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馀姚人,字双庚,号四雪。诸生。从姚燮学而不肯称弟子。诗文奇崛。善刻石。至上海设摊卖卜,无人顾问。王韬、李善兰偶与之谈,叹为奇才。后冒籍江南赴试,被士子揭发,斥革。抑郁而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5—1860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鄂生,号鹤墅,又号仲乙。戴熙弟。诸生,绝意进取。精算术。与李善兰等订交,又续成项名达《象数原始》。咸丰十年太平军破杭州,闻其兄投水死,亦投井而死。有《四元玉鉴细草》、《九章重差图说》、《船机图》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3—1881
【介绍】:
清浙江乌程人,字刚木,号谢城,又号薪甫。咸丰二年举人。官会稽教谕。精史学,又长于算学、音韵学。与李善兰友善,常相通信讨论。有《历代长术辑要》、《四声切韵表补正》、《如积引蒙》、《玉鉴堂诗存》、《栎寄诗存》。
维基
吴嘉善(1818年—1885年),字子登,江西南丰县人,清代数学家。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在京师任职期间,常与江苏巡抚、算学家徐有壬切磋算学。同治元年(1862年),吴嘉善游长沙,结识丁取忠。同治二年来到广州,与邹伯奇、夏鸾翔相识。光绪五年,出使法国,驻巴黎。后回国从师学习,不久去世。吴嘉善在徐有壬去世后,续完《测圆密率》3卷。同治六年,又为算学家李善兰校刊《尖锥变法解》1卷。撰有《算学二十一种》,被收入《白芙堂算学丛书》。另有《翻译小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3—1886
【介绍】:
清江苏华亭人,字公寿,画以字行,号瘦鹤,又号横云山民。能诗,善书画。书法颜真卿,画以湿笔取胜,尤喜画梅。咸丰间寓上海,与李善兰、胡震交善,卖画为生。有《寄鹤轩诗》。
人物简介
华蘅芳,中国清末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字若汀,生于道光十三年,卒于光绪二十八年。江苏常州金匮(今无锡市)人。出生于世宦门第。少年时酷爱数学,遍览当时的各种数学书籍。青年时游学上海,与著名数学家李善兰交往,李氏向他推荐西方的代数学和微积分。1861年为曾国藩擢用,和同乡好友徐寿(字雪村)一同到安庆的军械所,绘制机械图并造出中国最早的轮船“黄鹄”号。他曾三次被奏保举,受到洋务派器重,一生与洋务运动关系密切,成为这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之一。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李鸿章合奏创设江南制造局,华蘅芳参加了该局的计画和开创工作。同治七年(1868)江南制造总局内开设翻译馆,华蘅芳为近代科学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南汇人,字心九。精通天文历算。咸丰间师事李善兰,被荐为制造局航海测量馆及天文馆教习。光绪二十四年,举经济特科,不赴。有《交食引蒙》、《躔离引蒙》、《上元甲子恒星表》、《航海通书》等。
今觉盦诗
梅泉观察,至德右族也。至德置县始于唐,杨吴时改建德,近又复唐旧称,故君为至德人,而其先德著述尚署建德也。唐咸通中,君六世祖讳繇者,与弟蘩同成进士,仕至中丞,并工诗,厕咸通十哲,又称至德二周,其集收入《钦定全唐诗》。自唐以后,代有闻人。逮君祖悫慎公,起自兵间,迭拥节钺,诸父多掇巍科高第,家世之盛,皖南列郡无与比。君幼颖异,成童时已以茂才列上舍,工制举文,顾非所好,独酷嗜六书、九数之学,迈往深造,若有天授。其于六书,不蹈袭乾嘉门户,以为段、桂诸儒,但能纠元、明之谬,以还二徐之旧,刊二徐之误,以还许君之旧,如是而已。不知许君为东汉经师,去古已远,于字义之不得其解者,辄以诂经者训之,滋非朔谊。道、咸以后,地不爱宝,山川郡国,多出鼎彝,而龟甲出土尤晚,其中多三代真古文,往往能正篆变之讹,匡许君之失。此道至近世渐即昌盛,而君于四十年前,固已为先河之导矣。戊戌政变,国论趋新,君念制器尚象,必稽于数,因暂置六书,而专壹于畴人之术。自《周髀》、《九章》、李冶、郭守敬以迄清季项(名达)、戴(煦)、徐(有壬)、李善兰之书,旁及五十三家历法,凡有字者,靡弗遍究。又兼习旁行斜上之文,广罗泰西新著,与古法勘校异同,得其会同之旨。前辈名家如兴化刘先生彝程、金匮华先生蘅芳,并惊叹推服,谓足以扫千古积疑,成一代宗匠云。君心思缜密,治事有谋断。郑海藏先生夙号知人,每谓君有杜牧之、陈同甫之风,若调物度宜,明敷庶绩,以辅翼世运,亦元恺之俦也。君初亦慨然有揽辔之志,会迭丁内外艰者五年,比服阕,而辛亥之变适作。君避地海上作流人,时皖督孙某欲延揽君,遣使奉书造请,财、教两厅惟所择,君婉词拒之。未几,所谓国会者成立,乡人倡言必以周氏一人为议员,佥推君,君又让之于季父实之先生。盖君阳示通脱,而阴怀梨洲、舜水之志。既觇知国事不可为,退隐之志益决,乃于沪西买地五亩,结庐筑园,杂植松栝棠樱踯躅之属,春秋佳日,辄与东南诸遗老诗酒高会于其中,泊然有遗世之志。余屡厕游宴,绵历二纪,每相见必谈诗。君自言少时习西昆体,泛滥于陈黄门、吴祭酒诸家,及闻散原、海藏二老绪论,遂幡然一变,而改宗北宋,尽弃少作。岁庚辰,君年六十过二,裒其四十以后诗,为《今觉盦集》四卷,督序于余。余受读一过,七古则《法相寺》《华龙园》《巢园赏樱》诸篇,写景得昌黎、东坡之髓;五古则《出郭》《春夜不寐》《游香山静宜园》《辍茶室赠海藏》,述事摅情,得柴桑、少陵、简斋、白石之长,而《秋怀》六首、《家人供烹蟹》诸篇,则又模拟都官,力追乡哲;七言断句如「灭烛海生残夜月,拥衾人语四更霜」「异种也堪称国艳,繁英真欲裹春城」「意行渐觉屋移树,小立不知月上衣」「岚气结阴成夕彩,野云分雨与春田」「吾辈犹抽将尽茧,群儿已积后来薪」「罢絮池台春易暮,落花天气雨馀寒」「小炉熨手不龟药,大月照人无尽灯」「久客厌闻吴语渹,破春谁敌越兵寒」,皆昭文遗韵,广武同嗟。夫名篇秀句,标举易知,独其诗律精严,尽袪声病,不侈谈龙,自然叶谱,乃至古体长篇,亦力避复字,此则余饫闻有素,而叹其老而弥细者也。方今文学凋做,中夏溃防,君独恳恳亢精极思,自树一帜,殆可以冠冕皖之词流矣。余在乡言乡,未敢踰越。昔刊《皖雅》,尝赖君集事,溯流风而独写,感不绝于予心,称情而道,相得益彰已。庚辰端阳后七日,庐江鹤柴山人陈诗,时年七十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