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崇徽公主手痕灵石并李山甫诗(汾/州)东风吹水日衔
山(李王书/未详)径山禅师影堂记(羊士嘏/书杭州) 钟离权 草书(邢/州)孙
真人养生铭(分书/嘉州)唐立樗里子墓碣(郑潞文郑/公谊书)
右唐中
郑州刺史 (第 29a 页)
山(李王书/未详)径山禅师影堂记(羊士嘏/书杭州) 钟离权 草书(邢/州)孙
真人养生铭(分书/嘉州)唐立樗里子墓碣(郑潞文郑/公谊书)
右唐中
郑州刺史 (第 29a 页)
池出则体猊如玉身不著地腾空而去
吕岩字洞宾(一名/岩客)礼部侍郎渭之孙河中府永乐县人
(一云蒲/坂人)天宝十四载四月十四日巳时生咸通中举
进士不第游长安酒肆遇 钟离权 得道不知所往(有/诗)
(集四/卷)宋史陈搏传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馀岁 …… (第 5a 页)
渡河以归至河中始悟其为师惊讶曰嘻师惟度我
我惟度师耶
附录 钟离简咸阳人为郎中与弟俱入华山得
道白日升天 钟离权 生而奇异美髯俊目身长
八尺馀弃世事入县东四十里正阳洞修鍊登仙
附录南宗 刘哲字元英号海蟾子 …… (第 6b 页)
哲令烧誓状(纯阳传重阳重阳传刘丘谭马郝王/孙号一花开七叶是之谓北宗长春)
(嗣教最盛号龙门派今/直省道观胥龙门派也)纯阳重阳世次太远按纯
阳呈 钟离云房 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
轻谁能世上争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得火龙真
人剑法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 (第 10a 页)
相传伴此身天地
山河从结沫星辰日月任停轮须知本性绵多劫
空向人间历万春昨夜钟离传一语六天宫殿欲
成尘送 钟离云房 赴天池会诗得道未来相见难 …… (第 10a 页)
五方行尽得丹名修真道士如知此定跨赤龙归
玉清参黄龙机悟后呈偈弃却瓢囊撼碎琴如今
不恋水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钟离云房 崔公今入药镜存/郑思远施真人当属唐时人)赠陈处士诗青霄一
路少人行休话兴亡事不成金榜因何无姓氏玉 (第 11a 页)
吕岩字洞宾(一名/岩客)礼部侍郎渭之孙河中府永乐县人
(一云蒲/坂人)天宝十四载四月十四日巳时生咸通中举
进士不第游长安酒肆遇 钟离权 得道不知所往(有/诗)
(集四/卷)宋史陈搏传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馀岁 …… (第 5a 页)
渡河以归至河中始悟其为师惊讶曰嘻师惟度我
我惟度师耶
附录 钟离简咸阳人为郎中与弟俱入华山得
道白日升天 钟离权 生而奇异美髯俊目身长
八尺馀弃世事入县东四十里正阳洞修鍊登仙
附录南宗 刘哲字元英号海蟾子 …… (第 6b 页)
哲令烧誓状(纯阳传重阳重阳传刘丘谭马郝王/孙号一花开七叶是之谓北宗长春)
(嗣教最盛号龙门派今/直省道观胥龙门派也)纯阳重阳世次太远按纯
阳呈 钟离云房 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
轻谁能世上争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得火龙真
人剑法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 (第 10a 页)
相传伴此身天地
山河从结沫星辰日月任停轮须知本性绵多劫
空向人间历万春昨夜钟离传一语六天宫殿欲
成尘送 钟离云房 赴天池会诗得道未来相见难 …… (第 10a 页)
五方行尽得丹名修真道士如知此定跨赤龙归
玉清参黄龙机悟后呈偈弃却瓢囊撼碎琴如今
不恋水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钟离云房 崔公今入药镜存/郑思远施真人当属唐时人)赠陈处士诗青霄一
路少人行休话兴亡事不成金榜因何无姓氏玉 (第 11a 页)
远)宋乾
德元年以招义属泗州为团练属淮西路乾道初移戍
藕塘开禧城定远嘉定复旧 贡绢糟鱼领县二治 钟
离 钟离(汉旧县有袁术所筑荆山堰及梁武/帝筑浮山堰基有濠水庄周观鱼处) 定远(汉/曲)
(阳县有古阴陵城即汉/兵追项羽羽失道之所)
寿州 战国时楚地秦兵击楚楚考烈王东徙都寿 (第 15a 页)
德元年以招义属泗州为团练属淮西路乾道初移戍
藕塘开禧城定远嘉定复旧 贡绢糟鱼领县二治 钟
离 钟离(汉旧县有袁术所筑荆山堰及梁武/帝筑浮山堰基有濠水庄周观鱼处) 定远(汉/曲)
(阳县有古阴陵城即汉/兵追项羽羽失道之所)
寿州 战国时楚地秦兵击楚楚考烈王东徙都寿 (第 15a 页)
阳灵观(在新建县桃花乡旧名梅仙观相传梅子真尝隐于此)
广福观(在新建县西山南旧传有许旌阳斩蛟剑藏于石室)
丹陵观(在新建县象牙潭晋 钟离权 修道所旧名钟王府明魏恭简良弼讲学于此为丹陵书院后改
为观)
天宝观(在新建县西山天宝洞隋仁寿二 (第 11b 页)
广福观(在新建县西山南旧传有许旌阳斩蛟剑藏于石室)
丹陵观(在新建县象牙潭晋 钟离权 修道所旧名钟王府明魏恭简良弼讲学于此为丹陵书院后改
为观)
天宝观(在新建县西山天宝洞隋仁寿二 (第 11b 页)
(鹰侍中晖寻迁吏部尚书用官皆有定价/选者谓之市曹 卢昶字叔达度世从□)
(丁梁天监六年/亥魏正始四年)春三月梁将军曹景宗豫州刺史韦睿
大败魏师于钟离
魏中山王英与将军杨大眼等众数十万攻 钟离钟离
城北阻淮水魏人于邵阳洲两岸为桥树栅数百步
跨淮通道城中才三千人昌义之随方抗御(魏人使/其众负) (第 31b 页)
(丁梁天监六年/亥魏正始四年)春三月梁将军曹景宗豫州刺史韦睿
大败魏师于钟离
魏中山王英与将军杨大眼等众数十万攻 钟离钟离
城北阻淮水魏人于邵阳洲两岸为桥树栅数百步
跨淮通道城中才三千人昌义之随方抗御(魏人使/其众负) (第 31b 页)
(渊总大众未必能用若临机设/变是其所长至是果如其言)
冬十月乙酉朔日食
十二月梁以陈庆之为北兖州(齐侨置治淮阴今/淮安府清河县是)刺史
时有妖贼僧彊自称天子土豪蔡伯龙起兵应之众
至三万攻陷北徐州(亦齐侨置治 钟/离钟离 注见前)庆之讨斩之
(庚梁中大通二年魏永安/戊三年主晔建明元年)春三月魏遣都督尔朱天光
(荣从/兄子 (第 45b 页)
冬十月乙酉朔日食
十二月梁以陈庆之为北兖州(齐侨置治淮阴今/淮安府清河县是)刺史
时有妖贼僧彊自称天子土豪蔡伯龙起兵应之众
至三万攻陷北徐州(亦齐侨置治 钟/离钟离 注见前)庆之讨斩之
(庚梁中大通二年魏永安/戊三年主晔建明元年)春三月魏遣都督尔朱天光
(荣从/兄子 (第 45b 页)
道萦纡可通洋县(县/志)
赤谷 在县东南五十里(县/图)漏水出南山赤谷(水经/注)谷
南五里曰迎阳洞相传为 钟离权 脩炼之所又谷东
过岭为牛谷今名牛角岔又东三里为檀谷今名大
渠谷谷之南有红石洞檀谷之东三里为耿谷( (第 72a 页)
赤谷 在县东南五十里(县/图)漏水出南山赤谷(水经/注)谷
南五里曰迎阳洞相传为 钟离权 脩炼之所又谷东
过岭为牛谷今名牛角岔又东三里为檀谷今名大
渠谷谷之南有红石洞檀谷之东三里为耿谷( (第 72a 页)
最上曰鍊神还虚复归无极故谓之无极图
乃方士修鍊之术耳当时曾刋于华山石壁
相传图南受之吕岩岩受之 钟离权 权得其
说于魏伯阳伯阳闻其旨于河上公在道家
未尝诩为千圣不传之秘也周子取而转易
(第 13b 页)
乃方士修鍊之术耳当时曾刋于华山石壁
相传图南受之吕岩岩受之 钟离权 权得其
说于魏伯阳伯阳闻其旨于河上公在道家
未尝诩为千圣不传之秘也周子取而转易
(第 13b 页)
(臣/)等谨按崇真观灵渊斋今皆无考
补玉泉山右名瓦窑头西向有隆佑庵仅数廛有垂柳
内莳名花楚楚可观(山行/杂记)
(臣/)等谨按隆佑庵今无考
原吕洞宾名嵓唐吕渭之后五代间从 钟离权 得道与 (第 34a 页)
补玉泉山右名瓦窑头西向有隆佑庵仅数廛有垂柳
内莳名花楚楚可观(山行/杂记)
(臣/)等谨按隆佑庵今无考
原吕洞宾名嵓唐吕渭之后五代间从 钟离权 得道与 (第 34a 页)
峙自此而南鸟
道萦纡可通洋县
赤谷在盩厔县东南五十里水经注漏水出南山赤谷
县志谷南五里曰迎阳洞相传为 钟离权 修炼之所又
东过岭为牛谷(今名牛/角岔)又东三里为檀谷(檀一作坛又/作潭今名大)
(渠/谷)谷之南有 (第 28b 页)
道萦纡可通洋县
赤谷在盩厔县东南五十里水经注漏水出南山赤谷
县志谷南五里曰迎阳洞相传为 钟离权 修炼之所又
东过岭为牛谷(今名牛/角岔)又东三里为檀谷(檀一作坛又/作潭今名大)
(渠/谷)谷之南有 (第 28b 页)
九江施肩吾希圣撰唐有施肩吾能诗元和中进士
也而曾慥集仙传称吕岩之后有施肩吾者撰会真
记盖别是一人也
钟吕传道记三卷
施肩吾撰叙 钟离权 云房吕岩洞宾传授论议
养生真诀一卷
虞部员外郎耿肱撰大中祥符时人 (第 4a 页)
也而曾慥集仙传称吕岩之后有施肩吾者撰会真
记盖别是一人也
钟吕传道记三卷
施肩吾撰叙 钟离权 云房吕岩洞宾传授论议
养生真诀一卷
虞部员外郎耿肱撰大中祥符时人 (第 4a 页)
佛国山门 在三天竺路口西湖游览志自合
涧桥折而南度佛国山门为下天竺寺佛国二
字旧为 钟离权 书宋易以张即之书上天竺山
志后改题三天觉路今额曰三天竺
天竺山 武林旧事自灵隐至郎当岭皆 (第 27a 页)
涧桥折而南度佛国山门为下天竺寺佛国二
字旧为 钟离权 书宋易以张即之书上天竺山
志后改题三天觉路今额曰三天竺
天竺山 武林旧事自灵隐至郎当岭皆 (第 27a 页)
悟侍者塔并祠草堂西岭卧云石石门涧神尼舍
利塔日观庵方丈曰佛国山法堂二字乃云房 钟
离权 书甚奇古金光明三昧堂神御殿瑞光塔普
贤殿无量寿阁回轩亭七叶堂客儿亭大悲泉重
荣桧葛仙丹井白少 (第 28a 页)
利塔日观庵方丈曰佛国山法堂二字乃云房 钟
离权 书甚奇古金光明三昧堂神御殿瑞光塔普
贤殿无量寿阁回轩亭七叶堂客儿亭大悲泉重
荣桧葛仙丹井白少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