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類
傳記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雜史類
史鈔類
生员王华江阴人县城破自刎死(见明史及辑览)
生员吕九韶武进人在江阴会□破自刎死(见明史及辑览)
贡生黄毓祺 江阴人初举兵行塘县城破避江北有
发其与门人募兵事被收将刑取袭衣自敛跌坐
而死仍戮其尸(见明史及辑览) (第 18a 页)
生员吕九韶武进人在江阴会□破自刎死(见明史及辑览)
贡生黄毓祺 江阴人初举兵行塘县城破避江北有
发其与门人募兵事被收将刑取袭衣自敛跌坐
而死仍戮其尸(见明史及辑览) (第 18a 页)
居中书舍人戚勋令妻及子女、子妇先缢,乃举火自焚,从死者二十人。举人夏维新,诸生王华、吕九韶自刎死。
贡生黄毓 祺者,好学,有盛名,精释氏学。与门人徐趋举兵行塘,以应城内兵。及城陷,两人逸去。明年冬,趋侦江阴无备,率壮士十四人袭之。不克,皆死 。毓 祺既逸去,避江北。其子大湛、大洪被收,兄弟方争死。 而毓 祺以敕印事发,逮系江宁狱,将刑,其门人告之期,命取袭衣自敛,趺坐而逝。
朱集璜,字以发,昆山贡生。
贡生黄毓 祺者,好学,有盛名,精释氏学。与门人徐趋举兵行塘,以应城内兵。及城陷,两人逸去。明年冬,趋侦江阴无备,率壮士十四人袭之。不克,皆死 。毓 祺既逸去,避江北。其子大湛、大洪被收,兄弟方争死。 而毓 祺以敕印事发,逮系江宁狱,将刑,其门人告之期,命取袭衣自敛,趺坐而逝。
朱集璜,字以发,昆山贡生。
相同,恐即一书。因未收后本,存此备考。「孤忠后录」一卷,江阴祝纯嘏(芸堂)编;记丁亥(永历元年)江阴 贡生黄毓祺(尝参预城守事)
谋复常州,死金陵狱事。「嘉定县乙酉纪事」一卷,朱子素(九初)撰;所记与第二四二种「江南闻见录」附录「 (第 122 页)
、盛三也?梦也、神也?而咸为义理之所感也。惟足于义理而始可以感红旗之张将军。
江阴 贡生黄毓祺 字介兹,与弟毓礽好学有盛名 (第 378 页)
毓祺 精释氏学,性慷慨。其门人诸 (第 378 页)
生徐趋字佩玉,亦以气节著。江阴城守, 毓祺 与趋起兵行塘以应;鲁监国遥以授兵部尚书,赐敕印。城破, (第 379 页)
毓祺 亡命淮南,与其党栖山中。明年冬,侦城中无备,率王春等十四人来袭;不克,俱死。
趋被获,见县令刘景 (第 379 页)
绰,长揖不跪;左右叱云:『非尔父母官耶!何不跪』?趋厉声曰:『此故明降臣,何父母为』!令壮其志,拟释之;言:『吾知子非谋逆者。岂有所亲在狱,欲篡取之耶』?曰:『我何亲在?志不忘故国耳』。令曰:『若然,子必死耳』!曰:『我固不欲生,而遂为此也』!令言:『子诚奇士,吾将荐之以官』。趋乃笑曰:『汝为明进士,位至监司亦不卑矣;今降而为令。汝官且不能自择,而为我择官乎』!令言:『吾非得已,徒以吏隐耳』,曰:『汝外吏,欲去则去;天壤甚宽,何致含羞苟活贻青史玷哉』!令大惭,连呼送狱。丁亥正月八日,杀之。
已而,捕同谋者; 毓祺 既远逸,乃收其二子大湛、大江,兄弟争为死。时 (第 379 页)
毓祺 在泰州,寄书所善江纯一者,犹用故时官印。纯一之客持之,纯一惧,遂告变。 (第 379 页)
毓祺 见执,入江宁狱。命其具供,奋笔大书曰:『道重君亲、教先忠孝,避禅已久,岂有宦情!义愤激中,情不容已。 (第 379 页)
江阴 贡生黄毓祺 字介兹,与弟毓礽好学有盛名 (第 378 页)
毓祺 精释氏学,性慷慨。其门人诸 (第 378 页)
生徐趋字佩玉,亦以气节著。江阴城守, 毓祺 与趋起兵行塘以应;鲁监国遥以授兵部尚书,赐敕印。城破, (第 379 页)
毓祺 亡命淮南,与其党栖山中。明年冬,侦城中无备,率王春等十四人来袭;不克,俱死。
趋被获,见县令刘景 (第 379 页)
绰,长揖不跪;左右叱云:『非尔父母官耶!何不跪』?趋厉声曰:『此故明降臣,何父母为』!令壮其志,拟释之;言:『吾知子非谋逆者。岂有所亲在狱,欲篡取之耶』?曰:『我何亲在?志不忘故国耳』。令曰:『若然,子必死耳』!曰:『我固不欲生,而遂为此也』!令言:『子诚奇士,吾将荐之以官』。趋乃笑曰:『汝为明进士,位至监司亦不卑矣;今降而为令。汝官且不能自择,而为我择官乎』!令言:『吾非得已,徒以吏隐耳』,曰:『汝外吏,欲去则去;天壤甚宽,何致含羞苟活贻青史玷哉』!令大惭,连呼送狱。丁亥正月八日,杀之。
已而,捕同谋者; 毓祺 既远逸,乃收其二子大湛、大江,兄弟争为死。时 (第 379 页)
毓祺 在泰州,寄书所善江纯一者,犹用故时官印。纯一之客持之,纯一惧,遂告变。 (第 379 页)
毓祺 见执,入江宁狱。命其具供,奋笔大书曰:『道重君亲、教先忠孝,避禅已久,岂有宦情!义愤激中,情不容已。 (第 379 页)
象观兄象升,战死真定;弟象晋,以国变,去为僧。从弟象同及诸子侄,先后死者以百计。盖合门殉国矣。
典史陈明遇、主簿阎应元、诸生许大 用、黄 毓祺等起兵江阴。降人方某来知江阴县,促民去发;大用呼于明伦堂:『头可断,发不可去』!相与设太祖位,恸 …… (第 385 页)
训导潘文先家居,城陷而死。冯厚敦及妻妹,皆死。主事沈鼎科,尽室死。中书舍人戚勋及妻子媳女,北面再拜,自缢死。武进举人夏维新、诸生王华、吕九韶数十人,自刎死。周德,先数日驱妻子自焚死。许大用,亦尽室自焚死。诸生薛某,继周之子也;亦死。博托屠江阴,死者数万,无一降者。 贡生黄 毓祺、弟毓礽、门生徐趋方起兵行塘,与城中应;城破,亡去。监国鲁 (第 387 页)
王以 毓祺为兵部尚书;隆武帝以为浙、直军门,得署官 (第 387 页)
属。 毓祺伪为卜者,与常熟武举许应达、通州薛继周偕居;人见来者礼之如大帅,则疑甚。又使徐摩以巡抚印檄责钱谦 (第 387 页)
益,使输金;谦益不予。江纯一谓:『摩必厚获归,发之当大得』。遂以告,应达、继周皆被杀;所谓故敕之狱 也。 毓祺索笔书:『道重君亲,教先忠孝;逃禅已久,岂有宦情?义愤激中,不能自已』!又为「小游仙草」,语多讥 …… (第 387 页)
是役也,士民多死,谦益哀贿刑官,免。趋寻城无备,复帅王春等十四人来袭。被执,见知县刘景倬不跪,叱为降臣;景倬好语之,复斥其罪曰:『汝以进士官两司,降而为令,犹曰不得已;天壤甚宽,何至含羞苟活、贻玷青史哉』?明年,戮死;十四人亦死。 毓祺子大湛、大洪 (第 388 页)
,当 毓祺远匿时,兄弟争死,各配隶功臣家;众以金赎之,教授以终。
有归姜者,不知何许人;入城,自掷死。 (第 388 页)
周相公者,通州诸生也 ;与 毓祺同执至南京,死。
隆武帝闻之,语人曰:『我子孙遇江阴人,虽三尺童子,亦当加敬也』。
诸生 (第 388 页)
典史陈明遇、主簿阎应元、诸生许大 用、黄 毓祺等起兵江阴。降人方某来知江阴县,促民去发;大用呼于明伦堂:『头可断,发不可去』!相与设太祖位,恸 …… (第 385 页)
训导潘文先家居,城陷而死。冯厚敦及妻妹,皆死。主事沈鼎科,尽室死。中书舍人戚勋及妻子媳女,北面再拜,自缢死。武进举人夏维新、诸生王华、吕九韶数十人,自刎死。周德,先数日驱妻子自焚死。许大用,亦尽室自焚死。诸生薛某,继周之子也;亦死。博托屠江阴,死者数万,无一降者。 贡生黄 毓祺、弟毓礽、门生徐趋方起兵行塘,与城中应;城破,亡去。监国鲁 (第 387 页)
王以 毓祺为兵部尚书;隆武帝以为浙、直军门,得署官 (第 387 页)
属。 毓祺伪为卜者,与常熟武举许应达、通州薛继周偕居;人见来者礼之如大帅,则疑甚。又使徐摩以巡抚印檄责钱谦 (第 387 页)
益,使输金;谦益不予。江纯一谓:『摩必厚获归,发之当大得』。遂以告,应达、继周皆被杀;所谓故敕之狱 也。 毓祺索笔书:『道重君亲,教先忠孝;逃禅已久,岂有宦情?义愤激中,不能自已』!又为「小游仙草」,语多讥 …… (第 387 页)
是役也,士民多死,谦益哀贿刑官,免。趋寻城无备,复帅王春等十四人来袭。被执,见知县刘景倬不跪,叱为降臣;景倬好语之,复斥其罪曰:『汝以进士官两司,降而为令,犹曰不得已;天壤甚宽,何至含羞苟活、贻玷青史哉』?明年,戮死;十四人亦死。 毓祺子大湛、大洪 (第 388 页)
,当 毓祺远匿时,兄弟争死,各配隶功臣家;众以金赎之,教授以终。
有归姜者,不知何许人;入城,自掷死。 (第 388 页)
周相公者,通州诸生也 ;与 毓祺同执至南京,死。
隆武帝闻之,语人曰:『我子孙遇江阴人,虽三尺童子,亦当加敬也』。
诸生 (第 388 页)
明李赤心之兵溃于茶陵,大掠衡、永、郴、桂,走广西。
明堵胤锡以胡一青、赵印选兵守衡州。
明黄毓 祺被执至江宁,不屈;死之。
(第 758 页)
毓 祺之起兵行塘也,鲁监国授以兵部尚书敕印;隆武帝亦遥授为浙直军门,得私署官属 (第 758 页)
。毓 祺伪为卜者,与常熟武举许彦达游通州,主湖荡桥之薛继周家。凡游击、参将自海上来见者,虽满装,及入谒则青 (第 758 页)
衣垂手;众疑之。将起义,遣江阴徐摩致书钱谦益提银五千,用巡抚印钤之。谦益知其事必败,却之;持空函返。摩之友人徽州江纯一谓摩返必挟重赀,发之可得厚利,诣营告变 ;毓 祺遂与彦达、继周同就江宁狱,江以南所谓故敕之狱也 (第 758 页)
。毓 祺奋笔书供曰:『道重君亲,教先忠孝;避禅已久,岂有宦情!义愤激中,情不容已。明主嘉诚,遣使授职;招贤 …… (第 758 页)
临赎之归葬,变服为黄冠去。大临字西起,常熟人。是狱也,江南人士多死,谦益以哀吁问官,开脱获免焉(考曰 :毓 祺有「小游仙诗」)云:『大梦谁分丑与妍,白杨风起总茫然;瓠缘无用从人剖,膏为能明苦自煎。桂折兰摧诚短 …… (第 758 页)
更;乌喙只堪同患难,龙颜难与共升平。遥空自有饥鹰击,古路曾无狡兔横!为报韩卢并宋鹊,只今公等固当烹』 !毓 祺在狱,每章自注之,以付邓大临。他诗皆不传)。
我大清兵复取明宁德。
明朱成功屯兵分水关。 (第 759 页)
明堵胤锡以胡一青、赵印选兵守衡州。
明黄毓 祺被执至江宁,不屈;死之。
(第 758 页)
毓 祺之起兵行塘也,鲁监国授以兵部尚书敕印;隆武帝亦遥授为浙直军门,得私署官属 (第 758 页)
。毓 祺伪为卜者,与常熟武举许彦达游通州,主湖荡桥之薛继周家。凡游击、参将自海上来见者,虽满装,及入谒则青 (第 758 页)
衣垂手;众疑之。将起义,遣江阴徐摩致书钱谦益提银五千,用巡抚印钤之。谦益知其事必败,却之;持空函返。摩之友人徽州江纯一谓摩返必挟重赀,发之可得厚利,诣营告变 ;毓 祺遂与彦达、继周同就江宁狱,江以南所谓故敕之狱也 (第 758 页)
。毓 祺奋笔书供曰:『道重君亲,教先忠孝;避禅已久,岂有宦情!义愤激中,情不容已。明主嘉诚,遣使授职;招贤 …… (第 758 页)
临赎之归葬,变服为黄冠去。大临字西起,常熟人。是狱也,江南人士多死,谦益以哀吁问官,开脱获免焉(考曰 :毓 祺有「小游仙诗」)云:『大梦谁分丑与妍,白杨风起总茫然;瓠缘无用从人剖,膏为能明苦自煎。桂折兰摧诚短 …… (第 758 页)
更;乌喙只堪同患难,龙颜难与共升平。遥空自有饥鹰击,古路曾无狡兔横!为报韩卢并宋鹊,只今公等固当烹』 !毓 祺在狱,每章自注之,以付邓大临。他诗皆不传)。
我大清兵复取明宁德。
明朱成功屯兵分水关。 (第 759 页)
时江以南义师亦林立:太湖,则职方主事吴易、举人孙兆奎为倡,诸生陆世钥、沈自炳、沈自駉等应之;江阴,则典史阎应元、陈明遇为主, 贡生黄毓祺
、生员徐趋应之;松江,则前兵部侍郎沈犹龙、给事中陈子龙、中书李待问、前罗源知县章简起兵,与水师吴志葵 …… (第 42 页)
丁亥(十五日),降将李成栋以我大清兵入广州,聿及苏观生皆自杀。报至,瞿式耜请守峡口;不从。
丁酉(二十五日),上奔梧州;以朱治为两广总督,守肇庆。
是月,江阴 黄毓祺 、徐趋起兵袭县城;不克,趋死之。我大清肃亲王豪格诛献贼于凤凰山;其馀党孙可旺等陷佛图关,平蜀侯曾英死 …… (第 60 页)
是月,揭重熙招江西故将张自盛、洪国玉、曹大镐、李安民四营兵驻宁都、石城间,傅鼎铨亦合浙东徐孝伯军驻徐博:图复江西。朱成功屯兵分水关,图复惠、潮。江 阴黄毓 祺被执至南京;不屈,死之。 …… (第 72 页)
苏兆人字寅侯,吴江诸生。少为张肯堂弟子。江南失守,亡命至海上,鲁监国授中书舍人,进礼部主事。尝谓肯堂曰:『先生他日必死国事,兆人请先驱』!比江 阴黄毓 祺殉节,兆人和其狱中诗,有「不改衣冠可为士,误移头面即成魔」句;时海上诸老晨夕聚处,惟以一死相期。舟 …… (第 495 页)
卢象观(弟象同、陈坦公、毛重泰、方明、潘文焕、葛麟)
阎应元(陈明遇、许用德、冯厚敦等) 黄毓 祺(徐趋)
顾杲(王谋、张龙文、巢之梁、朱某)
沈犹龙(睦明永、李待问、章简等) …… (第 561 页)
陆世仪
张履祥(吴蕃昌) 王建常 傅山(子眉、胡庭、卫蒿)
孙奇逢 李容 王夫 之( 兄介之、唐端笏、刘惟赞、陈五鼎)
孙双 朱鹤龄(陈启源)(补)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 …… (第 701 页)
王夫之,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中岁称一瓢道人,更名壶;晚仍旧名。父朝聘,受学于衡阳宿儒伍定相;夫 之与 兄介之能大其业,而夫之尤奇伟。崇祯壬午(一六四二),兄弟同举于乡。献贼陷衡州,胁诸名士以伪官;兄弟走 …… (第 719 页)
康熙时,吴逆僭号于衡州,伪僚有以「劝进表」属者;辞曰:『某亡国遗臣,欠一死耳;今汝亦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逃之山中。久之,卒。自题其墓曰:「明遗臣王夫之之墓」;又自铭曰:『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邱,固衔恤以永世』。盖沧桑黍离之戚,至死不忘。所著书有「周易稗疏」、「周易考异」、「尚书稗疏」、「毛诗稗疏」、「毛诗考异」、「春秋稗疏」、「尚书引义」、「春秋家说」(见「四库书目」),盖七十馀种云。
介之字石子;崇祯壬午(一六四二),与弟夫之同举于乡。筑室衡、永万山中,鳏居不娶,鹑衣草食终其身。著 (第 720 页)
丁亥(十五日),降将李成栋以我大清兵入广州,聿及苏观生皆自杀。报至,瞿式耜请守峡口;不从。
丁酉(二十五日),上奔梧州;以朱治为两广总督,守肇庆。
是月,江阴 黄毓祺 、徐趋起兵袭县城;不克,趋死之。我大清肃亲王豪格诛献贼于凤凰山;其馀党孙可旺等陷佛图关,平蜀侯曾英死 …… (第 60 页)
是月,揭重熙招江西故将张自盛、洪国玉、曹大镐、李安民四营兵驻宁都、石城间,傅鼎铨亦合浙东徐孝伯军驻徐博:图复江西。朱成功屯兵分水关,图复惠、潮。江 阴黄毓 祺被执至南京;不屈,死之。 …… (第 72 页)
苏兆人字寅侯,吴江诸生。少为张肯堂弟子。江南失守,亡命至海上,鲁监国授中书舍人,进礼部主事。尝谓肯堂曰:『先生他日必死国事,兆人请先驱』!比江 阴黄毓 祺殉节,兆人和其狱中诗,有「不改衣冠可为士,误移头面即成魔」句;时海上诸老晨夕聚处,惟以一死相期。舟 …… (第 495 页)
卢象观(弟象同、陈坦公、毛重泰、方明、潘文焕、葛麟)
阎应元(陈明遇、许用德、冯厚敦等) 黄毓 祺(徐趋)
顾杲(王谋、张龙文、巢之梁、朱某)
沈犹龙(睦明永、李待问、章简等) …… (第 561 页)
陆世仪
张履祥(吴蕃昌) 王建常 傅山(子眉、胡庭、卫蒿)
孙奇逢 李容 王夫 之( 兄介之、唐端笏、刘惟赞、陈五鼎)
孙双 朱鹤龄(陈启源)(补)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 …… (第 701 页)
王夫之,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中岁称一瓢道人,更名壶;晚仍旧名。父朝聘,受学于衡阳宿儒伍定相;夫 之与 兄介之能大其业,而夫之尤奇伟。崇祯壬午(一六四二),兄弟同举于乡。献贼陷衡州,胁诸名士以伪官;兄弟走 …… (第 719 页)
康熙时,吴逆僭号于衡州,伪僚有以「劝进表」属者;辞曰:『某亡国遗臣,欠一死耳;今汝亦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逃之山中。久之,卒。自题其墓曰:「明遗臣王夫之之墓」;又自铭曰:『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邱,固衔恤以永世』。盖沧桑黍离之戚,至死不忘。所著书有「周易稗疏」、「周易考异」、「尚书稗疏」、「毛诗稗疏」、「毛诗考异」、「春秋稗疏」、「尚书引义」、「春秋家说」(见「四库书目」),盖七十馀种云。
介之字石子;崇祯壬午(一六四二),与弟夫之同举于乡。筑室衡、永万山中,鳏居不娶,鹑衣草食终其身。著 (第 720 页)
常熟诸生徐守质,奉母避兵于乡。乡兵起,守质以母病不能迁;兄守噩谓之曰:尔去我留。方相让而兵至,守噩遁去,母与妹俱投井死;守质亟从之,兵挽其发。守质踞坐而骂,杀于井旁。其友冯知十猝遇大兵于客舍,奋臂格斗,中矢而死。
阎应元、沈鼎科、戚勋、冯厚敦、 黄毓祺 、徐趋(江阴)
江阴,小邑也;而城守之严,江以南无若之者,则赖于典史阎应元。侯承祖之守金山卫, …… (第 287 页)
、江阴举人夏维新、诸生王华于城将陷,皆痛饮自刎。
黄毓祺,字介子,江阴贡生;与弟毓礽皆有名于时。 毓祺 深于禅学,而性慷慨忠义。其门人诸生徐趋,字佩玉;亦有气节。江阴城守, (第 290 页)
毓祺 与趋起兵行塘以应城中。鲁王遥授兵部尚书,赐敕印。江阴破, (第 290 页)
毓祺 亡命淮南。趋与其党趋山中。明年冬,率王春等十四人袭江阴;十四人俱死,趋被获。见知县刘景绰,长揖不跪。 (第 290 页)
阎应元、沈鼎科、戚勋、冯厚敦、 黄毓祺 、徐趋(江阴)
江阴,小邑也;而城守之严,江以南无若之者,则赖于典史阎应元。侯承祖之守金山卫, …… (第 287 页)
、江阴举人夏维新、诸生王华于城将陷,皆痛饮自刎。
黄毓祺,字介子,江阴贡生;与弟毓礽皆有名于时。 毓祺 深于禅学,而性慷慨忠义。其门人诸生徐趋,字佩玉;亦有气节。江阴城守, (第 290 页)
毓祺 与趋起兵行塘以应城中。鲁王遥授兵部尚书,赐敕印。江阴破, (第 290 页)
毓祺 亡命淮南。趋与其党趋山中。明年冬,率王春等十四人袭江阴;十四人俱死,趋被获。见知县刘景绰,长揖不跪。 (第 290 页)
城隍云:不遣子回,汝先得祸。允升惧四月初一日,命子回大舍,后从死围城中。观此则天数可知矣(备览))。 贡生黄毓祺,
于八月二十一日,溷于逃人内出城;清兵退,乃归,后竟死难(黄字 (第 19 页)
介之, 住东门内,助银筑东城垣,故号黄半城。今万佛林,是黄所建其□,故址也。后 (第 19 页)
介之 欲恢复江阴约众八月十五,半夜杀入兵备道署,因黄昏放铳太早,兵备道陈服远赏月未卧,纠兵杀出, (第 19 页)
毓祺 败,出城远遁。其党株连死二百馀人,全家抄没,事败后变姓名,遁于淮南,寄居僧庵为僧作疏;一日,僧往人家 (第 19 页)
礼忏通诚,主人闻之甚佳,问焉,以告。因延为师,久之事觉,为人所首,捕至金陵,挺然不屈,供状皆四六。 介之 才学,著于当时,凡十三科不中,卒而以殉节死。哀哉(事 (第 19 页)
介之, 住东门内,助银筑东城垣,故号黄半城。今万佛林,是黄所建其□,故址也。后 (第 19 页)
介之 欲恢复江阴约众八月十五,半夜杀入兵备道署,因黄昏放铳太早,兵备道陈服远赏月未卧,纠兵杀出, (第 19 页)
毓祺 败,出城远遁。其党株连死二百馀人,全家抄没,事败后变姓名,遁于淮南,寄居僧庵为僧作疏;一日,僧往人家 (第 19 页)
礼忏通诚,主人闻之甚佳,问焉,以告。因延为师,久之事觉,为人所首,捕至金陵,挺然不屈,供状皆四六。 介之 才学,著于当时,凡十三科不中,卒而以殉节死。哀哉(事 (第 19 页)
孤忠后录
江阴野史氏祝纯嘏芸堂甫编
顺治二年乙酉, 贡生黄毓祺, 谋复故明。
(第 23 页)
毓祺, 字介之,号大愚,天启元年恩贡,家住江阴东城内,守城之役,与友人参将张宿、上舍程璧等,歃血固盟,协力拒 (第 23 页)
守,至八月城破, 毓祺 潜渡海,谋请兵于镇南伯。有僧浪仙,泄其事于武弁王珑。珑以邑人杀其家口,衔恨刺骨,嗾官兵火搜, (第 23 页)
毓祺 赖先出,得免。因传檄四方,阴合同志。文云:即如江上孤城,首倡人间大义,斩馘万计,固守八旬。□□棘荆, (第 23 页)
俯视敌人如草芥;弹丸□□,至今马骨如山邱。亦可见我非脆骨柔肠,必不可扶之弱植;彼非四目两口,必不可胜之雄师:特系乎顺逆之人心与盛衰之士气。时旧臣遗老,所在不靖。檄至,往往响应。三年丙戌十月,广西永明王改元永历。十一月,广东唐王改元绍武。
生员徐趋,袭江阴城;兵备道徐服远却走之。
毓祺 晋归营葬,约众于八月十五夜,杀入兵备道衙门,然后再守江阴。薛纯知 (第 23 页)
之,私以谋反首,中表徐趋拂衣起曰,发不发,等死耳,宁制人,毋为人制。侦知城中无备,遂不告 毓祺, 独以千馀人袭之。时届黄昏,放太早,兵使徐服远赏月未卧,纠兵杀出,乃败。辟城远遁,明早 (第 24 页)
毓祺 闻变,心知趋所为,挺剑蹈海而去。
其党又株杀二百馀人,全家抄掠。
四年丁亥,楚世子监国于夔州 (第 24 页)
江阴野史氏祝纯嘏芸堂甫编
顺治二年乙酉, 贡生黄毓祺, 谋复故明。
(第 23 页)
毓祺, 字介之,号大愚,天启元年恩贡,家住江阴东城内,守城之役,与友人参将张宿、上舍程璧等,歃血固盟,协力拒 (第 23 页)
守,至八月城破, 毓祺 潜渡海,谋请兵于镇南伯。有僧浪仙,泄其事于武弁王珑。珑以邑人杀其家口,衔恨刺骨,嗾官兵火搜, (第 23 页)
毓祺 赖先出,得免。因传檄四方,阴合同志。文云:即如江上孤城,首倡人间大义,斩馘万计,固守八旬。□□棘荆, (第 23 页)
俯视敌人如草芥;弹丸□□,至今马骨如山邱。亦可见我非脆骨柔肠,必不可扶之弱植;彼非四目两口,必不可胜之雄师:特系乎顺逆之人心与盛衰之士气。时旧臣遗老,所在不靖。檄至,往往响应。三年丙戌十月,广西永明王改元永历。十一月,广东唐王改元绍武。
生员徐趋,袭江阴城;兵备道徐服远却走之。
毓祺 晋归营葬,约众于八月十五夜,杀入兵备道衙门,然后再守江阴。薛纯知 (第 23 页)
之,私以谋反首,中表徐趋拂衣起曰,发不发,等死耳,宁制人,毋为人制。侦知城中无备,遂不告 毓祺, 独以千馀人袭之。时届黄昏,放太早,兵使徐服远赏月未卧,纠兵杀出,乃败。辟城远遁,明早 (第 24 页)
毓祺 闻变,心知趋所为,挺剑蹈海而去。
其党又株杀二百馀人,全家抄掠。
四年丁亥,楚世子监国于夔州 (第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