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陈霆明 1479 — 15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德清人字声伯
弘治十五年进士
刑科给事中
正德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诛复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
博洽多闻,工诗、词、古文,留心风教。
有《唐馀纪传》、《两山墨谈》、《山堂琐语》、《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
词学图录
陈霆(1479-1560) 字声伯号水南
浙江德清人
工词,有苏辛遗范。
所撰词话为明代词学重要文献。
有《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水南词》。
字声伯德清人
弘治壬戌进士
刑科给事中,谪判六安州,历山西提学愈事。
有《水南稿》十九卷。
(《四库总目》:诗意境颇为萧洒,而才气坌涌;信笔而成,故往往不暇检点。
惟诗馀一体较工,其豪迈激越有苏、辛遗范。
末附诗话一卷,中间论词一条,谓明代骚人,多不务此,间有知者,十中之一二。
则其自负亦不浅矣。
陈霆两山墨谈》: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馀,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
《玉堂联句》有云:「七碗风清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
纤芽出上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
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
何时一酌中冷水,重试君谟小凤团。
」观此则一时赏重可知矣。
予谪宦六安,见频岁春冻,产不能广,而中贵镇守者私徵倍于官贡,有司督责,头芽一斤至卖白金一两,山谷窭民有鬻产卖子以买充者。
六安始若利民,而今为民害,则甚。
汉武帝南巡,以衡山远阻不及登燎,即州南之霍山行礼,遂封为南岳
山有汉时拜郊台、淩霄树,宦游其地者,每纵登览以快一时之观。
然而供给飞挽,山民告病久矣。
正德辛未,予召还秋曹,朝除以江右刘某者为守。
刘起举人,临行请益,予赠之诗云:「踏槐曾作少年游』高入青冥一鹗
匣剑久韬冲斗气,郡符新下梦刀州。
雨前纲茗春阳早,笏外南山爽气浮。
相送一言烦记取,大廷方简富民侯
」)
维基
陈霆(约1477年—1550年),字声伯震伯号水南两山浙江德清县人
明朝官员,学者。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浙江乡试第六名举人
弘治十五年(1502年)联捷壬戌科会试第一百二十名,三甲第九十五名进士
刑科给事中
为人耿直
正德元年(1506年)因上书弹劾张瑜,被其同党刘瑾陷害入狱。
刘瑾被诛后,复官刑部主事次年出任山西提学佥事
不久辞官回乡,隐居著述。
白朴元 1226 — 13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约1310后 【介绍】: 元真定人,祖籍隩州本名桓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
金枢密院判官白华子。
生长于中原兵乱之世。
不仕。
参加玉京书会,创作杂剧。
宋亡于元,迁居建康
放浪诗酒。
元代四大剧作家之一。
有词《天籁集》,杂剧《梧桐雨》、《墙头马上》等。
词学图录
白朴(1226-1306) 初名恒字仁甫,后改今名,字太素号兰谷
澳州(今山西河曲)人。
受业于元好问
宋亡次年,卜居建康,日与诸名流放情于山水诗酒间。
以杂剧蜚声,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有《梧桐雨》、《墙头马上》等。
其词源出苏辛、亦为有元一代之作手。
词集名《天籁集》。
辛弃疾南宋 1140年5月11日 — 1207年9月10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207 【介绍】: 宋济南历城人,原字坦夫,后字幼安号稼轩
高宗绍兴末,聚众二千隶耿京部,为掌书记
命奏事建康,闻张安国降金,归擒之,献俘行在。
孝宗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淳熙中,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
历浙西提点刑狱、知福州福建安抚使
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
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历知镇江隆兴府
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
追谥忠敏
一生力主抗金。
擅为长短句,风格悲壮激烈,与苏轼并称“苏辛”。
有《稼轩长短句》等。
全宋诗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众抗金。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为掌书记
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
部将张安国降金,弃疾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
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
历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湖北安抚,知隆兴府江西安抚,知潭州湖南安抚。
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
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福建安抚,未几又为言者论罢。
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
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
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
辛弃疾以词著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传世。
诗集《稼轩集》已佚。
清嘉庆间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为《辛稼轩诗文抄存》。
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为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词学图录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人
有《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
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
系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辛”。
有《稼轩长短句》等。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宁宗时镇江府,未久落职。
孝宗淳熙六年(1179)暮春辛弃疾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
临行之际,同僚在武昌南楼设宴为其饯行,他即席赋词《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抒发豪放悲壮的抑郁情怀。
全宋文·卷六二一四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幼安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绍兴末,金主亮死后,耿京聚兵山东弃疾掌书记,奉表归宋。
乾道元年,奏《美芹十论》。
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又上疏论恢复大计甚备。
八年,出知滁州
淳熙二年提点江西刑狱。
历知江陵隆兴府,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再知隆兴
八年,为言者所劾落职,隐居上饶带湖十年
绍熙二年,起提点福建刑狱,知福州,罢,徙居铅山
嘉泰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加宝谟阁待制,知镇江
开禧三年卒,年六十八。
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屡起屡罢,忧愤而死。
工于词,所作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赵庆熺清 1792 — 18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2—1847 【介绍】: 浙江仁和人字秋舲
道光二年进士
候选知县,家居二十年,授陕西延川县,以病不赴,后改任金华府教授,亦不赴,以课徒终。
约卒于道光末
工词,纯写性灵,而持律较严。
有《香消酒醒词》、《蘅香馆诗稿》。
中国古代名人录
字秋舲浙江仁和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前后在世。
性倜傥,工诗词,家贫好读书。
第道光进士
迟回二十年,选延川知县,不果往。
改金华教授,亦末履任。
庆熹工诗词散曲,著有《楚游草》、《蘅香馆诗稿》、《香消酒醒词》及《香消酒醒曲》,并传于世。
香消酒醒词·序一
三十年前,同里应有司方试,兼为词章之学者,有赵君秋舲,暨秋生姚古芬梁晋竹俞少卿诸人,而余则虱处其间,风檐橐笔,酒座分题,相与上下其议论,各出所作,互相评骘,佳则誇诧之,其不惬者,必纠弹不少恕。
时君与余,诗文外复喜倚声,君则更为金元乐府,缠绵哀艳,一往有深情,即今附刊于词集后者皆是也。
张仲雅先生评陈小鲁之词,以为其语华,其气爽,出入苏辛间,纯乎性灵,君与小鲁习,故词亦如是,而律则较严矣。
独念君以沉博绝丽之才,能取科第,而不登馆阁,仅以县令待铨,家贫亲老,仍食砚田,以帖括课后进,经其指授者,多得气去。
家居几二十年,始铨授陕西延川,中途病作,不得往,归而杜门养疴,久之,始改就婺郡教授
一日,过余曰:「半生以帖括课徒,与米盐尘俗者无异,今将弃去,探金华洞天之胜,课士有暇,当复理词章故业,君司训之期不远,他日倘得同郡,吾两人引商刻羽,定有倡酬之业。
」余闻君言,亦心窃冀之。
乃未几而旧疾复作,遂不起。
乌虖!
抱才不遇者多矣,若君读书成进士,不可谓不遇,乃于金门玉堂,已叹神仙风引,即一县令一冷官,皆不克履其任。
才人之厄,遇而不遇,未有如君之甚者也。
回忆少年角逐文场旧侣,君之遇既若此,秋生古芬少卿皆未第,先后归道山;晋竹孝廉就鹾尹,而又客死岭南
惟余以瓠落之身,块然尚存。
读卷中词,多当日朋笺赠答之作,箧衍丛残,萤乾蟫蚀,而余亦且百年过半,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哲嗣子循茂才将梓遗稿以传,谓蘋香女兄及余皆曩时与君论词学者,属余为商订。
后死之责,其何敢辞。
杭堇浦史序张南漪徵士遗集曰:「余独欷歔累息而不能自已者,则非以死生零落之谓,谓夫吾党可以益余之短者,又弱一个焉。
千秋之业,百岁之期,交集于胸中,忾焉寤叹。
」今余之君词,与太史有同感也。
噫!
道光二十八年重五后三日魏谦升滋伯甫书于翠浮阁。
香消酒醒词·序二
辞藻,色也。
宫调,声也。
选声配色,而以我咏叹其间者,情也。
情与声色,去道远,而一变即可以至道。
何则?
小乘人仇视其情,恶色如革囊,畏声如毒鼓,大雄氏诃之,谓其于菩提绝分,惟上根利器,知遍法界虚空大地,乃至一尘一毛,罔非性体本具,自利利他,于是乎在。
设无声色,何名性具;设无情,何由兴慈而运悲。
故声色者道之材,而情者道之蒂也。
余髫年即与梁君晋竹游,晋竹工文章,喜为长短句,数为余道秋舲词,因得交秋舲
迨长为名利牵,不获时晤。
癸未晋竹聚首都门,凡一载,互商学术,谓雕缋非究竟事,将致力于竺坟。
辛卯余旋杭,秋舲亦假居里门,尝语余曰:词学宜少不宜老,以时变者也。
即变而入不变,舍楞严其谁与归。
晋竹早亡,秋舲复示疾频年,未卒业而逝。
每念及竟日怆然,以为词坛墟义城亦墟矣。
此《香消酒醒词》,为秋舲少时作,其一往情深,谐姜张之声,绾吴蒋之色,深入南宋诸名家三昧,所不待言,顾具是美才,而中年来拳拳白业,与晋竹若一辙,岂香果消酒果醒哉。
香与酒,犹之声与色,苟融情于香酒,自有不待消而消,不待醒而醒者。
固知声即无声,得微妙声,色即无色,得善常色,情即无情,得普遍情。
虽现生未能即證,而食少金刚,历劫不化,大光明藏中,且偕晋竹由文字入总持门,出生功德无量,则是词也。
小乘戒之曰绮语,大乘宝之则曰道种也。
道光己酉二月下浣愚弟项名达识于印莲小室。
刘蘅现当代 1895 — 1998
词学图录
刘蘅(1895-1998) 女,字蕙愔号修明
福建长乐人
长期居福州
幼失怙恃,依兄生存,民国元年螺洲陈氏,随居北平,与陈宝琛严复时相过从,得从陈衍习古文,从何振岱习诗词、国画,颇有成就。
20世纪30年代归里,时陈衍何振岱亦回福州,得从二人求教二十余年。
与叶可羲、王真等九人为何振岱门下女弟子,是当时“福州八才女”之一。
有《蕙愔阁集》。
蕙愔阁词
1895-1998字蕙愔号修明福州人民国时期福建八大才女之一。
黄花岗烈士刘元栋胞妹,师从陈衍何振岱
解放后任教福州余大学1952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1953年被选为福建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1955年被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87年被选为福建逸仙诗社社长。
有《蕙愔阁诗词集》。
蕙愔阁词·陈序
词者诗之余,诗不能达者,词以达之。
情之至者,无论所感之大小,其词皆洽于人人之心,故历久而不可废。
必欲尊词之体,如幛皋文词选之论,抑拘矣。
词莫盛于两宋,苏辛之豪宕激楚,玉田碧山之幽咽凄断,乃至二晏秦恻艳之作,虽所感不同,其为惊心动魄,回肠荡气,固各极其致。
后人为之者,未尝不工,而其韵味相远,则袭貌遗神之过也。
近世彊村、半塘力矫此弊,彊村尤肆力梦窗,词境为之一变,不可谓非起衰之健者。
而今之承流从风者,昧于梦窗缜密沈著,意内言外之旨,但求貌似,堆砌结塞,至不可句读,又岂彊村所及料哉。
吴蕙愔夫人以所为词一卷见示,气息深静,无近世纤薄晦涩之病,即境别有会心,常语转为妙谛,庶几善学古人者。
属为之序,因妄抒所见以质之。
戊子夏五月陈曾寿
蕙愔阁词·何序
蕙愔词笔清妙,较所选古今体诗尤近自然。
诚以填词一道,肇自晚唐,至赵宋姜张诸子拓而充之,更觉能事悉备。
窃谓此事须聪明学历兼具无缺,乃可成一家言。
兹既取所作加以批点,佳处已显,然个中境界,犹有宜用浚求者。
蕙愔尚其勉之,勿囿其所已至也。
戊子孟夏南华何振岱,时年八十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