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吕雉 | 高后、高皇后 | 前188年—前180年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41—前180
【介绍】:
亦称高后。西汉单父人,名雉,字娥姁。高祖皇后。楚汉战争初,为项羽所俘,后释还。刘邦称帝,立为皇后。有谋略,助高祖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子惠帝即位,又虐杀戚夫人,毒死赵王如意。惠帝卒,临朝称制,排斥刘邦旧臣,立诸吕为王,使掌南北军。死后,诸吕欲作乱,为周勃、陈平诛灭。称制九年,掌握汉政权十六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6
【介绍】:
西汉初睢阳人。少以贩缯帛为业。秦末战争中,以中涓从刘邦起于砀,入关,赐爵执圭,号昌文侯。历任郎中、中谒者、中大夫等。以将军定齐,杀项籍,高祖六年,封颍阴侯。吕后卒,与周勃、陈平共诛诸吕。拥立文帝,任太尉,寻代周勃为丞相。卒谥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69
【介绍】:
西汉泗水沛人。秦时以织薄曲为生。又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后以中涓从刘邦起于沛,屡破秦军。从击项羽,定天下。高祖六年,封绛侯。汉初,从刘邦平定韩王信、陈豨及卢绾之乱。为人质直敦厚,高祖以为可属以大事。惠帝时,任太尉。吕后死,诸吕欲危刘氏,勃与陈平定计诛诸吕,汉室以安。文帝立,拜右丞相。惧功高招祸,又不谙政事,称病辞职。陈平死,复相,旋免。卒谥武。
全汉文·卷十四
勃,沛人。高帝起沛,以为中涓,赐爵五大夫。楚怀王拜为襄贲令。及人关,赐爵威武侯,寻拜将军,封绛侯,迁太尉,进相国,历惠帝至高后时并为太尉。文帝即位,以为右丞相,后谢归。及陈平卒,复为丞相,免就国。卒谥曰武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齐人。齐王刘襄母舅。吕后死,齐王与钧谋发兵诛诸吕。率兵西攻吕国于济南,并遗书诸侯王。相国吕产遣大将军灌婴将兵击之。婴屯兵荥阳,使人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之变而共诛之。及周勃、陈平等既诛诸吕,初议立齐王,后以驷钧恶戾,乃立代王。文帝立,封钧为邬侯。六年,因济北王刘兴居反,弗救,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以家吏从刘邦起于山东,为代王中尉。吕后八年,周勃、陈平等诛诸吕,使人迎立代王。郎中令张武等皆以为不可信,独其劝王无疑。代王即位,是为文帝。拜其为卫将军,封壮武侯。景帝时,有罪夺侯。
简介
薄姬(?-前155年),会稽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早年嫁给魏王魏豹。魏豹为韩信所败后,进入汉王刘邦后宫,生下儿子代王刘恒,少有侍寝机会。刘邦驾崩后,跟随儿子刘恒前往代国,尊为代王太后。吕后去世之后,朱虚侯刘章兄弟、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联合诛杀吕氏诸王,迎立代王刘恒即位为帝,是为汉文帝。次年,迎驾入京,尊为皇太后。汉景帝刘启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前元二年(前155年),去世,葬于南陵(霸陵之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阳武户牖人。富户张负子。其女为陈平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河南阳武户牖乡人。家富,有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时陈平家贫而门外多长者车辙,负以女孙嫁之。平由此资用丰饶,交游日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沛郡城父人。张良子。年十五,为侍中。惠帝卒,见太后发丧,哭而不悲。遂告丞相陈平,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使太后心安,平等可免祸。陈平如其计请之,太后悦。吕氏掌权始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荐陈平于刘邦。周勃、灌婴等谗平盗嫂、受诸将金。汉王责问无知。无知谓当用其能,乃以平为护军中尉。后平屡立奇功,封户牖侯。言于帝,帝乃赏无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8
【介绍】:
北周代郡武川人,字奴干。宇文测弟。北魏孝庄帝永安初起家秘书郎,授子都督,领宿卫兵卒。高欢入洛,深抚所部从孝武帝入关,封长乐县伯。从宇文泰征战,为丞相府主簿,转尚书直事郎中,有谋略。画策擒窦泰,宇文泰称为“吾家之陈平”。累功进爵为侯。北周孝闵帝时,位骠骑大将军,迁吏部中大夫。武帝保定初,除京兆尹,入为司会中大夫。卒,谥成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4—607
【介绍】:
隋河南洛阳人,字辅伯。贺若敦子。慷慨骁勇,博览书记,有大志。其父为宇文护所害,临终嘱弼继其平陈之志,并诫慎言。初仕于北周。入隋,文帝有志伐陈,任弼为吴州总管,弼献取陈十策,帝嘉之,赐以宝刀,授行军总管。陈平,累拜大将军。以功高未得为相,有怨望之心。炀帝即位,疏而忌之。大业三年从帝北巡,私议得失,为人所奏,坐诛。
释智聪。未详何人。昔住杨都白马寺。后住止观专听三论。陈平后度江住杨州安乐寺。大业既崩思归无计。隐江荻中诵法华经七日不饥。恒有四虎绕之而已。不食已来经今十日。聪曰。吾命须臾。卿须可食。虎曰。造天立地无有此理。忽有一翁年可八十。掖下挟船曰。师欲度江栖霞住者。可即上船。四虎一时目中泪出。聪曰。救危拔难正在今日可迎四虎。于是利涉往达南岸。船及老人不知何在。聪领四虎同至栖霞舍利塔西。经行坐禅誓不寝卧。众徒八十咸不出院。若有凶事一虎入寺大声告众。由此惊悟每以为式。聪以山林幽远粮粒艰阻。乃合率杨州三百清信以为米社人别一石年一送之。由此山粮供给。道俗乃至禽兽通皆济给。至贞观二十二年四月八日。小食讫往止观寺。礼大师影像执炉遍礼。又往兴皇墓所礼拜。还归本房安坐而卒。异香充溢。丹阳一郭受戒道俗三千馀人。奔走山服哀恸林野。时年九十九矣。
释真慧。陕州河北人。姓陈氏。河北诸陈代称冠族。远称汉右相陈平。中云魏向侯陈陟。乃至江表陈代并出此乡。真早厌身城。父母留碍逼纳妻室不免外情。玉洁之志涅而逾净。开皇十二年。年财及冠二亲俱往。既将出俗犹萦妻累。先劝喻已便为解发。资给道具送往尼寺。真往陕州大通寺清禅师所。出家受具。清示以学方次第有本。曰尸罗不净三昧无由。令往邺下静洪律师所。因循两载备探幽致。又诣卫州淋落泉询禅师所。朝授夕悟经历岁馀。于询所得略贯终始。禅侣三百嗟咏声驰。询摩其顶堪传灯法。令往山西启诸未悟。真以学日既少。恐有差分。更住陶研乃经两载。一一呈示去取无疑。开皇十八年承命西归。路经白鹿百家岩。时号幽绝。山势穷美。因登游观。又为留连夏坐栖之。又陈禅道。至秋择地无越晋川。遂之蒲坂首山麻谷。创筑禅宇。四众争趋端居引学蔚成定市。十有八载成就极多。栖岩杰昂最称深入。仁寿四年召与僧名住栖岩寺。其为人也谅直刚决。清俭退让安苦忍乐。容止可观。独处乐静不希华靡。大业元年。饵黄精绝粒百日。检校教授坐禅礼忏不减生平。后觉肥充。恐有学者便休服饵。于闲田原北杯盘谷。夏坐虎窟。虎为之移。及秋虎还返窟。常有山神节度时分。如有迟延必来警觉。以大业十一年十月七日。因疾卒麻谷禅坊。春秋四十有七。初将终夕神彩若常。曰吾将生净土。见莲花相候。又闻异钟声幽净异香充蔚。斯相既至潜然而绝。门人道俗依而阇维收骨。起塔于麻谷。
佐字才伯,香山人。正德辛巳进士,遇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按察佥事,改广西提学佥事。致仕归,起左春坊左司谏,迁侍读,掌南院事。再迁左论德,历南祭酒,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赠礼部侍郎,谥文裕。有《泰泉集》六十卷。
(《四库总目》:佐诗吐属冲和,颇见研练。于时茶陵之焰将燔,北地之锋方锐,独能力存古格,可谓不失雅音。
《艺苑卮言》:黄才伯诗如紫瑛石,大似韎韐。才伯亦有佳语,如「青山知我吏情澹,明月照人归梦长」,「长空赠我以明月,海内知心惟洒杯」,「门前马跃箫鼓动,栅上鸡啼天地开。」
《涌幢小品》:夏贵溪妾苏,广陵人。其父曰纲,少女适曾石塘铣,舆贵溪为联衿。纲出入两家,傅石塘复套之说。夏大軎,主其策。纲益自负,与巡仓御史艾朴通贿作奸,为众所嫉。分宜已一一刺其阴事,伏毒深。夏不悟,妄度河套指日可复。得意甚,作《渔家傲》一阕。适黄泰泉至,掀髯示之索和。黄有「千金不买陈平计之句,盖讽之也。夏大诟詈,嗾言者逐之去。去三日而祸作。
《国雅》:黄詹事才伯,性尚冲和,韵含芳润,玄览鳖洲,藏珍琼海,为一代名家。其诗譬之龙跃悬河,凤鸣阿阁,辉映高绝。
《广东新语》:欧贞伯云:「泰泉先生崛出南海,持汉家三尺以号令魏、晋、六朝,而指挥开元、大历,变椎结为章甫,癖荒秽于炎徼。功不在陆贾、终军下。」
《列朝诗集》:才伯髫龀以奇隹名。及入翰苑,博综今古,修词技藻,争雄艺苑。岭南人在词垣者,琼台、香山后先相望。后来梁公实、黎惟敬皆出才伯门下,南越文学彬彬然比于中土矣。才伯有漫兴诗,落句云:「倦游却忆少年事,笑拥如花歌落梅。」自注云:「欲尽理还之喻。」王元美云:「此公作美官,讲学,恐人得而持之故也。」今刻《泰泉集》,不入此注,故附记之。
田按,才伯论诗云:「吾见近世古诗以绮靡为精工,律诗以粗豪为气格。然则除、庾之《玉台》优于苏、李之河梁,苏顷之『轻花捧觞』,岑参之『柳拂旗露』,反不如罗隐之天地同力』、韦庄之『万古坤灵』矣。」持论甚精。《泰泉集》古体微伤堆砌,律体与七言断句,极得唐人格意。)
闺秀词钞
华亭人,徵君眉公侄女,同邑平生室。有《梅龛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