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志湛北魏
释志湛
齐州山荏人。
是朗公曾孙之弟子也。
立行纯厚。
省事少言。
仁济为务。
每游诸禽兽而群不为乱。
住人头山邃谷中衔草寺。
寺即宋求那跋摩之所立也。
读诵法华用为常业。
将终之日。
沙门宝志梁武曰。
北方山荏县人住今衔草寺须陀洹果圣僧者今日入涅槃。
杨都道俗闻此告。
皆遥礼拜。
故湛之亡也。
寂无馀恼。
端然气绝。
两手各舒一指。
有西天竺僧解云。
若二果者舒两指。
初果也。
还收葬于人头山。
筑塔安之。
石灰泥涂。
鸟狩不敢凌污。
今犹存焉又范阳五侯寺僧。
失其名。
常诵法华。
初死之时权殡堤下。
后迁改葬。
骸骨并枯惟舌不坏。
雍州有僧亦诵法华。
隐于白鹿山
感一童子常来供给。
及死置尸岩下。
馀骸枯朽惟舌如故。
齐武成世。
并州东看山侧有人掘地。
见一处土其色黄白。
与旁有异。
寻见一物状如两唇。
其中有舌鲜红赤色。
以事闻奏。
帝问诸道人。
无能知者。
沙门大统法上奏曰。
此持法华者。
六根不坏报耳。
诵满千遍其徵验乎。
乃敕中书舍人高珍曰卿是信向之人。
自往看之必有灵异。
宜迁置净所设斋供养。
珍奉敕至彼。
集诸持法华沙门
执炉洁斋。
绕旋而咒曰。
菩萨涅槃年代已远。
像法流行奉无谬者。
请现感应。
才始发声。
此之唇舌一时鼓动。
虽无响及而相似读诵。
诸同见者莫不毛竖。
珍以状闻。
诏遣石函藏之迁于山室云。
元魏北代。
乘禅师者。
受持法华精勤匪懈。
命终托河东𦵮氏为第五子。
生而能言。
自陈宿世不愿处俗。
其父任北肆州刺史
随任便往中山七帝寺。
寻得本时弟子。
语曰。
汝颇忆从我度水往狼山不。
乘禅师者我身是也。
房中灵几可速除之。
父母恐其出家。
便与纳室。
尔后便忘宿命之事。
而常兴厌离。
端拱静居。
太和初年
代京阉官自慨刑馀。
不逮人族。
奏乞入山修道。
有敕许之。
乃赍一部花严。
昼夜读诵礼悔不息。
夏首归山。
至六月末。
髭鬓尽生复丈夫相。
还状奏闻。
高祖信敬由来。
忽见惊讶更增常日。
于是大代之国花严一经因斯转盛。
并见侯君素旌异记。
高贞北齐 489 — 51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贞 北平王 566年—577年 高湛第五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9—514 【介绍】: 北齐宗室字仁坚
武成帝第五子,封北平王
沉审宽恕,甚得帝心。
司州、京畿大都督,兼尚书令
帝行幸,总留台事。
后主(高纬)忌之,系之于狱,夺其留后权。
徐之才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丹阳人
徐雄子。
善医术,解天文,言谈滑稽。
初仕,后随萧综入魏。
东魏孝静帝天平中,为高欢征赴晋阳,得礼遇。
武定四年秘书监,为杨愔所排。
齐代魏,之才为高洋弄臣。
以善医术,虽有外任,辄被征还。
历事文宣孝昭武成、后主诸帝,以戏狎得宠。
累官尚书令封西阳郡王
卒年八十。
谥文明
娄昭君北齐 501 — 5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1—562 【介绍】: 北齐代郡平城人
高欢妻。
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建北齐,尊为皇太后
高洋死,废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尚书令杨愔等受遗诏辅政,疏忌诸王
密与子高演及诸大将定策杀,废高殷,立孝昭帝
孝昭帝死,又下诏立高湛为帝(武成帝)。
高归彦北齐 ? — 56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归彦 平秦王 550年—562年 高湖曾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2 【介绍】: 北齐宗室字仁英
高欢族弟。
北齐文宣帝天保初封平秦王
以讨侯景有功,除领军大将军
天保末累迁尚书左仆射
文宣帝死,长子高殷(废帝)即位
与大臣杨愔等共受遗诏辅政。
惜以常山王高演(孝昭帝)及长广王高湛(武成帝)威望先重,欲除之,与归彦密谋,归彦口许心违,驰告二王,遂为二王所杀。
孝昭帝即位归彦弥见优重。
孝昭死,武成帝即位,进位太傅,领司徒
以位居将相,发言陵侮,旁若无人,武成帝忌之,出为冀州刺史,不自安,据州反,被杀。
高孝瑜北齐 ? — 563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孝瑜 河南康舒王 550年—563年 高澄长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3 【介绍】: 北齐宗室字正德
高澄长子。
封河南王
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历位中书令司州
孝昭帝开封王杨愔,预其谋。
武成帝(高湛)即位,礼遇特隆。
以通尔朱御女事泄,帝怒,使娄子彦载以出,鸩之于车。
西华门,烦热躁闷,投水而绝。
高孝琬北齐 ? — 56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孝琬 河间王 550年—566年 高澄第四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 【介绍】: 北齐宗室
高澄第三子,封河间王
武成帝河清三年北周军与突厥太原,帝将避之。
孝琬叩马谏,请委兵出战。
周军退,拜并州刺史
后主(高纬)天统元年累迁尚书令
其兄河南高孝瑜武成帝(后主父)鸩死,孝琬大哭而出,怨执政,为草人射之。
天统二年和士开祖珽谮之,后主怒,使武卫倒鞭挝之,折其两胫而死。
阳休之北齐至隋初 509 — 582
全隋文·卷九
休之字子烈右北平无终人,魏前军将军固子,为州主簿
孝昌中,避乱入都。
孝庄时,累迁冠军长史
孝武时,出为骠骑贺拔胜荆州长史
随府转行军右丞、南道军司,从胜奔梁。
天平中,还魏,为齐文襄开府主簿,随府转行台郎中
元象初封新泰县伯
武定中,累迁中军将军幽州大中正侍中
齐受禅,除散骑常侍,别封始平县男
历事文宣废帝孝昭武成、后主,至尚书右仆射封燕郡王
齐亡入周,除开府仪同,历纳言中大夫太子少保
大象末,进位上开府,除和州刺史至隋开皇二年免。
卒于洛阳,年七十四。
有《幽州古今人物志》三十卷、《集》三十卷。
崔劼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清河人字彦玄
世为三齐大族。
北魏末,官至中书侍郎
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于梁。
北齐文宣帝天保初,以议禅代,除给事黄门侍郎,加国子祭酒,直内省,典机密
清俭勤慎,甚为文宣帝所知。
武成帝将禅后主(高纬),谏以为不可,出为南兖州刺史
后除中书令,加开府待诏文林馆,监撰新书。
卒年六十六。
段韶北齐 ? — 5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1 【介绍】: 北齐姑臧武威人字孝先小名铁伐
段荣子。
袭父爵。
从高欢战于邙山,又从战于玉壁。
历事高澄文宣帝废帝孝昭帝武成帝、后主。
武成帝河清二年北周突厥兵攻齐,逼晋阳
次年总督齐军大破周军。
旋周军复围洛阳,与兰陵王高长恭斛律光再败之。
出总军旅,入参帷幄,长于计略,功高望重,然好色吝财。
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别封永昌乐陵等数郡公爵。
卒于军中,谥忠武
冯子琮北齐 ? — 5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1 【介绍】: 北齐长乐信都人
孝昭帝皇建初,为尚书驾部郎中,摄库部
武成帝禅位后主,委为辅佐,迁散骑常侍,奏门下事。
武成帝死,出为郑州刺史
胡太后齐安王子琮长女为妃,因返邺,授侍中,转吏部尚书
妻为胡太后妹,恃亲放纵,卖官鬻爵,定价除授。
子琮亦不禁制。
官至尚书右仆射
以谋废帝而立高俨,又参与杀和士开事,触怒太后,被绞死。
杨愔北齐 511 — 5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1—560 【介绍】: 北齐恒农华阴人字遵彦小名秦王
杨津子。
幼有清誉。
北魏孝庄帝永安初通直散骑侍郎
尔朱氏专政,尽诛其族,亡匿累载。
后投高欢,署行台郎中,转大行台右丞,文檄教令,皆自出。
后惧罪,变姓名为刘士安,入田横,以讲诵为业。
欢征之,复授右丞
齐文宣帝时,尚太原长公主,任以国政,累官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封王开府
文宣帝死,高洋高殷
高演高湛合谋杀立为帝。
崔季舒北齐 ? — 5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3 【介绍】: 北齐博陵安平人字叔正
有文才,善音乐,精医术。
年十七,为州主簿
高澄辅政,转大将军中兵参军
进书魏帝,辄由季舒修饰通之。
东魏孝静帝称其为奶母。
高湛(武成帝)居藩有疾,奉文宣帝命为之治病。
北齐时历官将作大匠侍中尚书左仆射,出为西兖州胶州刺史,屡坐事免官。
待诏文林馆,监撰《御览》、国史。
在官,推荐人士,奖劝文学,远近称美。
后主(高纬)时,韩长鸾以为祖珽党,言于后主斩之。
高绍德北齐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绍德 太原王 550年—562年 高洋第二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宗室
文宣帝第二子。
封太原王
文宣帝天保末,为开府仪同三司
武成帝(高湛)因怒其母李后,以刀环筑杀绍德,亲以土埋之游豫园
娄定远北齐 ? — 5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4 【介绍】: 北齐代郡平城人
昭子
少历显职,为武成帝爱狎,别封临淮郡王
性贪鄙。
武成帝病危,与赵郡王高睿等同受顾命,位司空
等欲出和士开为外官,定远与其谋,士开贿赂之,反被所害。
寻除瀛州刺史
后主时,以被诬参与南安王高思好谋反事及赃货罪被劾,自缢而死。
毕义云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东平须昌人小字陁儿
初为劫盗,晚方折节从官,官尚书都官郎中,性严酷。
文宣帝即位,累官御史中丞,绳劾不避勋亲。
孝昭帝病危,顾命武成高元海义云北宫参审,遂同劝进。
武成帝即位,除兖州刺史
恣情骄侈,闺门秽杂,又酷暴残忍,后为子善昭所杀。
陆法和北齐
陆法和
不知何许人也。
隐于江陵百里洲。
衣食居处一与戒行沙门同。
耆老自幼见之容色常定。
人莫能测也。
或谓出自嵩高
遍游遐迩。
既入荆州汶阳郡
高要县之紫石山。
无故舍所居山。
俄有蛮贼文道期之乱。
时人以为预见萌兆。
侯景始告降于梁。
法和南郡元英曰。
贫道共檀越击侯景去。
元英曰。
侯景为国立效。
师云击之何也。
法和曰。
正自如此。
渡江。
法和时在清溪山。
元英往问曰。
今围城其事云何。
法和曰。
凡人取果宜待熟时。
固问之曰。
亦剋亦不剋。
遣将任约击梁湘东王江陵
法和乃诣湘东乞征约。
召诸蛮弟子八百人在江津
二日便发湘东
胡僧祐领千馀人与同行。
法和登舰大笑曰。
无量兵马。
江陵多神祠。
人俗恒所祈祷。
法和军出无复一验。
人以为神皆从行故也。
赤沙湖与约相对。
法和乘轻舟不介冑。
沿流而下。
去约军一里。
乃还谓将士曰。
聊观彼龙睡不动。
吾军之龙甚自踊跃。
即攻之。
若得彼明日当不损客主一人而破贼。
然有恶处。
遂纵火船。
而逆风不便。
法和执白羽扇麾风。
风即返约。
众皆见梁兵步于水上。
于是大溃皆投水。
约逃窜不知所之。
法和曰。
明日午时当得。
及期而未得人问之。
法和曰。
吾前于此洲水乾时建一刹。
语檀越等。
此虽为刹实是贼标。
今何不向标下求贼也。
如其言果于水中见约抱刹仰头栽出鼻。
遂禽之。
约言。
求就师目前死。
法和曰。
檀越有相必不兵死。
且于王有缘决无他虑。
王于后当得檀越力耳。
湘东果释用为郡守
及魏围江陵约以兵赴救力战焉。
法和既平约。
往进见王僧辨于巴陵
谓曰。
贫道已却侯景一臂。
其更何能为。
檀越宜即逐取。
乃请还。
湘东王曰。
侯景自然平矣。
无足可虑。
蜀贼将至。
法和请守巫峡待之。
乃总诸军而往运石以填江。
三日水遂不流。
横之以铁锁。
武陵王纪果遣蜀兵来度峡口。
势蹙进退不可。
王綝法和经略一战而殄之。
军次白帝谓人曰。
诸葛孔明可谓为名将。
吾自见之。
此城旁有其埋弩箭镞一斛许。
因插表令掘之如其言。
又尝至襄阳城北大树下
画地方二尺。
令弟子掘之得一龟长尺半。
以杖叩之曰。
汝欲出不能得已数百岁。
不逢我者岂见天日乎。
为授三归龟乃入草。
八叠山多恶疾人。
法和为采药疗之。
不过三服皆差。
即求为弟子。
山中多毒虫猛兽。
法和授其禁戒不复噬螫(音栻)所泊江湖必于峰侧结表云。
此处放生。
渔者皆无所得。
才或少获。
辄有大风雷。
船人惧而放之。
风雨乃定。
晚虽将兵犹禁诸军渔捕。
有窃违者中夜猛兽必来欲噬之。
或亡其船缆。
有小弟子戏截蛇头。
来诣法和
法和曰汝何意杀因指以示之。
弟子乃见蛇头齰裤裆而不落。
法和使忏悔为蛇作功德。
又有人以牛试刀一下而头断。
来诣法和
法和曰。
有一断头牛就卿徵命殊急。
若不为作功德。
一月内报至。
其人弗信少日果死。
法和又为人置宅相墓以避祸求福。
尝谓人曰。
勿系马于碓。
其人行过乡曲。
门侧有碓因系马于其柱。
入门中忆法和戒。
走出将解之。
马已毙矣。
梁元帝法和都督
郢州刺史封江乘县公
法和不称臣。
其启文朱印名上自称居士
后称司徒
梁元帝谓其仆射王褒曰。
我未尝有意用陆为三公
而自称何也。
曰。
彼既以道术自命容是先知。
梁元帝法和功业稍重。
遂就加司徒都督刺史如故。
部曲数千人通呼为弟子。
唯以道术为化。
不以法狱加人。
又列肆之所不立市丞
牧佐之法无人领受。
但以空槛籥在道间。
上开一孔以受钱。
贾客店人随货多少。
计其估限自委槛中。
所受所掌之司夕方开取。
条其孔目输之于库。
法和平常言若不出口。
时有所论则雄辨无敌。
然犹带蛮音。
善为攻战。
具在江夏
大聚兵舰。
欲袭襄阳
而入武关。
梁元帝使止之。
法和曰。
法和是求佛之人。
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
岂规主位。
但于空王佛所。
与主上有香火因缘。
见王上应有报至。
故救援耳。
今既被疑。
是业定不可解也。
于是设供食具大䭔薄饼。
及魏举兵。
法和汉口
将赴江陵
梁元帝使人逆之曰。
此自能破贼。
师但镇郢州不须动也。
法和乃还州。
垩其城门。
著粗白布衫裤邪巾。
大绳束腰坐苇席。
终日乃脱之。
及闻梁元败灭。
复取前凶服著之。
哭泣受吊。
梁人入魏果见䭔饼焉。
法和始于百里洲造寿王寺。
既架佛殿更截梁柱曰。
后四十许年佛法当遭雷雹。
此寺幽僻可以免难。
魏平荆州宫室焚烬。
总管欲发取寿王佛殿。
嫌其材短乃停。
后周氏灭佛法。
此寺隔此陈境故不及难。
天保六年春清河王岳进军临江
法和举州入齐。
文宣法和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太尉公。
西南大都督五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安湘郡公宋莅为郢州刺史
官爵如故。
莅弟遣为散骑常侍仪同三司湘州刺史义兴
梁将侯瑱来逼江
齐军弃城而退。
法和与宋莅兄弟入朝。
文宣闻其有奇术。
虚心想见之。
三公卤簿。
于城南十二里供帐以待之。
法和遥见邺城下马禹步。
辛术谓曰。
公既万里归诚主上虚心相待。
何作此
法和手持香炉步从路车至于馆。
明日引见。
给通幰油络网车。
诣阙通名不称官爵。
不称臣。
但云荆山居士
文宣法和及其徒属于昭阳殿
法和钱百万物万段甲第一区田一百顷奴婢二百人生资什物称是。
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
各随缘去。
钱帛散施一日便尽。
以官所赐宅营佛寺。
自居一房与凡人无异。
三年间再为太尉
世犹谓之居士
无疾而告弟子死期。
至时烧香礼拜佛。
坐绳床而终。
浴讫将殓。
尸小缩止三尺许。
文宣令开棺视之。
空棺而已。
法和书其所居屋壁而涂之。
及剥落有文曰。
十年天子为尚可。
百日天子急如火。
周年天子递代坐。
又曰。
一母生三天。
两天共五年
说者以娄太后生三天子。
孝昭即位武成传位。
后主共五年焉。
元文遥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洛阳人字德远
北魏宗室
起家员外散骑常侍
以天下方乱,解官隐于林虑山中。
东魏孝静帝武定中高澄征之为大将军府功曹
文宣帝高洋建齐朝,拜中书舍人
孝昭帝时,典机密
平秦王归彦等迎立武成帝高湛
给事黄门侍郎侍中中书监
后主天统二年赐姓高,再迁尚书左仆射封宁都郡公
北齐时县令多用厮滥,文遥请革选,始用士人为县。
后参与赵郡王睿等谋逐和士开议,出为西充州刺史
士开死,自东徐州刺史征入朝,竟不用,卒。
高延宗北齐 ? — 577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延宗 576年—576年
德昌 576年十二月—576年十二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7 【介绍】: 北齐宗室
高澄第五子。
封安德王
幼为高洋(文宣帝)所养。
定州刺史,骄纵不法。
孝昭帝武成帝皆使挞之,杀其昵近九人,自此深自改悔。
后主(高纬)武平七年平阳之役,力御周师有功,为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
后主奔邺,延宗晋阳即位,改元德昌
周军还攻晋阳即位二日即被擒。
旋为周武帝所杀。
高元海北齐 ? — 5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8 【介绍】: 北齐宗室
累迁散骑常侍
纵酒纳姬。
孝昭帝即位高湛(武成帝)在邺,不得志,元海曾为献策夺取皇位,未用。
孝昭死,武成即位,除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
河清二年,为和士开所谮,出为兖州刺史
后主(高纬)武平中祖珽共执朝政,触犯陆太姬,出为郑州刺史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齐亡。
次年,在邺谋反,事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