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黎民怀
全粤诗·卷三八九
黎民怀字惟仁别署白泉山人
从化人
与兄民表、民衷同学于黄佐之门。
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贡生
训导
试后遽归,绝意仕,日与词人操觚染翰,慕神仙之乐。
著有《清居集》。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二、清汪兆镛岭南画徵略》卷一有传。
何绛明末 1627 — 1712
全粤诗·卷六九八
何绛(一六二七—一七一二)字不偕号孟门
顺德人
布衣。
明末动乱,隐于罗浮西樵山中。
明唐王隆武二年(一六四六),闻张名振起事抗清,遂疾趋南京,至则事败,乃已。
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与陈恭尹同渡铜鼓洋,访遗臣于海外。
又闻桂王在滇,复与恭尹北上,西济湘沅,不得进,乃东游长江,北过黄河,入太行
尝历游江浙及燕、、鲁、赵、、楚间,终无所就。
晚年归乡,隐迹北田。
与其兄衡及陈恭尹陶璜梁梿合称“北田五子”。
著有《不去庐集》。
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三有传。
何绛诗,以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旧钞本《不去庐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汪兆镛钞本(简称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乐楼影印汪氏微尚斋钞本(简称何)。
邵祖平现当代 1898 — 1969年2月5日
培风楼诗·罗浮汪兆镛序
南昌邵君潭秋,曩游广州,出示诗卷,余深叹为当代翘秀,低回者久之。
续稿三百,潜气内转,真力外腓,戛戛独造,不坠凡响,其精到处,有振衣千刃之概。
年光荏苒,潭秋纵浪江海,其诗益工,时贤将无与抗手矣。
散原老人潭秋乡先生,称其艰崛奥衍,意敛力横,将张西江派之帜,犹未及见潭秋今日所存之续稿也。
潭秋之诗,岂可以西江一派限之哉?
世人标尚西江派者,类以山谷为宗,推衍于后山、简斋
道光以来,诗学靡滑之习,诚非此不足以箴膏肓而起废疾。
然窃谓犹未尽也。
渊明寻阳柴桑人,其诗匪特为山谷后山简斋之鼻祖,直足以笼罩少陵昌黎,寓沈挚于闲澹之中,振奇于渊邃之内,其诣未易猝测也。
西江派之昆崙、星宿海,终当推之,非仅仅以乡土地方论定也。
潭秋年富劬学,喜为深湛窈眇之思。
续稿中如书怀诗,于渊明之为人,颇有所窥。
今游湘,饱览佳山水,又将入,异时淬精撷英,由奇峍奥衍而归于渊穆静邃,其究极诗境,宁可以涯涘测哉?
仆老矣,遭际亘古未有之劫,窜身穷海,未知尚须受几许折磨以死,潭秋贤者,深明择木之义,惟望其善自爱而已。
己卯初春罗浮病夫汪兆镛书于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