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六月,高宏图请辍阁事,总漕江上;避士英也。宏光帝许之。初,阮大铖在南京谈兵击剑,觊以边材见。金坛周镳、无锡顾杲、长洲杨廷枢、贵池 吴应箕
、芜湖沈士柱、宜兴陈贞慧、馀姚黄宗羲、鄞孙万泰等恶其人,作「留都防乱揭」讨之;大铖不敢出。 (第 32 页)
  时英山、霍山、舒城、潜山、太湖、凤阳及于河南之光固、湖北之罗田,义师堡寨不胜数。其著者,浮山、张山、横山、飞旗山、女儿山等寨凡四十八所,是以有洞主、寨主之名;惜其事不尽详。及张煌言入长江,庐、和、滁、六安之间义兵堡寨犹不忘明;故使魏耕入英、霍图纠集,距南都亡十年矣。故皖北义师,埒于江、浙也。
  义士徐淮起兵当涂,屯于山中。闻吴汉超在华阳,往为部署。攻句容诸县,皆下之。后败没。
   举人吴
应箕起兵 (第 378 页)
州。
应箕素义愤;闻义兵起,书其壁:『韩亡子房奋,帝秦鲁连 (第 378 页)
耻』!大募士卒,攻县城,不克。同事者亡 去,
应箕独以计复建德、东流,与徽州应;金声承制,以为池州推官,监纪军务。及声 (第 379 页)
败,
应箕方治兵泥湾,飞檄诋丑洪承畴;以兵击之,走山中。被获,辄居上座;众亦义之,不加害。将戮于市,曰:『 (第 379 页)
    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起光禄卿;御史毛羽健劾其党邪,罢去。明年定逆案,论徒,赎为民。流寇偪皖,大铖避居南都,招纳游侠谈兵说剑,觊以边才召。时金坛周镳、无锡顾杲、长州杨廷枢、贵池 吴应箕
、芜湖沈士柱、宜兴陈贞慧、馀姚黄宗羲、鄞县万泰等皆复社中名宿,聚讲南京;流贼扰江北,烽火及于瓜、步, …… (第 246 页)
槌床大恨(考曰:本「史外」「周礼部传」、「党祸纪略」)。归德侯方域者,尚书恂之子也;负才气,与贞慧、 应箕
善,亦以避乱寓秦淮,昵歌姬李香君。大铖欲纳交方域,介以求解于诸名士。方域未忍拒,李香君曰:『陈君有高 (第 246 页)
    汉超字许公,强直有胆。北都之变,与其友汤廷铉谋募师赴难;南都立,乃止。既而南都又覆,慨然曰:『天下事遂已乎』?议保宁国境,无应者。时尹民兴流寓泾县,汉超走告之,约初浣起兵城守。初浣字雪度,三人中惟初浣为本邑人。
  明贵池副贡生 吴应箕
起兵复建德、东流。
     (第 496 页)
应箕
字次尾,号楼山,贵池人。善今古文词,意气横厉。崇祯壬午(一六四二),以乡试副榜贡;入京,公卿咸加礼异 (第 496 页)
。南都之以防乱揭帖逐阮大铖也, 应箕
实倡之。周镳下狱, (第 496 页)
应箕
入视;大铖急捕之,连夜亡命去。诸义兵起,有奉宗室朱盛浓为号者; (第 496 页)
应箕
起兵应之,题壁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攻池州不克,同事者亡去, (第 496 页)
应箕
乃独募士以计复建德、东流。
  明前青阳知县庞昌允谋起兵,不克;死。
    昌允字载玉,西充人;崇 (第 496 页)
    璜初徙家属于瀹杭村,禁诸吏不得通私问。既闻金声败,方严兵登陴,而黄澍已献城矣。将自刎,吏持之;乃归村舍,语妻茅氏以同死。夜将阑,匿幼子于别室,呼长女宝德起。女年十四,方熟睡,问『何为』?曰:『死尔』!女即延颈就刃。茅氏整衣卧,璜刀截其喉。有顷,茅氏呼曰:『未也』!再刃乃绝。璜自刎不殊,居人舁之至幕府;不语不食,越五日自抉其喉死。
  明池州推官 吴应箕
兵败被执,死之。
    金声之擢都御史也,承制署 (第 542 页)
应箕
池州推官,监纪军事。未几,声败,王师逼; (第 542 页)
应箕
众溃,匿婺源、祁门界。被获,不屈。与官兵偕,辄踞上坐,众亦敬其名,不加害。将戮之市, (第 542 页)
应箕
曰:『此非我死所』。至松林,曰:『可矣』!一卒以刀拟 (第 542 页)
  何楷,字元子,闽人。著五经解诂。余入其书室,方为周易解诂。收罗甚博,百年以来,穷经之士,黄石斋、郝楚望及公而三耳。唐王时,公以左都御史叱郑芝龙于殿上,致政而归,芝龙使人戕其耳于途中。
   吴应箕,
字次尾,贵池人。复社国表四集,为其所选,故声价愈高。尝于西湖舟中 (第 48 页)
,赞房书罗之文,次日杭人无不买之;坊人应手不给,即时重刻。其为人所重如此。 次尾
亦好收书,然未经考索,书贾多欺之; (第 49 页)
次尾
不知也。辛巳,与冯跻仲同入大学,相得益彰。一日,礼部陶英人邀饮, (第 49 页)
次尾
袖出一纸,欲拘顾媚。余引烛烧之,亦一笑而罢。改革之际,起兵山中,未几而败。
  刘城,字伯宗,贵池人 (第 49 页)
。为人平易,无 次尾
之锋铓。虽挂名防乱揭,阮大铖亦不忌之。戊寅,余信宿其家;四壁图书,不愧名士也。
  钱禧,字吉士,苏 …… (第 49 页)
  梅朗中,字朗三,宣城人。世以诗名,前有圣俞、后有禹金;而朗三行住坐卧,无不以诗为事。禹金有文纪,自汉至隋;朗三纂赋纪以补之。冯汝言辑汉魏六朝诗纪,朗三搜其遗者逸句断章,亦二大帙。戊寅,余登其家三层楼,禹金读书之所也;古木苍

然,下临古冢。发其藏书,朗三以陈旅集赠我。辛巳,在南中,与共晨夕者数月,宿观音阁。夜半鸟声聒耳,朗三推余起听曰:此非喧鸟覆春洲乎?如此诗境,岂忍睡去!薄暮,出步燕子矶,看渔舟集岸,斜阳挂网,别一境界。有言某家多古画,余与朗三往观,二更而返;月明如昼,复上酒楼沽饮。遇崔昭病卧楼上,就其榻访之。
  赵初浣,字雪度,泾县人。癸酉,偕一僧来湖上。 吴次尾
每于广座,议论锋起,即琐屑之争,亦不让人。雪度曰:焉有名士而终日妄言者乎?其后死于围城。
  金浑, …… (第 51 页)
  陈子龙,字卧子,华亭人。为绍兴推官,撰先忠端公祠堂碑铭。余邑有疑狱,余一言卧子,遂出死罪二。其相信如此。吴胜兆之狱,卧子望门投止,牵连甚众,人以比之张俭焉。卧子少年之文,恃才纵横。艾千子与之论文,极口鄙薄,以为少年不学,不宜与老学论辩,自取败缺。海内文章家,无不右千子。以余观之,千子徒有其议论。其摹仿欧、曾,摹仿王、李者,亦唯之与阿。卧子晚亦趋于平淡,未尝屑屑于摹仿之间,未必为千子之所及也。



  陈贞慧,字定生,阳羡人。国门广业之社,定生与 次尾
主之,周旋数月。姚太夫人六十之诞,少保(于廷)、定生父子皆有诗。
  黄居中,字明立,居金陵之芦巷 (第 53 页)
  方奄党之锢也,东林桴鼓复盛。慈溪冯都御史元飏兄弟,浙东领袖也;月旦之评,待公而定。踰时,中官复用事,于是逆案中人,弹冠共冀燃灰。在廷诸臣,或荐霍维华、或荐吕纯如,或请复涿州冠带。阳羡出山,已特起马士英为凤督,以为援阮大铖之渐。即东林中人如常熟,亦以退闲日久,思相附和。独南中太学诸生,居然以东都清议自持,出而扼之。乃以大铖观望南中,作南都防乱揭。宜兴陈公子贞慧、宁国沈徵君寿民、贵池 吴秀才应箕
、芜湖沈上舍士柱共议:以东林子弟,推无锡顾端文公孙杲居首;天启被难诸家,推公居首;其馀以次列名。大铖 …… (第 156 页)
杀之。时公方之南中,上书阙下而祸作。太夫人叹曰:章妻、滂母,乃萃吾一身耶?贞慧亦逮至,镳论死,寿民、 应箕
、士柱亡命;公等惴惴不保。驾帖未出而大兵至,得免。
  南中归命,公踉跄归浙东,则刘公已死节,门弟子 …… (第 156 页)
  崇祯中,复用涓人,逆党咸冀录用;而在廷诸臣,或荐霍维华、吕纯如,或请复涿州冠带。至阳羡出山,特起马士英为凤督。士英以阮大铖为援,奄党又炽;即东林中如钱谦益以退閒日久,亦相附和矣。独南都太学诸生仍持清议,乃以大铖观望南中,必生他变,作南都防乱揭文。宜兴陈贞慧、宁国沈寿民、贵池 吴应箕
、芜湖沈士柱共议署名:东林子弟,首推无锡顾文端公之孙杲;被难诸家,推宗羲;缙绅,则推周仪部镳。大铖衔 …… (第 163 页)
  及周延儒再召,谋翻逆案,起马士英督凤阳,为阮大铖地。于是南太学诸生,作留都防乱公揭,斥大铖。陈公子贞慧、沈徵君寿民、 吴秀才应箕
、沈上舍士柱共议:东林子弟,推无锡顾杲居首;珰祸诸家,推先生为首;馀以次列名。戊寅秋七月事也。壬午, …… (第 176 页)
    之宛上,访沈眉生徵君,不遇。欲抵安庆,徵君弟治先寿国知之,拉公入城,则梅朗三朗中、麻孟璇三衡与徐律时、颜庭生十馀人出迎于路,遂寓徐乾岳家(律时父),款留十日。至朗三家,登三层楼,发其藏书,朗三赠公以陈旅集。将行,出宿治先家,公卧后,治先发公匣,空无所有;以五十金置其中,锁如故。迟明,公知之;□治先曰:此子会银也(其壁上有会单)。凡人窘则举会,奈何以饷余乎?坚辞不受。之池州,访刘伯宗城,信宿而别。时中官复用事,逆党共冀燃灰,阮大铖以重贿新声,招摇白下。七月,金坛周仲驭镳与宜兴陈定生贞慧、贵池 吴次尾应箕
出南都防乱揭,集诸名士攻之;以顾子方杲(文端公孙)与公为首,次左硕人国柱、子直国(二人忠毅公子)、 …… (第 191 页)
    之南中,主黄比部明立居中家;千顷堂之书,至是翻阅殆遍(公自庚午迄辛巳,尝主于其家)。朝天宫有道藏,公自易学以外,有干涉山川者,悉手抄之。闻焦氏书欲售,公急往讯;因不受奇零之值而止。与宣城梅朗三共晨夕者数月。一日出步燕子矶,看渔舟集岸、斜阳挂网;有言某家多古画,公与朗三往观,二更而返。陶礼部英人邀饮, 吴次尾
袖出一纸,欲拘顾媚;公引烛烧之,一笑而罢。都御史方孩未震孺过访,谓公曰:君文有师法,不落世谛,真古文 …… (第 193 页)
    四月,闻京师失守,即从刘念台先生之杭。寓吴山海会寺,与章公羽侯正宸、朱公未孩大典、熊公雨殷汝霖为召募义旅计。已而福王监国之诏至,公遂之南中,上书阙下。时阮大铖以定策功骤起,思修报复,遂广揭中人姓名(共一百四十人)造蝗蝻录(以东林为蝗、复社为蝻),欲一网杀之。里中有奄党某,首纠念台先生及其三大弟子:则祁都御史世培、章给事羽侯与公也。继而里中奄党徐大化之侄署光禄丞者,复特疏纠公,遂与顾子方杲并逮,陈定生亦逮至。周仲驭论死,沈眉生、 吴次尾
、沈昆铜亡命,左硕人子直兄弟入宁南军;公等惴惴不保。时邹掌院虎臣与子方有姻连,故迟其驾帖;公踉跄归浙 (第 195 页)
  时江以南义师亦林立:太湖,则职方主事吴易、举人孙兆奎为倡,诸生陆世钥、沈自炳、沈自駉等应之;江阴,则典史阎应元、陈明遇为主,贡生黄毓祺、生员徐趋应之;松江,则前兵部侍郎沈犹龙、给事中陈子龙、中书李待问、前罗源知县章简起兵,与水师吴志葵、黄蜚相应;昆山,则举人周室瑜、贡生朱集璜、陈大任杀投降之县丞阎茂才,奉总兵王佐才拒守,前邑令杨永言与诸生吴其沆、陶瑊、归庄、顾炎武起兵应之;嘉定,则进士黄醇耀、举人张锡眉、教谕龚用圆、诸生马元调、夏云蛟、唐全昌奉前左通政侯峒曾拒守;休宁,则御史金声、诸生江天一为倡,推官温璜转饷应之。而前山东巡抚邱祖德与举人钱龙文、生员麻三衡、沈寿荛起兵攻宁国,前职方郎中尹民兴与生员赵初浣、吴汉超起兵守泾县,贵池副榜 吴应箕
起兵复建德、东流,与声、天一相援应;浙西则翰林屠象美、郎中钱、生员郑宗彝起兵嘉兴,参将方元章、副将 …… (第 42 页)
  是月,江南徽、宁事急,黄道周疏乞师、乞饷,为郑芝龙所阻。泾县陷,赵初浣死之。绩溪陷,金声、江天一死之;连陷徽州,温璜死之。池州溃, 吴应箕
死之。惟吴易出没太湖,吴汉超收邱祖德之遗众与当涂徐淮聚众华阳,黄毓祺、徐趋匿淮上,崛强未即下。上加易 …… (第 45 页)
  金声(江天一、姜孟卿等) 邱祖德(沈寿荛、麻三衡、吴太平等)
     尹民兴(吴汉超、赵初浣)  吴应
(庞昌胤、吴源长、裘君量)
     谢琢(钱国华、司石磐、缪鼎吉、弟鼎言)
     周损(傅梦 …… (第 562 页)
  徐趋,江阴诸生。与王春等十四人袭江阴,被获;见县令刘景绰,长揖不跪。左右

叱曰:『非尔父母官邪?何不跪』!趋厉声曰:『此故明降臣,何父母为』!令壮其志,拟释之;言『吾知子非谋逆者。岂有所亲在狱,欲篡取之邪』!曰:『我何亲在!志不忘故国耳』。令曰:『若然,子必死矣』!曰:『我固不欲生,遂为此也』!令曰:『子诚奇士,吾将荐之以官』。趋乃笑曰:『汝为明进士,位至监司,亦不卑矣。今降而为令;汝官不能自择,而为我择官乎』!令曰:『吾以吏隐耳』。曰:『汝外吏,欲去则去;天壤甚宽,何致含羞苟活贻青史玷哉』!令大惭,连呼「送狱」。丁亥(一六四七)正月八日,杀于市。
  顾杲字子方,无锡人;光禄卿宪成从子。性豪迈,尚气节。酒后与贵 池吴应
箕掀髯抵掌谈天下事,辄痛哭;哭罢,辄狂歌。阮大铖之侨居金陵也,思结纳后进以延时誉,蓄声伎、日置酒高会 …… (第 577 页)
  乙酉(一六四五)夏,王师破池州,奉太祖高皇帝像,率士民拜哭,谋起兵;门人江天一曰:『徽州形胜地,诸县皆阻隘可守;独绩溪平迤当孔道,宜筑关隘以重兵据之,与他县为砥柱』。遂筑丛山关,屯军分守六岭。于是,宁国邱祖德、泾县尹民兴、徽州温璜、贵 池吴应
箕多应之。隆武帝授声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总督南直军务;声刊布诏书,曰:『使南中知闽地之有主』。遂拔 …… (第 584 页)
,且恐累族人;乃归死。临刑,不屈膝;剖其腹,胆长三寸。妻戚氏,坠楼死。初浣,泾县人;城破,被杀。
   吴应
箕字次尾,贵池人。善今、古文词,复社领袖也。崇祯壬午(一六四二),以乡试副榜贡入京,公卿咸加礼异。南 (第 588 页)
都之以「防乱揭帖」逐阮铖也 ,应
箕实倡之。周镳下狱 (第 588 页)
,应
箕入视;大铖急捕之,亡命去。
  乙酉(一六四五)秋,义兵起。有奉宗室朱盛浓为号者 (第 588 页)
,应
箕起兵应之;题壁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攻池州,不克;同事者亡去 (第 588 页)
,应
箕独募士以计复建德、东流台。都御史金声承制,署为池州推官,监纪军事。
  声败,王师逼 (第 588 页)
,应
箕众溃,匿婺源、祁门界。被获,不屈。与官兵偕,辄踞上坐;众亦敬其名,不加害。将戮之市 (第 588 页)
,应
箕曰:『此非死所』!至松林,曰:『可矣』!一卒以刀拟之;叱曰:『吾头岂汝可断邪』!伸颈谓总兵黄某曰: (第 588 页)
『以此烦公!然无去吾冠,将以见先朝于地下也』。其就刑处,至今血迹犹存。所著有 「楼
山堂前、后集」、「熹朝忠节录」二卷、「两朝剥复录」十卷、「留都见闻录」三卷、「东林本末」六卷、「续觚 (第 588 页)
不觚录」二卷。分宜张尔公尝 称应
箕人文似陈同甫;时以为知言。我朝赐通谥 …… (第 588 页)
  皖中被寇,大铖乃避居秦淮,倾资延纳游侠;选事之流多附之,谈兵说剑,坐客常满。比边警日急,希将以边才召也。时金坛周镳、无锡顾杲、长洲杨廷枢 、贵池
吴应箕、芜湖沈士柱、馀姚黄宗羲、鄞县万泰等皆复社中名宿,聚讲南京;恶之甚,草「留都防乱公揭」逐之,列 (第 883 页)
  盛浓字扬亭,楚藩裔。弘光时,为马士英讦巡按御史黄澍凌逼宗室,严旨逮问;士英因荐授池州推官。澍之嗾左良玉兵犯阙,实盛浓为之也。池州失,避至石埭。

  乙酉(一六四五)七月,起兵复石埭,又复东流。遂与贵池 吴应箕
合攻池州,不克;乃分兵复建德。八月,遇王师于大岭,战颇利。九月,兵大至,盛浓不能御,退守甲子岭。未几 (第 966 页)
  清豫王分兵略定各属,而命御史王懩、刘光斗、鸿胪丞黄家鼒等分往招抚。家鼒至苏,被杀。苏州诸生顾所受服儒服哭文庙,投泮池死。原任少詹徐汧沉虎丘后溪死。玄妙观前卖面人夫妇对经死。常州石生及卖扇欧姓者,投西庙池中死。又一乡民鬻薪入城,闻安抚使至,跃入文城坝南龙游河死。五牧畜鹈鸟者薛叟,以薙发自经死。常熟诸生徐怿,以薙发自经死;诸生项志宁不食死。武进诸生董元哲痛哭死。至各处起兵见杀,

则贵池 诸生吴应箕
、宣城诸生麻三衡、武弁陈有功、余元宣、万会、吴国桢;而苏州原任游击鲁之玙及武韦韬,俱战死。嘉定原任通 (第 58 页)
  朱盛浓,字杨亭,楚府宗室也。居江夏,弘光时,授池州推官。及池州失,盛浓避之石埭。乙酉七月,起兵复石埭、又复东流,遂与贵池太学生 吴应箕
合兵攻池州,不克,乃分兵复建德。八月,遇大兵于大岭,战颇利。九月,大兵至,盛浓退守甲子岭。十月,建德 (第 43 页)
:郡中十万户,谁非吾党?不可一、二数也。临刑,终不屈膝。剖其腹,胆长三寸。妻戚氏,坠楼而死。
    吴应箕
、庞昌胤(池州)

  池州则奉朱盛浓为主,而 (第 293 页)
吴应箕
应之。 (第 293 页)
应箕
字次尾,贵池人;复社领袖也。言论风旨,士争趋之;公卿以下,视其臧否以为荣辱。阮大铖在京都, (第 293 页)
应箕
率诸名士噪而逐之;大铖不敢较,然愤甚,欲甘心焉。弘光立, (第 293 页)
应箕
亡命走他乡。乙酉,起兵攻池州,复建德、东流;及十月而兵溃,逃婺源、祁门界,为黄总兵所获。不肯屈,将戮 (第 293 页)
于市, 应箕
曰:不可。迁于松林,曰:可矣。一卒以刀拟之 (第 293 页)
应箕
叱曰:吾头岂汝可断?伸颈谓 (第 293 页)
茅山。阮大铖在南京为任侠,以新声高会招徕文士,思以起用;寿民恶之。其劾嗣昌也,并及大铖。于是,顾杲、 吴应箕
推寿民意,出南都防乱 …… (第 351 页)
、笃友谊,自言才疏意广。甲申以前贷金至六百,皆急朋友之急也。
  刘城,字伯宗,贵池人。少负隽才,与 吴应箕
齐名。史可法开府安庆,甚器重之;每大事,咨访焉。崇祯丙子,诏大吏保举天下才智杰出之士,与甲科并用;江 …… (第 352 页)
其间无所救正者余也;惟伯宗尝与我书预言之,吾愧伯宗多矣。城见马、阮擅政,知必败,杜门不出。及江南亡, 吴应箕
以起兵死难,愈愤恨不自聊,徬徨山泽。未几,竟死。
    (当时保举亦多得士,惜其未尽登廊庙也;或试 (第 353 页)
!著「边险图说」万馀言。曰:使我得笞兵万里,持此可报天子矣。当是时,社会盛兴,古怀与芜湖沈士柱、贵池 吴应箕
、宣城沈寿民、梅郎三等,皆称莫逆交。南都防 (第 362 页)
    中军程士皮、诸生项千里、武举洪二魁,皆被获而杀;许伯,字伯辅,阵亡。
    推官温璜,字宝忠,乌程人,自刎。
     吴应箕,
字次尾,贵池人,募一旅以应声,兵溃,逃婺源山中,名捕得之。将戮于市, (第 102 页)
应箕
不可曰:『吾血不当落尘中』!已至松下 (第 102 页)
应箕
曰:『此吾毕命之所』 (第 102 页)
。有卒拟刃向之,叱曰:『吾头岂汝可断』!一裨将颇敬 应箕,
(第 103 页)
应箕
拱手谓之曰:『以此劳公』。
    附录:马嘉,字六礼,壬午举人;方国焕,字孔文;剃发命下,嘉为绝命 (第 103 页)
而介生所谓随声附和而亦不复与千子参订。介生谓兄简臣曰:『鄙儒不知时变』!从此亦不复通问矣。先是,贵池 吴次尾应箕
与吴门徐君和鸣时合七郡十三子之文为匡社,行世已久;至是,共推金沙主盟。介生乃益扩而广之,上江之徽、宁 …… (第 47 页)
  宁国府宣城县:沈寿民、沈寿国、徐贞一、孙文煌、梅朗中。
  泾县:万应隆、赵初浣、王徽、万祝。
  池州府贵池县:刘城、詹政、 吴应箕
、刘廷銮。
  青阳县:吴钟、孙象壮、吴中美、吴介、孙象震、姜寅、张国敉。 (第 57 页)
流贼扰江北,烽火及于瓜步、浦口,诸名士虑大铖且为贼内应,则刊留都防乱公檄以讨之。无锡顾杲为首,而贵池 吴应箕
、刘城、宣城沈寿民、唐允甲、宜兴陈贞慧、松江徐孚远、吴县杨延枢、钱禧、归德侯方域数百人附之。大铖内衔 (第 39 页)
吴应箕
、宣城麻三衡,不可胜数。大抵皆文士尚气节者也。黄淳耀者,字蕴生,嘉定人也。自少即有志圣贤之学,工制义 …… (第 33 页)
  古文虽一艺,而道寓焉。故古之名此者,非独其文之美也,必其人之贤。就其言之深浅而学之,醇疵盖莫掩矣。然自唐、宋八家而后,人虽各本其学以为之,而其法则莫能外。明自归熙甫取法欧、曾而更而貌,王道思犹不及也,而侯朝宗、魏冰叔则皆得于三苏为多。侯方域,字朝宗,商邱人也。少从其父恂宦京师,习知朝中君子小人之故,矫矫立名节,好大言,遇人不肯平面视,喜睚眦报复。然一语合,辄吐出肺肝,誉不容口;赈友之急,能不惜千金。著名于复社,与宜兴陈贞慧定生、贵池 吴应箕次尾
交最善。先是,顾泾阳、高景逸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多从之游,故魏忠贤诬为东林党;而复社则杨维斗、张天如 …… (第 36 页)
,日谈兵,冀以边才召用。复社顾杲以乡试至南京,惧其为乱,刊留都防乱揭逐之,列名者数百人,方域、贞慧、 应箕
皆与焉。方域尝往来于女妓李香家,有王将军者,为贳酒奏伎,积旬不倦。方域疑而问故,王将军屏人曰:是阮光 (第 36 页)
禄所愿纳交于君者也。光禄为君之友 吴君次尾
、陈君定生所诟,愿请解于君。李香谓方域曰:妾幼识陈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 …… (第 36 页)
,因醉卧不起。王将军殊怏怏,辞去,不复通。大铖家畜优伶,善演所自作剧号燕子笺者。方域置酒会贞慧、 应箕
而使徵阮伶,大铖窃喜,使其奴来侦。方度曲,四座称善,渐论天下事,及大铖,遂大骂不止。大铖闻而益恨,思 …… (第 37 页)
羁,又失意去,顾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妾亦不复歌矣。及福王立,大铖柄用,兴大狱。贞慧先械送下狱, 应箕
潜入视,即夜亡去。而方域亡,渡江依镇将高杰,得免。方域既好为古文,末年将刻集,集中文未脱稿者,一夕补 (第 37 页)
缀立就,人竞奇之。入大清,以疾卒,年三十七。而 应箕
先起兵贵池,死焉。贞慧以入狱受刑,南京亡,脱归,终于家。同时,南昌王猷定于一,以古文名,与方域相埒; (第 37 页)
  钱澄之,字饮光,原名秉镫;桐城人.少以名节自励.有御史巡按至皖,盛仪从;

谒孔子庙,诸生迎迓门外.澄之忽前扳车,御史大骇,止车;因抗声数其秽行.御史故阉党,方自幸脱「逆案」;内惧,不敢究其事.澄之以此名闻.是时,复社、几社始兴;比郡中主坛坫者,宣城沈寿民 、池阳
吴应箕、桐城则澄之及方以智.而澄之又与陈子龙、夏允彝辈联云龙社,以接武东林.
  澄之体貌伟然,好饮 (第 962 页)
  巡抚徽宁池太等处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金声,休宁人;南京破,保徽州,通表唐王,寻为大兵间道袭,执至江宁,不屈死(见明史及辑览)
  监纪推官 吴应箕,
贵池人;为诸生,尚气节,起兵应金声,屯师泥湾,谕降不从,被获死(见明史及辑览)
  都御史王瑞, (第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