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张锡爵清 1694 — 17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4—1775 【介绍】: 江苏嘉定人,寄居吴江字担伯号中岩
诗摹王士祯
有《吾友于斋诗钞》。
张锡爵字担伯一字中岩嘉定人
贡生
有《吾友于斋诗钞》。
朱仕玠清 171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建宁人字璧丰号筠园
朱仕琇兄。
乾隆十八年贡生
德化教谕,后升内黄知县,未上任而卒。
有《筠园诗稿》、《琉球漫志》、《龙山漫录》等。
朱仕玠字碧峰号筠园建宁人
乾隆辛酉拔贡,官凤山教谕
有《溪音集》。
全台诗
朱仕玠(1712~?
),字璧丰又字璧峰号筠园福建建宁县人
清乾隆癸酉(1753)贡生
通经史百家之书,与其弟仕琇各以诗、古文见长,在京城颇负声名,惜屡试不第。
壮时曾渡黄河,游太学,历吴、楚、越、宋、齐、鲁等地。
乾隆二十八年(1763)德化教谕调任凤山县教谕
是年六月莅任,次年夏,因丁母忧回籍,授徒里中。
后擢知内黄县事,未任职而卒。
著有《琉球漫志》、《筠园诗稿》三卷、《和陶》三卷、《溪音》十卷、《音别》四卷、《龙山漫录》二十卷等作品。
  《琉球漫志》乃朱氏任职凤山县署时所著。
举凡山川、风土、草木、鸟兽、虫鱼乃至国家建制、方言土语……与内地不同者,皆详加记录,编为六类:〈泛海纪程〉、〈东海纪胜〉、〈瀛涯渔唱〉、〈海东剩语〉、〈海东月令〉、〈下淡水寄语〉,凡十卷。
内容以描写山川景物、奇花异实为主,也有借景抒情,或状述台地生活实况之作。
寄怀幽远,造句新颖,颇宜于讴咏。
沈德潜曾推许其诗能得选诗神理,黄叔琳也认为「王士祯没后,不见此调久矣!」。
以下作品乃以乾隆三十年(1765)刊印,1957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刊的《琉球漫志》为主,并参考薛志亮续修台湾县》、王瑛曾《重修凤山县》等方志所收朱氏作品为辅编校之。
(施懿琳撰)
周长庚晚清 1847 — 1892
周长庚字莘仲侯官人
同治壬戌举人,官彰化教谕
有《周教谕遗诗》。
全台诗
周长庚(1847~1892)字辛仲,亦作莘仲又字味禅福建侯官人
清同治元年(1862)举人,选建阳教谕
光绪十年(1884)调署彰化县学,十三年台湾已建省(事在十一年),乃得实授。
爱士弥至,士有为人中伤者,必以争诸长官,无所惮。
喜宾接士大夫,讲经济词章之学,人称「周老师」,南北二部,咸俱知名。
翌年彰民施九缎等以清丈不公,率众围城,称顺天会主,抢盐馆,毁电线,提督朱焕明阵亡,势张甚。
周长庚与邑诸生吴景韩缒城出诣党众,晓谕利害,乃得缓师,适林朝栋援兵至,围遂解。
邑令李嘉棠欲诛胁从者二十四庄,周长庚极力调护,幸得保全。
缘是为蜚语所中,祸且不测,乃弃官内渡,变姓入都,两与会试不中。
十八年(1892),贫困以终。
周长庚因施案为民请命,得罪当道,弃官潜逃,以致落拓终身,彰化人士为此颂德不衰,念念不忘,数度鸠金助其会试,死后助其子娶妇,创下台湾史上罕有的特例,其经过吴德功《施案纪略》附录〈周莘仲广文遭难记〉记述详赡,宜参看。
又林文龙光绪年间彰化儒学教谕周长庚事迹考〉,考辨生平事迹详明,亦宜参看。
  周长庚少熟《五经》及《吕东莱博议》,受业其祖父挚友谢章铤枚如)之门。
曾与林纾等招邀福州府文士十九人,结为「福州支社」,合刊《支社诗拾》〖福州,墨巢丛刊,1936年
〗行世。
周长庚诗集今所传系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由「榕城蒋绍荃镌字」、「男心怙校刊」,唯据书前林纾引文,可知实由李宗典秀才出资,举人江伯训校字。
该诗集板口及首页首行作「周莘仲广文遗诗」,封面则由陈宝琛题署「周教谕遗诗」。
全书仅二十九页,其中「引」一页,「传」(题作〈台湾省志彰化名宦传〉)二页,目录四页,正文二十二页,每页双面十八行。
林纾〈引〉评论曰:「古体发源眉山苏轼),伏采潜发,永以神趣,在时彦中,可为卓出。
近体极仿义山李商隐)及国初(清初)宋荔裳宋琬)、王阮亭王士祯)诸老,丽句深采,不伤刻镂,所谓独造之匠耳。
集中作在台湾时纪行揽胜为多,皆足补志乘之缺。
」全书合计五十七题,其中在台所作十八题,系依写作先后顺序排列。
今将在台诗作挑出依原序排列,其馀诗作依原序附后作为「附录」。
另补录蜕萒老人《大屯山房谭荟》所录〈彰邑移东皆山也,携杖探之,归而赋此,即简穆之阁学〉一首,及《支社诗拾》二十三首。
(吴福助撰)
刘体仁明末清初 1612 — 16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2—1677 【介绍】: 明末清初颍川卫人字公㦷
顺治十二年进士
王士禛汪琬同榜齐名。
历官吏刑部郎中
有才名,精赏鉴。
苏门孙奇逢,愿为弟子。
晚年闭门有出尘之想。
善画山水。
有《七颂堂集》。
刘体仁字公㦷颍川卫人
顺治乙未进士历官吏部郎中
有《七颂堂集》。
词学图录
刘体仁(1624-?
字公勇
颍川(今许昌)人。
顺治进士,官吏部郎中
曾从孙奇逢问学,与王士禛汪琬善。
工诗善画,精鉴别。
家常畜画师代为捉刀,人故每索画辄柬之勿烦真作,并戏比其画为兔毛褐,盖真不如假。
有《七颂堂识小录》、《七颂堂集》、《蒲庵集》。
清诗别裁集
字公㦷河南颍川卫人
顺治乙未进士,官吏部考功郎
著有《蒲庵集》。
公㦷诗出以生新,每近于涩,嗜好应在东野王渔洋屡称之。
池北偶谈》载公㦷友某素喜琴,没数年,公㦷一日挟姬过其墓,停车酹酒,使姬各操一曲。
其风致如此。
维基
刘体仁(1617年—1676年)字公㦷号蒲庵直隶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人。
清代诗人。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月初四日出生,少时聪颖,五岁时于其父刘廷传膝上授《大学》、《中庸》,“一览成诵”。
十一岁时,其父于颍州对抗李自成军,城破被杀。
体仁青年时“往来兵间,为诸大帅策画”。
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与王士祯汪琬同榜,授刑部主事康熙六年刑部员外郎,继迁吏部稽勋清史司郎中,人称“刘考功”。
体仁“慷慨任侠,义气自许”,“致身华要,交游满天下”,罢归后从孙奇逢问学。
顾炎武黄梨洲等有往来。
康熙十五年(1676年)游历至钟离时,以急症骤逝,享年六十岁。
著有《七颂堂诗集》10卷、《七颂堂文集》2卷、《识小录》1卷。
主要活动
  • 165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傅扆明末清初 1614 — 16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4—1684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新城人字兰生一字彤臣号丽农
顺治十二年进士
初授河间府推官,官至监察御史
十七年出按江西,闻九江兵缺饷将变,兼程赶到,喻以大义,并给两月饷,事乃定。
次年,乞养亲而归。
康熙间,举鸿博,罢归。
工诗文,亦善作词曲。
有《清槻堂四种》、《增订尧山堂外纪》、《姓谱增补》等。
傅扆(1614-1684)字兰生一字彤臣号丽农
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由河间府推官,官至江西巡抚
博雅能诗,作词曲亦跌宕有致,著有《春闺集唐百首》《渍槻堂近诗》《燕南日征稿》《荷花诗》等。
傅扆字兰生一字彤臣号丽农山东新城人
顺治乙未进士,由推官历官御史
有《瀛海》、《燕居》、《柏台》、《于役》、《南游》、《家居》、《美芹》诸集。
维基
傅扆(1604年—1674年)字兰生一字彤臣号丽农山东新城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清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授河间府推官,官至监察御史
平定九江兵变。
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罢归。
能诗文,与王士祯友善,常互相切磋。
卒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
著有《读书涉笔》二卷,《砚田漫笔》四卷,《续笔》二卷,《姓谱增补》十卷等。
主要活动
  • 康熙年间,宏词科
  • 1655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伊秉绶清 1754 — 18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4—1815 【介绍】: 福建宁化人字组似号墨卿
伊朝栋子。
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改刑部主事
嘉庆初,出任广东惠州知府,铲除掳人勒赎的土匪。
后调江苏扬州知府
勘灾必逐户亲阅手记。
历署河库道、盐运使
以父丧离职,遂不再出。
工诗古文,究心理学,尤精书法
有《留春草堂诗》、《坊表录》、《修齐正论》。
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宁化人
乾隆己酉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扬州知府
有《留春草堂诗草》。
词学图录
伊秉绶(1754-1815) 号墨卿默庵
福建汀洲人,故人又称伊汀洲
大学士朱圭纪晓岚器重,拜纪为师,又拜刘墉为师习书。
乾隆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
嘉庆四年(1799)出任广东惠州知府,后为扬州知府
以廉吏善政著。
54岁时因父病死,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泣泪送别,后扬州人建"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
善书画篆刻,工诗文。
维基
伊秉绶(1754年—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晚号默庵
福建汀州宁化县人
清朝中叶政治人物、书法家
伊秉绶乾隆十九年(1754年)出生于宁化城关。
伊朝栋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秉绶补生员,四十四年秋中举人,史称伊秉绶“通程朱理学”。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初授刑部额外主事,擢拔为浙江司员外郎,历任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
嘉庆四年(1799年)出任广东惠州府知府,因故谪戍军台,后升为扬州府知府
嘉庆二十年(1815年),病故于扬州,供奉于“三贤祠”内。
主要活动
  • 178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施闰章明末清初 1618 — 1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8—168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宣城人字尚白号愚山蠖斋
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
所至有治绩。
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
有《馀堂文集》、《试院冰渊》、《青原志略补辑》、《矩斋杂记》、《蠖斋诗话》。
施闰章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宣城人
顺治己丑进士历官江西分守湖西道布政司参议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侍讲,迁侍读
有《愚山先生学余集》。
词学图录
施闰章(1619-1683) 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蠖斋矩斋
安徽宣城人
工诗,主持东南坛坫数十年,时称"宣城体"。
祖父皆理学家。
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守湖西道,有政绩。
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侍讲,与修《明史》。
二十二年(1683)转侍读
王士祯康熙诗人,以与宋琬合称"南施北宋"。
古文学欧阳修苏轼
以辨析理学及论史之作最精。
有《馀堂文集》28卷,《诗集》50卷,《别集》4卷,《遗集》6卷。
清诗别裁集
字尚白江南宣城人
顺治己丑进士,官江西参议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宏辞,官翰林院侍讲
著有《愚山诗集》。
○南施北宋,故应抗行,今就两家论之,宋以雄健磊落胜,施以温柔敦厚胜,又各自擅场。
王渔洋云:“门人洪昉思问诗法于愚山愚山曰:‘子师言诗如华严楼阁,弹指即现,又如五城十二楼,缥缈俱在天际。
余则譬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俱就平地筑起。
’洪曰:‘此禅宗顿、渐义也。
’”今观两家诗,此论确不可易。
维基
施闰章(1618年—1683年)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又号蠖斋晚号矩斋
江南宣城县(今属安徽省)人。
中国清代官员、诗人。
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十八岁,考中秀才
早年游学于复社名士沈寿民周镐门下。
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山东学政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守湖西道
康熙六年(1667),归里。
康熙十八年,召博学宏词,仅列二等第四名,充《明史纂修官
康熙二十二年,任翰林院侍读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
施闰章宋琬齐名,号“南施北宋”,又与严沆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其诗风“温柔敦厚,一唱三叹,有风人之旨”。
张裕钊在《国朝三家诗钞》中,将郑珍施闰章、姚鼐并列为清代三代诗人。
蒲松龄在著作《聊斋志异》卷十《胭脂》一文中大加赞扬作他考官的施闰章
主要活动
  • 164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 1679年,宏词科,第二等
孙枝蔚明末清初 1620 — 16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0—1687 【介绍】: 明末清初陕西三原人字豹人
世为巨商。
明末散家财起兵,与李自成军对抗。
兵败,只身走扬州读书,刻意为诗。
康熙十八年举鸿博,自陈衰老,不应试,授内阁中书衔
有《溉堂集》。
孙枝蔚字豹人三原人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内阁中书
有《溉堂集》。
词学图录
孙枝蔚(1620-1687) 字豹人号溉堂
陕西三原人
世为大贾。
李自成入关,散家财求壮士起义,为所败,只身走江都,肆力于诗古文。
王士祯扬州赠以诗,称为奇人,又特访之,与订莫逆交。
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科,因年老不能应试,特旨偕邱钟仁等七人授内阁中书
不忘故乡,因颜所居曰"溉堂",以寓西归之思。
工诗词,多激壮之音。
有《溉堂前集》九卷,《溉堂续集》六卷,《溉堂后集》六卷,《溉堂诗余》二卷。
清诗别裁集
字豹人陕西三原人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以年老授官正字回籍。
著有《溉堂集》。
溉堂诗辞气近粗,然自有真意,称其人品之高。
近有秦人,胸无典籍,好为大言,至云作诗先洗去李、杜俗调。
庸妄如此,而人群然信之,云远胜豹人,不可解也。
溉堂诗附记于此。
夏人佺清初 1622 — ?
维基
夏人佺(1622年12月5日—?
),字敬孚南直隶寿州人,清初政治人物。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应天乡试第60名举人
清顺治六年(1649年)己丑科会试第274名,殿试三甲217名,兵部观政,任山东夏津县知县,充乡试同考官,选拔新城王士祯
河南道监察御史
主要活动
  • 164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丁炜清 1627 — 16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晋江人字瞻汝一字雁水
顺治间诸生漳平教谕,累官湖广按察使
宋琬王士禛朱彝尊皆赞赏其诗。
有《问山诗文集》、《紫云词》等。
丁炜字雁水晋江人
诸生,由训导历官湖广按察使
有《问山诗集》。
词学图录
丁炜(1627-1696) 字瞻汝,又作澹汝号雁水
泉州晋江陈埭人
回族。
应试授漳平县教谕,嗣改鲁山县,后升直隶献县知县员外郎兵部郎中,出任赣南分巡道
辟园种花,名曰"甓园",招集四方名士吟咏其中。
于成龙赏之。
后升湖广按察使
刻意为诗,力追唐、宋名家。
王士祯论诗,以丁炜宋荦、王叉旦等为"金台十子"。
为词兼豪放、婉约,自称"肆力谱图,上下唐、宋、元、明,所作出入于辛、苏、、姜、史、高、吴诸名家。
"有《问山诗集》10卷、《问山文集》8卷、《紫云词》1卷、《涉江集》1卷。
清诗别裁集
字雁水福建德化人
按察使
朱彝尊清 1629年8月21日 — 1709年10月13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9—1709 【介绍】: 浙江秀水人字锡鬯号竹垞,晚别号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
少时痛心明亡,志在恢复。
旋客游四方,声名渐广,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科,授检讨,与修《明史》,对体例多所建议。
学问兼工诗、文、词、经学考据。
诗与王士禛齐名,词与陈维崧称朱陈。
有《曝书亭》、《经义考》、《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秀水人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
有《曝书亭》。
词学图录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
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
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清诗别裁集
字锡鬯浙江秀水人
太傅讳国祚曾孙。
康熙己未,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
著有《曝书亭》。
竹垞先生生平好古,自经史子集及金石碑版,下至竹木虫鱼诸类,无不一一考索。
纂述如《经义考》、《日下旧闻》、《诗综》、《词综》其最著者,又尝集唐诗为填词,名《蕃锦》,疑出鬼工,几于人力不与。
顾宁人先生不肯多让人,亦以博雅称许之。
○初官翰林时,召入南书房,有用上官大夫术谮之者,旋落职,然竹垞初不以官位重也。
○集中诗不分唐、宋界限,故各体具备,然予所录者,仍以唐体为归。
朱彝尊(1629—1709) 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
字锡鬯号竹垞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
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词科,除翰林院检讨,后入直南书房
博通经史,参加纂修明史》。
工诗古文词,长于考据,开创“浙西词派”,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南朱北王”);精于金石,热衷购藏古籍,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著述甚丰,所辑《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曾作《闻鹤楼成赋寄楚中一二知己》,表达了对黄鹤楼“壮观百年今在眼”的喜悦。
主要活动
  • 1679年,宏词科
张翥元 1287 — 13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7—1368 【介绍】: 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
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
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
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
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
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
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
有《蜕庵》。
字仲举
晋宁人
少负才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意,其父以为忧。
一旦翻然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
」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
其父为安仁典史,遂受业于李存之门。
及调杭州,又学于仇山村远
由是以诗文知名,薄游扬州者久之,以隐逸荐。
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
寻退居淮东,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累迁太常博士国子祭酒集贤学士
翰林学士承旨致仕。
孛罗帖木儿拥兵入都,强草诏,不可。
孛罗诛,诏以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翰林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
二十八年三月卒,年八十二。
仲举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
初在扬州,众素闻其名,争延致之。
仲举肢体昂藏,行则偏竦一肩,韩介玉以诗嘲之云:「垂柳阴阴翠拂檐,倚阑红袖玉纤纤。
先生掉臂长街上,十里朱楼尽下帘。
」坐中皆失笑。
或曰:「仲举病鹤形也。
」时有相士在坐曰:「不然,此雨淋鹤耳,雨霁则冲霄矣!
」后入大都,致位通显。
晚年尝集兵兴以来死节死事之人为一编,曰《忠义录》,识者韪之。
所著有《蜕庵》。
词学图录
张翥(1287-1368) 字仲举号蜕岩又号蜕庵
晋宁(今山西临汾)人。
元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
累迁至翰林侍读学士国子祭酒
善谐谑。
历盛衰,多伤乱。
词婉丽风流,宗南宋,有姜夔吴文英之馀音。
论者以为有元一代词宗,至谓元词之不亡者,赖有仲举耳。
有《蜕庵》、《蜕庵词》。
(臣)等谨案:蜕庵集五卷,元张翥撰。
字仲举晋宁人
至元初,用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
寻退居淮东
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累迁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给俸终身。
事迹具元史本传。
金明昌承安间亦有张翥字曰仲阳
刘祁归潜志记其矮窗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
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诸句,称其浮艳。
诸书援引,或误为一人,非也。
尝从学于李存,传陆九渊之说。
诗法则受于仇远,得其音律之奥。
其诗清圆稳贴,格调颇高。
近体长短句,极为当时所推。
然其古体亦伉爽可诵,词多讽谕,往往得元白张王之遗,亦非苟作。
王士祯居易录曰:蜕庵,元末大家,古今诗皆有法度,无论子昂伯庸辈,即范德机揭曼硕,未知伯仲何如。
其论当矣。
史称遗稿不傅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
王士祯则称蜕庵集四卷,明洪武三年锡山郎成抄本。
朱彝尊所藏明初释大杼手抄本,前后有来复宗泐二人序跋。
杼与为方外交,元末没无嗣,杼取其遗稿归江南,别为选次而录存之。
考元音、乾坤清气集、玉山雅集诸书,所录诗,尚有出此集之外者,则亦非全本也。
呜呼!
诗岂易言也哉!
大雅希声,宫徵相应,与三光五岳之气并行天地间。
一歌一咏,陶冶性灵,而感召休徵,其有关于治教,功亦大矣。
然自删后至于两汉,正音犹完。
建安以来,寖尚绮丽,而诗道微矣。
魏晋作者虽优,不能兼备诸体,其铿鍧轩昂,上追风雅,所谓集大成者,惟唐而后有之,降是无足采焉。
逮及于元。
静脩刘公复倡古作,一变浮靡之习,子昂赵公起而和之,格律高深,视唐无愧。
至若德机范公之清淳,仲弘杨公之雅赡,伯生虞公之雄逸,曼石揭公之森严,更唱迭和于延祐天历间,足以鼓舞学者,而风厉天下,其亦盛矣哉。
河东仲举张公,生于数君子之后,以诗自任五十馀年,造语命意,一字未尝苟作。
至正丙午春,其方外友庐陵北山禅师以公手藁选次而刋行之,来徵言为序。
余犹记公之曰:王者迹熄而诗亡,诗未尝亡也,而所以为诗者亡矣。
善赋之士,往往主乎性情,工巧非足尚。
盖性情所发,出于自然,不假雕绘。
观公之诗,知公之所蓄厚矣。
春空游云,舒歛无迹,此其冲淡也。
昆崙雪霁,河流沃天,此其浑涵也。
灏气横秋,华峰玉立,此其清峭也。
平沙广漠,万马骤驰,此其俊迈也。
风日和煦,百卉竞妍,此其流丽也。
写情赋景,兼得其妙,读之使人兴起,诚为一代诗豪矣。
顾余谫材,何足以铺张盛美,然托契于公非一日,而又重北山之高谊,不得辞,始僭叙之,以冠篇首云。
章沙门释蒲庵来复序。
字仲举晋宁人
翰林承旨
蜕庵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举晋宁人
以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宋辽金三史累擢国子祭酒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致仕有蜕庵
马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曲阳人,一作华州人字虞臣
武宗会昌四年进士第
宣宗大中中太原幕府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龙阳
得赦回京,终太学博士
贾岛姚合为诗友。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
困于场屋垂30年,客游所至,南极潇湘,北抵幽燕,西至汧陇,而以留滞长安关中一带为久。
武宗会昌四年(844)进士第
宣宗大中初掌书记太原幕府,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得赦还京。
懿宗咸通末,终太学博士
曾与姚合贾岛殷尧藩顾非熊等唱和。
所作五律超迈时人。
或叹不遇,或写旅愁,或咏风物,“优游不迫,沉著痛快,两不相伤”(《唐才子传》卷七),被称为深得五言律之三昧。
《楚江怀古》、《落日怅望》、《灞上居》等,历来传诵。
乐府诗《征妇叹》哀伤惨恻,最有讽谕。
七言绝句亦有佳作。
宋严羽沧浪诗话》、明杨慎《升庵诗话》、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等,咸推马戴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
叶矫然至称“晚唐马戴盛唐摩诘也”(《龙性堂诗话》续集)。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四、《金华子》卷下及补、《唐诗纪事》卷四九、《唐才子传》卷七。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马戴集》1卷,宋以后以《会昌进士集》之名行于世,有《唐百家诗》、《唐音统签》、《唐诗百名家全集》等本。
今人杨军等整理为《马戴诗注》。
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汇评
马戴,生卒年不详,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
宝历中,入京应进士举,𡲹试不第,与令狐定姚合贾岛无可李廓顾非熊等交游唱和。
又曾西游,足迹遍汧陇、邠宁、鄜坊、灵诸地。
开成中,隐居华山会昌五年(845),登进士第
大中中,佐太原军幕,以正言被斥,贬朗州龙阳
后佐大同军幕
入朝,官太学博士,卒。
工诗,尤长五律。
有《马戴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二卷。
作品评论
清奇雅正主:李益……升堂七人:方干马戴任蕃贾岛厉玄项斯、薛寿(涛)。
马戴晚唐诸人之上。
诗壮丽,居晚唐诸公之上,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两不相伤,佳作也。
《唐诗品》
元和以还,格调顿变,而清苦、对切之病,俱乏浑成,然意气格力,尚多可采。
会昌作者,虞臣有称,然五言之长,自不可掩,而他皆不称。
偏师虽捷,未足长驱,才难之叹,要之信然。
晚唐诗有极妙而与盛唐人远者,有不必妙而气脉神韵与盛唐人近者。
“不必妙”三字甚难到,亦难言,妙不足以拟之矣。
马戴优存此意,然皆近体耳。
马虞臣“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风致自绝,然未如“空流注大荒”为气象。
七言“东谷笑言西谷应,下方云雨上方晴”,虽得法于右丞,各自擅胜,但骨力概孱,不堪通检尔。
《载酒园诗话又编》
晚唐诗,今昔咸推马戴
其诗唯写景为工……大率体涩而思苦,致极清幽,亦近于岛也。
《中晚唐诗叩弹集》
晚唐以五律擅长者,断推马虞臣,其神采声律迥非许用晦李德新辈所能仿佛也。
后来唯张乔张𧏖一两人差堪步武。
《龙性堂诗话初集》
晚唐马戴盛唐摩诘也……逸情促节,似无时代之别。
马戴五律,又在许丁卯之上,此直可与盛唐诸贤侪伍,不当以晚唐论矣。
然终觉樊川义山之妙不可及。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虞臣诗,今皆咸推为晚唐之最。
马与贾、姚同时,其称晚唐,犹钱、刘之称中唐也。
诗亦近体多于古体,短律富于长律。
笔格视贾氏稍开展,而体涩思苦,致极幽清,诚亦贾门之高弟也。
断为升堂第一。
主要活动
  • 844年,进士
吴之振清 1640 — 17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1717 【介绍】: 浙江石门人字孟举号橙斋又号黄叶村农
康熙时贡生,官内阁中书
旋归隐。
吕留良合选《宋诗钞》,又有《黄叶村庄诗集》。
吴之振字孟举号橙斋又号黄叶村农浙江石门人
中书科中书
有《黄叶村庄集》。
词学图录
吴之振(1640-1717) 字孟举号橙子别号竹洲居士,晚年又号黄叶老人黄叶村农石门(今桐乡)洲泉镇人
顺治九年13岁应童子试,与吕留良定交,试后又与黄宗羲兄弟交往。
贡生,以赀为内阁中书,不赴任。
性淡泊。
康熙二年吕留良吴自牧合编《宋诗钞》,收录宋诗成集者84家,凡94卷。
又选施国章、宋琬王士祯王士禄陈廷敬沈荃程可则曹尔堪8人诗为《八家诗》刊刻行世。
十二年北京访求宋人遗集,与复社诗人冒襄长洲尤侗汪琬锡山严绳孙工部尚书汤斌等订文字交。
南归时,冒襄等为之饯行,吴之振于席间赋《种菜诗》以言志,众人和之,后汇编成《种菜诗倡和集》。
筑别墅于石门城西,因爱苏子瞻名句"家在江南黄叶村",便命名为黄叶村庄。
生平锐意于诗,兼工书画。
撰有《黄叶村庄诗集》及后集、续集、《德音堂琴谱》等。
清诗别裁集
字孟举浙江石门人
宋代诗,前此无选本。
孟举刻《宋诗钞》,共百数十家。
己所成诗,亦俱近宋人。
黄叶村庄诗·序
黄叶村庄,吾友孟举学古著书之所也。
苏子瞻诗「家在江南黄叶村」,孟举好之而名其所居之庄者也。
天下何地无村?
何村无木叶?
木叶至秋则摇落变衰。
黄叶者,村之所有而序之必信者也。
夫境会何常?
就其地而言之,逸者以为可挂瓢植杖,骚人以为可登临望远,豪者以为是秋冬射猎之场,农人以为是祭韭献羔之处,上之则省敛观稼、陈诗采风,下之则渔师牧竖、取材集网,无不可者。
王维以为可图画,屈平以为可行吟,境一而触境之人、之心不一。
孟举于此,不能不慨焉而兴感也,觉天地之浩邈,古今之寥廓,无一非其百感交集之所得于心、形于腕。
于以为诗,而系之黄叶村庄,意有在也。
孟举于古人之诗无所不窥,而时之论孟举之诗者必曰学宋。
予谓古人之诗,可似而不可学,何也?
学则为步趋,似则为吻合。
学古人之诗,彼自古人之诗,与我何涉
似古人之诗,则古人之诗亦似我,我乃自得。
故学西子之矉则丑,似西子之矉则美也。
孟举诗之似宋也,非似其意与辞,盖能得其因而似其善变也。
今夫天地之有风雨阴晴寒暑,皆气候之自然,无一不为功于世,然各因时为用而不相仍。
使仍于一,则恒风恒雨、恒阴恒晴、恒寒恒暑,其为病大矣。
诗自三百篇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惟不相仍,能因时而善变,如风雨阴晴寒暑,故日新而不病。
今人见诗之能变而新者,则举之而归之学宋,皆锢于相仍之恒而不知因者也。
孟举之诗,新而不伤,奇而不颇,叙述类史迁之文,言情类宋玉之赋,五古似梅圣俞,出入于黄山谷,七律似苏子瞻,七绝似元遗山,语必刻削,调必凿空,此其概也。
不知者谓为似宋,孟举不辞;知者谓为不独似宋,孟举亦甚惬。
孟举之能因而善变,岂世之蹈袭肤浮者比哉?
世之尊汉魏及唐者,必以予言为抑孟举;世之尚宋者,必以予言为扬孟举。
悠悠之论,非但不知孟举,实不知诗。
然则读孟举诗,得其系之黄叶村庄之义,则思过半矣。
横山叶燮序。
寻畅楼诗稿·序
孟举之诗,神骨清逸而有光艳,著语惊人。
读者每目瞤而心荡,如观阎立本李伯时画天神仙官,旌导剑佩骖驾之饰,震慑为非世有,然不敢有所嗜愿,为非其类也。
凡为诗文者,其初必卓荦崖异,继而腾趠绚烂,数变而不可捉搦,久之刊落,愈老愈精,自然而成。
孟举方当卓荦崖异与腾趠绚烂之间,固宜其惊人如此,所谓小称意则人小怪,大称意则人大怪。
孟举正须问其称意何如昔人耳。
人知我而惊,不知我亦惊,直不可以此介意也。
桓谭侯芭不足以知杨雄而待韩愈知之;李翱皇甫湜不足以知韩愈而待欧阳修知之。
李白杜甫之诗,则又近时之韩愈知之,宋人因而师承焉,今人又未之知也。
然则惟作者而后能知作者,自古为然。
而作者之出也,或骈肩而生,或数百年、一二千年而生。
吾同时无其人,则必待之数百年、一二千年有黄口后生焉,足以竭吾之长而攻吾之短,此真吾之所戁畏而托命者也。
目前纷纷广座长麈、拈黑道,如土蠓野马,其不足与于斯文也明矣。
而今人舐笔蘸墨,方以此曹之喜憎为是非趋背。
得其誉,便可骂阮籍为老兵,诃杜甫为村子;一为贬毁,则志惑气索,如丧家失父,不可自立于门户。
谚所谓「以盲引盲,相将入坑」,殊可剧叹也。
归有光王世贞为「妄庸巨子」,世贞曰:「妄则有之,庸则未也。
有光曰:「未有妄而不庸者。
」归之文至今可传,以其意中能无此巨子也。
今天下之巨子,其出世贞下又不知几何。
使吾之所为为其所称叹,则必为前与后之作者所哕詈矣;为其所诧异,则必为前与后之作者所疑而抉摘矣;为其所屏弃不复置目,然后必为前与后之作者所笑视莫逆矣。
孟举虽不为所喜,而犹为所惊怪。
其于作者,尚未知何如也。
孟举进方锐,将数变而不可捉搦以底于成,则其惊怪益甚,其为屏弃不复置目,终所必至,顾在孟举能卒不以此曹介意否耳。
陆务观曰:「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余读此句,辄自咎讼平生言距阳明而熟于用处,不事检束,正坐阳明无忌惮之病;为诗恨伪盛唐而未离声律,两骑夹带,犹为所牵挽。
思欲坐进古人,所待于后甚远。
不汲汲有求于今世者,心知其甚难,然不敢不与孟举同厉之也。
南阳村晚村氏序。
(此老友晚村序余癸丑以前作也。
晚村墓有宿草,余年齿亦衰颓,学业日益荒落。
重阅此序,念老友勉励之语,不觉泪渍于纸也。
康熙甲戌冬日居士书。)
黄叶村庄续稿·序
黄叶村庄续稿一卷,予叔父橙斋先生丁丑后六年间所作诗也。
前集八卷,皆先生所手定。
丙子季冬卧闼,遭绛云之烬,先生跳身烈焰中,支体溃灼,仅而获全。
自时厥后,先生见弥超,学弥劭,世事不复罩眼。
常拟筑别业读书归老,颜之曰「补衲庵」。
虽不果就,而平居坐卧一小阁,蒲团棐几,一炉一编,优游其中,未尝轻出也。
四方车马造谒与交游过从问字者,辄戒门以绝。
即诗文一道,平昔所深知笃好者,亦嫌于炫露,几欲焚弃笔砚。
然海内诗筒词版往来徵索者无虚日,先生不欲过绝人情,亦时时牵率应之。
忆尝侍侧,见案间侧理填委,客坐厅事相促迫,先生率尔捉笔疾书,不移时,悉发遣去。
初疑仓卒应付、不经意之作,已而回环吟咀,各有意理,而辞句之工、格律之细,又无论已。
此不独挟兔园册、剽贼獭祭以誇多斗捷者无从望其项背,即作家宗匠刻意雕锼,亦有攀跻不上者矣。
然每不自爱惜收拾,甫脱稿,旋弃去。
频年所作,都流散于门人亲友间。
其甚者或落长须赤脚之手,以为窗糊药裹。
予每见,辄掇取之。
积之既久,颇亦盈帙,盖半抄于友人箧衍所贮,半搜之敝楮渝墨之馀,而其散亡遗佚、无从蒐辑者,已不知其几矣,良可惜也。
岁暮无事,料简巾箱,因尽出而汇集之。
客见而憙曰:「海内仰望先生近作久矣,而恨不得见也。
盍付之梓,以慰其饥渴乎?
」予曰:「此非先生意也。
今世操觚之家,所谓未有长卿一句,辄灾木费纸,投贽干时,驰逐荣利之场,集止津要之地,附末光而分馀润。
先生方惄焉伤之,故年来匿影村庄,深悔姓名落于人间。
即偶然酬应之作,亦如浮云太虚,过而不留。
窥其心,且不欲以词章末技与学士大夫、骚人墨客斗新奇、较工拙以争长于词场吟社之间,况镂版流播,迹同衒鬻,不几与钓名营进者同类而共道乎?
知非先生意也。
」客曰:「虽然,欧阳子不云乎:聚多者终必散。
苟不及今为可久计,异日者保无湮没沦落之患乎?
纂辑家集,无使陨坠者,子弟之责也。
曷不刻之塾门,垂示子姓,并使乡邦晚进有所矜式考问,以庶几于大雅之克继,所得孰多乎?
」予感其言,因谋之武冈、瑞草两弟,亦各出所藏,并甲戌元旦乙亥春正雨雪、喜晴、公宴四诗合之,得古今诗二百二十馀首,相与排缵编次,釐之为若干卷,固请于先生而授梓焉。
读是编者,当求其义蕴之弘、寄托之远与夫沉浸含咀之深,斯得之矣。
若徒于抽黄对白、章絺句绘间赏之,非今日编纂之意也。
刻既成,因记其缘起于此。
景淳谨识。
黄叶村庄诗后集·序
黄叶村庄诗,其初集先生所自订也,续集则令子武冈瑞草及其小阮弈亭所搜缉编次也。
自时厥后,又垂八九年,先生年弥高,学弥邵,诗亦益精诣融脱,如少陵之老去律细、东坡之海外文章,昔人所谓「精能之至」者也。
先生之诗率然漫成,或口占,或授简,初不置册本。
又书法妙天下,片纸脱稿,旋为人攫去,或藏弆,或博易,遂并诗失之。
先生既不自省录,而余数年来鹿鹿,时奔走长安道上,瑞草亦有负笈成均之役,武冈复迁居外舍,遂不及尽收录,所存者仅十之二三耳。
今年首夏,余公车罢归,即仝瑞草昆季校辑,促付诸剞劂氏。
第皆从零星收拾,故都无年次先后。
先生笃于故旧老友,晚年往来诗版,时复把玩,寓落月屋梁之意,而后学及子弟片语之佳,亦汲引奖借,故集中仿右丞拾遗例,附入一二倡和篇什,亦先生意也。
嗟乎!
先生之诗,沾丐海内久矣。
世徒赏其工妙而不究其由来,正如读昌黎集,但见其章妥句适,而所谓「茹古涵今,不可窥校」者,则未之睹也。
余馆橙斋,与先生朝夕者十馀年。
每见先生诗,大都成于对客谈笑、酒阑游衍之馀,初若不经意,然他人旬锻月鍊、苦思力索而未至者,先生以自然得之;从来苦捷敏者负蛟螭蝼螾之讥,费推敲者蒙刻楮雕肝之诮,先生独两兼之。
此正非可卒乍袭取,盖才分既卓,学识绝高,而功力更复深至,乃克臻此境界。
余尝谓先生非徒以诗鸣者也,特其胸中蕴负之奇偶寓于诗而一发之耳。
读是集者,涉其津而溯其源,知其诗之所由来,无徒炫耀于絺章绣句而从事于本原,庶不负作者之苦心矣。
余非敢序先生集也,因与先生周旋久习,知先生学问本末,因为指示其端要,愿与世之读先生诗者共勉之而已。
康熙壬辰岁端午前三日,后学徐焕识。
重刊黄叶村庄诗集·跋
先六世祖孟举先生自编《黄叶村庄诗》八卷。
又《续集》一卷、《后集》一卷,则五世祖武冈公及五世叔祖瑞草公所辑,板藏家塾,阅二百年。
庚申之变,付之一炬。
康寿兄弟避乱沪上,购得印本,欲谋重刊,而力有未暇。
阅数年,服官于吴,稍有俸入,复构祠宇,乃以此本付梓人。
又《黄叶村庄图册》及国初巨公题种菜诗原本经同邑蔡砚香广文刻石者,亦以重资购得。
复得渔洋钝翁诸老送行诗墨迹,并附于末。
先生学行箸海内,无俟论述。
独是数百年手泽,兵火荡析之馀,岿然尚存,若有神物护持。
俾得再刊,以饷后学,则诚小子之所深幸也。
工既竣,谨书缘起于卷尾。
光绪四年正月,六世孙康寿谨志。
吴雯清 1644 — 17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1704 【介绍】: 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
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
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未中。
有《莲洋集》。
蒲州辽阳人
诸生
康熙己未博学鸿词
有《莲洋集》。
清诗别裁集
字天章山西蒲州人
博学鸿辞不遇。
著有《莲洋集》。
征君诗清挺生新,赵秋谷宫赞谓“千顷之陂,不可清浊,天姿国色,粗服乱头亦佳”,恰称其诗之分量。
征君诗名因新城尚书揄扬而重,然新城之诗牢笼众有,熔铸群言,而征君不使才,不逞博,不尚声华,不求娟好,固各行其是者。
新城赏之,不啻口出,意所合者在神理意味,而不在轨辙之同途者耶?
吴雯(1644—1704)字天章号莲洋又号玉溪生
山西蒲州人康熙十八年(1379)博学鸿词,不第,游食南北,足迹几遍古天下,其诗清新自然,王士禛誉为仙人。
著有《莲洋集》。
天章太原人有莲洋
主要活动
  • 1679年,宏词科
顾夐前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前蜀
王建通正元年,为小臣给事内庭,有大秃鹫飞于摩诃池上,为诗咏之,遭人谗毁,几遭不测。
久之,擢茂州刺史
累官至太尉
工词,多写艳情,《花间集》录其作。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前蜀通正元年(916)为小臣给事内庭,时有大秃鹙鸟飞于摩诃池上。
作《感秃鹙潜吟》诗以讥刺之,为人谗毁,祸几不测。
久之,擢茂州刺史
后复事后蜀孟知祥,官至太尉世称顾太尉
一说顾夐实未尝仕后蜀
生平见《鉴诫录》卷六、《十国春秋》本传。
善小词,为花间词派作者。
其《醉公子》曲尤为时人所艳称。
所作词多描述艳情,倚红偎翠,浓香软艳,然造诣颇高。
况周颐谓其词乃“五代艳词上驷也。
工致丽密,时复清疏。
以艳之神与骨为清,其艳乃益入神入骨”(《餐樱庑词话》)。
王士祯亦谓其词“已为柳七一派滥觞”(《花草蒙拾》)。
全唐诗》存诗1首,并收录所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