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孟郊中唐 751 — 81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1—814 字东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郡望平昌(今山东商河县西北)。
少隐嵩山,称处士
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进士第
十六年溧阳县,抑郁不得志,遂辞官。
曾任河南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
宪宗元和九年(814),因山南西道节度使郑馀庆奏,迁为兴元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时暴死途中。
终生贫困潦倒,死后竟无钱下葬。
友人张籍私谥贞曜先生
生平详见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新、旧《唐书》本传。
有近人夏敬观孟郊年谱》、今人华忱之《孟郊年谱》,后者较完备。
孟郊早年居湖州,曾参加僧皎然组织之“诗会”(见《送陆畅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陆羽坟》、《醉会中赠郑方回》等),其诗歌思想受皎然影响甚巨。
诗与韩愈齐名,为韩孟诗派之开派者。
其诗可以德宗贞元八年(792)长安应试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由隐而仕,诗亦要求有为而作,诗歌基调积极明快,步武盛唐
后期仕途蹭蹬,遂由言志转向抒情,形成险怪诗风。
其诗反映社会生活较广泛,或歌吟生民苦,或指斥藩镇割据,均体现其“下笔證兴亡,陈词备风骨”(《读张碧集》)之主张。
大部分诗则抒写一己之穷苦情怀,与贾岛诗有类同处,故有“”之称(见苏轼《祭柳子玉文》)。
“寒”既指其诗内容之嗟悲叹苦,亦谓其诗有清冷之意境美。
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生新瘦硬之美,韩愈称之为“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
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贞曜先生墓志铭》)“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荐士》)诗集10卷,明凌濛初刻《孟东野诗集》,载有宋人国材、刘辰翁评语。
今人华忱之点校之《孟东野诗集》较完备。
注本有华忱之、喻学才《孟郊诗集校注》,韩泉欣《孟郊集校注》。
全唐诗》编其诗为5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沈曾植清末民国初 1851 — 1922
海日楼诗集·跋
右重编《海日楼诗》四卷。
平湖金篯孙先生手定。
补遗一卷,则重编后历经乙盦先生诸旧好鉴别,以为年月不合者。
仓卒排印,不及改编,姑汇集以待将来之重订而已。
乙盦先生以馀事作诗人,一时兴到,随取断烂报纸或简札封套书之,往往令人不辨首尾,因亦不易编次。
乙盦先生下世后,哲嗣慈护悉取未刊各稿,乞朱彊村先生为之审正,朱先生亦苦其爬梳不易也,又以托诸陈苍虬先生
朱先生易箦时,予深恐其散落,爰为请归慈护,慈护先后就商于马一浮先生
卒由金先生编定,而予门人朱居易为写清本,予复为邮致陈散原夏吷庵李拔可、李證刚诸先生,亦各稍有更定。
而文字奥衍,又多引用梵典,读者不易骤识,原稿既不可悉见,讹文夺字,亦姑仍之而已。
清本置敝箧中者有年,慈护原欲雕版,而频年丧乱,遂致因循。
大惧先贤手泽将归湮没也,爰商诸慈护,先行分期载入《同声月刊》,以省传钞之烦,而备他日重寿焉。
乙盦先生诗稿之散在各方者,当犹不少,容待搜访补录,期与其他遗著早谋刊行,以传世行远,且先以此为券云。
辛巳孟冬万载龙沐勋谨识于秣陵
桂念祖清末民国初 1869 — 1915
人物简介
1869-1915.3.5一名赤字伯华江西德化人
同治八年(1869)生,与夏敬观同师皮锡瑞,经词章,根柢深厚。
光绪丁酉(1897)上副举。
甲午(1894)受刺激,戊戌(1898)从康、梁变政,主沪萃报馆。
梁启超湖南,举念祖代时务学堂讲席
未行而难作,念祖匿于乡,旋趣金陵,依杨文会学佛。
嗣后留学日本十余年,以民国四年(1915)三月五日客死。
临终,自撰挽联云:“无限惭惶,试回思囊日壮心,只余一恸。
有何建白
惟收拾此番残局,准备重来。
”(参考《忍古楼词话》及欧阳渐撰:《桂伯华行述》。)
张尔田民国初 1874 — 1945
遁盦乐府·序
昔予与君同官吴中归安朱古微侍郎侨寓听枫园,一时所往来者皆当世词人,张次珊通参、郑叔问舍人陈伯韬大令及君尊人沚先生常在座。
吾曹获以燕间承绪论,参校乐文,研讨声律。
或旦夕得一词,则传简互欣赏。
是时君方肆力经史,著书曰史微。
其为词特寄兴所及耳。
辛亥后君始写定词一卷,侍郎为编入沧海遗音者是也。
君慊然自以为为足,而侪辈已绝叹君造诣之深。
矧君自遘世蹇屯,益励士节,勤撰述。
其寓思于词也,时一倾吐肝肺芳馨,微吟斗室间,叩于窈冥,诉于真宰
心癯而文茂,旨隐而义正,岂余子所能几及哉。
予尝谓词人易致,学人难致,学人而兼为词人尤难致。
有学人之词,有词人之词,君乡先辈沈寐叟,学人也,曼陀罗寱词,学人之词一。
叟遗书他人不能董理,而君优为之。
其笺注蒙古源流,散布丹墨于眉行间,及身为写定,君为校补发正者又数十百事,勒成完书。
叟固不能为君之词也,词于文体为末,而思致则可极于无上,学者虽淹贯群籍,或不能为,盖记丑无所施于用,强之则伤其格。
若于学无所窥者,但求诸古昔人之词,又浅薄无足道,弥卑其体,其上焉者止于词人之词而已。
君,学人也,亦词人也,二者相因相济而不相捍格,词境之至极者也。
君又尝为清史撰乐志,于一朝言律吕之书剖析明朗,条列精简,谓唐登歌杂苏祗婆、龟兹乐,以律吕文之神瞽弗世等于诗,亡其分别古今,使不淆溷,诸泥古乐以求唐宋词律者可资以发矇正惑矣。
平日论及字音阴阳清浊之辨,谓词兴于唐,唐人读音有异于今,引慧琳一切经音义之反切为证,则尤前人所为言者。
君今将刊其续所为,因书弁简端,以告承学之士。
己卯季秋,新建夏敬观序。
诸宗元清末至民国 1875 — 1932
大至阁诗·序(梁鸿志)
余识贞长逾二十年。
癸丑、甲寅间,贞长京师,见辄谈艺,又时时相聚饮博。
十年癸亥,余居上海贞长浙江军幕,其主将每招余至杭州,暇则与贞长游湖上,饮酒楼,各出诗相视,以为笑乐。
又二年乙丑,余在枢府,邀贞长北来治官书,晨夕相见,顾簿书填委,而文酒之乐邈不可得。
居数月,余谢病去,贞长仓黄南归,以贫故,复为人掌书记,体力渐渐衰退矣。
六年辛未,以《病起楼诗》寄余大连,尽一册,皆绝句,读其诗,私心慨叹,忧其不久于世。
是年余来上海,复与相见,辄和余妙高台二诗。
未几又病,余走视诸寝,因怀参饵贻之,贞长目余曰:「环堵萧然。
」语次长喟,余亟乱以他语。
壬申三月,游华山归贞长已前死三日
夫以贞长文学粹美,交友遍天下,佣书老死而不获一日之逸,士之忧生失职至于此极,然则诗人多穷之说,其信然耶?
贞长治诗垂四十年,不名一家,而所诣与范肯堂为近,陈伯严郑太夷俞恪士黄晦闻夏剑丞李拔可交口称之。
余最喜其静安寺追怀恕斋一诗,以为浏亮沈痛,而家国、身世、朋友之感胥寄于是,盖贞长尝居湖广总督幕府恕斋总督瑞澄字也。
贞长才气横溢,赋诗喜和韵,和《落叶》诗叠韵至四五十不肯休,朋辈无抗手者。
顾其过人处,则在独谣孤咏,情与景融,悠然意远,而不系于更唱迭和之所为也。
贞长既死,其友朱钵文为之董理遗稿,凡七巨册,余钞得三百二十篇,刊布于世,稿本则归诸钵文,度必有好事过余而举授之梓者。
然即此以概其全,亦足以尽吾贞长矣。
甲戌秋日长乐梁鸿志
(录入:顾青翎)
大至阁诗·序(叶恭绰)
余年十二,随先君至,先君为妙选师友,故一时贤俊,多得从之游。
厥后聚散不常,遭遇复各异,曩者晨夕谈艺之乐,一逝不可复得。
日月易迈,往昔盛年各随尘浪以俱去,三十年中,哭桂伯华刘玉珩、沈筱宜矣,继又哭陈师曾斐漪,最近复哭诸贞长刘未林文公达
余幸稍识生死无常之理,不至以此伤性,然情怀则可知也。
又念诸君以特异之姿,阅世数十寒暑,所得者惟忧苦疾患,此固人类所同,然第求稍获世间名利恭敬,以窃自慰其非虚生浪死,其事亦至复不易。
呜呼!
人生之多艰,文人之无命,殆不信耶?
殆不信耶?
贞长长于余数岁,少好为诗,屡相唱和,惊其骨格腾健,望之莫及。
中岁偶读所作,则益转为苍浑,骎骎与散原吷庵诸公并驰。
没后,觅所为诗,固裒然成集,梁子众异因独任剞劂之役,刊成此帙焉。
贞长平生知友甚黟,今独得此于众异,于死友可云不负。
贞长异时屡助节使幕府,嶷然将有以自见,固非欲以诗人终者。
顷岁胥疏无俚,买地西湖红桕山庄,葺屋数椽,期将隐居以老,复遇焚如,燬藏书,万数千卷都尽,意气乃顿衰。
谋食来海上,所为诗始率易。
及病以死,几无赀为殓。
综其身世,颇类子美樊川玉溪剑南,然敛华就实,能用于世,复似过之。
至于诗之与古人絜长较短,则未易以一二言尽也。
余往者曾属友人吴眉孙师曾遗诗;伯华以学佛弃其文字;玉珩早死,无遗稿;筱宜、斐漪所作散佚;余比搜辑公达之作,尚未成编;未林遗稿则贫不能刊。
呜呼!
当今之世,贞长之犹得流传此帙,得不谓之厚幸欤?
抑文字与世谛牵缠至固,贞长曾从伯华学佛,今兹摆脱落尘鞅,将舍其所执而企其所未至,区区一诗集之刊布,其未必为贞长之意乎?
第朋辈之所得而助于贞长者,则固止如是也。
噫!
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番禺叶恭绰
大至阁诗·序(夏敬观)
诸君贞长既殁年馀,其故旧取手书诗若干篇,复辑录朋游传写投赠之什,汇为若干卷,长乐梁众异遂择其尤醇者,推次年月,编而刊行,使余序之。
盖君所为诗黟矣,然不自爱惜,投积败箧中,草或不完,己巳前存杭州宅者,不戒于火,君尝谓我当忆存之,今求其家不果有也。
少才力横肆,好魏源龚自珍之学,颜所居曰「默定书堂」,中岁始更名「大至阁」。
所赋诗多随兴所至,振笔书之,未尝刻意锻鍊,求胜于人,诗成辄自喜。
方一笺置前,未必尽惬吾意,及汇百十篇诵之,则才逸言雅,固不在近顷诸能诗者后。
余交君逾三十年,览省其间,酬唱之作,若历梦境,悲忧患难,尝与共之,有徘徊肝膈而不能去者,况与君生同岁,顾后死以序君之诗耶?
君善记书,久客疆吏幕,辛亥武昌兵变,君遂去,后过恕斋,有诗最为朋曹所传诵。
生平志事,亦略具于是。
又尝记相者言「当获身后名」,纪之以诗。
翳古以来,以诗名而命蹇似君者,代有其人,亦惟使吾辈执卷吟讽叹赏而已夫,身后名果于君何济哉?
新建夏敬观序。
李宣龚清末至现当代 1876 — 1953
墨巢词·序
拔可同年将刊其《硕果亭诗》二卷,《墨巢词》一卷,持以示予,曰:生平作词少矣,仅此十余阕,知不足,不欲以示人,而朋曹纵臾之,以此区区者附于后,君视此为何如。
予曰:词者,诗之余也,词人或不能诗,诗人未有不能为词者也。
贤若六一、东坡、山谷,其词与诗并著,无论矣,即宛陵、半山,岂乏数篇传送人口耶。
君喜后山诗,致力尤深,后山固亦不废此也,顾为之有专不专耳。
君尝于广座间诵东坡词,琅琅然一唱三叹,予虽不谙语,而聆其音节甚美,故君出手为词,即似坡公
矧君幼承先人绪余,比之玉田得渊源于寄闲翁,正复相类,君亡妹又以工词名,观君校勘遗集,考宫订,无有舛误,予以是知君之好此不后于予也。
君为词晚,得词鲜,是不为,非不能也。
君诗得杨梓先生为文弁首,君又叙述朋辈评骘以自道甘苦,不待予言,窃叹君自壮至老,天厄其遇,不许以事功,徒昌其诗,使名于世,所遭际盖与予若,嗣是所作,益以倾泻肝肺所蓄,诗或不足以尽之,君之词且弥进,又何疑焉,奚少之云。
己卯冬新建夏敬观
高燮清末至现当代 1878 — 1958
词学图录
高燮(1878-1958) 名燮字进若号吹万,以字行,别署老攘黄天慈石时若寒隐葩翁
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
受业于同邑名儒顾莲芳
高天梅为叔侄。
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
南社名家。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与天金山张堰镇出版《觉民》月刊,宣传民族主义思想。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与柳亚子田桐等创办《复报》月刊。
曾主持国学商兑会与寒隐社,刊行《国学丛选》。
1909年发起组织"寒隐社",数月后南社成立,"寒隐社"成员多入南社,故高吹万有"南社三巨头"之目。
抗战中住宅焚于炮火,藏书被毁,仅运出《诗经》的各类版本数十箱,后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捐献国家,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
亦善书。
有《吹万楼论学书》、《吹万楼文集》、《吹万楼诗集》、《吹万楼词》、《谈诗国风札记》、《诗经目录》、《感旧漫录》、《金陵游记》、《思治集》、《国学丛选》等。
  有《风雨勘诗图》,方药雨、费龙丁蔡寒琼谈月色绘,马相伯、聂曾纪芬、伊立勋、童大年题首,唐文治、严昌育、崔龙等撰文黄寿慈、许观庞友兰、封文权、李洞庭谈月色昌楹、叶尔恺雪心、沈惟贤沈恩孚郑翼黄端履、王希曾吴丹、金其源、夏敬观、朱天梵、李国环、李笠、黄宾虹、温庭敬、金兆蕃金问洙陈柱胡朴安李宣龚詹安泰吴良、李家恒、瞿镜人、徐益藩等题诗,武进崔龙书后。
梁启勋清末至现当代 1879 — 1965
词学图录
梁启勋(1879-1965) 字仲策
新会人
梁启超长弟。
词学家。
夏敬观刘毓盘王易汪东顾随任讷陈匪石刘永济蔡桢俞平伯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詹安泰赵万里等并为朱、况一脉。
1893年广州木草堂,从康有为学。
后赴美国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学。
毕业后返国,先后任交通大学及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训育主任、中国银行驻京监理官青岛大学教授
1937年12月出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外汇局调查室主任。
著有《词学》、《词学铨衡》、《中国韵文概论》、《稼轩词疏证》六卷、《曼殊笔》五卷等。
并译有《社会心理之分析》、《世界近世史》等。
一生爱梅,有《海波词》,为咏专著。
梁鸿志清末至民国 1882 — 1946
爰居阁诗·序四
长乐梁子众异将刊其所著《爰居阁诗》,黄君公渚既为文序之矣,梁子复委序于予。
予未尝知为文也,顾曾以文获罪于友朋,梁子必勉予为之,而曰:「君之为文,足以获罪于友朋,是以君文为重也。
」予文果足重于世耶?
然予与梁子为文字交垂三十年,每得一诗篇,敦复商榷,梁子固以予为知言者,其何敢辞?
评梁子诗者辄曰,似苏东坡陈后山陈简斋,予殊不谓然。
夫诗道广矣,自汉魏以逮今日,作者累千百辈,其能卓然独见以成一家之言者,殆相师而不相袭,必权衡章句曰,似某似某,亦扬子所谓譊譊之学,各习其师而已。
予少好汉魏晋南北朝诗,及为之,无我存焉,继稍涉猎至唐宋,于是能辨其家数,循级复上而及魏晋,乃悟魏晋人诗亦自各别。
诗之风气,随世运而变也,根于性情,异其遭际,遂同风而殊趣,其风衰而出一振之者反乎盛,亦性情遭际有不同耳。
学诵者内籀于心,必其性之所近;外萦于貌,必其情之所安;激而发,或和而鸣,必其遭际之所驶。
师古而不泥于一家,习今而不囿于风气,斯能有己存也。
梁子亦如是而已矣。
抑尤有进者,文章之道,盖有无穷尽者在也。
升高者讵翔于空,涉渊者讵底于深,予与梁子亦以诗自道自娱耳,此所知所能者,不可以炫于世,差自信也。
予尝见谬妄人自炫其所造诣,以为举天下莫己若矣,此予所不敢效也,梁子以为如何哉。
乙亥四月,新建夏敬观
吴梅清末 1884 — 1939
霜厓词录·序
岁己卯春吴县吴瞿安殁于云南之大姚县
殁前数月,寄湘潭柚园,写定其所作为《霜厓词录》,以书抵予,乞为序。
值人事牵役,卒未报。
又闻君丧,始为之,而君不及见也。
方兵事起,君扶衰病走避鄂湘间,复转徙历桂林昆明而至大姚,遂不起。
读君书及君自序,惴惴焉若亟为身后之托者,初不料其果死异域也。
执笔怆念。
吁!
可伤已!
君记诵博洽,文辞尔雅,以金元乐曲之学,教授于南北大学者历二十年。
海内推明音律,惟首举君,而亦以是掩君他长。
世辄谓元曲兴而宋词亡,工于曲者于为病,观君所为顾不尔。
君审律至精,尝论:「曲韵以入配三声之音为正,准之宋贤,凡以入作平或上去者,无不符合
近人守四声者,知入可代他声而已,未悟韵部之分配不可乱也。
」又曰:「阳上作去,实利歌喉。
」此皆前人所未言,君自乐曲中获之,而尤有裨于者也。
宋词人谙音律者,每一篇出,莫不谐歌者之口。
亦犹是矣,不待精彩之美耳。
颉颃前贤,其斗南继翁之比欤。
柳耆卿乐章喜用俗语,开南北曲先例
君既工曲,而必雅驯,不屑屑效彼,非才力有馀,孰尽能事若此耶?
吾乡蒋心馀以《九种曲》著,其实超于并时诸贤,具有定论。
然则君虽以曲名,终不相掩可知已。
君他著述有文二卷,诗四卷,《曲录》二卷,《南北词简谱》十卷,《霜厓三剧》一卷。
其行谊别具于君门人卢前所撰事略焉。
新建夏敬观
贵阳文通书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七月初版本
汪东清末至现当代 1890 — 1963
梦秋词
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
江苏吴县人
著名词学家。
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
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
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
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
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
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
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
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
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
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
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
焕哉郁郁兮,文所钟。
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
干戈永戢,弦诵斯崇。
百年树人,郁郁葱葱。
广博易良兮,之风。
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
")。
1930年学院院长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学院院长
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
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重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
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
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汪东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
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
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耆卿用六朝小品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
美成特行,以张弛控送之笔,使潜气内转,开合自如,一篇之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作者深得此诀,可谓善学周者也。
其最上乘者泯迹蹊径,直入堂奥,意到辞谐,超然神理,功力至此,曷胜佩赞。
丁亥初秋吷庵夏敬观识。
才丰志广,力能兼取南北宋之长。
其涉南宋者亦多佳什,惜杂厕一编之中,稍嫌色泽不纯,宜另列为集外词。
吷庵又识。
卅年前乍见君所为词,即惊叹当世能学周清真者莫君若。
丁亥春至秣陵,携君词前五卷归,审谛数月,益明君旨,喜余往昔所称不诬也。
今年春君以第六卷以次及近今所作相示,余病瞑眩且两年,得君词,就床诵之,若投药受之遽起,君偕吕君贞白来,辄相与谈所心得互证,欢笑乐甚。
君词从清真入,堂庑之大,不待言矣,近更析腔寻律及耆卿乐章。
夫词有俚有雅,祖之三百篇
俚者,风也;雅者,雅也。
就一词言,则又有史野之别,不可偏胜。
质直语则其文质和钧者,君学周,能为其质直语,造谊之至极也。
握其环中,降猎旁涉,游戏朋交间,亦不至堕第二境地,终能以拙克制一切,然余以为止至善,成一家言,君所优为也。
新建夏敬观
能为周,今世惟君一人无可疵议。
浮签所揭,吹毛求疵,聊以塞君要求是正之望耳。
吷庵读竟敬识。
黄浚清末至民国 1891 — 1937
聆风簃诗·陈序
秋岳少治诗,与仲毅芷青、敷庵诸子知名当世,既而从余治小学史学、为骈体文,彷佛治公羊治大戴之仪郑堂,治尚书墨子之问字堂,五七言亦遂与前数子者小异。
余生平论诗,以为必具学人之根柢、诗人之性情,而后才力与怀抱相发三百篇之大小雅材是已。
今人为诗,徒取给于汉魏六朝唐宋诸名家,虽号称钜子,立派别,收召才俊,免于风而不失之憾者盖寡。
然余言者,吷庵审言、无识数人而已。
短章长谣,骎骎雅材而不遗风人旨趣,近贤中况诸广雅、涧于,殆足方驾,亦以难矣。
秋岳为朝官,困王城中,不废啸歌,閒岁出游,求江山助,悽惋之作,都千百篇,付刊将成,叙以勖之,不足为不知者道也。
乙丑冬月,石遗老人书于匹园。
李家煌现当代 1898 — 1963
佛日楼诗·评语
襟抱之高,笔力之健,度越恒等,真异才也。
曩馆骏孙家,骏孙方为童子,别十二年,再见于申浦,其学问便已成就如此,安得不令人畏后生耶?
辛酉冬日马其昶记。
仆顷得七古一首赠甥,极论古今能文者无不工诗,而但以诗名者或有不工于文之人。
甥为诗老健若夙工者,且吐弃一切,不肯作一凡近语,此非于文用力之深,何以有此?
又甥赠陈君五言,极见远抱,置之海藏集中,几无以辨,且有突过郑老之处。
诵之喜而不寐,为之不已,必可成家,方当上追古人,何论时贤?
仆真欲缩手退避三舍矣。
壬戌人日龙慧
贤受诗法于尊舅氏,取径之正,自不待言。
运诗文皆无真探求,而诗尤无解,实不足以言利病。
姑以粗略观之,惟觉气象峍兀,未可攀也。
癸亥正月张文运记。
昌黎而天骨开张,驰骋自恣,端推王逢原为具体而微。
作者继起,独与之抗,旷世相感,殆匪偶然。
至殊响别裁,复往往纳艰崛于质澹,发芬馨于寤寐,参以皮陆,纬以姚贾,少年脱手,遽有此高诣苍格,蟠而天飞,又恶能测其所至耶?
丙寅冬月,散原老人陈三立养疴沪上读讫题。
恢诡之思,出以古澹,千载逢原,何殊旦暮。
丁卯三月十八日孝胥读毕谨注。
古体远宗王广陵,近抗郑子尹,宁为可憎,毋为可狎,是真能喻独坐者。
七言近体,奥折精莹,何无忌酷似其舅,龙慧堂衣钵有传人矣。
丁卯四月周达拜读谨题。
古体排奡处由天授,天授者宜益以句法之坚苍;近体高远处由人力,人力宜更求意理之平实。
奇才世所罕见,爱敬之极,妄欲效滴涓于江海耳。
丁卯秋八月陈曾寿拜读题。
余生平罕称诗,而所交多诗人,诗人不以其不能而强聒焉,亦时效其所为而勿能似也。
骏孙后起诗人之杰也。
散原海藏先生,及吷庵仁先、鹤柴、泉诸公,所以崇奖期许之者甚至,乃复以能问于不能,吾将何辞以益吾骏孙哉?
抑吾闻之,骏孙内行纯备,覃研群籍,旁通梵典,与夫人并精鎗术。
尝校艺于西人所为会,辄互冠其曹,西人惊骇叹服,至为文以张之,以告其国人,又何其多能也?
骏孙年甫壮,所为诗已卓卓成就如此,又擅兼人之长事,犹不自满假。
吾虽无以益吾骏孙骏孙之所自进以轶今抗古者,又乌可量邪?
戊辰六月湘潭袁思亮拜读记。
海藏楼好以诗进退人,持论殊刻,不轻许可,独于合肥李骏孙,英年骏发,誉不绝口。
巢湖歌》一首,谓是近年诗坛绝无仅有之宏制。
今幸有得,遍读作者之诗。
巢湖歌》亦讽诵再四,静穆之气,以诙诡之笔出之,满纸皆天授独到之处。
昌黎逢原云云,似为皮相之谈。
癸酉秋章士钊拜读。
黄孝纾现当代 1900 — 1964
词学图录
黄孝纾(1900-1964) 字頵士公渚号匑庵
福建闽侯人
黄曾源子。
工诗词古文,精版本目录学,工画山水。
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大学文学教授
1926年况周颐,精研词章,与陈三立朱祖谋潘飞声夏敬观吴昌硕诸宗元黄宾虹、瞿兑、溥儒寿石工等诗酒唱酬。
陈三立冯煦朱孝臧夏剑丞等结“沤社”。
有《匑厂文稿》、《黄山谷诗选注》、《碧虑簃琴趣》。
夏承焘现当代 1900年1月11日 — 1986年4月3日
天风阁词集·前言
予年十四、五,始解为诗。
偶于学侣处见《白香词谱》。
假归过录。
试为小令,张震轩师尝垂赏调笑令结句“鹦鹉鹦鹉,知否梦中言语”二句,以朱笔加圈。
一九二〇年,林铁尊师宦游瓯海,与同里诸子结瓯社,时相唱和。
是时,得读常州张惠言周济诸家书,略知词之源流正变。
林师尝以瓯社诸子所作,请质于况蕙风朱彊村先生
其年秋,出游冀、陕。
在陕五年,治宋明儒学,颇事博览。
二十五岁归里,僦居邻籀园图书馆。
其后,客授严州,乃重理词学。
并时学人,方重乾嘉考据。
予既稍涉群书,遂亦稍稍摭拾词家遗掌。
三十左右,居杭州之江十年。
讲诵之暇,成词人年谱数种,而词则不常作。
抗战以后,违难上海,怅触时事,辄借长短句为之发抒。
林师与吷庵鹤亭眉孙诸老结午社,予亦预座末。
拈题选调,虽不耐为,而颇得诸老切磋之益。
沈寐叟自谓“诗学深,诗功浅”,予于寐叟无能为役,自忖为词,则正同此。
故涉猎虽广,而作者甘苦,心获殊少。
早年妄意合稼轩、白石、遗山、碧山为一家,终仅差近蒋竹山而已。
一九四二年,逸群、怡和夫妇抄予词成,嘱记学词经历,爰略书如此。
一九七六年,避地震客居长沙三月,承陈云章、彭岩石诸同志协助,拙作《瞿髯词》油印成册。
二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欲以拙词付梓,乃在《翟髯词》油印本基础上略事扩选,共得三百首,名之曰:《夏承焘词集》。
去年,应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之嘱,又选得一百五十首,名之曰《天风阁词集》,实为《夏承焘词集》之续编。
无闻注释蒇事,予以老,惮于作自序,爱检往年为逸群夫妇手抄本所书之学词经历旧稿,即为此集之简短前言。
此集初稿曾就正于周笃文同志,并承吴鹭山同志为书名题字,并此致谢。
夏承焘八十四岁书于北京天凤阁
何嘉现当代 1911 — 1990
词学图录
何嘉(1911-1990) 字之硕号顗斋
江苏嘉定人
夏吷庵门人,午社中年最少者。
专攻小令。
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南方大学教务长、青海省西宁市政协常委。
兼善书画章草,为西北三大名家之一。
有《顗斋乐府甲乙稿》、《词调溯源笺》、《和阳春集》、《千章草堂丛话》。
黄清士现当代 1914 — 1985
简介
黄清士(1914~1985)原名卓(一作”),字孟超号清盦
上海川沙城厢镇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拜夏敬观沈恩孚为师,研修古文和诗词。
曾参与《辞海》《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工作。
早年随伯父黄炎培纂修川沙县志》,著有《元好问集注》《黄炎培诗选注》。
1985年初,患肝癌辞世,生前遗嘱将遗体贡献医学事业,留诗谓:“已知吾身非我有,何须朽骨化寒灰。
去来无迹衔泥燕,再为人间补寸埃。”
张珍怀近现代 1916 — ?
词学图录
张珍怀(1916-?
) 女,别署飞霞山民
浙江永嘉人
诗人、文字学家张之纲文伯第三女。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受古文学王瑗仲钱仲联,又问词于夏吷庵龙榆生夏瞿禅,长期从事教学及古籍整理工作。
夏承焘合著《域外词选》,有《词韵简编》、《日本三家词笺注》、《阳春白雪笺》、《清闺秀词选》、《飞霞山民词稿》(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