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正嵓明末清初 1597 — 1670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正岩字豁堂亦号随山姓郭氏仁和人
夙秉异资,不近莙腻,长无俗缘,息绝尘念。
落发禀戒,三德同具。
絜己亲师,积功劬学。
博通世典,综贯三乘,汇众派以同流,悟大化之无尽。
力崇正法,见推耆宿。
参三峰于净慈,略呈所见,三峰曰:“依识解为超生死根,犹北适南辕,我无此逐日长进之禅。
”自是,顶伽脱尽,睛翳消除,自甘澹泊,智刋情亡。
一生萧散,不接权贵。
芦花泛月,响震鱼龙,屐齿登山,春归奚锦。
迨废宗之诖误,致法席之零丁。
运属明夷,咎来元妄,从容就逮,振锡圜门,劝化无方,感悟羁囚,道幽益显,化火宅之凶燄,来徒役之皈依。
鬼神呵护,顿见吉祥。
天龙回翔,永围法座。
绅衿崇仰,檀越追踪。
频来问訉之书,更满入山之屦。
乃睹白云以高卧,侣浮鸥而赋诗,一任蘧庐之化,永矢物外之情。
方择地以终休,意泊然而委顺。
康熙庚戌七月二十日示寂,寿七十四,腊五十五。
所著语录、拈颂、启疏、诗偈、杂著若干卷。
得法弟子十有五人。
建塔于慧日峰左,名曰宏济
明年,其徒戒青为之行状,乞冯溥铭焉。
文词华丽,见于寺志。
僧通琇明末清初 1614 — 16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4—1675 【介绍】: 清临济宗禅僧
江南江阴人俗姓杨号玉林
十九岁出家于常州磬山寺
曾为湖州报恩寺住持。
顺治间三辞清世祖之召,后应允赴京为帝说法,封为“大觉普济禅师”。
后又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
世祖去世,得旨南归,晚年开法西天目山狮子正宗禅寺
然仗势欺人,至激起民变,只身北遁,改号无住,至淮安清江慈云寺,危坐以终。
有《大觉普济玉林国师语录》等。
释觉海晚清 1843 — 1912年二月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觉海字慧宽
姓郭氏,临清人也。
生而岐嶷,赋性聪颖。
髫年多病,瘦骨嶙嶙。
因甘澹泊,不茹辛腥。
稍长,锐志读书,而厌绝尘嚣,超然有轶俗之致,父母知有夙缘,不以世务督责,送之大佛寺礼阔然禅师祝发。
心经咒,深求佛旨,谨身清净。
年二十一,始发足游参,遍𠪾名胜,因诣京西潭柘山岫云寺,禀尸罗于心纯。
同治癸卯书记,更诵《法华》、《楞严》、《维摩》、《报恩》诸经,旁及《三坛仪范》。
教授阇黎,训诫后学,悉中规矩。
复思禅宗教义,奥旨弘深,不得良师,未易窥测。
负笈京师贤良寺,任以维那,益加精进。
未几,慈云眷念,召之还山,證果倍蓰。
光绪戊子年传授衣钵,继席领众,宏济之怀,孜孜不倦,传戒十坛,津梁益远,深味古德语。
重修天王、观音、龙王、药师诸殿,及厅堂、朝房、静室、石路、龙潭塔院,馀力复及下院翊教寺后阁,轮奂并美,金碧交映。
晚岁见阜城门外观音庵,年久荒废,颓垣破宇,惄焉伤之,发愿兴起,倾囊万金,鸠工庀材,杰然崇构,光彩一新,皆觉海之功,历历可徵者。
宣统三年秋冬之交,示微恙,乃传席觉正,养疴静室。
一日诫众曰:“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
当勉力,以达神用。
”人以为解脱之词也。
明年春二月,疾甚,念佛西去,世寿七十,僧腊五十,弟子建窣堵波于山之南塔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