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鈔類
編年類
名闻录用。民年七十以上,给绢米有差。」己丑,洪承畴擒故明瑞昌王朱议贵及湖贼赵正,斩之。乙未,朱聿钊弟 聿鐭
僭号绍武,据广州,佟养甲、李成栋率师讨之,斩 聿鐭
及周王肃𥄳、益王思、辽王术雅、邓王器、钜野王寿圠、通山王蕴越、高密王弘椅、仁化王慈魶、鄢陵王肃汭
频有功。二年,移师江南,克扬州,下江宁,追败明福王于芜湖,予拖沙喇哈番。三年,从端重亲王博洛下福建, 明唐王
奔汀州,赉塔率师攻破其城,进拜他喇布勒哈番。明桂王据湖南。六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进衡州,战败明将陶养
鄂尔泰惜我锜前卒,不获举,人谓其遇与东同。有湘南诗集。
彭孙遹
彭孙遹,字骏孙,海盐人。父期生, 明唐王 时官太仆卿,死赣州。长子孙贻以毁卒,孙遹其少子也。顺治十六年进士,授中书。素工词章,与王士祯齐名,号
彭孙遹
彭孙遹,字骏孙,海盐人。父期生, 明唐王 时官太仆卿,死赣州。长子孙贻以毁卒,孙遹其少子也。顺治十六年进士,授中书。素工词章,与王士祯齐名,号
大学士,余授官有差。是月大兵取赣州,内侍王坤仓卒奉由榔仍走梧州,式耜等力争,乃回肇庆。十一月,唐王弟 聿𨮁
自闽浮海至粤。时闽旧臣苏观生撤兵奔广州,与布政使顾元镜、总兵官林察等谋立 聿𨮁,
伪号绍武,与由榔相拒。是月由榔亦自立于肇庆,伪号永历,遣兵部侍郎林佳鼎讨 聿𨮁。
会大兵由福建取广州,执 聿𨮁,
观生自缢,祭酒梁朝钟、太仆卿霍子衡等俱死。肇庆大震,王坤复奉由榔走梧州。
明年二月,由平乐、浔州走
明年二月,由平乐、浔州走
★石匮书曰:我朝天下,不亡于正德,应亡于天启。若我先帝,勤俭精明、锐意图治,宵衣旰食、惕厉焦劳;其奈有君无臣,社鼠城狐,共亡其国:实是中兴之令主,反为亡国之孱王。天道至此,颠倒极矣!但其正命殉亡,身死社稷;千秋抱痛,万姓悲思。汉、唐、宋末代之君,所不能效其万一者也。余故于甲申三月,遂痛明亡。乃以弘光、永历仅列世家,不入本纪;此则痛思先帝,真同鹃泣。世有罪我,窃附麟书。■
唐王 世家(黄道周、郑鸿逵立于福建,年号隆武)
唐王聿键,为唐定王第七世孙袭封也。先是,崇祯间,贼四 (第 71 页)
唐王 世家(黄道周、郑鸿逵立于福建,年号隆武)
唐王聿键,为唐定王第七世孙袭封也。先是,崇祯间,贼四 (第 71 页)
★石匮书曰:自古中兴之佐,身肩恢复之任者,当禄山之乱,则汾阳王郭子仪、临淮王李光弼;当朱泚之乱,则西平王李晟。然皆帝在灵武、帝在梁州,去行在甚远;然后得以进止自如,迄有成效。及至后世,未能恢复旧土,先为册立新君。南渡立康王,遂有秦桧;留都立福王,遂有马士英;福建立 唐王,
遂有刘承胤。汴书生曰:『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此是千古通病,何怪乎何腾蛟之迄无成功 (第 388 页)
奇胤既殉赣,其友在浙闻讣,曰:『二存诚不负所学哉』!方灯下走笔记奇胤始末,忽四壁惨惨若动;久微闻有声,友曰:『二存来顾余!余言不实,唯鉴之』!
陈邦彦,字会斌,广东顺德人。弘光改元,邦彦以诸生走金陵,上「中兴政要三十二策」,不用。 唐王 入闽,得其书于户部郎中苏观生,叹曰:『奇才』!既即位,有旨召见,未赴,及家授监纪推官,会邦彦方隽乡试 (第 409 页)
陈邦彦,字会斌,广东顺德人。弘光改元,邦彦以诸生走金陵,上「中兴政要三十二策」,不用。 唐王 入闽,得其书于户部郎中苏观生,叹曰:『奇才』!既即位,有旨召见,未赴,及家授监纪推官,会邦彦方隽乡试 (第 409 页)
(郑成功传。东里新谈曰:「福王以芝龙子为太子,事见明季遗闻」;今考遗闻绝无为太子之文,误读遗闻耳;且 唐王
而非福王也。为太子之说本出于谈往,而谈往亦传闻之讹 …… (第 19 页)
史纪事本末)。道周字幼平,漳浦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数上书言时事。后翼戴 唐王, 王以道周学行高,敬礼之;而芝龙班在上,众议抑芝龙,文武由是不和。及为清所执,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 …… (第 23 页)
永明王讳由榔,桂王之子,避乱于梧。以福州既失,广西巡抚瞿式耜与两广总督丁魁楚议,十月立王监国,改元永历;以明年为元年,以肇庆府署为行宫(三藩纪事、明季遗闻。以明年为元年,据行在阳秋及郑成功传康熙二年癸卯郑经称永历十七年之文;但成功传又曰成功起隆武元年迄永历十六年凡十七年者,以隆武即位为明年即位,故差一年也)。十一月,粤人苏观生奉 唐王 弟聿入广州城自立,伪号绍武;无几,为清兵 (第 28 页)
史纪事本末)。道周字幼平,漳浦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数上书言时事。后翼戴 唐王, 王以道周学行高,敬礼之;而芝龙班在上,众议抑芝龙,文武由是不和。及为清所执,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 …… (第 23 页)
永明王讳由榔,桂王之子,避乱于梧。以福州既失,广西巡抚瞿式耜与两广总督丁魁楚议,十月立王监国,改元永历;以明年为元年,以肇庆府署为行宫(三藩纪事、明季遗闻。以明年为元年,据行在阳秋及郑成功传康熙二年癸卯郑经称永历十七年之文;但成功传又曰成功起隆武元年迄永历十六年凡十七年者,以隆武即位为明年即位,故差一年也)。十一月,粤人苏观生奉 唐王 弟聿入广州城自立,伪号绍武;无几,为清兵 (第 28 页)
八月,仙霞关警报至。上即于二十一日启行;上与中营皆骑马,犹载书十馀扛以从。二十七日,出奔汀州。有十馀骑叩城,曰扈跸者;开门纳之,则追骑也,遂执上与曾后。后至九龙潭投水死,上崩于福京。或曰建宁代死者为 唐王
聿钊,汀州代死者为张致远;上实未死(杨陆荣「纪事」言:帝与曾妃骈斩汀州城下)。其从死之臣:赖垓(戊辰 (第 56 页)
六月,唐王监国福京,闰月即皇帝位(甲申日记作七月),以七月以后为隆武元年.唐王名聿键,小字长寿,太祖子唐定王桱之后.崇祯五年袭位,年三十一矣.九年秋八月,京师戒严,王率护军勤王,汝南道周以兴制之不听.至裕州,巡按御史杨绳武以闻,旨下切责;下部议,废为庶人,安置凤阳高墙.十七年三月北都陷,南京福王立,改元弘光,以明年为元年; 唐王
赦出高墙,礼臣请复王爵不许.十一月,命徙驻广西之平乐府.明年(即弘光元年)五月,行抵杭州,而南都已覆 …… (第 7 页)
六月,浙东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方逢年等迎鲁王监国绍兴.时浙西已降附,清兵方在江楚;吏部侍郎杨廷麟、兵部侍郎万元吉、国子祭酒刘同升等以义师往来捍御,克复吉安、临江等处.遂加廷麟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剑便宜从事;元吉副都御史,总督江西、湖广诸军;以同升为南赣巡抚.时 唐王 优礼郑氏,以闽事属之.芝龙长子森入见,奇其表,赐国姓,改名成功,命提督禁旅,以驸马都尉体制从事.芝龙 …… (第 9 页)
、陈嫔及内官死者十馀人.王死于福州(三藩纪事本末、小腆纪年作王与曾妃同斩于汀州之府堂).其殉难之臣有 唐王 聿钊与弟聿、部郎赖垓、给事中熊纬、御营总兵胡上琛、定远侯邓文昌等.或曰代死者为张致远,王实未死;后 …… (第 17 页)
时大学士何吾驺走广州,十二月迎降.大学士曾樱、路振飞走居中左所.大学士黄景昉走泉州.大学士朱继祚走兴化.吕大器奔广东.熊开元为僧.太仆寺少卿王瑞避山中,有欲荐令出者,自经死.振飞后赴桂王召,卒于途.都督胡献深与其妾衣冠对坐,饮药于私第.有赵昂者不肯薙发,从容刎死于家.先是阮大铖赴江干乞降,从清兵攻仙霞关,僵朴石上死.马士英既降,清兵至顺昌,搜龙扛得士英等请 唐王 出关己为内应 …… (第 17 页)
福建提督杨名高奏官兵进剿邵武,擒明宁南伯洪国玉、总兵李安民、阁部揭重熙,命斩之.甲申之变,原任福宁州知州揭重熙同副总兵洪日升起兵勤王.南京破,重熙复招集乡勇徐组绶等起兵湖东,会益王兵起;既败,重熙复趋福州.闻 唐王 赴赣州,倍道趋之,为清兵掩击,大溃.收散卒至安东诸砦,令联络以待;而身入南昌,以觇虚实.五年,金声桓 (第 31 页)
六月,浙东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方逢年等迎鲁王监国绍兴.时浙西已降附,清兵方在江楚;吏部侍郎杨廷麟、兵部侍郎万元吉、国子祭酒刘同升等以义师往来捍御,克复吉安、临江等处.遂加廷麟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剑便宜从事;元吉副都御史,总督江西、湖广诸军;以同升为南赣巡抚.时 唐王 优礼郑氏,以闽事属之.芝龙长子森入见,奇其表,赐国姓,改名成功,命提督禁旅,以驸马都尉体制从事.芝龙 …… (第 9 页)
、陈嫔及内官死者十馀人.王死于福州(三藩纪事本末、小腆纪年作王与曾妃同斩于汀州之府堂).其殉难之臣有 唐王 聿钊与弟聿、部郎赖垓、给事中熊纬、御营总兵胡上琛、定远侯邓文昌等.或曰代死者为张致远,王实未死;后 …… (第 17 页)
时大学士何吾驺走广州,十二月迎降.大学士曾樱、路振飞走居中左所.大学士黄景昉走泉州.大学士朱继祚走兴化.吕大器奔广东.熊开元为僧.太仆寺少卿王瑞避山中,有欲荐令出者,自经死.振飞后赴桂王召,卒于途.都督胡献深与其妾衣冠对坐,饮药于私第.有赵昂者不肯薙发,从容刎死于家.先是阮大铖赴江干乞降,从清兵攻仙霞关,僵朴石上死.马士英既降,清兵至顺昌,搜龙扛得士英等请 唐王 出关己为内应 …… (第 17 页)
福建提督杨名高奏官兵进剿邵武,擒明宁南伯洪国玉、总兵李安民、阁部揭重熙,命斩之.甲申之变,原任福宁州知州揭重熙同副总兵洪日升起兵勤王.南京破,重熙复招集乡勇徐组绶等起兵湖东,会益王兵起;既败,重熙复趋福州.闻 唐王 赴赣州,倍道趋之,为清兵掩击,大溃.收散卒至安东诸砦,令联络以待;而身入南昌,以觇虚实.五年,金声桓 (第 31 页)
大清顺治三年丙戌春正月朔,鲁王御殿受朝。遣兵部尚书柯夏卿如福州聘,唐王深自抑损,手书报王,言:朕无子,王为太侄,和衷协力,共拜孝陵。朕有天下,终致于王。取东浙职官均列朝籍,转饟十万犒师。王意终不慊,发敕封郑芝龙兄弟为公。于是, 唐王
大怒,囚使者裘兆锦、林必达,斩陈谦,浙闽竟成水火。二月,叛将张国柱劫定海总兵王鸣谦入掠馀姚,其部曲张 …… (第 28 页)
合军攻福清,阵没,汝翥不屈死。是岁,即桂王永历始年也。
顺治五年戊子正月,鲁王舟次琅琦,有传言 唐王 未死,或云在五指山为僧,议遣使访迎。又议为思宗发丧。同安伯扬耿及大学士朱继祚攻兴化,大清守道彭遇颽使 …… (第 30 页)
又十年癸亥,大清兵入台湾,郑克塽出降,宁靖王术桂死之。鲁世子及宗室皆北迁,分屯田河南。
论曰:「野录」称何吾驺被 唐王 之召,道出南雄,问同知李世辅曰:君闽人也,闽遂兴乎?曰可也。来兵虽劲,皆辽土燕齐人及左良玉、刘泽清降 …… (第 36 页)
也。今举朝不惟薪胆仇雠而聚谋蜗角兄弟,是倒施也。后祸败竟如其言。鲁王才望远逊 唐王, 而孤单扼守钱江,南蔽闽、广,亦讫一载。其后桂王声教不及东南,赖穷岛扬帆,犹系江南义士之气,故特追而记 (第 37 页)
合军攻福清,阵没,汝翥不屈死。是岁,即桂王永历始年也。
顺治五年戊子正月,鲁王舟次琅琦,有传言 唐王 未死,或云在五指山为僧,议遣使访迎。又议为思宗发丧。同安伯扬耿及大学士朱继祚攻兴化,大清守道彭遇颽使 …… (第 30 页)
又十年癸亥,大清兵入台湾,郑克塽出降,宁靖王术桂死之。鲁世子及宗室皆北迁,分屯田河南。
论曰:「野录」称何吾驺被 唐王 之召,道出南雄,问同知李世辅曰:君闽人也,闽遂兴乎?曰可也。来兵虽劲,皆辽土燕齐人及左良玉、刘泽清降 …… (第 36 页)
也。今举朝不惟薪胆仇雠而聚谋蜗角兄弟,是倒施也。后祸败竟如其言。鲁王才望远逊 唐王, 而孤单扼守钱江,南蔽闽、广,亦讫一载。其后桂王声教不及东南,赖穷岛扬帆,犹系江南义士之气,故特追而记 (第 37 页)
邦彦数为观生画策,不用。福州破,观生遁入羊城,闻永明王称监国,使邦彦奉表至肇庆劝进;已行,而观生意中变,别奉聿。永明王夜召邦彦决策太后前,邦彦请王急正大位,以系人心;发南雄劲卒取韶州,制粤东十郡之七,而委其三于 唐王,
使代我受敌,而徐乘其敝。丁魁楚辈皆以为然。于是擢邦彦兵科给事中,赍敕还谕观生;至广州,彭耀先往被杀, (第 105 页)
福王立,马士英遣田仰代之;归寓苏州.唐王时,起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大兵进仙霞关,唐王走汀州;振飞追赴不及,退入安平镇.丁亥,误闻唐王遁在粤,同万年英泛海就之;舟次虎门,始知乃 唐王
弟聿,故相苏观生等共立,建号绍武.已败,遂不敢前,回依厦门.后赴永明王召,卒于途(「明史」;参「东 (第 548 页)
永明王名由榔,桂王常瀛少子、神宗孙;初封衡阳。张献忠陷衡州,桂王避于梧州。乙酉,[桂]王薨于梧。丙戌, 唐王
死,两广总督丁魁楚与广西巡抚瞿式耜会议监国。阁学兵部尚书吕大器、原任兵部尚书李永茂俱至,以丙戌十月十 (第 8 页)
崇祯甲申闯贼破京师,江西在籍翰林院修撰刘同升闻变,痛哭几绝;檄告江西十三郡绅士举义复仇,缟素别丘垄而出。至南昌,遇职方主事杨廷麟,大集绅士于澹台祠,为怀宗发丧,涓吉誓师进发。福王立,授同升中允、廷麟左庶子,俱辞不拜。 唐王
立于福州,擢同升少詹事、兵部侍郎,总理江西;而廷麟以东阁大学士召。廷麟以国破君亡,偷安海甸为非计,辞 …… (第 45 页)
随遣旷调黄朝宣、张先璧、刘承胤等兵先后俱至,而良玉已死。
五月, 唐王 自立于福州;王素知腾蛟贤,委任益至。李自成死,其将刘体仁、郝摇旗等观望无所归,腾蛟遣部将万大鹏招之。 (第 56 页)
摇旗等大悦,与大鹏俱至长沙,腾蛟开诚抚慰;于是蔺养成、王进才、牛有勇皆来归,骤增兵二十馀万,军声大振。既而,自成部将李锦、高必正率众逼常德,腾蛟命胤锡抚之,亦来降。于是,自成馀党悉归腾蛟,一时诧异事。而腾蛟上疏言:元凶已除,宜告郊庙;不言己功。 唐王 大喜,拜腾蛟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仍督师规取两江。于是,腾蛟部署降卒,参以旧军,乃题授黄朝 (第 56 页)
宣、张先璧为总兵官,刘承胤、李赤心(即李锦改名)、郝永忠(即郝摇旗改名)、袁宗弟、王进才及董英、马尽忠、马士秀、曹志建、王允成、卢鼎并开镇湖北:时所谓十三镇者也。丙戌正月,腾蛟拜表出师,李赤心败于湖北;腾蛟威望自此损。
已而, 唐王 死于汀州;腾蛟闻之,大恸。永明王立,以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丁亥,大兵逼长沙,腾蛟不 …… (第 56 页)
顺治二年(乙酉)八月,福王起原任户科给事中瞿式耜为应天府丞;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震孺巡抚广西。时,靖江王亨嘉据桂林,式耜与焦琏定计,令思恩参将陈邦傅以兵攻桂林,破之;王被擒,杀于福州。
九月, 唐王 死于汀州;式耜与魁楚奉永明王由榔监国肇庆。王拜式耜吏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兼掌兵部事。十月,王闻赣州 (第 58 页)
破,将趋梧州;式耜争之,不能得。十一月, 唐王 弟聿据广州,总督林佳鼎败殁;式耜视师峡口。
四年(丁亥),王师破广州、入肇庆,遂逼梧州,巡抚曹 (第 58 页)
随遣旷调黄朝宣、张先璧、刘承胤等兵先后俱至,而良玉已死。
五月, 唐王 自立于福州;王素知腾蛟贤,委任益至。李自成死,其将刘体仁、郝摇旗等观望无所归,腾蛟遣部将万大鹏招之。 (第 56 页)
摇旗等大悦,与大鹏俱至长沙,腾蛟开诚抚慰;于是蔺养成、王进才、牛有勇皆来归,骤增兵二十馀万,军声大振。既而,自成部将李锦、高必正率众逼常德,腾蛟命胤锡抚之,亦来降。于是,自成馀党悉归腾蛟,一时诧异事。而腾蛟上疏言:元凶已除,宜告郊庙;不言己功。 唐王 大喜,拜腾蛟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仍督师规取两江。于是,腾蛟部署降卒,参以旧军,乃题授黄朝 (第 56 页)
宣、张先璧为总兵官,刘承胤、李赤心(即李锦改名)、郝永忠(即郝摇旗改名)、袁宗弟、王进才及董英、马尽忠、马士秀、曹志建、王允成、卢鼎并开镇湖北:时所谓十三镇者也。丙戌正月,腾蛟拜表出师,李赤心败于湖北;腾蛟威望自此损。
已而, 唐王 死于汀州;腾蛟闻之,大恸。永明王立,以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丁亥,大兵逼长沙,腾蛟不 …… (第 56 页)
顺治二年(乙酉)八月,福王起原任户科给事中瞿式耜为应天府丞;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震孺巡抚广西。时,靖江王亨嘉据桂林,式耜与焦琏定计,令思恩参将陈邦傅以兵攻桂林,破之;王被擒,杀于福州。
九月, 唐王 死于汀州;式耜与魁楚奉永明王由榔监国肇庆。王拜式耜吏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兼掌兵部事。十月,王闻赣州 (第 58 页)
破,将趋梧州;式耜争之,不能得。十一月, 唐王 弟聿据广州,总督林佳鼎败殁;式耜视师峡口。
四年(丁亥),王师破广州、入肇庆,遂逼梧州,巡抚曹 (第 58 页)
尽失,无可踪迹而止。而谦益谄附士英,上书颂其功,与大铖深相结,得为礼部尚书;独演祚论死。
明年, 唐王 立,召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道梗,久而始至。汀州变,奔广东,与丁魁楚等拥立永明王;命以原官掌兵部事 …… (第 145 页)
山、叠山也』!乃作绝命诗三章,跃入池中死;年五十有二。
初,大典驻军金华,与闽相近;亦自通于闽。 唐王 乃就加文渊阁大学士,封婺安伯,督师浙东。阮大铖至,留与共事;金华土庶不能容,檄数其罪,逐之。大铖怒, …… (第 272 页)
张肯堂字载宁,号鲲渊;松江华亭人。天启乙丑进士。知浚县,弭盗安民,大著声绩;擢御史。流贼陷凤阳,皇陵震惊;疏劾阁臣,条上灭贼方略。寻出按福建;时抚军沈犹龙亦松产良吏,同心剿抚,寇氛少辑,论功受赉。还朝,掌河南道;条奏时事,词旨恳切,帝多嘉纳。旋迁大理寺丞。顷之,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初下车,漳南大盗郑芝龙以受抚,官至总兵,倚巢窟跋扈,私招盗五十馀人,报肯堂请留标下。肯堂曰:『剿盗,元戎职也。未有朝命而擅受降,不可』!即具疏入告;得严旨,悉论斩。芝龙以此衔之。南都立国,选兵三千入卫,令部将周蕃率之助防江;玺书褒美。时汀、漳
间有贼数万,出没剽掠。肯堂剿、抚并用,踰年悉平。
南中亡,芝龙弟鸿逵奉 唐王 至水口驿,肯堂具启迎;王复以书,言『两京沦没,陵寝暴露,怀枕戈复雠之志而无其地;流离蹈海,几作波臣。 …… (第 289 页)
甲申,闻国难,绝而复苏曰:『吾友马素修必死矣』!福王南渡,授吏部主事。抵南雄,而金陵亡。子福之,以起兵太湖死。钟峦转赴闽中, 唐王 以原官召,转员外郎。痛陈国事,时宰不悦;钟峦曰:『天下分崩,资群策犹恐不支。今日何日,尚欲拒人言耶』 …… (第 295 页)
林字子野,福州人。崇祯癸未进士,授海宁知县;有能名。邑有妖人以剑术惑众,能缘壁走,伏水中一、二日不出;聚党千人。闻都城陷,将举事;即捕杀之。南都覆,杭州不守;兵士乘乱鼓噪,环署乞饷。罪其为首者,而如其所请。以城孤不能存,弃官归。
闽中 唐王 立,召之欲置左右。黄道周督师请偕行,以户部员外郎司饷;改监察御史,往谕浙西。行至赣州,以典铨缺人召还 …… (第 300 页)
刘中藻(陈世亨等)
刘中藻字荐叔,福安人。崇祯庚辰进士,授行人。甲申之难薙发,被榜掠。贼败,南归。 唐王 立,始出以兵科给事中,宣谕浙东;张国维、熊汝霖不奉诏。还至金华,朱大典客之,荐其才;召对称旨,擢右佥 …… (第 301 页)
朱继祚,莆田人。万历己未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天启中,与修「三朝要典」;寻罢归。崇祯初,复官礼部右侍郎,充「实录」总裁。给事中葛枢言其纂修「要典」得罪清议,不可总裁国史;因谢病去。旋起南京礼部尚书,又以人言而罢。南渡时,起故官,协理詹事府事;未赴。 唐王 立,召拜东阁大学士;从至汀州。无何,王就擒,乃奔还乡里。
戊子春,鲁王监国在闽安镇,邻境州县多下 …… (第 302 页)
汤芬,字方侯,嘉善人。崇祯癸未进士,尝为史阁部监纪推官。闽中授御史、监国以为参政,分守兴、泉。城破,绯袍坐堂上,被杀。
乡官林嵋,字小眉;莆田人。由进士,为吴江知县。苏州失,归仕 唐王。 至是自缢。
都廷谏,杭州人,莆田知县也;被杀。
海澄复五日,即失;知县洪有文,饶州人 …… (第 303 页)
朱永祐字爰启,号闻元;上海人。崇祯甲戌进士。释褐,授刑部主事,调文选司;罢归。
乙酉,南中乱,预于松江夏、陈之师;事去,弃家航海。 唐王 立,进郎中,改户、兵二科都给事中,迁太常寺卿。为总制尚书张肯堂同乡,力荐为北征监军;诏监平彝侯周鹤芝 …… (第 303 页)
。闻主上起行中廷,盼望捷音,不能安坐,而臣终不能绝流而渡。臣今不能入杭,誓不再受一官』!王不许。闽中 唐王 立,诏至,张国维、熊汝霖主不奉诏。朱大典与肃乐议以『大敌在前而同姓先争,岂能成中兴之业,宜权称皇太侄 …… (第 317 页)
肃乐之解兵也,闽使召之;以江上之嫌不赴。及江上破,由海道入闽,请急提兵出关;不可。退入广东,疏陈越中十弊为戒; 唐王 优诏答之,以右副都御史召。即疏言故大学士孙嘉绩之忠,请恤典。未几,闽中破,与诸弟避至福清,展转文石、 …… (第 319 页)
戊子,王次闽安,肃乐请立史官纪事。寻晋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四疏力辞,不许;乃与马思理、林正亨同入直。时郑彩恣横,连害熊、郑,逆节大著。肃乐每日系于驾舟之次,票拟章奏,即其中接见宾客;封进后,则牵船别去,匡坐读书。彩初与肃乐颇相睦,自汝霖死,并疑之。先是, 唐王 殁,其将总兵官涂登华尚守福宁。督辅刘中藻时起兵福安,移兵攻之。城将破,登华欲降未决,谓人曰:『岂有海 …… (第 321 页)
少时,尝梦日堕其手,扶之稍稍上;终不支,渐小渐晦,卒堕臂下。心窃有异,私语其外舅董光远。寓海上时,传 唐王 在大帽山,拟赴之。间梦兄弟四、五人大临,哭尽哀,疑甚。未几,赧王讣至。盖其忠义性成,神明天通,而寤寝 …… (第 323 页)
闽中:郑为虹、黄大鹏、王士和、胡上琛
(唐王 立国之日浅,殉节之士众。是乃前之遗臣未殒南北难,留其身以有待者焉。其著于行事诸臣既各为传,此录其闽中 …… (第 340 页)
王士和字万育,金溪举人;避乱入闽。谒选,得吏部司务;即陈时政阙失凡六事,曰文职广而妄衔者多、武弁骄而立功者少、升迁骤而责任益轻、议论烦而实用惟寡、听纳博而精神愈劳、移跸频而民生自苦,疏列数千言。 唐王 读之,曰:『此苦口良药也。朕朝夕省览,尔诸文武亦共儆戒』!令刊所奏,分赐之。召士和入对,嘉奖备至。丙 …… (第 341 页)
。兆恒即呈进,而马士英亦于是日进「三朝要典」也。九月,擢本寺少卿,即奉命祭告。明年二月,乞假旋里。 唐王立,兆恒表贺,拜兵部左侍郎,寻进尚书;梦泰授兵科给事中,同命佐督师协守广信。广信为闽、楚出入要地 (第 413 页)
明年, 唐王 立,召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道梗,久而始至。汀州变,奔广东,与丁魁楚等拥立永明王;命以原官掌兵部事 …… (第 145 页)
山、叠山也』!乃作绝命诗三章,跃入池中死;年五十有二。
初,大典驻军金华,与闽相近;亦自通于闽。 唐王 乃就加文渊阁大学士,封婺安伯,督师浙东。阮大铖至,留与共事;金华土庶不能容,檄数其罪,逐之。大铖怒, …… (第 272 页)
张肯堂字载宁,号鲲渊;松江华亭人。天启乙丑进士。知浚县,弭盗安民,大著声绩;擢御史。流贼陷凤阳,皇陵震惊;疏劾阁臣,条上灭贼方略。寻出按福建;时抚军沈犹龙亦松产良吏,同心剿抚,寇氛少辑,论功受赉。还朝,掌河南道;条奏时事,词旨恳切,帝多嘉纳。旋迁大理寺丞。顷之,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初下车,漳南大盗郑芝龙以受抚,官至总兵,倚巢窟跋扈,私招盗五十馀人,报肯堂请留标下。肯堂曰:『剿盗,元戎职也。未有朝命而擅受降,不可』!即具疏入告;得严旨,悉论斩。芝龙以此衔之。南都立国,选兵三千入卫,令部将周蕃率之助防江;玺书褒美。时汀、漳
间有贼数万,出没剽掠。肯堂剿、抚并用,踰年悉平。
南中亡,芝龙弟鸿逵奉 唐王 至水口驿,肯堂具启迎;王复以书,言『两京沦没,陵寝暴露,怀枕戈复雠之志而无其地;流离蹈海,几作波臣。 …… (第 289 页)
甲申,闻国难,绝而复苏曰:『吾友马素修必死矣』!福王南渡,授吏部主事。抵南雄,而金陵亡。子福之,以起兵太湖死。钟峦转赴闽中, 唐王 以原官召,转员外郎。痛陈国事,时宰不悦;钟峦曰:『天下分崩,资群策犹恐不支。今日何日,尚欲拒人言耶』 …… (第 295 页)
林字子野,福州人。崇祯癸未进士,授海宁知县;有能名。邑有妖人以剑术惑众,能缘壁走,伏水中一、二日不出;聚党千人。闻都城陷,将举事;即捕杀之。南都覆,杭州不守;兵士乘乱鼓噪,环署乞饷。罪其为首者,而如其所请。以城孤不能存,弃官归。
闽中 唐王 立,召之欲置左右。黄道周督师请偕行,以户部员外郎司饷;改监察御史,往谕浙西。行至赣州,以典铨缺人召还 …… (第 300 页)
刘中藻(陈世亨等)
刘中藻字荐叔,福安人。崇祯庚辰进士,授行人。甲申之难薙发,被榜掠。贼败,南归。 唐王 立,始出以兵科给事中,宣谕浙东;张国维、熊汝霖不奉诏。还至金华,朱大典客之,荐其才;召对称旨,擢右佥 …… (第 301 页)
朱继祚,莆田人。万历己未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天启中,与修「三朝要典」;寻罢归。崇祯初,复官礼部右侍郎,充「实录」总裁。给事中葛枢言其纂修「要典」得罪清议,不可总裁国史;因谢病去。旋起南京礼部尚书,又以人言而罢。南渡时,起故官,协理詹事府事;未赴。 唐王 立,召拜东阁大学士;从至汀州。无何,王就擒,乃奔还乡里。
戊子春,鲁王监国在闽安镇,邻境州县多下 …… (第 302 页)
汤芬,字方侯,嘉善人。崇祯癸未进士,尝为史阁部监纪推官。闽中授御史、监国以为参政,分守兴、泉。城破,绯袍坐堂上,被杀。
乡官林嵋,字小眉;莆田人。由进士,为吴江知县。苏州失,归仕 唐王。 至是自缢。
都廷谏,杭州人,莆田知县也;被杀。
海澄复五日,即失;知县洪有文,饶州人 …… (第 303 页)
朱永祐字爰启,号闻元;上海人。崇祯甲戌进士。释褐,授刑部主事,调文选司;罢归。
乙酉,南中乱,预于松江夏、陈之师;事去,弃家航海。 唐王 立,进郎中,改户、兵二科都给事中,迁太常寺卿。为总制尚书张肯堂同乡,力荐为北征监军;诏监平彝侯周鹤芝 …… (第 303 页)
。闻主上起行中廷,盼望捷音,不能安坐,而臣终不能绝流而渡。臣今不能入杭,誓不再受一官』!王不许。闽中 唐王 立,诏至,张国维、熊汝霖主不奉诏。朱大典与肃乐议以『大敌在前而同姓先争,岂能成中兴之业,宜权称皇太侄 …… (第 317 页)
肃乐之解兵也,闽使召之;以江上之嫌不赴。及江上破,由海道入闽,请急提兵出关;不可。退入广东,疏陈越中十弊为戒; 唐王 优诏答之,以右副都御史召。即疏言故大学士孙嘉绩之忠,请恤典。未几,闽中破,与诸弟避至福清,展转文石、 …… (第 319 页)
戊子,王次闽安,肃乐请立史官纪事。寻晋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四疏力辞,不许;乃与马思理、林正亨同入直。时郑彩恣横,连害熊、郑,逆节大著。肃乐每日系于驾舟之次,票拟章奏,即其中接见宾客;封进后,则牵船别去,匡坐读书。彩初与肃乐颇相睦,自汝霖死,并疑之。先是, 唐王 殁,其将总兵官涂登华尚守福宁。督辅刘中藻时起兵福安,移兵攻之。城将破,登华欲降未决,谓人曰:『岂有海 …… (第 321 页)
少时,尝梦日堕其手,扶之稍稍上;终不支,渐小渐晦,卒堕臂下。心窃有异,私语其外舅董光远。寓海上时,传 唐王 在大帽山,拟赴之。间梦兄弟四、五人大临,哭尽哀,疑甚。未几,赧王讣至。盖其忠义性成,神明天通,而寤寝 …… (第 323 页)
闽中:郑为虹、黄大鹏、王士和、胡上琛
(唐王 立国之日浅,殉节之士众。是乃前之遗臣未殒南北难,留其身以有待者焉。其著于行事诸臣既各为传,此录其闽中 …… (第 340 页)
王士和字万育,金溪举人;避乱入闽。谒选,得吏部司务;即陈时政阙失凡六事,曰文职广而妄衔者多、武弁骄而立功者少、升迁骤而责任益轻、议论烦而实用惟寡、听纳博而精神愈劳、移跸频而民生自苦,疏列数千言。 唐王 读之,曰:『此苦口良药也。朕朝夕省览,尔诸文武亦共儆戒』!令刊所奏,分赐之。召士和入对,嘉奖备至。丙 …… (第 341 页)
。兆恒即呈进,而马士英亦于是日进「三朝要典」也。九月,擢本寺少卿,即奉命祭告。明年二月,乞假旋里。 唐王立,兆恒表贺,拜兵部左侍郎,寻进尚书;梦泰授兵科给事中,同命佐督师协守广信。广信为闽、楚出入要地 (第 4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