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议摄一切法。如后说。有人言。说六是通教
说十是通宗。此不应尔。大经明六度是佛
性。大品云是摩诃衍。一 度尚
摄诸法。何况
六耶。若得开合之意则无去取。如禅有愿
智力开出泥滓波罗蜜。有神通力开出婆
罗波罗蜜。定 (第 0091b 页)
会稽人曾肝。能抚节安
歌。度浙江溺死。肝女曹娥。年十二。求肝尸不
得。自投浙江而死。经宿抱父尸而出。 度尚

作碑。置于会稽上虞山。汉末议郎蔡邕。夜至
碑所求火不得。以手摸之而读。叹其能文。乃
镌碑背。作八 (第 0164c 页)
本无异同
靡有真假一一顺汝所请不意及门汝于夜半先行
到是敏捷人皆知能度能随因缘而有起灭之相却
不知能 度尚
有密移一步放在大众眼前还见么山
东起雨山西落万顷寒云天地宽。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卷下(终) (第 0281b 页)
洞济两宗博参
同异一日偕钱子过宗会谒石雨老和尚举家贼难
防及洞山病有不病者话恍然得入因向前作礼求
度尚
曰汝未可且奉父母终天年俟时至耳因教
余看心方动处余受命归家夜辄不寐看达旦即日
应宾客如土木偶人客至不 (第 0798a 页)
六年丙寅][六年丙寅]]

师六十一岁示顿越居士法语示普 度尚
禅人住山法语复王金如史子复半眼居
士问道书过武原为朱侍御泰祯父对灵
小参跋孤明上人血书法华经后题曰睿 (第 0592a 页)
也故朱于众信中皈向尤
笃云。
[[date:六年丙寅][六年丙寅]]

师六十一岁示顿越居士法语示普 度尚
禅人住
山法语复王金如史子复半眼居士问道书过武
原为朱侍御泰祯父对灵小参跋孤明上人血书
法华经后题曰 (第 0081b 页)
丘七反降魔。后更受具得阿罗汉。因开七反
已外不听。尼舍中引示。云无更受者女流报
弱多无志操。佛初许 度尚
是曲开。何况再
受理非容纳。释疑答中初列二义。比丘下示
开制。僧兼二种尼但初义。各显所以。在文可 (第 0226c 页)
向江边号泣七日七夜而
声不绝。遂投江而死。经三日后。娥乃抱父尸。而俱出
岸旁。众人悲感。收葬时。县宰 度尚。
为立碑于江上。𡻰
邑闻之来看此碑。值夜乃以手摸之。便知文章华丽。
明日命笔书八字于碑上。赞之云。黄 (第 0040a 页)
盗故成弃罪。下例非伹此也)若官人走奴。投比
(出家)为道。比丘若知而安止。未度亦犯重。(有主物故未 度尚
尔。
何况盗度者乎。末世比丘常有此事。不细不谨。不观来历。狂肆妄为。故应犯重。固当戒之○与父作师问第 (第 0884a 页)
足行事故与著
述耶或曰患今人不明制度故特画图以书之余曰
夫有济人之心而无济人术且人有观图作衣求其
度尚
一言不敢措至于鸟足马齿之缝前后钩纽
之类将何伏以示人且东藏自称律师流通祖道但
举扬疏钞等流行于世又何 (第 0613b 页)
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
子许非菩萨舍身命处言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者
六度十度乃至八万四千波罗蜜门也诸 度尚

况檀那中岂不兼于内身乎故知上且偏举难者
也證入种种菩萨智地者即十地也亦前明福此
明智二严具备也。 (第 0283a 页)
日于县江溯涛
迎婆娑神溺水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啼
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
年县长 度尚
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注云
娥投衣于水祝曰父尸所在衣当沉衣乃随流至
一处而沉娥遂与衣俱没会稽典录云 (第 0180b 页)
莲华
经宣示四众以无边智慧自在神通观见当来众
生善根鲜薄信力狭劣谤毁者多受持者少乃说
多宝如来久巳灭 度尚
为法来我于往昔为求此
法弃舍国王给事仙人吾今说法巳竟汝等谁能
护法当发大愿于是药王二万菩萨及此会中授 (第 0403b 页)
自行化他皆
应作此比决。初文二:先结前生后,次正比
决中言「复劣杨脩三十五里」者,汉顺帝时上
虞县令 度尚
有息名子礼,为曹娥作碑,
后蔡邕字伯喈,闻其碑妙,特从北来至碑
所,值夜乃手摸读之,叹之不已,于夜题 (第 0946c 页)
而变。故春有和风。夏曰薰
风。秋名金风。冬曰朔风。今风云暴者。即不随节气
之风。以天应变于人心也。一 度尚
寒人心。况数起
乎。昏蔽日月。则掩翳三光之灾象也。发拔屋树。则
惊愕庶兆之灾象也。飞沙走石。则流动万 (第 0296b 页)
【次正比决中言复劣杨脩三十五里者汉
顺帝时上虞县令 度尚
有息名子礼为曹
娥作碑后蔡邕字伯喈闻其碑妙特从北
来至碑所值夜乃手摸读之叹之不巳于
夜题其碑背以为八 (第 0763a 页)
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 度尚
改葬于江南道
傍为立碑焉注云娥投衣于水祝曰父尸所在衣
当沉衣乃随流至一处而沉娥遂与衣俱没会稽
典录云 (第 0498c 页)
上虞长 度尚
弟子邯郸淳字子礼时甫弱
冠而有异才度先使魏朗作曹娥碑文成未出会
朗见尚与之饮宴而子礼方至尚问朗碑文成 (第 0498c 页)
下重徵执者。汝为无于何等因果。见既下
判执无者。既未證入凡见灼然执云无位
则破生灭。尚不下况也。拙 度尚
有三藏因
果。汝尚无之。况能有后三教因果。此斥下
结。言此斥外道者。意在斥执无位之人。
汝云都无同彼 (第 024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