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集類
時令類
正史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元帝 敬帝
 卷第十四  陈纪
   武帝 文帝 废帝 宣帝 后主
 卷第十五上  后魏纪
    圣武帝 
神元帝 思帝 昭帝(桓帝/穆帝)平文帝
    惠帝 炀帝 烈帝 昭成帝 道武帝
   明元帝 太武 (第 3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通志卷十五上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后魏纪第十五上
   圣武帝 
神元帝 思帝 昭帝(桓帝/穆帝)平文帝
  惠帝 炀帝 烈帝 昭成帝 道武帝 明元
  帝 大武帝  …… (第 1a 页)
定帝崩僖
皇帝盖立僖帝崩威皇帝浍立威帝崩献皇帝邻立时
有神人言此土荒遐宜徙建都邑献帝年老乃以位授
圣武皇帝
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 …… (第 2a 页)
神兽似马其声类牛导引历年乃出始居丐奴故地其
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时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
钻研之义 圣武皇帝
(第 2b 页)
诘汾
尝田于山泽欻见辎軿自天而下既
至见美妇人自称天女受命相偶旦日请还期年周时
复会于此言终而别及期帝至先 (第 2b 页)
田处果见天女以所
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即始
祖神元皇帝也故时人谚曰 诘汾
皇帝无妇家力微皇 (第 2b 页)
蒌氏改/为蒌氏)合氏(官氏志大莫于/氏改为合氏)徐卢氏(汉景帝匈奴/徐卢庸来降)
(出自代北后魏 圣武皇帝诘汾
长子疋孤七世孙秃/发傉檀据南凉生贺降后魏太武见之曰与卿同源)
(可改为源氏位太尉陇西王生怀侍中冯翊公 (第 26a 页)
(末沮渠蒙逊僣称西河王号北凉都/张掖二主三十九年为后魏所灭也)秃发氏(西河鲜卑/也与后魏)
(同出 圣武帝诘汾
长子疋孤神元时率其部众徙河西/六代孙树机能据有凉州其族孙思复鞬生乌孤僣号)
(西平王称南凉都广武弟利 (第 10a 页)
之建德五年武帝败齐师于晋州乘胜逐
北齐人所弃甲仗未暇收敛稽胡乘閒窃出并盗而有
之乃立蠡升孙没铎为主号 圣武皇帝
年曰太平武帝 (第 51a 页)
 王父字为氏
(东海/)姬姓晋翼侯居翼城因氏焉
稷 后稷之子子孙氏焉

源 后魏 圣武帝诘汾
长子七世孙秃发傉檀据南凉
 子贺降后魏太武见之曰与卿同源可改为源氏
娄 出自姒姓夏少康裔孙东楼公封于 (第 47a 页)
  菑川靖王子侯者四人
陆侯何武帝时封 贾 延寿 坐罪死

广饶侯国武帝时封 坊 麟
瓶侯成武帝时封 龙 融 闵王莽时绝
俞闾侯毋害武帝时封 况 瞵亡后
  广川缪王子侯者九人
甘井侯光武帝时封坐杀人弃市
襄堤侯 圣武帝
时封坐酎金斤八两少四两免
新市侯吉昭帝时封 义 钦
东襄侯宽宣帝时封 使亲亡后 (第 15b 页)
帝败齐师于晋州(今平/阳郡)乘胜逐北齐人所弃
甲仗未暇收敛稽胡乘閒窃出盗而有之乃立蠡升孙
没铎为主号 圣武皇帝
后齐王宪为行军元帅讨破之
自是寇盗颇息 (第 28a 页)
二千馀里鼓行而进左将军雁门李栗将五万骑
为前驱别遣将军封真等从东道出军都袭燕幽州(魏/书)
(官氏志 拓跋诘汾
时馀部诸姓内入者有是贲氏后改/为封氏军都县前汉属上谷郡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燕)
(国有军都关贤曰今幽州 …… (第 30b 页)
亲万几纳直言放郑声远
佞人(几与机同/远于愿翻)国宝等愈惧 魏王圭使冠军将军代
人于栗磾(魏书官氏志 拓跋诘汾
时馀部诸姓内入者/有勿忸于氏后改为于氏冠古玩翻磾丁奚)
(翻/)宁朔将军公孙兰帅步骑二万潜自晋阳开韩 …… (第 35b 页)
守兰垂之从弟也(从才/用翻)魏别将石河头攻之不克(魏书/官氏)
(志 拓跋诘汾
时馀部诸姓内/入者有嗢石兰氏后为石氏)退屯渔阳(渔阳县汉属/渔阳郡晋省)
军于鲁口博陵太守申永奔河 (第 36b 页)
 初周人败齐师于晋州乘胜逐北齐人所弃甲仗未
暇收敛(事见上卷八/年败补迈翻)稽胡乘间窃出(间古/苋翻)并盗而有之
仍立刘蠡升之孙没铎为主(刘蠡升为高欢所灭见一/百五十七卷梁武帝大同)
(元/年) 圣武皇帝
改元石平周人既克关东(谓克/齐也)将讨稽
胡议欲穷其巢穴齐王宪曰步落稽种类既多(种章/勇翻)(第 16b 页)
节度副使杨洞潜为兵部侍郎节度判官李殷衡为礼
部侍郎并同平章事建三庙追尊祖安仁曰太祖文皇
帝父谦曰代祖 圣武皇帝
兄隐曰烈宗襄皇帝以广州
为兴王府 契丹围幽州且二百日(是年三月契丹围/幽州事始见上卷) (第 2a 页)
节度副使杨洞潜为兵部侍郎节度判官李殷衡
为礼部侍郎并同平章事建三庙追尊祖安仁曰太祖
文皇帝父谦曰代祖 圣武皇帝
兄隐曰烈宗襄皇帝以
广州为兴王府 冬十月越主岩遣客省使刘瑭使于
吴告即位且劝吴主称帝
四年冬十一月越 (第 83b 页)
 (敢称/臣)帝御帐殿阁臣奉觞称贺(杨廷和奉觞梁储注/酒蒋冕奉果榼毛纪)

 (奉金花帝饮毕云朕在榆河亲斩敌首一级廷/和等皆称帝 圣武帝
遂驰马入东华门宿豹房)既还
 宫于奉天门陈应州所获刀械衣器令群臣纵观(时/当)
 (南郊以初至不及致 (第 59b 页)
帝败齐
师于晋州(今平/阳郡)乘胜逐北齐人所弃甲仗未暇收敛稽
胡乘间窃出盗而有之乃立蠡升孙没铎为主号 圣武
皇帝
后齐王宪为行军元帅讨破之自是寇盗颇息
  突厥上
突厥之先平凉(今平/凉郡)杂胡也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 (第 5a 页)
间装石像于其中方丈/庐室舍馆厨库焕然一新兄旧址之存者罔不毕具永)
(为圣朝万世祈福之地顾不伟哉机同上 圣武皇帝
自/原姚燧长春宫碑 长春子邱处 太祖)
(奈曼遣近臣持诏求之与语雪山之阳帝之所问师之/所对如敬天 (第 10b 页)
并同平章事又以唐太学博士倪曙为工部侍郎已
又改尚书左丞署百官建三庙追尊祖安仁曰太祖文
皇帝父谦曰代祖 圣武皇帝
兄隐曰烈宗襄皇帝改广
州为兴王府分南海为二县曰咸宁常康又徙循州治
龙川县置祯州于循州归善县以归善海丰 (第 8a 页)
  卢琼仙
武皇后韦氏唐丞相韦宙从女也宙出镇南海代祖时
为小校气宇殊异宙欲以后妻之宙夫人以贵贱非耦
讽幕僚谏正宙曰若人状貌非常他日吾子孙或当依
(新唐书作韦宙弟岫/之言今从北梦琐言)卒以后归代祖后既生烈宗而 圣武皇帝
侧室段氏复生高祖于外舍后素妒闻之怒
伏剑于中门使取儿至杀之家人不敢匿乃持去及见 (第 1b 页)
 (下马坐御幄大学士扬廷和奉觞梁储注酒蒋冕捧/果槅毛纪擎金花二称贺帝曰朕在榆河亲斩敌首)

 (一级亦知之乎廷和等皆顿首称 圣武帝
遂驰马入/东华门宿豹房是日太雨雪帝至时夜已久群臣迎)
 (驾者仆马相失曳走泥淖/中夜半得入城有几殆者 (第 22b 页)
业明壮齿)
白燕巢庭(原陈书马枢傅枢隐茅山有白燕/双巢庭树春来秋去几三十年)
天女期会(原魏书帝纪初 圣武帝
尝率数万骑田于山/泽欻见辎軿自天而下既至见美妇人侍卫)
(甚盛曰我天女也受命相偶遂同寝宿旦请还曰明年 (第 37a 页)
容管逐巨昭又取邕管隐䶮自
梁初受封爵禀正朔而已贞明三年䶮即皇帝位国号
大越改元曰乾亨追尊安仁文皇帝谦 圣武皇帝
隐襄
皇帝立三庙置百官以杨洞潜为兵部侍郎李衡礼部
侍郎倪曙工部侍郎赵光胤兵部尚书皆平章事光胤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