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善暹
开先善暹禅师
临江军人
操行清苦。
智识明达
远禅师在德山。
师往依之。
一日远升堂。
顾视大众云。
狮子频呻。
象王回顾。
师忽有省。
入室陈解。
远云。
子作么生会。
师回顾曰。
后园驴吃草。
远然之。
自此机辩迅捷。
禅林目曰海上横行暹道者
又参雪窦显
爱其俊逸。
留座下数年。
欲举住明州金鹅。
师闻之。
书二偈于壁而去。
曰。
不是无心继祖灯
道惭未厕岭南能。
三更月下离岩窦。
眷眷无言恋碧层。
三十馀年四海间。
寻师择友未尝閒。
今朝得到无心地。
却被无心趁出山。
后住开先
嗣德山远禅师
却通雪窦书。
山前婆子。
见专使来问。
首座出世。
为谁烧香。
专使。
云德山远和尚
婆子遂骂云。
雪窦抖擞。
尿肠说禅。
为汝得恁么。
辜负恩德。
开堂日上首白槌罢。
曰。
千圣出来也。
祇是稽首赞叹。
诸代祖师。
提挈不起。
是故。
始从迦叶迄至山僧
二千馀年。
月烛慧灯
星排道树
人天普照
凡圣齐荣。
且道承甚么人。
恩力老胡也。
秪道明星出现时。
我与大地有情。
同时成道。
如是则彼既丈夫。
我亦尔。
孰为不可良由诸人。
不肯承。
当自生退屈。
所以便推排一个半个。
先达出来。
递相开发。
祗是与诸人作證明。
今日人天会上。
莫有久游。
赤水夙在荆山
怀袖有珍。
顶门有眼。
到处践踏觉场底衲僧么。
却请为新出世。
长老作个證明。
还有么。
师住开先
凡十八年。
而化于本山
嫡嗣云居元也。
别具。
释慧空宋 1106 — 1174
全宋诗
释慧空(一一○六~一一七四)号中庵俗姓蔡赣州赣县(今江西赣州市西南)人。
年三十六投本郡观音寺落发。
往依仰山祖禅师有省。
参翠岩广照灯禅师
辞谒大慧宗杲径山,宿疑尽去。
又见鼓山圭、净众岳,皆蒙印可。
后抵教忠晦庵弥光禅师,闻举女子出定话,拟踵门,忽大悟
高宗绍兴十九年(一一四九)弥光移住龟山,命继席。
后迁大安及崇福。
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谢事,寓雪峰东庵洋屿云门。
六年,应知泉州王十朋之请,居泉州法石寺。
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九。
南岳下十七世,教忠弥光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今录诗十一首
僧文才元 1241 — 1302年9月1日
松堂
名文才
字仲华
陇西杨氏子。
少孤。
事母以孝闻。
博学能文。
慧灯集。
释贤首疏。
又著悬谈详略五卷。
肇论略疏三卷。
皆内据佛经。
外援儒老。
曲尽弘扬之妙。
尝庵居松间。
人称松堂老人
一日出庵不归。
弟子迹而得之松间。
师冥然抬目曰。
吾方安逸。
汝何遽至。
弟子曰。
师坐已三日矣。
既而成宗特旨。
建大万圣祐国寺台山
为师阐道之所。
演化数年。
大德中
示寂。
荼毗获舍利百馀颗。
闻于朝。
沙门问之。
有法洪者。
对曰。
和气之浃。
蒸为菌芝
精诚所至。
其理或然。
苌弘死忠。
其血成碧。
况道与神会。
颐养之至者乎。
夫朽败之馀。
标异于烟灭。
灰飞之际。
岂非行业坚白神气凝结者欤。
上嘉其论。
敕为塔藏本寺。
封邽国公
王称明 1370 — 1415
字孟扬,其先东阿人,父翰流寓闽中,著籍永福。
洪武庚午举人永乐初,徵为国史检讨,充大典总裁
出参英国公张辅军,坐解缙党下狱死。
有《虚舟集》五卷。
(《刘昌悬笥琐探》:吉水解学士缙,天质甚美,为文不属草,顷刻数千言不难,一时才名甚噪
时杭有王洪希范,吴有王隧汝玉,闽有王称孟扬,常有王达达善,皆官翰林
四人者词翰流丽,孟扬常谓希范曰:「解学士名闻海内,吾四人者,足以撑柱东南半壁。
」识者谓为知言。
《国雅》:王翰孟扬典雅清拔,绰有天宝俊声。
如「诸天花雨遍,双树慧灯悬」,「夜月桓伊,秋风骠骑营」,「孤帆乘吹发,一雁渡江迟」,「江路猿声早,山城榕叶凉」,「一灯今夜雨,千里故人心」,并是司空、皇甫之馀。
王兆云《词林人物考》:孟扬气节高劲,议论英发,文章伟博,书法遒妙。
学士解大其人品在苏长公之列。
田按:孟扬、安中才藻略同。
孟扬以跌宕驰才,安中以雅丽著美。
孟扬古诗规抚陈黄门李翰林,在唐调中特为高格。)
僧祩宏明 1535 — 1615
莲池
字佛慧
仁和沈氏子。
父号明斋
母周氏。
师生而颖异。
试屡冠诸生
于科第犹掇之也。
顾志在出世。
几案间。
辍书生死事大以自警。
一日阅慧灯集。
失手碎茶瓯。
有省。
乃视妻子为鹘臭布衫。
于世相一笔尽勾。
作歌寄意。
弃而专事佛。
虽学使者力挽之。
不回也。
从蜀师性天剃度。
昭庆无尘玉律师受具。
即单瓢只杖游诸方。
北游五台
感文殊放光。
至伏牛。
坐炼呓语。
忽现旧习。
京师
遍融笑岩二大老。
皆有开发。
东昌府
忽有省。
作偈曰。
二十年前事可疑。
三千里外遇何奇。
焚香掷戟浑如梦。
魔佛空争是与非。
时以母服未阕。
怀木主以游。
每食必供。
居必奉。
金陵瓦官寺
病剧。
几为主者舁就茶毗。
病间。
归得古云栖寺旧址。
结茅默坐。
悬铛煮糜。
曾绝粮七日。
倚壁危坐而已。
胸挂铁牌。
题曰。
铁若开花。
方与人说。
久之檀越争为构室。
渐成丛林。
清规肃然。
为诸方道场冠。
而师始启口说法。
弟子日进。
六时观念。
中夜警策。
慈颜温谕。
无异花开见佛矣。
师以精严律制。
为第一行。
沙弥要略具戒便蒙。
梵网经疏。
以发明之。
又从参究念佛得力。
遂开净土一门。
著弥陀疏钞。
融会事理。
指归唯心。
又以高峰语录。
最极精锐。
乃并匡山永明
及古德机缘中吃紧语汇一编。
名曰禅关策进。
以示参究之诀。
自是道风大播。
朝野归心。
大司马宋公应昌
太宰陆公光祖
宫谕张公元忭
大司成冯公梦祯
陶公望龄
并一时诸缙绅先生
次第及门。
道者
以百计。
靡不心折。
尽入陶铸
观兴浦庵偈所谓。
一朝踏破香岩钵。
双报君恩与佛恩。
始知东昌悟真
戴角虎。
不但称理而谈已也。
师持论严正。
诂解精微。
监司守相。
下车就语。
侃侃略无少屈。
诸贤豪候参者。
无加礼。
皆忘形屈势。
至则空其所有。
非精诚感物。
何能至是哉。
侍御左公宗郢
问念佛得悟否。
师曰。
返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又何疑返念念自性耶。
仁和樊公问。
心杂乱如何得静。
师曰。
置之一处。
无事不办。
坐中一士曰。
专格一物。
是置之一处。
办得何事。
师曰。
论格物。
只当依朱子。
豁然贯通去。
何事不办得。
或问。
师何不贵前知。
师云。
譬如两人观琵琶记。
一人不曾经见。
一人曾见。
而预道之。
毕竟同观终场。
能增减一出否。
侍郎王公宗沐问。
夜来老鼠唧唧。
说尽一部华严经。
师云。
猫儿突出时如何。
王无语。
师代云。
走却法师
留下讲案。
又书颂云。
老鼠唧唧。
华严历历。
奇哉王侍郎
却被畜生惑。
猫儿突出𦘕堂前。
床头说法无消息。
无消息大方广佛华严经。
世主妙严品第一。
师直摈曲说。
语无回互。
而世所宗。
天主寔义。
又期立论破之。
净慈僧性莲
请师讲圆觉经。
听者日数万指。
大釜日炊两度。
众犹不给。
募赎寺前万工池
放生。
因盟朝士
天圣故事者二纪。
后师八十诞辰。
又增拓之。
合城中上方长寿两池。
皆为放生设。
著放生文。
行于世。
海内多尊奉之孝定慈圣皇太后
崇重三宝。
偶见师放生文。
甚嘉叹。
内侍赍紫袈裟斋资。
往供。
问法要。
师拜受以偈答之。
师极意悲幽冥苦趣。
自习𦦨口。
时亲设放。
尝有见师座上现如来相者。
观力之使然也。
师天性朴实
简淡无缘饰。
虚怀应物。
貌温粹。
无崖岸。
而守若严城。
画丛林。
日用量。
施利厚薄。
因果覈。
罪福明。
虽粒米茎菜。
未尝虚费。
五十年中。
不设化主。
养老病供众僧。
海内衲子
担簦负笈而至者。
肩摩毂击。
食指日以千计。
稍有盈馀。
辄散施诸山。
库无储蓄。
别有供师者。
咸纳之。
以为衣药贫病施。
略无虚日。
简私记近七载中。
实用五千馀金
师生平惜福。
尝著三十二条自箴。
垂老躬自浣濯出溺器。
终身衣布素。
一麻布帏。
乃丁母艰时物。
今尚存。
他可知已。
师以平等大悲。
摄化一时。
非佛言不言。
非佛行不行。
非佛事不作。
佛嘱末世护持正法者。
依四安乐行。
师实以之。
憨公云。
观从上诸祖。
单提正令。
未必尽修万行。
若夫即万行以彰一心。
即尘劳而见佛性者。
古今除永明
唯师一人而已。
先儒称。
寂音为僧中
予则谓。
师为法门之也。
万历乙卯六月
入城。
别诸弟子首及宋守一等遍。
及故旧。
但曰。
吾将他往矣。
人皆莫测。
还山。
具茶汤设供。
与众话别云。
此处吾不住。
将他往。
众罔知。
七月朔
晚入堂坐。
嘱大众曰。
我言众不听。
我如风中烛。
尽油乾矣。
次夜入丈室。
示微疾。
瞑目无语。
弟子围绕。
师复开目云。
大众。
老实念佛毋捏怪。
毋坏我规矩。
众问谁可主丛林。
师曰。
解行双全者。
又问目前。
师曰。
姑依戒次。
言讫面西念佛。
端然而逝。
师。
生于嘉靖乙未
世寿八十一。
僧腊五十。
师自卜寺左岭下。
遂全身塔于此。
其先耦汤氏。
亦后师祝发。
建孝义庵。
为女丛林主。
先一载而化。
亦塔于寺外之右山。
师得度弟子广孝等。
为最初上首。
其及门受戒得度者。
不下数千计。
而在家无与焉。
缙绅士君子及门者。
亦以千计。
而私淑者无与焉。
其所著述。
除经疏外。
有戒疏事义问辩。
疏钞事义。
楞严摸象记。
遗教节要。
水陆仪文。
竹窗随笔。
二笔三笔。
四十八答。
净土疑辨。
往生集。
行录
名僧辑略
正讹集。
自知
云栖纪事。
山房杂录等。
二十馀种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