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般若部類
要。
因顾谓其徒曰。孰谓汉地乃有此僧耶。三
辅之人劝辉致书。勖以兼善毋忘乡梓。请
归长安。公以弟子于 师义
犹君父。父师之 (第 0731c 页)
震于度门寺传出。悫遇之
著疏解之。后有弘沇法师者。蜀人也。作
义章开释此经。号资中疏。其中亦引震法 师义
例。似有今古之说。此岷蜀行之。近亦
流江表焉。

*** 唐京师千福寺怀感传

释怀感。不知何许人也 (第 0738c 页)
云忏主

师讳遵式。字知白。姓叶台州临海县人也。号
慈云忏主。其母乞灵于古观音遂生法师。初
住东掖山 师义
全。十八祝发。先于禅林寺习
律。继入国清普贤像前燃指誓习台教。学高
行苦名冠二浙。博习教观专志安养。 (第 0325b 页)
带彼相
故。同喻如五根。观所缘缘论偈云。极微于五
识。设许非所缘。彼相分无故。犹如眼根等。若
十八部 师义。
已许带彼相故。所以不破。今正
解者。疏云。谓若有法。是带已相。所言有法者。
有两解。初显幽钞解云。有 (第 0812c 页)
悠渔翁不计竿
头事笑入芦花万倾秋)
○师尤邃于易。诸儒大阐道学。师与之
游。直示心法。朱晦庵问毋不敬。 师义
手示之。杨慈湖
问不欺之力。师答以偈曰。此力分明在不欺。不欺能
有几人知。要明象兔全提句。看取升阶正 (第 0047c 页)
月己亥。安坐而化。

** ▲潭州渐源仲兴禅师

在道吾为侍者。因过茶与吾。
吾提起盏曰。是邪是正。 师义
手近前目视吾。吾曰。邪
则总邪。正则总正。师曰。某甲不恁么道。吾曰。汝作么
生。师夺盏子提起曰。是邪 (第 0564b 页)
法堂。留七日。颜色明润。发长顶温。又七日择退居之
西冈而閟焉。谥慈辨禅师。塔曰智光。

赞曰。民禅 师义
坛之翅虎也。一入昭觉之门。翻然易
辙与夫抱英敏之姿。负昂藏之表甘。若捉月之猿。趋
阳之鹿者。岂非日劫 (第 0607b 页)
。于分座灵隐时。班班著闻
见焉。不然。彼天目礼辈。各抱奇志。其甘入公彀中哉。

* 净慈云禅师

师义
云者。号退谷。福州闽清黄氏子也。黄氏世以
诗礼传家。云有异姿。一目数行。然倜傥不善浮沉。每
病其宗。 (第 0609c 页)
是体也。三身又训诲令成长义。二身 师义

见。法身为自体常住。师既师自体义亦得是
无师智也。又不令恶法侵损。是外荫护也。

释论曰恩养果有 (第 0996a 页)
从次第三破异说者。有师说。且第一不正 师义
者。论
云有义此疑以慧为体。犹预简择。说为疑故。问曰。若
言疑以慧为体者。有何教文。答曰。即瑜伽五十 …… (第 0267b 页)
。第三大乘解云。萨者
是移转义也。以将僧吒烂提底。以助于萨。即成移转
义也。即此大乘解。即是双遮前二 师义
也。以是缘生 …… (第 0268c 页)
忏此罪。既我有罪。应入地狱。作
是思惟巳。便起悔恼不安稳也。可知。自下第三二师
解释者。今疏中是第二 师义
也。第一 (第 0277a 页)
师义
者。论云有
义此䨱痴一分摄。论唯说此痴一分。故不惧当苦䨱
自罪故。意云以是痴一分。故即迷闇前境。即不 …… (第 0277a 页)
是痴分□□知惛沉依
痴分故。

第三护法义者。即□□是也。即于疏中。分为
四段。初立自义。二者会第一 师义。
三者难第二师。四
摄归六释。且初自义者。疏云惛沉别相谓瞢重。解云。
即□惛沉别有自体。以瞢重为相也。 …… (第 0282c 页)
名为别□□□。此惛沉是实
非假。有空自体故。疏云惛沉□□谓即瞢重也。此第
一立自义也。

第二会第一 师义
者。前第一师云。若尔
者如何对法说□□□烦恼无堪任。假名惛沉耶。正
会云。彼对□□□烦恼无堪任为惛沉 …… (第 0282c 页)
时心□□□堪任故。亦不是惛沉。自体是无堪任也。
□惛沉但取瞢重为别相也。

第三难第二师。□云第
师义。
若言自有体者。即如何瑜□□云惛沉依痴
分立。是假非实。故知是痴□摄也。下正难者。疏云。此
与痴相有差 …… (第 0283a 页)
疏云惛即是沉。持业释也。以惛是用。沉是□□
能持用。名持业释也。可知。上来有四。初立自义。次会
第一 师义。
三者难第二师。四者六释分别。四段不同。
总是辨议法正义也。上来有三师不同。总是□释。上
来有二。初标 …… (第 0283a 页)
者。分二。初标。次正释。初标者。疏
云十七掉举者是也。可知。第二正释中有三师解也。
此疏文中但是后二 师义
□。□第一 (第 0283a 页)
师义
者。论云。有
义掉举贪一分摄。论唯说此□□分故。意云。此掉举
唯依贪分立。是假非实也。□□□何得知。 …… (第 0283a 页)
立而贪位增。且说贪□□□□不相违故。上来第二 师义
讫也。

从次辨第三师□者。即是谁法义也。于中
分三。初辨自正义。二者会违文。三者摄归六释。且第
一 …… (第 0283c 页)
得散乱也。故云心
散乱故。可知。第三显所依□□有三师解。此疏文中
唯是第三师正义也。即三师中。且第一 师义
者。即失
念唯依染念立也。问□何以知之。答曰。对法论云。失
念是烦恼相应念□□□是依烦恼起也。解云。 …… (第 0284a 页)
。若
念不与烦恼□□□□不名失念也。此念若与烦恼
俱时即与失念□□性也。故知但依染念一分立也。
第二 师义
者。□念是痴一分摄也。问曰。何以知之。答
曰。瑜伽论□□分者。是痴等流性故。故是痴一分摄
也。□□第 (第 0284a 页)
三辨护法义者。分四。初难前师。二者申自
义。三者会违文。四者与六释相摄。且第一难前师者。
□难第一 师义。
此问云。汝第一师定言念□□烦恼
俱否。第一师答云。念常与烦恼俱生也。护□□□念
唯缘过去曾习境。今烦 …… (第 0284a 页)
疏云□
正知多毁犯故。有此不正知。故便毁正教□□故可
知。

第三显所依者。于中有三师。辨□□□第三 师义
也。前二师在疏外也。且辨□□□者。论云。有义不正
知慧一分摄也。即是□□体也。此惠是烦恼相应。慧
名 …… (第 0285a 页)
疏云论复□□遍染心故。即此不正知。是遍染心所
摄故。所□□伽论说是八遍染摄。上来有三 师义。

□□□依讫也。

自下第四六释分别者。疏云□□□
□以无离合义故。不可言。不即是正知□□□□不 …… (第 0285c 页)
□□□圣教说有于无心位。亦名睡眠。此唯是假□
□□□说五位无心中。此无心睡眠是假。睡眠亦□
□□经部 师义。
即执睡眠无体。伹是□□□□□□
总聚上立大乘。解云。此无心位。是假睡眠。□□睡眠
者。即是有心也。以 (第 0287c 页)
恼障。三亦择灭
亦涅槃者。即是有馀无馀涅槃也。四非择灭非涅槃
者。即一切有漏有为色法等是也。此是第一 师义

也。第二师云。无住处涅槃亦择灭摄也。由真择力灭
障得故。其无漏慧断烦恼障。故名择灭。无漏慧断所 (第 0235c 页)
种子者。解上集字也。言起现行故。解上起字
也。故名集起名心也。言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
者。此破经部 师义
也。即经部师云。我无第八识。但有
前六识中。互相持种。以六识不俱起。如眼识起时。即
眼识中。持馀五识 …… (第 0252b 页)
行名心也。问曰。约何教据说前
七识名心。答曰。亦无教据。但是疏主约道理解之。此
非正理也。此或是治法 师义。
即前七识上但有能重
义。无积集义。七识现行头上。但有刹那持种子功能。
后念即落在第八识自證分中持。即 (第 0253b 页)
勤脩习□问
若无分别智。不取相分者。应当识外别有法。为□分
别智所缘。则一切法皆是唯识之义不成。瑜伽 师义
说答言。缘即识真如。故成唯识。非识外别有法为所
缘也。

第二有馀于此下。说之对破。破中有二。初通破 (第 0725a 页)
。名为意根。

△三结示。】

「若五识前后定唯有意识(至)故知五识有相续义。」

【音义 初句牒前 师义。
彼谓五识以第六开导。第
六亦由五引。故云。若五识前后定唯有意识。彼论
下。以论意斥破之。谓若五识前定 (第 0606b 页)
义此智相见俱有(至)故应许此定有见分。」

【音义 先申巳释。谓相见俱有。若无下。清凉释云。
即破前 师义。
先破无相分。谓若如智之上。不带真
如之相。而能缘如。则色等智上无声等相应缘声
等。若无下。次破无见分 (第 0725c 页)
三双结释成就。
上来共不共义。或多属一或一属多者。然应更有
或多属多或一属一。文无者略。不尔下。弹馀 师义。
然摄论中。有三 (第 0759c 页)
师义。
一云共。一一皆度一切等故。
二云不共。以类本来相属别故。如慈氏释迦。同事
底沙佛。佛见释迦所化先熟。 (第 0759c 页)
(者。则)唯识理应不(得)(以其)。许识内境俱实有故。」

【此遣虚存实观中。有两家解。今初即安慧 师义。

相见二分是虚。自證体性是实也。相分等。等于见
分。识性。即自證分。】

「或识(中)相见(二分。 (第 0451c 页)
分在他人身上。
若受用时。还受用自相分。心外无法。得成唯识。问。
本识各变自根。还变他根否。答。有二 师义
有。师云。
不但变自根。亦能变他根。以辩中边论中说。似自
他身五根现故。既曰他身五根。即是能变他人浮 (第 0875a 页)
居士 王肯堂 證义

「此染污意何受相应(至)恒于所缘平等转故。」

【七释受俱门。先徵。次释。有三 师义。
一师言。此识唯
与喜受相应。恒内执第八。生喜爱故。谓喜阿赖耶。
爱阿赖耶等故。第二师言。喜受但通第二 (第 0018b 页)
。离于能取。种种戏论相者。离于所取。故曰能所
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有义下。相见
有无。有三 师义。
第一师言。此智见相二分俱无。故
说无所取能取之相。第二师即破此义。立相见二
分俱有。先破无相。谓若智 …… (第 0107a 页)
而亦能破迷事无明。故二见道。二智所摄。问云。诸
后得智。有见相二分耶。第一 师义。
相见俱无离能
所二取故。第二 (第 0109c 页)
师义
见有相无。谓后得智有分别
故。见有。亲照境故。相无。非无见分。而言离二取者。
以不执着故耳。第三正义 (第 0109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