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編年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贞观礼便行果议以为祭已而燔神无由降子元/议挺不徙说曰康子独出蒙轮以当一队耶请决)
(于帝帝诏后燔徙宗正少卿以疾/授秘书监致仕卒赠汴州刺史)
宋
吴孜(嘉泰会稽志会稽人尝从安定胡瑗学名驰嘉/祐治平间会郡谋建学孜即舍宅为基今学有)
(祠堂存焉初学成太守张伯玉至以便服/坐堂上孜鸣鼓行学规伯玉欣然受其罚)
(第 6a 页)
(于帝帝诏后燔徙宗正少卿以疾/授秘书监致仕卒赠汴州刺史)
宋
吴孜(嘉泰会稽志会稽人尝从安定胡瑗学名驰嘉/祐治平间会郡谋建学孜即舍宅为基今学有)
(祠堂存焉初学成太守张伯玉至以便服/坐堂上孜鸣鼓行学规伯玉欣然受其罚)
(第 6a 页)
尚书大傅音二卷(隋书经籍志顾彪撰尚按旧唐/书经籍志又有古文 书音义)
(五/卷)
尚书大义二卷(郡斋读书志顾临蒋之奇姚辟孔武/仲刘敞王会之周范苏子才朱正夫)
(吴孜 撰后人集之姓/谱临字子敦会稽人) 书傅(浦阳人物记/于世封撰)
书传十卷(宋史艺文志/叶梦得撰) (第 24a 页)
(五/卷)
尚书大义二卷(郡斋读书志顾临蒋之奇姚辟孔武/仲刘敞王会之周范苏子才朱正夫)
(吴孜 撰后人集之姓/谱临字子敦会稽人) 书傅(浦阳人物记/于世封撰)
书传十卷(宋史艺文志/叶梦得撰) (第 24a 页)
尚书大传三卷右秦伏生胜撰郑康成注胜至汉孝文时年且百岁欧
阳生张生从学焉音声犹有讹误先后犹有差舛重以
篆𨽻之殊不能无失胜终之后数子各论所闻以己意
弥缝其阙而别作章句又特撰大义因经属指名之曰
传后刘向校书得而上之
尚书解十四卷
右皇朝顾临蒋之奇姚辟孔武仲刘敞王会之周范苏
子才朱正夫 吴孜 所撰后人集之为一编然非完书也
胡翼之洪范解一卷 (第 16b 页)
阳生张生从学焉音声犹有讹误先后犹有差舛重以
篆𨽻之殊不能无失胜终之后数子各论所闻以己意
弥缝其阙而别作章句又特撰大义因经属指名之曰
传后刘向校书得而上之
尚书解十四卷
右皇朝顾临蒋之奇姚辟孔武仲刘敞王会之周范苏
子才朱正夫 吴孜 所撰后人集之为一编然非完书也
胡翼之洪范解一卷 (第 16b 页)
尚书大义二十卷(梁武/帝)尚书义三卷(隋刘/先生)
尚书义二十卷(孔子/祛) 尚书义十五卷(全/缓)
尚书大义三卷 (吴/孜) 尚书义疏十卷(费/甝)
尚书义疏三十卷(蔡大/宝)尚书义疏十卷(巢/猗) (第 4b 页)
尚书义二十卷(孔子/祛) 尚书义十五卷(全/缓)
尚书大义三卷 (吴/孜) 尚书义疏十卷(费/甝)
尚书义疏三十卷(蔡大/宝)尚书义疏十卷(巢/猗) (第 4b 页)
级李瑄光禄寺署正王臣通政司经历靳瑭蔡振光禄
寺署丞何泽朱宾杨全试中书舍人刘安刘学陈伦户
部照磨 吴孜 翰林院典籍以上官俱照旧办事原加俸
一级者照旧加之张翰升侍书仍管孔目事监生九名
除从七品京职办事吏八名 (第 24b 页)
寺署丞何泽朱宾杨全试中书舍人刘安刘学陈伦户
部照磨 吴孜 翰林院典籍以上官俱照旧办事原加俸
一级者照旧加之张翰升侍书仍管孔目事监生九名
除从七品京职办事吏八名 (第 24b 页)
语毕日进讲尚书从之(家/传)
公为祭酒也以太学为教化之原故究心经
理之旧制荐举学官博士皆严其资格限
以年齿公数为论列冀稍宽其科条前后
所荐学官如王回 吴孜 姜潜张载皆一世
大儒王存顾临为元祐名臣常秩吴申黄
履朱临盛侨亦显于世处士程颐隐居不
仕公命众博 (第 8a 页)
公为祭酒也以太学为教化之原故究心经
理之旧制荐举学官博士皆严其资格限
以年齿公数为论列冀稍宽其科条前后
所荐学官如王回 吴孜 姜潜张载皆一世
大儒王存顾临为元祐名臣常秩吴申黄
履朱临盛侨亦显于世处士程颐隐居不
仕公命众博 (第 8a 页)
命解》二卷刘彝
*《洪范解》六卷曾文等
*《讲义》三十卷叶梦得
*《书传》十卷张纲
*《解义》三十卷 吴孜
《大义》三卷吴棫
*《裨传》十二卷张九成
*《尚书详说》五十卷洪兴祖
*《口义发题》一卷陈鹏飞 ……卷《春秋本例例要》二十卷吕奎
*《春秋要旨》十二卷吴元绪
*《左氏鼓吹》一卷刘易
*《春秋经解》二卷 吴孜
《春秋折衷》十二卷范柔中
*《春秋见微》五卷邹氏
*《春秋总例》一卷谢子房
*《春秋备对》十三卷朱
*《洪范解》六卷曾文等
*《讲义》三十卷叶梦得
*《书传》十卷张纲
*《解义》三十卷 吴孜
《大义》三卷吴棫
*《裨传》十二卷张九成
*《尚书详说》五十卷洪兴祖
*《口义发题》一卷陈鹏飞 ……卷《春秋本例例要》二十卷吕奎
*《春秋要旨》十二卷吴元绪
*《左氏鼓吹》一卷刘易
*《春秋经解》二卷 吴孜
《春秋折衷》十二卷范柔中
*《春秋见微》五卷邹氏
*《春秋总例》一卷谢子房
*《春秋备对》十三卷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