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3—311
【介绍】:
西晋北地泥阳人,字子庄。早知名,以才识明练称。武帝时起家太子舍人。累迁荥阳太守。河、济泛溢,造沈莱堰,兖、豫遂无水患。百姓感恩,表迁常侍、左军将军。讨杨骏有功,封灵川县公。历事赵王伦、成都王颖、东海王越。赵王伦欲杀吴孝王晏,祗力争救之。怀帝立,受推崇,累迁中书监。明达国体,朝廷制度多所经综。洛阳没,建行台,推为盟主。以司徒、持节、大都督诸军事传檄四方,征义兵。寻以疾暴卒。
全晋文
机字士衡,吴郡吴人,大司马抗第四子。孙皓时为牙门将。吴亡,十年不仕。武帝末,与弟云入洛,太傅杨骏辟为祭酒。惠帝即位,迁太子洗马著作郎,历吴王晏郎中令,迁尚书中兵郎,转殿中郎;寻为赵王伦相国参军,封关中侯,进中书郎。伦诛,坐徙边,遇赦。成都王颖表为平原内史,假后将军河北大都督。河桥之败,与弟云及从弟耽并诛,有《晋记》四卷,《洛阳记》一卷,《要览》若干卷,集四十七卷。
全晋文
云字士龙,机弟。孙皓时举贤良。吴亡,十年不仕。武帝末,与兄机入洛。辟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吴王晏以为郎中令,入为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颖表为清河内史,转大将军右司马;又表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河桥之败,与兄机并诛。有《陆子新书》十卷,集十二卷。
简介
司马祥(?-311年),西晋宗室,晋武帝之孙,吴敬王司马晏第二子,晋悯帝的二哥。司马囧政治斗争失败,司马超被囚金墉城,受命代替司马超嗣位司马允。官拜散骑常侍。刘聪攻破洛阳时被杀。
简介
刘晃,五胡十六国汉国皇族。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匈奴族。刘聪之子。嘉平二年(312年),十月,汉国皇帝刘聪封自己的儿子刘恒为代王,刘逞为吴王,刘朗为颍川王,刘皋为零陵王,刘旭为丹阳王,刘京为蜀王,刘坦为九江王,刘晃为临川王。王育为太保、王彰为太尉,任顗为司徒,马景为司空,朱纪为尚书令,范隆为左仆射,呼延晏为右仆射。刘晃其后事迹不详。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司马邺 | 愍帝 | 313年—317年 | |||
建兴 | 313年四月—317年三月 | 也有只记到晋愍帝投降前赵时的建兴四年。前凉多位君主沿用该年号 |
全晋文·卷七
帝讳邺,字彦旗,吴王晏之子。出继伯父秦王柬,袭封秦王。以永嘉六年四月奉怀帝崩问即位,改元建兴。在位四年,陷于刘聪,封怀安侯。明年遇弑。
维基
毛宗鲁(1407年—?),字师曾,山东莱州府掖县人。进士出身。山东乡试第二十六名。宣德五年(1430年)丁丑科会试第七十一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四十四名。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浙江。2018年,其墓道碑在平度东阁街道正涧村被发现。曾祖毛时敏,元黄梅县尹。祖父毛镛,商河县学教谕。父毛寅。
维基
李学诗(1503年—1541年),字正夫,号方泉,明朝翰林,山东平度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兼修撰。李学诗少时在平度两髻山前桃花洞畔读书。嘉靖四年(1525年)考中举人,次年联捷丙戌科进士。任直隶永平府推官,因治绩优异,升吏部稽勋司主事,又升为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嘉靖十一年(1532年),李学诗与唐顺之等共十二人被特选入翰林院,任编修。嘉靖十七年(1538年),任会试同考官,所取进士中有茅坤等人,成为其门生。嘉靖十八年(1539年),升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充经筵讲官。次年,任顺天乡试主考官。嘉靖二十年(1541年),病逝于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