历宁波,分守宁绍台道参议陈谟、海道副使今丁忧候代孙枝秀同谒职于公署,据陈谟禀:有鄞县废绅谢三宾首报叛首 冯京第
在舟山海寇黄斌卿处,母妻见在宁波府城 …… (第 103 页)
上写杨文瓒、杨文琦、杨球家居住址。职即并行海道严缉。据先后捉获华夏、屠献宸、董德钦、杨文琦、杨文瓒及 冯京第 母尹氏、妻叶氏、幼子冯颂、王家勤妻朱氏、子王春,各呈解前来。职细加亲审,据华夏口供:原在屠献宸家计议 …… (第 104 页)
我有兵在茅山,先取绍兴,等你们请,我即来取宁波,以故差杨球下书等情。又据杨文琦口供:十一月十五日,传 冯京第 书与屠献宸,说越郡破了就来取宁波,与文瓒原无相干,因写书传信,恐找寻不著,故写名字等情。据屠献宸、董 …… (第 104 页)
是夏所传。若杨文瓒系杨文琦兄弟,恐找寻不著,并写其名,实无同谋之据,应请开释。 冯京第 向在舟山未获。董志宁、杨球获日另结等因到职。
据此,职虚公覆覈无异。除王家勤一案抚臣萧起元提解会 (第 105 页)
审,并家勤妻朱氏、子王春应听另结外,该职看得:叛犯华夏、屠献宸、董德钦、杨文琦与贼首王翊、 冯京第 呼吸相通,从之谋叛,非一日矣。初因废绅谢三宾于道臣陈谟处举首,职方在行缉,旋为官兵捣王翊之巢,获有各 (第 105 页)
犯手劄,名姓截然,叛谋显著,虽曰书出华夏之手,屠献宸等安能辞共谋为叛之罪?妻孥家产均应籍没者也。未获 冯京第 、董志宁、杨球,严行侦缉。其杨文瓒既经该道复谳,原无知情确迹,所当开释,应请圣裁,非职等所当擅便也。 (第 105 页)
见获 冯京第 母尹氏、妻叶氏、稚子冯颂,候旨处分。其华夏、屠献宸、董德钦、杨文琦家产妻孥,已行海道清查籍没外,职谨 (第 105 页)
上写杨文瓒、杨文琦、杨球家居住址。职即并行海道严缉。据先后捉获华夏、屠献宸、董德钦、杨文琦、杨文瓒及 冯京第 母尹氏、妻叶氏、幼子冯颂、王家勤妻朱氏、子王春,各呈解前来。职细加亲审,据华夏口供:原在屠献宸家计议 …… (第 104 页)
我有兵在茅山,先取绍兴,等你们请,我即来取宁波,以故差杨球下书等情。又据杨文琦口供:十一月十五日,传 冯京第 书与屠献宸,说越郡破了就来取宁波,与文瓒原无相干,因写书传信,恐找寻不著,故写名字等情。据屠献宸、董 …… (第 104 页)
是夏所传。若杨文瓒系杨文琦兄弟,恐找寻不著,并写其名,实无同谋之据,应请开释。 冯京第 向在舟山未获。董志宁、杨球获日另结等因到职。
据此,职虚公覆覈无异。除王家勤一案抚臣萧起元提解会 (第 105 页)
审,并家勤妻朱氏、子王春应听另结外,该职看得:叛犯华夏、屠献宸、董德钦、杨文琦与贼首王翊、 冯京第 呼吸相通,从之谋叛,非一日矣。初因废绅谢三宾于道臣陈谟处举首,职方在行缉,旋为官兵捣王翊之巢,获有各 (第 105 页)
犯手劄,名姓截然,叛谋显著,虽曰书出华夏之手,屠献宸等安能辞共谋为叛之罪?妻孥家产均应籍没者也。未获 冯京第 、董志宁、杨球,严行侦缉。其杨文瓒既经该道复谳,原无知情确迹,所当开释,应请圣裁,非职等所当擅便也。 (第 105 页)
见获 冯京第 母尹氏、妻叶氏、稚子冯颂,候旨处分。其华夏、屠献宸、董德钦、杨文琦家产妻孥,已行海道清查籍没外,职谨 (第 105 页)
永明王御史钱邦芑传檄讨朱容藩;总督杨乔然与巡抚范文光、詹天颜、督师大学士吕大器、文安之皆恶容藩,谋诛之。
鲁王 御史冯京第 自湖州军破,间行至四明,与王翊合军杜守关;祃牙,军器甚整。北抚勒兵东渡,下令教乡里团练攻杜,破之 (第 974 页)
。副将邵不伦被获, 京第 匿民舍;翊以四百人走天台依定远将军俞国望。复自天台、四明击破乡里之团练者,随道收兵,一月至万馀人;而 (第 974 页)
京第 亦出。
留守瞿式耜遣使慰三宫起居;王始知式耜无恙,为之泣下。
初,帝发桂林,式耜独处孤城 …… (第 974 页)
潮州镇将车任重贼杀道臣李某、潮州知府凌渠、海阳知县桂岳。 任重,故武弁,后为盗。丙戌冬,委镇潮州。成栋归明后,李由清肇庆道、凌由清南宁知府、桂由清怀集知县改调今官。甫抵任,任重部卒不逊,道冲突桂岳;岳怒,执而笞之,解府、解道并笞之。任重大怒,唆众兵诡称山寇至,突入三署,擒三人杀之。
鲁王 御史冯京第 同黄斌卿弟孝卿往日本国乞师,至长崎岛,其王不许登陆。先是,有西洋人为天主教者入日本。日本俗佞佛,而教 (第 1001 页)
人务排释氏,且作乱于其国;日本起兵尽诛教人,生埋于土中者无算。驱其舡于岛口陈家河焚之,绝西洋人往来;于五达之衢置铜版,刻天主像于上以践踏之。囊橐有西洋物,即一钱之细,搜得必杀毋赦。当是时,西洋人方欲复仇,火舶载而来,与日本为难;日本讲解,始退。三日而 京第 至,日本方戒严于外国 (第 1001 页)
京第 日于舟中朝服哭拜。会东京遣官行部 (第 1001 页)
如中国巡方御史,秃顶坐篮舆; 京第 因致以血书。撒斯玛王闻长崎王之拒中国也,曰:『中国丧乱,我不遑恤;而使其使臣哭于我国,我国之耻也』! (第 1002 页)
与大将军言之,议发各岛罪人充伍以应。 京第 还,致洪武钱数十万;盖其国不自鼓铸,但用中国古钱也。孝卿假商舶留长崎,长崎故多官妓,皆居大宅,无壁落 …… (第 1002 页)
大清兵攻舟山,鲁王兵部左侍郎王翊中梗;大清金帅自奉化入、田帅自馀姚入,会师大兰山,帐房三十馀里,游骑四出,以搜伏听者。王翊避入于海; 冯京第 以 (第 1078 页)
鲁王 御史冯京第 自湖州军破,间行至四明,与王翊合军杜守关;祃牙,军器甚整。北抚勒兵东渡,下令教乡里团练攻杜,破之 (第 974 页)
。副将邵不伦被获, 京第 匿民舍;翊以四百人走天台依定远将军俞国望。复自天台、四明击破乡里之团练者,随道收兵,一月至万馀人;而 (第 974 页)
京第 亦出。
留守瞿式耜遣使慰三宫起居;王始知式耜无恙,为之泣下。
初,帝发桂林,式耜独处孤城 …… (第 974 页)
潮州镇将车任重贼杀道臣李某、潮州知府凌渠、海阳知县桂岳。 任重,故武弁,后为盗。丙戌冬,委镇潮州。成栋归明后,李由清肇庆道、凌由清南宁知府、桂由清怀集知县改调今官。甫抵任,任重部卒不逊,道冲突桂岳;岳怒,执而笞之,解府、解道并笞之。任重大怒,唆众兵诡称山寇至,突入三署,擒三人杀之。
鲁王 御史冯京第 同黄斌卿弟孝卿往日本国乞师,至长崎岛,其王不许登陆。先是,有西洋人为天主教者入日本。日本俗佞佛,而教 (第 1001 页)
人务排释氏,且作乱于其国;日本起兵尽诛教人,生埋于土中者无算。驱其舡于岛口陈家河焚之,绝西洋人往来;于五达之衢置铜版,刻天主像于上以践踏之。囊橐有西洋物,即一钱之细,搜得必杀毋赦。当是时,西洋人方欲复仇,火舶载而来,与日本为难;日本讲解,始退。三日而 京第 至,日本方戒严于外国 (第 1001 页)
京第 日于舟中朝服哭拜。会东京遣官行部 (第 1001 页)
如中国巡方御史,秃顶坐篮舆; 京第 因致以血书。撒斯玛王闻长崎王之拒中国也,曰:『中国丧乱,我不遑恤;而使其使臣哭于我国,我国之耻也』! (第 1002 页)
与大将军言之,议发各岛罪人充伍以应。 京第 还,致洪武钱数十万;盖其国不自鼓铸,但用中国古钱也。孝卿假商舶留长崎,长崎故多官妓,皆居大宅,无壁落 …… (第 1002 页)
大清兵攻舟山,鲁王兵部左侍郎王翊中梗;大清金帅自奉化入、田帅自馀姚入,会师大兰山,帐房三十馀里,游骑四出,以搜伏听者。王翊避入于海; 冯京第 以 (第 1078 页)
乙丙纪略」、徐世溥「江变纪」、沈荀蔚「蜀难叙」、郑元庆「湖录」暨闽、广各志书也,鲁监国及赐姓成功事则 冯京第
「浮海纪」、鲍泽「甲子纪略」、陈睿思「闽海见闻」、汪光复「航海遗闻」、某氏「江东事案」、「江南义师始 (第 90 页)
明末画江之役,黄晦木步迎明监国于绍之蒿坝,兄弟毁家,率子弟僮仆荷戈,妇女皆执爨以饷,世所谓世忠营者是也。其兄梨洲西下海宁,晦木乃留龛山,治辎重。事败,狂走入四明山,为 冯侍郎京第
参军事,奔走诸寨间。顺治庚寅,山寨军歼,被缚。侍郎之嫂,晦木妻母也,匿其家。事发,当论死。梨洲还至鄞 (第 5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