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守端北宋 1025 — 1072
禅师名守端
衡州葛氏(或云周氏)。
幼工翰墨。
不喜处俗。
茶陵郁公剃发。
年二十馀。
颙禅师(或鹏禅师)。
殁。
公嗣居焉。
一见奇之。
每与语终夕。
一日忽问。
上人受业师。
曰。
茶陵郁和尚
曰。
吾闻其过溪有省。
作偈甚奇。
能记之否。
即诵曰。
我有神珠一颗。
日夜被尘羁锁(或云常被尘劳羁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青山万朵。
会大笑起去。
愕视左右。
通夕不寐。
明日求入室。
咨询其事。
时方岁旦
会曰。
汝见昨日作夜狐者乎。
曰。
见之。
会曰。
汝一筹不及渠。
又大骇。
曰何谓也。
会曰。
渠爱人笑。
汝怕人笑。
于是大悟
于言下辞去遍游。
庐山圆通讷禅师
见之自以为不及。
举住江州承天。
名声爆耀。
又让圆通以居之。
而自处东堂。
端时年二十八。
自以前辈让善丛林。
责己甚重。
故敬严临众。
以公灭私。
于是宗风大振。
未几讷公厌闲寂。
郡守至。
自陈客情。
太守恻然目
笑唯唯而已。
明日升座曰。
昔法眼禅师
有偈曰。
难难难。
是遣情难。
情尽圆明一颗寒。
方便遣情犹不是。
更除方便太无
大众且道。
情作么生遣。
喝一喝下座。
负包去。
一众大惊。
挽之不可。
遂渡江。
夏于五祖之闲房。
舒州小刹。
号法华
住持者如笼中鸟。
不忘飞去。
舒守闻高风。
欲以观其人。
移文请以居之。
欣然杖策来。
衲子至无所容。
士大夫贤之。
迁居白云海会。
升座顾视曰。
鼓声未击已前。
山僧未登座之际。
好个古佛样子。
若人向此荐得。
可谓古释迦不前。
今弥勒不后。
更听三寸舌头上。
带出来底。
早已参差。
须有辩参差
方救得完全。
有么。
乃曰。
更与汝老婆。
开口时。
末上一句正道著。
举步时末上一步。
正踏著。
为什么鼻孔不正。
为寻常见鼻孔顽了。
所以不肯发心。
今日劝诸人。
发却去。
良久曰一。
便下座。
其门风峻拔如此。
僧请问。
慧超问法
如何是佛。
曰汝是慧超
作偈。
示之曰。
一文大光钱。
买得个油糍。
吃放肚里了。
当下便不饥。
又问。
僧问云门。
如何是透法身句。
曰。
北斗里藏身。
又作偈曰。
九衢公子游花惯。
未第贫儒感慨多。
冷地看他人富贵。
等闲无耐幞头何。
赞曰。
杨岐天纵神悟
善入游戏三昧。
喜勘验衲子
有古尊宿之遗风。
庆历以来。
号称宗师。
而白云妙年俊辩。
胆气精锐。
克肖前懿。
至于应世。
则唾涕名位。
说法则荡除知见。
乃又逸格。
如大沩之有寂子。
玄沙之有琛公。
临济法道未甚寂寥也。
释法秀北宋 1027 — 1090
禅师名法秀
秦州陇城人
生辛氏
母梦有僧癯甚。
须发尽白。
托宿曰。
麦积山僧也。
觉而有娠。
先是麦积山有僧。
亡其名。
日诵法华。
与应乾寺鲁和尚者善。
尝欲从鲁游方。
鲁老之既去。
绪语曰。
他日当寻我。
铺坡前。
铁彊岭下。
俄有儿生其所。
鲁闻之往观焉。
儿为一笑。
三岁愿随鲁皈。
遂冒鲁姓。
十九通经为大僧。
天骨峻拔。
轩昂万僧中。
凛然如画。
讲大经。
章分句折。
旁穿直贯。
机锋不可触。
声著京洛
圭峰钞。
以诠量众义。
然恨圭峰学禅。
唯敬北京元华严然。
恨元非讲。
曰。
教尽佛意。
则如元公者。
不应非教。
禅非佛意。
则如圭峰者。
不应学禅。
然吾不信。
世尊教外。
别以法私大迦叶。
乃罢讲南游。
谓同学曰。
吾将穷其窟穴。
搜取其种类。
抹杀之。
以报佛恩。
乃已耳。
初至随州护国。
读净果禅师碑。
曰。
僧问报慈。
如何是佛性。
慈曰谁无。
又问净
曰。
谁有。
其僧因有悟。
大笑曰。
岂佛性敢有无之(一本云。
岂佛法有无之)矧。
又曰。
因以有悟哉。
其气拂膺。
去至无为铁佛。
怀禅师
怀貌寒危坐。
涕垂沾衣。
易之。
怀收涕问。
主讲何经。
曰。
华严。
又问。
此经以何为宗。
曰。
以心为宗。
又问。
心以何为宗。
不能对。
怀曰。
毫𨤲有差。
天地悬隔。
退自失悚然。
乃敬服愿留。
日夕受法。
怀公移池入
皆从之十年
初说法于淮四面山
杖笠之包具而已。
衲子追逐。
不厌饥寒。
哀祖道不振。
丛林凋落。
以身任之。
栖贤
有僧文庆。
寒陋不上眼。
遣督割稻石桥庄。
既辞去。
有识者曰。
庆出世湘乡寺十馀年。
云盖颙禅师嗣也。
侍者追谢之。
且迎以还山。
庆曰。
入囷乃还。
心奇之。
称于众。
后住栖贤二十年
寔使之也。
蒋山元禅师殁。
舒王以礼致嗣其席。
至山。
王先候谒。
方理丛林事。
不时见王。
以为慢己。
遂不合弃去。
真州长芦
众千人。
全椒长老
至登座。
众目笑之。
无出问者。
于是出拜趋。
问如何是法秀自己。
全椒笑曰。
秀铁面
乃不识自己乎(丛林号为铁面)。
曰。
当局者迷
然一众服其法心也。
冀国大长公主
法云寺成。
有诏为开山第一祖。
开堂之日 神宗皇帝
中使
降香并磨衲。
仍传圣语。
表朕亲至之礼。
皇弟荆王
致敬座下。
云门宗风。
自是兴于西北。
士大夫日夕问道。
司马温公
方登庸。
以吾法太盛。
方经营之。
曰。
相公聪明。
人类英杰。
非因佛法不能尔。
遽忘愿力乎。
温公不以介意。
元祐五年八月卧疾 诏翰林医官视之。
医请候脉。
仰视曰。
汝何为者也。
吾有疾。
当死耳。
求治之。
是以生为可恋也。
平生生死梦。
三者无所拣。
挥去之。
侍者
更衣安坐。
说偈三句而化。
阅世六十有四。
坐四十五
李公麟伯时工𦘕马。
不减韩干
呵之曰。
汝士大夫以𦘕名。
矧又𦘕马期人跨。
以为得妙。
妙入马腹中。
亦足惧。
伯时繇是绝笔。
劝𦘕观音像。
以赎其过。
黄庭坚鲁直作艳语。
人争传之。
呵曰。
翰墨之妙。
甘施于此乎。
鲁直笑曰。
又当置我于马腹中耶。
曰。
汝以艳语动天下人淫心。
不止马腹。
正恐生泥犁中耳。
驸马都尉王诜晋卿
方馔客。
晋卿为扫墨西轩
以迟之。
来未及揖。
顾见不怿。
晋卿去即漫之。
赞曰。
余至京师
化去已踰月。
观法云丛林。
其遗风馀烈。
尚可想见。
及拜瞻其像。
面目严冷。
怒气巽人。
平生以骂为佛事。
又自谓丛林一害。
非虚言哉。
释智月北宋
全宋诗
释智月,先居颍之荐福寺哲宗绍圣三年(一○九六)移住邓州(今属河南)香严寺,称智月海印禅师
为青原下十三世,投子修颙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今录偈二首。
释海印
全宋诗
释海印,称文庆海印禅师
南康军云居寺,为青原下十世,云盖颙禅师法嗣。
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