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竺法义晋 ? — 380
竺法义
未详何许人。
年十三遇深公便问。
仁利是君子所行。
孔丘何故罕言。
深曰。
物鲜能行是故罕言。
深见其幼而颖悟。
劝令出家。
于是栖志法门从深受学。
游刃众典尤善法华。
后辞深出京。
复大开讲席。
王导孔敷并承风敬友。
至晋兴宁中
更还江左憩于始宁保山
受业弟子常有百馀。
至咸安二年
忽感心气疾病。
常存念观音。
乃梦见一人破腹洗肠。
觉便病愈。
傅亮每云。
吾先君与义公游处。
每闻说观音神异莫不大小肃然。
晋宁康三年孝武皇帝遣使徵请出都讲说。
晋太元五年卒于都。
春秋七十有四矣。
帝以钱十万买新亭岗为墓。
起塔三级。
义弟子昙爽。
于墓所立寺。
因名新亭精舍。
宋孝武南下伐凶。
銮旆至止式宫此寺。
及登禅复幸禅堂。
因为开拓。
改曰中兴。
元嘉末童谣云。
钱唐出天子。
乃禅堂之谓。
故中兴禅房犹有龙飞殿焉。
今之天安是也。
羊玄保南朝宋 371 — 4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1—464 【介绍】: 南朝宋泰山南城人
起家楚台太常博士
历官武帝镇军参军
善弈,棋品第三,文帝曾与赌郡戏,胜,以补宣城太守
累迁丹阳尹、会稽太守
为政宽和,虽无殊绩,去后令人思念。
孝武帝即位,为散骑常侍,迁金紫光禄大夫
卒谥定
僧彻南朝宋 383 — 452
僧彻
姓王
太原晋阳人
少孤兄弟二人寓居襄阳
年十六入庐山远公
见而异之。
问曰。
宁有出家意耶。
对曰。
尘离俗固其本心。
绳墨镕钧更唯匠者。
曰。
君能入道当得无畏法门。
于是投簪委质从受业。
遍学众经尤精波若。
又以问道之暇亦厝怀篇牍。
至若一赋一咏辄落笔成章。
尝至山南攀而啸。
于是清风集众鸟和鸣。
超然有胜气。
退还咨
律制管弦戒绝歌舞。
一吟一啸可得为乎。
曰。
以散乱言之皆为违法。
由是乃止。
至年二十四令讲小品。
时辈未之许。
及登座词旨明析。
听者无以折其锋。
谓之曰。
向者勍敌并无遗力。
汝城隍严固攻者丧师。
反轸能尔。
良为未易。
由是门人推服焉。
亡后南游荆州江陵城内五层寺。
晚移琵琶寺
彭城王义康仪同萧思话等。
并从受戒法。
筵请设斋。
穷自下馔。
宋元嘉二十九年卒。
春秋七十。
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为造坟圹。
荆州上明有释僧庄者。
亦善涅槃及数论。
宋孝武初被敕下都
称疾不赴。
僧昙迁南朝宋 384 — 4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4—482 【介绍】: 南朝宋僧。
月支国人。
本姓支,寓居建康
游心佛义,善谈老庄。
楷书,常布施题经。
范晔王昙首等友善。
住乌衣寺。
范晔被诛,知交无敢近。
乃货衣物,悉力营葬。
宋孝武帝闻而叹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建康支氏。
少出家。
游心竺义。
兼通孔老。
善辞章。
研究十地。
尝注之。
以行世。
巧于转读。
梵声清婉。
特拔终古。
彭城王义康
范晔王昙首游。
初居祗洹寺。
后徙乌衣寺。
终始一节。
不为世俗变也。
范晔既被诛。
合门十二。
丧莫敢举。
货衣钵。
营葬焉。
孝武闻而义之。
徐爰曰。
卿著宋书。
慎勿遗此士也。
建元四年卒。
寿九十九。
释昙迁
姓支
本月支人。
寓居建康
笃好玄儒。
游心佛义。
善谈庄老。
并注十地。
工正书。
常布施题经。
巧于转读有无穷声韵。
梵制新奇特拔终古。
彭城王义康范晔王昙首
并皆游狎。
初止祇洹寺。
后移乌依寺。
范晔被诛。
门有十二丧。
无敢近者。
抽货衣物悉营葬送。
孝武闻而叹赏。
徐爰曰。
卿著宋书勿遗此士。
王僧虔湘州及三吴。
并携共同游。
齐建元四年卒。
年九十九。
时有道场寺释法畅。
瓦官寺释道琰。
并富声哀婉。
虽不竞等。
抑亦次之。
范广渊南朝宋 ? — 4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5 【介绍】: 名或作广
南朝宋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人。
范晔弟。
善属文,任武陵王刘骏咨议参军记室
后坐兄参与谋逆嫌疑,被诛。
沈庆之南朝宋 386 — 465
全宋文·卷四十一
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永初初竟陵太守赵伯符版为宁远中兵参军,除殿中员外将军
元嘉中淮陵太守,转正员将军,迁始兴王浚后军参军员外散骑侍郎,进建威将军,迁广陵王诞北中郎中兵参军,领南东平太守
又为世祖抚军中兵参军,复为广陵王诞参军济阴太守,迁太子步兵校尉
元凶弑立,世祖征虏将军武昌内史,领府司马。
及践阼,以为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
寻出为使持节,督南兖兖四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镇盱眙
寻还镇广陵
孝建初镇北大将军,督青冀幽三州,封始兴郡公
寻以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罢就第。
大明中,复为使持节南兖、徐、兖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进司空,固让。
前废帝即位,以为侍中太尉,寻赍赍药赐死,年八十,谥曰忠武公
明帝即位,追赠侍中司空谥曰襄公
王玄谟南朝宋 388 — 4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8—468 【介绍】: 南朝宋太原祁人字彦德
东晋末,刘裕辟为从事史。
宋文帝元嘉中,为汝阴太守
屡请北伐。
元嘉二十七年,率主力军,围攻滑台,数月不下,乘机搜刮,大失人心,为魏所败。
刘劭文帝自立,刘骏起兵讨之,玄谟将兵应
称帝,除徐州刺史
预讨刘义宣臧质封曲江县侯
孝武帝大明元年,为雍州刺史,不顾豪族反对,力行土断。
将侨置三郡并为一郡,流寓之人都编入户籍。
孝武帝死,受顾命。
以严直不容,徙冀二州刺史
少帝狂悖,玄谟屡表谏诤。
明帝时官至南豫州刺史
卒谥庄
刘康祖南朝宋 ? — 4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0 【介绍】: 南朝宋彭城吕人
刘虔之子,袭封,为长沙王刘义欣镇军参军
善弓马,膂力过人。
以蒲酒为事,每犯法,文帝以勋臣子宽恕之。
员外郎十年,坐摴蒲免。
刘骏历阳,以康祖为征虏中兵参军
北魏汝南康祖文帝诸军前驱。
以功转左军将军。
后于尉武遇魏军,以八千人战魏军八万骑,无不以一当百,魏军死者大半。
康祖亦中矢死。
谥壮
董元嗣南朝宋 ? — 4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 【介绍】: 南朝宋人
武陵王刘骏典签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奉使至都,值太子刘劭文帝自立。
元嗣徐湛之叛还报,元嗣却言杀帝状。
刘骏又遣元嗣奉表于,而后即举兵讨
元嗣
刘朗南朝宋 ? — 453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朗 哀王 432年—453年 刘义符弟子
维基
刘朗(?—453年)南丰哀王字元明彭城郡萧县人南朝宋武帝之孙,江夏文献王刘义恭长子,营阳刘义符继子。
萧斌南朝宋 ? — 4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 【介绍】: 南朝宋南兰陵人
萧摹之子。
彭城王刘义康以为大将军咨议参军豫章太守
侍中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统军北伐,攻克魏碻磝等地,进围滑台。
明年又讨灭司马顺则之叛。
坐滑台退败,免官。
久之,复起为南平王刘铄右军长史
元嘉末,佐太子刘劭谋杀文帝
称帝,以散骑常侍尚书仆射领军将军
武陵王刘骏起兵讨率军拒战,兵败降,被杀。
萧简南朝宋 ? — 4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 【介绍】: 南朝宋南兰陵人
萧斌弟。
历位长沙内史。
广陵王刘诞以为安南咨议参军南海太守
东海王刘袆代为前军咨议
宋文帝元嘉末太子刘劭文帝及诸大臣,自立。
武陵王刘骏(孝武帝)起兵讨刘劭
广州反,刘骏邓琬讨之,城破被杀。
周峤南朝宋 ? — 4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 【介绍】: 南朝宋汝南安成人
宋武帝婿。
文帝元嘉末,以贵戚显官,为吴兴太守
刘劭文帝,矫旨加冠军将军,而随王刘诞起兵会稽,檄文亦至。
性素怯,不知所从,为部属所杀。
刘恢南朝宋 ? — 4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4 【介绍】: 南朝宋宗室字景度
南郡王刘义宣长子。
少辩慧,年十一,拜世子,除给事中
太子刘劭文帝义宣起兵,及诸弟得沈焕助逃奔到新亭
宋孝武帝以为侍中,领卫尉
义宣反,与诸兄弟姊妹逃亡,被捕,死。
庞秀之南朝宋 ? — 4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4 【介绍】: 南朝宋河南人
萧斌故吏,受太子刘劭信任,为游击将军
文帝后,投奔刘骏,时诸将未有降者,唯秀之先至。
事平,即位(孝武帝)以为梁州刺史
后官徐州刺史太子右卫率。
求那跋陀罗南朝宋 394 — 468
中天竺人也。
少传五明。
天文书算。
医方咒术。
风甬盈虚。
世间术业。
多所究竟。
而志力坚明。
偏习方等。
以外典杂事弊释氏。
乃遁游师子国
依师入道。
专情学务。
辞小习大。
号之为摩诃乘焉
师欲试之。
命就闇室。
操取经匣。
即得华严大品。
师曰。
大乘于汝乃有重缘。
奉书父母。
劝归正法。
曰若专外道。
虽还无益。
若归依三宝。
则长得奉见。
父感至言。
遂乖邪崇正。
顷之功德贤乃奉送资供。
求向东方。
因随舶汎海。
元嘉十二年春
始至广洲。
云峰山
立寺以山为名。
刺史车朗表闻。
宋文帝遣使迎接。
其年冬至京师
敕住祇洹寺。
遥入宫台传译。
意好欣然若故旧。
帝甚敬异之。
琅邪颜延之
宕才硕学。
束带诣门。
于是京邑道俗。
车盖相望。
彭城谯王义宣置师事焉。
众僧共请出经。
于祇洹寺。
集义学诸僧。
初出杂阿含经五十卷。
又于东安寺。
出法鼓经二卷。
出相续解脱经二卷。
第一义五相略一卷。
后于舟杨郡。
译出胜鬘经一卷。
又于道场寺
出央掘四卷。
楞伽经四卷。
众七百馀人。
宝云传译。
惠观执笔。
辨章文义妙会。
先自元嘉二十三年
谯王镇荆洲。
请与俱行。
安憩辛寺。
更立殿房。
即于寺内。
无忧王经一卷。
八吉祥经一卷。
过去现在因果四卷。
无量寿一卷。
泥洹一卷。
凡十三部。
合七十三卷。
谯王欲请讲华严等经。
跋陀自忖未善汉语。
愧难积旬。
即旦夕礼忏。
请乞冥应。
遂梦有人。
白服持剑。
擎一人首来。
至其前曰。
何故忧邪。
跋陀具以事对答。
曰。
不痛。
壑然便觉。
心神喜悦。
旦起言义皆备领汉语。
于是就讲。
弟子法勇传译。
僧念为都讲。
虽因译人。
而玄解往复。
元嘉将末。
谯王屡有怪梦。
跋陀答以京都将有祸乱。
未及一年。
而二凶构逆。
孝建之初
谯王阴谋逆节。
跋陀颜容忧惨。
而未及发言。
谯王问其故。
跋陀陈争垦切。
乃流涕而出。
曰必无所翼。
贫道不容扈从。
义宣问曰。
法师何故谓弟子举事不成。
答曰。
大王名义宣
当以义济。
今兴兵犯从非义也。
何以能剋。
义宣以其物情所信。
乃逼与俱下。
过江洲。
见咸质质。
问曰。
法师观弟子军容何如。
答曰。
犹如聚墨耳。
梁山之败。
火榄转迫。
去岸悬远。
𠜁无济理。
唯一心称观世音。
手捉邛竹杖。
投身江中。
水裁至
以杖刺水。
水深流驶。
见一童子。
寻后而至。
以手牵之。
顾谓童子。
汝小儿何能度我。
恍忽之间。
觉行十馀步。
仍得上岸。
即脱纳衣。
欲宾童子。
顾览不见。
举身毛竖。
方知神力焉。
王玄谟督军梁山
孝武敕军中得摩诃乘
善加料理。
驿信送台。
俄而寻得。
令舸送还都。
孝武即时引见。
顾问委典。
曰企望日久。
今始相遇。
跋陀对曰。
既染觉戾。
分为灰粉。
今得接见。
重荷生造。
敕问置谁为贼。
答曰。
出家之人不豫戎事。
张畅宗灵秀等。
并是驱逼贫道所明。
但不图宿缘乃逢此事。
孝武曰无所惧也。
是日敕住后堂。
供施衣物。
给以人乘。
跋陀在荆洲十载。
每与谁王书疏。
无不记录。
及军败简检。
无片言及军事者。
孝武明其托谨。
益加礼遇。
后因闲谈。
聊戏问曰。
丞相不。
答曰。
受供十年。
何可忘德。
今从陛下。
乞愿为丞相三年烧香。
帝悽然动容。
义而许焉。
中兴寺成。
敕令移住。
令开三间房
后于东府宴会。
王公毕集。
敕见跋陀
时未及净𩬊。
白首皓然。
孝武遥望。
顾语尚书谢庄曰。
摩诃乘聪明机解。
但老期已至。
朕试问之。
必悟人意。
跋陀上阶。
因迎谓之。
摩诃乘不负远来之意。
但有一在。
即应声答曰。
贫道远归帝京。
垂四十年。
天恩隆遇。
衔块罔极。
但七十老病。
唯一死在。
帝嘉其机辨。
敕近御座。
举朝屡目焉。
后于秣陵凤凰楼西起寺。
每至夜半。
辄有推户而唤。
视不见人。
众屡厌梦。
跋陀烧香咒曰。
汝宿缘居此。
我今起寺。
行道礼忏。
常为汝等居住者。
为护寺善神。
若不能居。
随所安。
既而道俗十馀人。
同夕梦见。
鬼神千数。
皆荷担移去。
寺众遂安
大明七年天下亢旱。
祈祷山川。
累日无验。
孝武请令祈雨。
必使有感。
如其无效。
不须相见。
跋陀答曰。
仰凭三宝。
陛下天威翼必降泽。
如其不获。
不复重见。
即往北湖钓台
烧香祈请。
不复饮食。
默而诵经。
密加秘咒。
明日晡时。
西北云起如车盖。
日在
风震云合。
即日降雨。
明旦公卿入贺。
敕见慰劳。
嚫施相续。
跋陀自幼以来。
蔬食终身。
常执持香炉。
未尝辍手。
每食竟辄分食。
飞鸟集手取食。
至明帝之世。
礼供弥盛。
泰始四年正月
觉体不平。
便豫与明帝公卿告辞。
临终之日。
延伫而望云。
见天华圣像。
禺中遂卒。
春秋七十五。
明帝深加痛惜。
慰赙甚厚。
公卿会葬。
荣众备焉。
又续有求那毗地
中天竺人。
聪瞻有记。
诵经十馀万言。
兼解阴阳道术。
以齐建元中来至。
住毗舍离寺。
永明十年
译出十二因缘。
及颀湏达长者经。
造正观寺(云云)。
求那跋陀罗
此云功德贤
中天竺人。
以大乘学故世号摩诃衍
本婆罗门种。
幼学五明诸论。
天文书算医方咒术靡不该博。
后遇见阿毗昙杂心。
寻读惊悟。
乃深崇佛法焉。
其家世外道禁绝沙门
乃舍家潜遁远求师友。
即投簪落彩专精志学。
及受具足博通三藏
为人慈和恭恪事师尽礼。
顷之辞小乘师进学大乘。
大乘师试令探取经匣。
即得大品华严。
师嘉而叹曰。
汝于大乘有重缘矣。
于是读诵讲宣莫能詶抗。
进受菩萨戒法。
乃奉书父母劝归正法曰。
若专守外道则虽还无益。
若归信三宝则长相见。
其父感其言至。
遂弃邪从正跋陀前到师子诸国。
皆传送资供。
既有缘东方。
乃随舶汎海中途风止。
淡水复竭举舶忧惶。
跋陀曰。
可同心并力念十方佛称观世音。
何往不感。
乃密诵咒经恳到礼忏。
俄而信风暴至。
密云降雨。
一舶蒙济。
其诚感如此。
元嘉十二年广州
刺史车朗表闻。
宋太祖遣信迎接。
既至京都敕名僧慧严慧观
新亭郊劳。
见其神情朗彻莫不虔仰。
虽因译交言而欣若倾盖。
初住祇洹寺。
俄而太祖延请深加崇敬。
琅琊颜延之通才硕学。
束带造门。
于是京师远近冠盖相望。
大将军彭城王义康
丞相南谯王义宣
并师事焉。
顷之众僧共请出经于祇洹寺。
集义学诸僧译出杂阿含经。
东安寺出法鼓经。
后于丹阳郡译出胜鬘楞伽经。
徒众七百馀人。
宝云传译。
慧观执笔。
往复咨析妙得本旨。
谯王荆州
请与俱行安止辛寺。
更创房殿。
即于辛寺出无忧王过去现在因果及一卷无量寿一卷泥洹央掘魔罗相续解脱波罗蜜了义现在佛名经三卷第一义五相略八吉祥等诸经并前所出凡百馀卷常令弟子法勇传译度语。
谯王欲请讲华严等经。
跋陀自忖未善宋言有怀愧叹。
即旦夕礼忏请观世音乞求冥应。
遂梦有人白服持剑。
擎一人首。
来至其前曰。
何故忧耶。
跋陀具以事对。
答曰。
无所多忧。
即以剑易首更安新头。
语令回转曰。
得无痛耶。
答曰。
不痛。
豁然便觉心神悦怿。
旦起道义皆备领宋言。
于是就讲。
元嘉将末谯王屡有怪梦。
跋陀
都将有祸乱。
未及一年元凶构逆。
孝建之初谯王阴谋逆节。
跋陀颜容忧惨未及发言。
谯王问其故。
跋陀谏争恳切。
乃流涕而出曰。
必无所冀。
贫道不容扈从。
谯王以其物情所信。
乃逼与俱下。
梁山之败大舰转迫。
去岸悬远判无全济。
唯一心称观世音。
手捉邛竹杖投身江中。
水齐至膝。
以杖刺水。
水流深驶。
见一童子寻后而至以手牵之。
顾谓童子。
汝小儿何能度我。
恍忽之间觉行十馀步。
仍得上岸。
即脱纳衣欲偿童子。
顾觅不见。
举身毛竖。
方知神力焉。
王玄谟督军梁山
世祖敕军中得摩诃衍
善加料理驿信送台。
俄而寻得。
令舸送都。
世祖即时引见顾问委曲。
曰企望日久今始相遇。
跋陀曰。
既染衅戾分当灰粉。
今得接见重荷生造敕问并谁为贼。
答曰。
出家之人不预戎事。
张畅宋灵秀等并见驱逼贫道。
所明但不图宿缘乃逢此事。
帝曰。
无所惧也。
是日敕住后堂供施衣物。
给以人乘。
跋陀在荆十载。
每与谯王书疏无不记录。
及军败检简无片言及军事者。
祖明其纯谨益加礼遇。
后因闲谈聊戏问曰。
念承相不。
答曰。
受供十年何可忘德。
今从陛下乞愿。
愿为丞相三年烧香。
帝悽然惨容义而许焉。
中兴寺成敕令移住为开三间房
后于东府宴会。
王公毕集。
敕见跋陀
时未及净发白首皓然。
世祖遥望顾谓尚书谢庄曰。
摩诃衍聪明机解。
但老期已至。
朕试问之。
其必悟人意也。
跋陀上阶。
因迎谓之曰。
摩诃衍不负远来之意。
但唯有一在。
即应声答曰。
贫道远归帝京垂三十载。
天子恩遇衔愧罔极。
但七十老病唯一死在。
帝嘉其机辩。
敕近御而坐。
举朝属目。
后于秣陵凤皇楼西起寺。
每至夜半辄有推户而唤。
视之无人。
众屡厌梦。
跋陀烧香咒愿曰。
汝宿缘在此我今起寺。
行道礼忏常为汝等。
若住者为护寺善神。
若不能住各随所安。
既而道俗十馀人。
同夕梦见鬼神千数皆荷担移去。
寺众遂安
今陶后渚白塔寺即其处也。
大明六年天下亢旱祷祈山川累月无验。
世祖请令祈雨必使有感。
如其无获不须相见。
跋陀曰。
仰凭三宝。
陛下天威冀必隆泽。
如其不获不复重见。
即往北湖钓台烧香祈请。
不复饮食。
默而诵经。
密加秘咒。
明日晡时西北云起如盖。
日在风震云合连日降雨。
明旦公卿入贺。
敕见慰劳。
䞋施相续。
跋陀自幼以来蔬食终身。
常执持香炉未尝辍手。
每食竟辙分食飞鸟。
乃集手取食。
太宗世礼供弥隆到大始四年正月觉体不悆。
便与太宗及公卿等告别。
临终之日延伫而望之。
见天华圣像。
禺中遂卒。
春秋七十有五。
太宗深加痛惜慰赙甚厚。
公卿会葬荣哀备焉。
时又有沙门宝意
梵言阿那摩低。
本姓康
康居人
世居天竺
宋孝建中来止京师瓦官禅房。
恒于寺中树下坐禅。
又晓经律。
时人亦号三藏
常转侧数百贝子
立知凶吉。
善能神咒。
以香涂掌。
亦见人往事。
宋世祖施其一铜唾壶。
高二尺许。
常在床前。
忽有人窃之。
意以席一领。
空卷之咒上数通。
经于三夕唾壶还在席中。
莫测其然。
于是四远道俗咸敬而异焉。
齐文惠文宣梁太祖
并敬以师礼焉。
永明末年终于所住。
张柬南朝宋 ? — 4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4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
袭父封,位通直郎,有勇力,尝手格猛兽。
太子刘劭宋文帝,以辅国将军
孝武帝刘劭,军驻新亭,出奔,坠淮水死。
垣护之南朝宋 395 — 464
全宋文·卷三十九
护之字彦宗略阳桓道人,初从武帝司马休之,为世子军府长史,兼行参军
永初中奉朝请
元嘉初为殿中将军高平太守
宣威将军钟离太守,寻加建武将军,领济北太守
孝武起义,以为宁远将军冀州刺史
孝建初征为游击将军,加辅国将军,迁宁朔将军徐州刺史封益阳县侯
免,复为游击将军,迁大司马辅国将军南东海太守
未拜,复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镇历城,进宁朔将军兼督徐州诸军事
大明中征为右卫将军,转西阳王子尚军司马临淮太守
出为持节、督豫司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豫州刺史淮南太守,免。
大明八年,复起为太中大夫
未拜,卒,年七十,谥曰壮侯
刘秀之南朝宋 397 — 464
全宋文·卷三十九
秀之字道宝,穆之从兄子,少帝末除驸马都尉奉朝请文帝时抚军江夏王义恭平北彭城王义康参军,出为无锡阳羡乌程,选建,除尚书中兵郎,重除建康
孝武襄阳,以为抚军录事参军襄阳,改领广平太守,除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宁远将军西戎校尉南秦二州刺史
孝武即位,迁使持节益宁二州诸军事宁朔将军益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改督为监,封康乐县侯
寻迁监郢州诸军事郢州刺史,征为右卫将军,迁丹阳尹,又迁尚书石仆射,领太子右卫率,出为使持散骑常侍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竟陵随二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大明八年卒,赠侍中司空谥曰忠成公
荀琼南朝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颍阴人
年十五,复父仇于成都市,以孝闻。
宋文帝元嘉末,渡淮,逢武陵王刘骏举兵讨刘劭,为追兵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