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黄道周明末清初 1585 — 1646
维基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字幼玄(又作幼元幼平),又字螭若细遵号石斋人称石斋先生,闽南、台湾尊称为「助顺将军」,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铜山(清朝时属诏安县,今为东山县)人,祖籍莆田,学者、书法家艺术家
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
谥忠烈乾隆时改谥忠端
明万历十三年,二月初九于东山深井村,出生世家,年少家贫,在福建铜山(今属东山县)岛上石室刻苦攻读,曾在闽南漳州广东潮州收徒讲学。
有「闽海才子」之誉。
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与倪元璐王铎同年
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因丁忧去职。
崇祯初复官编修
崇祯三年(1630年),任右中允
八月钱龙锡袁崇焕事下狱,廷臣无敢讼冤者。
黄道周钱龙锡素无私交,却激于义愤,上疏称:“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认为钱龙锡不宜坐死罪。
崇祯帝不悦,以忤旨之罪把黄道周降级外调,又碍于舆论,乃释放钱龙锡,改戍浙江定海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杨嗣昌陈新甲方一藻皆有家丧,崇祯帝依旧“夺情”起用。
黄道周对此连上三疏,指责此三人不忠不孝。
道周又因指斥大臣杨嗣昌等私下妄自议和,七月初五日崇祯帝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要杨嗣昌黄道周当场辩论,黄道周雄辩滔滔,“与嗣昌争辩上前,犯颜谏争,不少退,观者莫不战栗。
”崇祯怒不可遏,斥责他:“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
道周被连贬六级,谪江西布政司知事
遂辞官,于邺山讲堂开坛讲学。
崇祯十三年(1640年)江西巡抚解学龙以“忠孝”为由,向朝廷举荐黄道周,认为他“可任辅导”。
崇祯大怒,下令将二人入狱,以“伪学欺世”之罪重治,户部主事叶廷秀、监生涂仲吉等力救,也被逮入狱,后周延儒曰:“张溥黄道周,皆有些偏,只是会读书,所以人人惜他。
”帝沉默不语。
改廷杖八十,充军广西
崇祯十四年(1641年)杨嗣昌病死。
崇祯想起黄道周的“清操力学,尚策励”,赦其罪,并复官。
道周告病回家,专心著书。
明亡后,任南明礼部尚书,“严冷方刚,不偕流俗”,杨廷麟曾力荐他充讲官兼直经筵
弘光帝亡后,至福建福州
隆武帝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
但兵权由郑芝龙掌握,时清廷颁布剃发令,江南人民求救于南明隆武朝廷,芝龙养兵自重,不发一兵一卒。
黄道周只得返乡筹兵筹粮。
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道周募众数千人,马仅十馀匹,另有一月粮,出仙霞关,与清兵抗击。
施琅曾一度与他前往,不久却径自返回福建
夫人蔡氏叹道:“道周死得其所了!
十月初抵达广信(今上饶),募得三个月兵粮,分兵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一路向西攻抚州(今临川),另两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宁,不久三路皆败。
十二月六日黄道周率队向婺源出发,至童家坊,得知乐平已陷,二十四日,抵明堂里时遇伏,参将万容逃去,于是全军崩溃。
黄道周与四门生蔡溶、赵士超、赖继谨、毛至洁冲锋在前,终因兵弱,五人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
道周俘后,至金陵狱中,狱中吟咏如故,清廷派明旧臣洪承畴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
”将殉难的史可法洪承畴对比。
承畴颇愧,上疏请求免除道周死刑,清廷不准。
后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
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五日就义,临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纸墨,画一幅长松怪石赠人,还给家人留下了遗言:“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
东华门刑场上,向南方再拜,道周撕裂衣服,咬破手指,有血书遗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最后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其门人蔡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至洁同日被害,人称「黄门四君子」。
朱术桂清 1618 — 1683
全台诗
朱术桂(1618~1683)字天球别号一元子
明太祖九世孙,始授辅国将军福王镇国将军鲁王封长阳王,至隆武改封宁靖王
状貌魁伟,美须眉,擅长文学,书法具有瘦劲风格。
明永历十八年(1664)三月东渡台湾,迁居郑经为他在承天府西定坊兴建的王府「一元子园」。
永历卅七年(1683)六月廿六日施琅攻佔澎湖朱术桂以出身皇族,义不可辱,遂于府邸悬梁自经,媵妾五人同殉。
  朱术桂传世的诗作仅见两首:其一是阙题作品,仅见郑世耀收录,未见他书记载,姑且录之。
其二是〈绝命词〉,连横评价:「王以天潢之贵,躬逢乱世,避地东都,终至国破家亡,毅然抱大节以陨。
明社虽墟,而王之英灵永存天壤矣」、「〈绝命词〉一章,凄凉悲壮,读之泪下……台人闻之,为叹息曰:『王孙与北地争烈矣!
』」〖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
以下主要以高拱乾台湾府》为底本,再参酌其他清代方志及后人研究而来。
杨永智撰)
姚启圣清 1624 — 1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1683 【介绍】: 浙江会稽人字熙止号忧庵
明季为诸生
清顺治初入旗籍,隶汉军镶红旗
康熙二年八旗乡试第一。
广东香山知县
三藩乱时,以家财募兵,赴康亲王杰书军前效力,因功擢福建布政使,进总督
屡破台湾刘国轩军,肃清闽境。
太子太保,进兵部尚书
屡陈进兵台湾之策。
二十二年施琅率兵入台,启圣厦门督馈运。
有《忧畏轩集》。
李霨清初 1625 — 16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5—1684 【介绍】: 直隶高阳人字景霱别字台书号坦园又号据梧居士
顺治三年进士
十五年,任秘书院大学士,历东阁、弘文院保和殿,前后凡二十七年,为顺治、康熙二帝所倚重。
参与平定三藩机密,力赞施琅台湾设官镇守之议。
卒谥文勤
有《心远堂诗集》等。
吴英清 1637 — 17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7—1712 【介绍】: 福建泉州人字为高号愧能
康熙二年为守备。
三藩乱时,从征耿精忠,转战浙、闽。
后从施琅台湾
官至福建水师提督
李光地清初 1642 — 1718
维基
李光地(1642年9月29日—1718年6月26日)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安溪湖头乡(今湖头镇)人,清初政治人物、理学家。
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第五名,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1681年并推保荐施琅领军,消灭明郑政权。
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他为安溪先生安溪李相国
朱天贵清 ? — 1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3 【介绍】: 福建莆田人字尊士号达三
本为台湾郑锦部将康熙十九年降清,授平阳总兵
后随施琅澎湖,中炮死。
谥忠壮
赵邦试清 ? — 1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3 【介绍】: 河南柘城人
福建同安镇标游击
康熙十九年,从施琅击败台湾郑经军,收复金门厦门等地。
二十二年,从攻澎湖,中炮死。
蓝理清 1648 — 17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1719 【介绍】: 福建漳浦人字义甫号义山
有勇力。
少时以事入狱。
耿精忠反,释囚徒,将授以军职
逃往康亲王杰书军中,立功至参将
旋以故罢官。
施琅台湾时,被起用为游击,当前锋,浴血苦战,攻克澎湖
台湾平,加左都督,官至福建陆路提督
以故遭乡里豪家之怨,被劾坐斩,免死入京旗。
后请从征策妄阿喇布坦,赐总兵衔,寻卒。
姚昌清 1652 — 17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2—1723 【介绍】: 浙江仁和人字凤和别字文山
诸生
施琅幕府,从定台湾,策画有功,授左都督
以母病不仕。
玄烨清 1654 — 17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4—1722 【介绍】: 即爱新觉罗·
清朝皇帝。
世祖第三子。
顺治十八年正月嗣位。
次年改元康熙
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辅政,鳌拜掌实权,八旗勋贵得势。
六年,亲政。
八年,逮捕鳌拜,革职禁锢。
从此政治渐趋宽厚,永禁圈地,饬旗人不得虐待奴婢;又改内三院为内阁翰林院
帝即位之初,清军攻灭云南南明永历政权,然三藩割据,尾大不掉;俄国侵略黑龙江流域;郑氏台湾政权亦与清朝对立。
十二年,宣布撤藩,吴三桂等叛。
嗣后用兵八年,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
二十二年,使施琅统兵攻台,消灭郑氏政权。
旋设台湾府、县等官。
二十四年,派兵围攻雅克萨,驱逐俄国侵略军。
二十八年,与俄国订立《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以后因准噶尔部叛乱,于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亲自领兵出征。
五十九年,又派兵平定西藏极少数贵族分子勾结准部叛乱。
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局面于此大为加强。
在位时开博学鸿词科,修《明史》、《一统志》等,笼络汉族知识分子,重用汉臣徐乾学
亲政后,除《南山集》案外,少有以文字得罪之人。
于经史理学之外,又从西洋传教士习数学自然科学知识,然对本国士人,仍以科举取士,提倡程朱理学,而未尝推广西学知识。
曾六次南巡,开支浩大,然途中考察河工,有所指示。
对人民负担情形,比较注意。
五十一年,宣布从该年起所生人丁为“盛世滋生人丁”,不再加征丁银。
晚年吏治积弊渐多,诸子各树党羽,政局日趋复杂。
卒谥仁皇帝
施世纶清 1659 — 17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9—1722 【介绍】: 汉军镶黄旗人字文贤
施琅次子。
康熙间以□生知泰州
累官湖南布政使太仆寺卿、顺天府户部侍郎,卒于漕运总督任。
清白自持,所至有惠政,摧抑豪猾,革斥贪蠹胥吏,有青天之称。
全台诗
施世纶(?
~?
),字文贤号浔江
施琅之次子,以荫生知泰州,官至兵部侍郎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征台。
著有《浔江诗草》、《南堂集》二十卷。
〖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
〗(施懿琳撰)
施世骠清 1669 — 17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9—1721 【介绍】: 汉军镶黄旗人
施琅子。
康熙二十二年,从台湾,委署守备。
济南城参将定海总兵广东提督福建水师提督
六十年,率兵参与镇压台湾朱一贵部,以疾卒于军,赠太子太保谥勇果
全台诗
施世骠(?
~?
),字文秉施琅第六子。
从军台湾有功,授左都督衔,官至福建水师提督
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之役,统兵入台,卒于军次,谥勇果
有诗传世〖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
(施懿琳撰)
郑克塽清 167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0—? 【介绍】: 福建南安人
郑成功孙,郑经子。
康熙二十年由冯锡范拥立嗣郡王位,年仅十二岁,幼弱不能理事,诸务皆决于冯锡范,人心渐离散。
二十二年清将施琅攻入台湾,降清。
至京授公爵,不久病死。
陈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泉州人
少时经商海上,熟悉海外形势。
康熙二十二年,参施琅幕府,决策攻克澎湖
以功授苏州城守,累擢至碣石总兵,迁广东副都统
康熙五十七年,奏陈欧洲诸国情形,建议设法防备。
又谓若禁通商,沿海之民将半失作业,且土货无法出口,于中国不利。
卒年六十八。
施沛霖晚清 1858 — ?
维基
施沛霖(1858年—?)字润斋讱斋号少垣汉军镶黄旗人同进士出身
施沛霖施琅后裔;二世伯祖施世纶漕运总督云南巡抚;三等靖海侯施德霖的堂弟。
光绪己丑举人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64名。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