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荀赤松南朝宋
全宋文·卷二十九
赤松,伯子子。
元嘉末尚书左丞,以徐湛之党为元凶劭所杀。
鲁轨北魏 ? — 4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9 【介绍】: 北魏扶风郿人一名象齿
鲁宗之子。
善骑射,膂力过人。
初仕东晋竟陵太守
随父入北魏。
刘裕定长安北魏宁南将军荆州刺史襄阳公、镇长社
宋文帝时,累遣招纳,许以为司州刺史
以曾杀刘康祖徐湛之父,终不归宋。
傅僧祐南朝宋 ? — 4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 【介绍】: 南朝宋北地灵州人
弘仁孙。
有吏才,再为山阴令,甚有能名。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太子刘劭文帝及大臣徐湛之等,僧祐以党徐湛之,亦被杀害。
臧凝之南朝宋 ? — 4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 【介绍】: 南朝宋东莞莒人
臧焘孙。
学涉有当世才具,年少时为宋文帝赏识,累官尚书右丞
徐湛之党,被刘劭所杀。
董元嗣南朝宋 ? — 4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 【介绍】: 南朝宋人
武陵王刘骏典签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奉使至都,值太子刘劭文帝自立。
元嗣徐湛之叛还报,元嗣却言杀帝状。
刘骏又遣元嗣奉表于,而后即举兵讨
元嗣
向柳南朝宋 ? — 4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4 【介绍】: 南朝宋河内山阳人字玄季
向靖子。
有学义才能。
袁淑徐湛之颜竣皆与友善。
历官始兴王征北中兵参军,始兴内史,南康相
臧质反,召与之俱下。
败,下狱死。
王僧绰南朝宋 423 — 4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3—453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
王昙首子。
袭封豫宁县侯
宋文帝长女。
初为江夏王刘义恭司徒参军
文帝元嘉中,累迁尚书吏部郎,侍中,参掌大选。
元嘉三十年文帝欲废太子劭,与僧绰江湛徐湛之等谋,议久不决。
僧绰力主速断,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事未定,杀帝,僧绰亦被害。
僧镜南朝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生焦氏
陇西人
吴中
有孝行。
轻财好施。
母亡。
太守赙赠。
不受。
负土为坟。
庐于傍。
三年乃为沙门
吴县华山寺
入关寻师授法。
东海徐湛之
请为一门之师。
后返姑苏
上虞谢灵运
尤致款素。
与游嶀嵊。
元徽中
诏至都。
止定林下寺。
频建法会。
注法华维摩义疏毗昙玄论。
殁寿六十七。
同时有释昙隆。
亦以高行名世。
释僧镜
姓焦
陇西人
迁居吴地
至孝过人。
轻财好施。
家贫母亡。
太守赐钱五千。
苦辞不受。
乃身自负土种植
庐于墓所。
泣血三年
服毕出家。
吴县华山
后入关陇寻师受法。
累载方还。
停止京师
大阐经论。
司空东海徐湛之重其风素。
请为一门之师。
后东反姑苏
复专当法匠。
台寺沙门道流请停岁许。
又东适上虞徐山
学徒随往百有馀人。
化洽三吴声驰上国。
陈郡谢灵运以德音致款。
宋世祖藉其风素。
敕出京师止定林下寺。
频建法聚德众云集。
著法华维摩泥洹义疏并毗昙玄论。
区别义类有条贯焉。
宋元徽中卒。
春秋六十有七。
上虞徐山先有昙隆道人。
少善席上。
晚忽苦节过人。
亦为谢灵运所重。
常共游嶀嵊。
亡后运乃诔焉。
释慧通南朝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生刘氏
沛国人
少为沙门
神情奥秀。
讲学精明。
冶城寺。
从之听采者倾朝市。
东海徐湛之
陈郡袁粲
尤加敬。
孝武皇帝诏与海陵建平二王为友。
有胜鬘杂心毗昙义疏。
作駮夷夏显證法性三论。
及易爻象记。
雅为宋武所敬。
升平中没。
寿六十二。
释慧通
姓刘
沛国人
少而神情爽发俊气虚玄。
止于治城寺。
每麈尾一振辄轩盖盈衢。
东海徐湛之陈郡袁粲敬以师友之礼。
孝武皇帝厚加宠秩。
敕与海陵建平二王为友。
袁粲著蘧颜论示
难诘往反。
著文于世。
又制大品胜鬘杂心毗昙等义疏。
并駮夷夏论显證论法性论及爻象记等。
皆传于世。
宋升明中卒。
春秋六十三矣。
僧惠休南朝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僧。
俗姓汤,善诗文,得徐湛之赏识。
宋孝武帝令还俗受职,位至扬州从事
其诗受民歌影响多写儿女之情,诗风清新流畅,颇具情致。
颜延之薄其诗,以为“委巷中歌谣”。
徐孝嗣南齐 453 — 4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499 【介绍】: 南朝齐东海郯人字始昌小字遗奴
徐湛之孙。
袭封枝江县公
宋孝武帝爱,尚康乐公主拜驸马都尉
入齐为吴兴太守,有能名。
吏部尚书右军将军,领太子左卫率,颇受信任,台阁之事多以委之。
武帝死,因助萧鸾即帝位有功,为尚书令
明帝死,受遗诏辅新主政,以东昏失德,谋行废立,议不能决,被毒死。
谥文忠
全齐文·卷二十
孝嗣字始昌小字遗奴东海郯人宋司空湛之孙。
袭爵枝江县泰始中拜驸都尉,除著作郎,为司空太尉二府参军安成王文学
升明中太祖骠骑从事中郎,领南彭城太守,随府转太尉咨议参军
齐台建,为世子庶子,及受禅,国除,出为晋陵太守,还为太子中庶子闻喜公子良征虏长史,迁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转长史御史中丞,出为吴兴太守,征五兵尚书,迁太子詹事,加右军将军,领太子左卫率,转右仆射
隆昌初,迁散骑常侍前将军丹杨尹,以废立功封枝江县侯,转左仆射
明帝即位,加侍中中军大将军,进爵为公,转尚书令,领本州中正开府仪同三司,加中书监永元初司空,赐死。
中兴初太尉谥曰文忠,有集十卷。
僧师会五代 880 — 946
释师会
俗姓巨
荆州刺史武之后。
祖徙家北燕
遂为蓟门人也。
考讳知古。
母赵氏。
童孩出俗。
蓟州温泉道丕为师匠焉。
业成年满受具于金台宝刹寺坛。
梁开平中萍梗任飘于河朔
杯盂随步于江淮乃抵汉南观音院岩俊
班荆话道抵掌论心。
且曰。
子还闻投子山大同禅师已否。
曰闻而未见。
曰宜亟往焉。
及参大同
跬步之间。
举扬之外。
洗焉明白。
其安坦然。
乾化二年梁苑俊公曰。
始者攸攸岐路茫茫生死。
紫实昧朱狂斯滥哲。
苟不奉师友指归。
几一生空度。
今以秽莸请与薰同器而藏可乎。
俊公与会胥德留入法席。
四年秋有宝积坊罗汉院志修。
坚请代居所住焉。
苫盖五间而已。
乃感檀越尚书左丞吴蔼兵部侍郎张衮
袁粲之谒宝亮
徐湛之惠通
共发奉章赐额曰天寿焉。
四海之僧翕然而至。
历三十五载供僧二百馀万。
用其财宝无少混淆。
耿介可知也。
天福七年晋高祖行成于内声闻于外。
敕赐紫衣。
开运元年赐号曰法相
紫衣则藏以受持。
师号则蔑其称谓。
且曰。
我本不求名。
名来自求我。
知其白而守其黑。
和其光而同其尘。
世幻逡巡时不我与。
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累诸门人帖然而灭。
春秋六十七。
腊四十八。
阇维收舍利数百粒。
起塔于东郊汴阳乡也。
刑部侍郎边归谠为碑颂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