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史部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
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搆矣及以纸
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
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
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
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诣宴所极欢而罢(周翼圣唐
摭言)
李灌 者不知何许人性孤静尝次洪州建昌县倚舟于
岸岸有小篷室下有一病波斯灌悯其将尽以汤粥给
之临危指所卧黑毡 (第 9b 页)
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搆矣及以纸
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
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
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
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诣宴所极欢而罢(周翼圣唐
摭言)
李灌 者不知何许人性孤静尝次洪州建昌县倚舟于
岸岸有小篷室下有一病波斯灌悯其将尽以汤粥给
之临危指所卧黑毡 (第 9b 页)
东曰宾阳西曰延晖南曰来薰北曰拱极
伏羌县
县在古冀城北百步许创于宋明景泰元年知县王
珣增筑成化十二年重葺嘉靖二十一年知县 李灌
增筑周四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门四建楼
其上东曰凝曦西曰阜城南曰宣和北曰拱辰 (第 6a 页)
伏羌县
县在古冀城北百步许创于宋明景泰元年知县王
珣增筑成化十二年重葺嘉靖二十一年知县 李灌
增筑周四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门四建楼
其上东曰凝曦西曰阜城南曰宣和北曰拱辰 (第 6a 页)
王修士(黄平人/) 黄泰来(思南人/)
倪 恕(开泰人/) 龙天御(定番人/)
卿琦佩(修文人/) 李连璧(印江人/) 王 训(贵筑人/) 孔良裔(黄平人/)
周至义(都匀人/) 郑廷烈(安南人丙 (第 32a 页)
倪 恕(开泰人/) 龙天御(定番人/)
卿琦佩(修文人/) 李连璧(印江人/) 王 训(贵筑人/) 孔良裔(黄平人/)
周至义(都匀人/) 郑廷烈(安南人丙 (第 32a 页)
绛更名继绅后仍名绛字忠清(张谱<折 t="33"/>复社姓氏昆/山人顾绛字忠清)又尝
称名曰圭年(吴谱<折 t="33"/>康熙中赠吴县 李灌 溪侍御诗自称/名曰圭年/车谱/程瑶田云尝见万年少)
(自跋所作秋江别思图送亭林由淮阴渡江归/唐市谓顾 (第 5a 页)
称名曰圭年(吴谱<折 t="33"/>康熙中赠吴县 李灌 溪侍御诗自称/名曰圭年/车谱/程瑶田云尝见万年少)
(自跋所作秋江别思图送亭林由淮阴渡江归/唐市谓顾 (第 5a 页)
十三日,上午,至吴江,邑令叶敬甫来晤。文学吴君国钥、张君蔼、浦君龙渊先后
来晤,因留浦文学寄郑素予舟中,校完「救荒全书」。薄暮,至苏州,舟径行。作书与抚军郑鸿逵。又因黄抚军跨千公祖遣武弁护予,作书回谢之;内言入援之事。以不得晤, 李灌 溪先一日遣奴子持书以候,且致一芹。泊舟下津桥;陆三应来,宿于舟中。是日,作书与季超兄,且训理儿。又作 (第 21 页)
书致刘念台、吴期生诸缙绅,且诫谕寓园灌园者。
十四日,放舟数里, 李灌 溪追及;谈久,劝予閒局,何乃冒险!宜拜一疏径归。予甚感相成之谊。且闻西北情形,蔡云怡已殉难;孙白谷逃 …… (第 21 页)
十七日,坐栖隐之水轩,校订「救荒全书」。与诸友游邹园之天均堂、礼塔坪、菩提场及文靖书院前之听松石。薄暮,又与陆三应小步街市归。
十八日,校「救荒书」。午后,同内子游邹园之翠舆楼,仍至天均诸胜,乃返。
十九日, 李灌 溪以予出处相商,特耑役致手札,甚惓惓焉,谓必拜病疏为合时义。得郑鸿逵、陈卧子两公祖及云间太守陈莲石书 (第 22 页)
,皆即答之。卧子忧心时事,以为必宜通海运、致本折,与予意合;且以辞疏及夏彝仲书示予,托陆三应以书。晤 李灌 溪、吴游戎志葵,询北来之信。姑苏医者钱振河来晤。薄暮,登锡山,自东岳庙至塔上而返。
二十日,吴游 …… (第 22 页)
二十一日,以进退莫定,早起,求签于唐御史中丞张睢阳公之神;又问卜,且托郑
九华至城中灼龟。皆云赴任为吉,张神签有「过了二、三归七、八,袖中抽出好金蛇」句。午后,步溪桥,登秦氏之丰乡楼。由村家出九龙山下,再至天均堂,坐桥廊上,共诸友商进退;毕竟以时方危迫,君臣之义无所逃,引病此际身虽安而心甚不安。又访林渠上人于烟鬟洞,亦邹愚谷园中之一胜也。陆三应从吴门来,述 李灌 溪语;有王姓百总三月十七日自都城来,道消息甚棘,外城有「不保」之语。遣健兵致书 (第 23 页)
李灌 老及吴游戎。
二十二日,订「救荒全书」。无锡之绅衿闻予寓此,有来过访,如王中讱、王崇岩、曹玄宰、 (第 23 页)
秦俨海,他孝廉、文学皆不能记;皆以病辞。李锦城之使者持庄素鹤回函至,乃附书与锦城。
二十三日,与诸友登锡山,入紫竹庵,憩于佛阁,转至翠舆楼啜茶;内子亦登锡山。归得 李灌 老书,仍以暂待引退为是。及接朱弦庵与止祥兄书,则以大义相勉,谓断断无中途遽返之理!乃定计入南中。及晚 …… (第 23 页)
初七日,入朝,候王驾哭临先帝毕,于二门外行礼,颁哀诏;素服出于礼部,易衰绖。百官礼罢,痛哭震天。予于班中辞大老及五府勋臣,且哭且别。午后,与同台黄淡岩至都察院衙门,俟同台及署总宪张藐山到,哭临。张因于后堂议起废台省,予口述十
数人。时有短 李灌 溪于太宰者,予力争之。归寓,作书答钱坚白座师。发起马牌,分赏各役;以书承数人,随出安抚。
初八日 …… (第 31 页)
十五日,辰刻,抵丹阳。会有司、绅衿宣读诏书讫,以君父大义谕之诸生,且言忠孝之心不可无、忠孝之名不可有。即于公所会乡绅,深以草泽聚众为大忧。予登舟,与家眷之船相并。草示禁借名勤王者。午后,至县署录囚,将倡乱者四人押送常镇道。舟行, 李灌 溪来晤,乃知吴门被烧抢者,项水心、宋令申、钱大鹤、汤晴岭四家。李将赴南都,予为其言「前此公议赐环,忽 …… (第 33 页)
十二日,早,过昆山。无锡诸绅以公书留郭令佳胤,即答之。午后,大雨。旗鼓朱寿增来谒,询其衙门事宜。舟过吴门,抚军郑鸿逵备酌,以国难辞之。 李灌 溪自南都颁登极诏至松江,与会于舟中。
十三日,先是,京口因国变之后,官兵鳞集;而史道邻出淮、扬视 …… (第 40 页)
二十三日,于颖长公祖、张赤涵父母俱来晤。总镇黄明辅抵京口,出于江干候之。材官又有来投用者,补试其刀、石。
二十四日,黄总镇到任,出贺之;渠即来谒谢。得 李灌 溪书,内致王觉斯政府意。
二十五日,出于江干,舟次晤黄明辅。先是,温州副总贺君尧督兵入京口,至此 …… (第 51 页)
二十八日,出访詹一庵。闻左三山公祖返浙又来,乃待之于舟次,获晤。先是,左三山以参论要路,不免危机;遂倡东、义再警,以为杀降及庇贪令所致。予以昔日之变
,倘非左三山入境返旆调兵速剿,吾浙危矣;今日奈何以为罪!乃为出一揭,以明是非;而融合要路者,亦甚多矣。
二十九日,得 李灌 溪书,言苦旱太甚;予乃邀管乾三居士设坛于卫道观,所祀文昌也。宣疏祈祷毕,予以民命所关,乃亲拜管居士, (第 59 页)
来晤,因留浦文学寄郑素予舟中,校完「救荒全书」。薄暮,至苏州,舟径行。作书与抚军郑鸿逵。又因黄抚军跨千公祖遣武弁护予,作书回谢之;内言入援之事。以不得晤, 李灌 溪先一日遣奴子持书以候,且致一芹。泊舟下津桥;陆三应来,宿于舟中。是日,作书与季超兄,且训理儿。又作 (第 21 页)
书致刘念台、吴期生诸缙绅,且诫谕寓园灌园者。
十四日,放舟数里, 李灌 溪追及;谈久,劝予閒局,何乃冒险!宜拜一疏径归。予甚感相成之谊。且闻西北情形,蔡云怡已殉难;孙白谷逃 …… (第 21 页)
十七日,坐栖隐之水轩,校订「救荒全书」。与诸友游邹园之天均堂、礼塔坪、菩提场及文靖书院前之听松石。薄暮,又与陆三应小步街市归。
十八日,校「救荒书」。午后,同内子游邹园之翠舆楼,仍至天均诸胜,乃返。
十九日, 李灌 溪以予出处相商,特耑役致手札,甚惓惓焉,谓必拜病疏为合时义。得郑鸿逵、陈卧子两公祖及云间太守陈莲石书 (第 22 页)
,皆即答之。卧子忧心时事,以为必宜通海运、致本折,与予意合;且以辞疏及夏彝仲书示予,托陆三应以书。晤 李灌 溪、吴游戎志葵,询北来之信。姑苏医者钱振河来晤。薄暮,登锡山,自东岳庙至塔上而返。
二十日,吴游 …… (第 22 页)
二十一日,以进退莫定,早起,求签于唐御史中丞张睢阳公之神;又问卜,且托郑
九华至城中灼龟。皆云赴任为吉,张神签有「过了二、三归七、八,袖中抽出好金蛇」句。午后,步溪桥,登秦氏之丰乡楼。由村家出九龙山下,再至天均堂,坐桥廊上,共诸友商进退;毕竟以时方危迫,君臣之义无所逃,引病此际身虽安而心甚不安。又访林渠上人于烟鬟洞,亦邹愚谷园中之一胜也。陆三应从吴门来,述 李灌 溪语;有王姓百总三月十七日自都城来,道消息甚棘,外城有「不保」之语。遣健兵致书 (第 23 页)
李灌 老及吴游戎。
二十二日,订「救荒全书」。无锡之绅衿闻予寓此,有来过访,如王中讱、王崇岩、曹玄宰、 (第 23 页)
秦俨海,他孝廉、文学皆不能记;皆以病辞。李锦城之使者持庄素鹤回函至,乃附书与锦城。
二十三日,与诸友登锡山,入紫竹庵,憩于佛阁,转至翠舆楼啜茶;内子亦登锡山。归得 李灌 老书,仍以暂待引退为是。及接朱弦庵与止祥兄书,则以大义相勉,谓断断无中途遽返之理!乃定计入南中。及晚 …… (第 23 页)
初七日,入朝,候王驾哭临先帝毕,于二门外行礼,颁哀诏;素服出于礼部,易衰绖。百官礼罢,痛哭震天。予于班中辞大老及五府勋臣,且哭且别。午后,与同台黄淡岩至都察院衙门,俟同台及署总宪张藐山到,哭临。张因于后堂议起废台省,予口述十
数人。时有短 李灌 溪于太宰者,予力争之。归寓,作书答钱坚白座师。发起马牌,分赏各役;以书承数人,随出安抚。
初八日 …… (第 31 页)
十五日,辰刻,抵丹阳。会有司、绅衿宣读诏书讫,以君父大义谕之诸生,且言忠孝之心不可无、忠孝之名不可有。即于公所会乡绅,深以草泽聚众为大忧。予登舟,与家眷之船相并。草示禁借名勤王者。午后,至县署录囚,将倡乱者四人押送常镇道。舟行, 李灌 溪来晤,乃知吴门被烧抢者,项水心、宋令申、钱大鹤、汤晴岭四家。李将赴南都,予为其言「前此公议赐环,忽 …… (第 33 页)
十二日,早,过昆山。无锡诸绅以公书留郭令佳胤,即答之。午后,大雨。旗鼓朱寿增来谒,询其衙门事宜。舟过吴门,抚军郑鸿逵备酌,以国难辞之。 李灌 溪自南都颁登极诏至松江,与会于舟中。
十三日,先是,京口因国变之后,官兵鳞集;而史道邻出淮、扬视 …… (第 40 页)
二十三日,于颖长公祖、张赤涵父母俱来晤。总镇黄明辅抵京口,出于江干候之。材官又有来投用者,补试其刀、石。
二十四日,黄总镇到任,出贺之;渠即来谒谢。得 李灌 溪书,内致王觉斯政府意。
二十五日,出于江干,舟次晤黄明辅。先是,温州副总贺君尧督兵入京口,至此 …… (第 51 页)
二十八日,出访詹一庵。闻左三山公祖返浙又来,乃待之于舟次,获晤。先是,左三山以参论要路,不免危机;遂倡东、义再警,以为杀降及庇贪令所致。予以昔日之变
,倘非左三山入境返旆调兵速剿,吾浙危矣;今日奈何以为罪!乃为出一揭,以明是非;而融合要路者,亦甚多矣。
二十九日,得 李灌 溪书,言苦旱太甚;予乃邀管乾三居士设坛于卫道观,所祀文昌也。宣疏祈祷毕,予以民命所关,乃亲拜管居士, (第 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