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刘玄靖”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史部
既平愿陛下以宽理之但使得罪
者无怨为善者不惊则为宽矣 以衡山道士刘玄静
为银青光禄大夫崇玄馆学士赐号 广成先生
为之治
崇玄馆置吏铸印(唐有崇玄署令掌僧道属宗正寺又/有崇玄学博士掌教玄学生玄宗天)
(宝二年改崇玄 (第 21a 页)
犹依旧必是后来监军方立以其未尝异已故)
(不疑之若尝被囚虏必不复留此之不实昭然可知疑/唐末昭义数逐帅 刘广成
麟作乱被杀人皆知之记事)
(者不详考正或以先者为后后者为先差互不同故诸/书多牴牾不合耳又薛史安崇阮传 (第 20b 页)
  年改为文思院(长安/志) 崇玄馆 天宝中明皇命
  周尹愔为崇玄馆学士值禄山兵乱馆宇寖废至
  武宗时诏营创置吏铸印以刘元静为崇玄馆学
  士号 广成先生
入居灵符殿(长安/志) 乞巧楼 光
  化三年起造二楼搆飞桥以通往来(长安/志) 光政
  门景运门 (第 129b 页)
 解题曰按旧纪时道士赵归真特承恩礼谏官上疏
 论之归真自以涉物论遂举罗浮道士邓元起有长
 年之术帝遣中使迎之由是与衡山 道士刘玄靖

 归真胶固排毁释氏而拆寺之请行焉馀见通鉴胡
 寅曰一身正气为邪气所伤必以五榖六味养生之
 物辅之 (第 22b 页)
传法箓右拾遗王哲上疏请不度)
(赵归真于禁中修法箓左补阙刘彦谟切谏贬彦谟河南府/府士曹参军旧纪以衡山 道士刘玄靖
为崇玄馆学士令与)
(业之始不宜崇信过笃至此又有此事与旧纪刘彦谟事相/户曹实录去年九月已命归真建道埸 (第 6b 页)
玄馆天宝中明皇命周尹愔为崇玄馆学士值禄山
兵乱馆宇浸废至武宗特诏营创置吏铸印以刘玄静
为崇玄馆学士号 广成先生
入居灵符殿望仙台武宗
时命神策军士脩望仙楼及廊舍五百馀间大中八年 (第 12b 页)
 文宣王庙记(注见/上)

 丞相检校司空李公碑(李宗闵撰立题额/太和八年 洛)
  广成先生
刘元靖神道碑(萧邺撰年分书/大中五 潭)
王周古
 杨岐山甄寂大禅碑(沙门至闲撰太僧元幽行书三 …… (第 31b 页)
 内侍监仇士良碑(郑楚撰中行书立毛伯贞篆/额 大 五年 同上)
 千福寺重建章资师传教碑(朱景元撰/大历五年) (行书/同上)
  广成先生
(赵橹撰/中七年) (大/潭)
毛伯贞
 第五从直碑(注见/上) (第 36a 页)
 ︹仙释︺︹晋︺荀瑰(字叔玮事母孝好属文明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
(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
(鹤腾云渺/然烟灭)︹唐︺罗思远(鄂州人有隐形术明皇欲学/之不尽传帝怒裹以幞压杀)
(之数日中使自蜀还逢思远驾而西笑曰上为戏/何虐也以蜀当归寄献及明皇西幸始悟其寓意)
(云)刘元靖(武昌人为道士师王道宗道宗仙去元/靖感悟遂游名山入南岳穴石以居绝)
(粒鍊气敬宗召见思政殿放归山武宗复召入赐/号 广成先生
还山宣宗时忽闻天乐浮空而去惟)
(杖履/存焉)朱翁(鄂州道士精缩地法筑石穿池环布药/蔬手植松柏成十围 (第 55a 页)
  石室隐真宫
石室隐真宫大历年中广成刘先生玄静修行之处行
三五步冈夺虎穴而居之名曰隐真宫刺史韩皋出俸

钱为创会真阁初先生在兹十五年馀修道莫有知者
时因太史占之云有真人星见隐者在兹岳得道应于
天文上闻武宗武宗遽降诏命委本道监军使遣人赍
诏徵召使人到岳遍寻无所不至忽一日中使人行及
中宫西南面三里馀历崄攀萝见一石室深邃屈曲有
住之家于是擘藤萝入深乃见先生凝然而坐中使宣
命先生初乃佯狂后即承命寻赴阙庭诏封为帝师号 广成先生
却复兹地未几而羽化今石室有昔时镌石 (第 13b 页)
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天雄军节度使,仍赐名重顺。中书奏请依姚璹故事,宰相每月修时政记送史馆,从之。以衡山 道士刘玄靖
为银青光禄大夫,充崇玄馆学士,赐号广成先生,令与道士赵归真于禁中修法箓。左补阙刘彦谟上疏切谏,贬彦谟 ……非直一归真,百归真亦不能相惑。」归真自以涉物论,遂举罗浮道士邓元起有长年之术,帝遣中使迎之。由是与衡 山道士刘玄
靖及归真胶固,排毁释氏,而拆寺之请行焉。宰臣李德裕社忭李让夷崔铉、太常卿孙简等率文武百僚上徽号曰仁圣
寺改为崇福寺,永泰寺改为万寿寺,温国寺改为崇圣寺,经行寺改为龙兴寺,奉恩寺改为兴福寺。」敕旨依奏。诛 道士刘玄靖
等十二人,以其说惑武宗,排毁释氏故也。今月五日赦书节文,吏部三铨选士,祗凭资考,多匪实才,许观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