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明末清初扬州府如皋人,字爰及,巢民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56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宜兴人,字定生。明都御史陈于廷子。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称四公子。与吴应箕草《留都防乱公揭》,诋斥阮大铖。弘光时,被马、阮陷害下狱。明亡,隐居山中,不入城市十余年而卒。有《皇明语林》、《山阳录》、《雪岭集》、《交游录》、《秋园杂佩》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0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钱塘人,字锦雯。崇祯十五年举人。清初,两为苏州推官,改令南和,有异政。卒于官。诗文瑰丽奇伟。为西泠十子之一。有《朴庵集》。
维基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直隶桐城县(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末清初学者、思想家、科学家。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少卿,治《易经》、《礼记》,著述宏富。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方以智幼禀异慧,六岁知文史,博览群书。早年随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宁、直隶、燕京等地,见名山大川,与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交往,并阅西洋之书。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合称明季四公子。崇祯七年(1634)桐城民变,方孔炤留守,方以智随家人避居南京。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己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李自成入北京后,受到了严刑拷打。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趁乱逃往南方。入南明永历朝,除经筵讲官,因伪书案被免职。自行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出家为僧,改名换姓,人称“药地和尚”。因“粤案”被清廷押解北上,赴南昌省狱,又押往广东对案,十月初七日行至江西万安惶恐滩头,想起宋朝末年文天祥事迹,自沉于江殉国。一说坐化。据说,以智浮沉江湖抗清时,在社会底层,推动了秘密结社天地会的发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词学图录
侯方域(1618-1654) 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散文家,与魏禧、汪琬齐名。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皆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被黜。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合称明季四公子。入清参加科举,应河南乡试为副贡生。孔尚任撰《桃花扇》剧本写侯方域与李香君事。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
妇人集
圆圆色艺擅一时,如皋冒先生常言:“妇人以姿致为主,色次之,碌碌双鬟,难其选也。蕙心纨质,淡秀天然,生平所见,惟圆圆一人耳。”冒襄注:家伯兄有赠畹芬绝句“潇湘一幅小庭收,菡萏香馀暮色幽。细细白云生枕簟,梦园吟夜不知秋。”“秋水波回春月姿,淡然远岫学双眉。清微妙气轻嘘吸,谷里幽兰独许知。”
董白,字小宛,号青莲,江宁人。如皋冒襄侧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1651
【介绍】:
明末清初人。本秦淮名妓,明崇祯十五年,归如皋名士冒襄为妾。清兵南下,同辗转于离乱九年,后病死。冒襄撰《影梅庵忆语》,详记其生平。
词学图录
董小宛(1624-1651) 名白,号青莲。金陵人,歌妓,"秦淮八艳"之一,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因仰慕李白而名号。1639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又称"针神曲圣",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有山水癖,曾"自西湖远游于黄山白岳之间",吴伟业题董白小像:"钿毂春浇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性好清静,每至幽林远壑,眷恋不舍,独居苏州半塘达六年。
乌丝词·序
丙午之秋,余与陈子其年俱落第,后会黄山孙子无言,意欲以吾两人诗馀梓以行世者。嗟乎!余与陈子少志观光,许身稷契,意谓有神之笔。庶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谁知萧条瓠落,而与莺嘴啄红,燕尾点绿,争长于钩帘借月,染云为幌之间,岂吾两人之志哉?陈子叹曰:是亦何伤!丈夫处不得志,正当如柳郎中使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以陶写性情,吾将以秦七、黄九作萱草忘忧耳。虽然昔裴休为相,李群玉能诗,荐授校书郎,而陈去非长于歌词,亦为高宗所眷注。孰谓诗词一道,何尝不得知巳于天子宰相哉。彼尤尚书谓程正伯之文每过于诗,说者以为是时当涂诸公方且以文章荐正伯,尤公之言,可谓识正伯之大者。但不知代往年遥,此事可传,而复可见否耶?为劝陈子生逢尧舜,垂翅青冥,此意宜付之悠悠,旷士之胸,且暂往东皋,与汝石交辟疆冒君,每得一好词,如沈廉叔、陈君宠辈,付莲、鸿、苹、云,品清讴为一笑乐。冬季归阳羡,当复借紫云相伴,又何减尧章过垂虹桥畔,小红低唱我吹箫也。至于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驱遣齐梁,舆台温李,则又当世传写,织帕机房,不必待余扬扢矣。时穷冬凛冽,不亚改之寒甚手颤时,陈子幸为余沽酒。江都宗元鼎定九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南昆山人,字晓珠,号圆玉。冒襄妾。善画,与蔡含同称冒氏两画史。康熙初曾作工笔花鸟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如皋人,字青若。冒襄子。贡生。官同知。性孝,尝以身救父。有《枕烟堂集》、《西堂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上海人,字西厓。诸生。工诗古文,王士禛、冒襄等目为畏友。兼工书善画。有《申江集》、《响泉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人。冒襄家歌童。龚鼎孳、陈维崧均有诗赠之。
众香词
羽步,少警悟,工诗词。曾为某大老侧室,继又适士人,士人为一缙绅所恶陷囹圄,自度不能脱,乃命羽步往江北避其锋,托所知楼一大姓者庑下。经年箧中金荡尽,所居陋甚,破窗颓壁,几不蔽风雨,然羽步意致翛然,略无怨尤意。喜纵观古史书,爱吹弹,时作数弄以遣兴,郡中人士有以诗寄赠者,羽步即依韵和答。诗俱慷慨英俊,无闺纬脂粉态,如“文人薄命非因妒,侠女狂歌更钟情。”“雨过积泥侵屐齿,风来寒色满山楼。”“往事易悲休记省,壮心难逐且忘机。”“锦字怕随江雁断,诗魂还逐晓莺流。”“暖日不须来燕子,春风争肯逐桃花。”“每怜侠骨惭红粉,肯学娥眉理艳妆。”皆警句也。《送张又琴校书之广陵》一律,雉皋冒巢民夫子亟称之,诗曰“桂楫风轻系绿杨,恐增离恨暂相忘。琵琶漫拨思乡调,绣领重烧心字香。云碧梦迷新楚岫,月明人忆旧斜阳。石榴花下分明认,不信刘郎胜阮郎。”后依娄东吴梅村祭酒。
云:西泠女子周琼,有咏冒巢民匿峰庐诗,后出家,为性道人。
词学图录
吴之振(1640-1717) 字孟举,号橙子,别号竹洲居士,晚年又号黄叶老人、黄叶村农,石门(今桐乡)洲泉镇人。顺治九年13岁应童子试,与吕留良定交,试后又与黄宗羲兄弟交往。举贡生,以赀为内阁中书,不赴任。性淡泊。康熙二年与吕留良、吴自牧合编《宋诗钞》,收录宋诗成集者84家,凡94卷。又选施国章、宋琬、王士祯、王士禄、陈廷敬、沈荃、程可则、曹尔堪8人诗为《八家诗》刊刻行世。十二年去北京访求宋人遗集,与复社诗人冒襄、长洲尤侗、汪琬、锡山严绳孙、工部尚书汤斌等订文字交。南归时,冒襄等为之饯行,吴之振于席间赋《种菜诗》以言志,众人和之,后汇编成《种菜诗倡和集》。筑别墅于石门城西,因爱苏子瞻名句"家在江南黄叶村",便命名为黄叶村庄。生平锐意于诗,兼工书画。撰有《黄叶村庄诗集》及后集、续集、《德音堂琴谱》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1675
【介绍】:
清江南扬州人,字九青,号曼殊。冒辟疆歌童,儇巧善歌,演旦角。宜兴陈维崧为画小像,一时名流,多有题咏。
琴台梦语词·序
琴台梦语词二卷,吾友易子中实游艺江南之所作也。中实渊闻赡学,年少多通,以诗人绪余,乐府新律,纂绣骚雅,雕镂情文,倚声而歈,引节弥韵,华缛丰艳,自其天才。而跌宕风尘,驱染烟墨,江山之胜,抑有助焉。当夫子美去蜀,季野入吴,张翰相知,伯喈流寓,欢缔吟社,豪张酒军。会苏家之旧亭,访钱氏之故馆。金阊晓而春丽,锦泾暮以秋凄,此一境也。古梦无痕,游悰式写,废苑独往,灵岩遂攀,鞭影辟疆之园,剑气要离之墓。廊沈屧响,寺阁钟声,驻舄鲈乡,题襟虎阜,邓尉之梅花似雪,苏台之杨柳如烟,此又一境也。登山曰归,临流斯畅,虹桥小泛,鹤涧幽探,打桨莲泾之湾,攲篷荷荡之曲,横塘渺渺,香水盈盈,此又一境也。尔乃峭帆半偃,侧帽孤征,睇虞仲之岩栖,迹焦先之谷隐,揽飞楼于北固,问故土于南朝,建业之镇荒凉,秦淮之流呜咽,即遗宅而谢安不作,觅新亭而王导无人,销沈钟阜之灵,悽怆台城之乱,俯仰百代,低徊万端,此又一境也。若夫闲怀宛,宛,影事依依,眷同心之旧盟,订促膝之新侣,玉箫倚袖,金筝侑觞,白门暄而雾晴,青泾涨而波阔,缆莫愁之芳树,采元武之瘦菱,写照荷华,销魂桃叶,夜夜奈何之月,朝朝恁处之云,竹写丝陶,金悽粉怨,此又一境也。其或独寐无那,端居不憀,花菲菲而勒寒,雨萧萧而作暝,莺朝倦赏,雁晚枯吟,蝶衣午慵,螀笛宵冷,数抵金之漏刻,耽软玉之华年,含酲未醒,抚景谁语,此又一境也。中实于此纵横两戒,规模万族,飞行南斗之表,抗声北宋而还,江管牙雕,涛笺手擘,敲唾壶而欲碎,洒墨花其若飞,至于读画分题,裁筒答和,愁侬欢坠,感物情来,王宽寄妇之篇,鲍照与妹之作,莫不翘思绮烂,触绪丝萦,作之者按谱传歌,读之者回肠荡气,可谓深美闳约,恻隐盱愉,采不浮缛,神不虚艳者矣。若乃尚论昔贤,窃比高唱,则流水孤村之萧远,晓风残月之凄清,金戈铁马之雄深,宝函钿雀之瑰丽,静窈若暗香疏影,缠绵若浅醉闲眠,温柔若香冷猊金,幽秀若梦回鸡塞,夫固奄有众妙,不名一家,谅哉赏音,弗予河汉。
岁在丁亥仲冬朔日。
长沙张百熙拜序于京师宣武坊南之寓斋。
词学图录
冒广生(1873-1959) 字鹤亭,一字钝颐,号疚斋、瓯隐。江苏如皋人。冒襄后。蒙古人后裔。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应礼部试、经济特科试皆报罢。授刑部郎中,调农工商部。入民国,任财政部顾问、经济调查会会长。又任教于中山大学、太炎文学院。建国后,受聘为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特约顾问。工诗文词曲。诗风格俊爽,词才情横溢。有《小三吾亭文集》、《小三吾亭诗集》、《小三吾亭词集》,《疚斋杂剧》、《疚斋散曲》。
小三吾亭词·序
咸丰初,余与沈子伯眉、杜子仲容、季英、冒子哲斋、文川、汪子芙生,举文会于粤中。七人者道同齿若,饮食游戏,风晨月夕,靡不徵逐。其后,季英死于兵,仲容、哲斋、文川宦辙分驰,聚散之感,余与伯眉、芙生共之。伯眉、芙生喜填词,余倚洞箫和之,声呜呜然,若不知带甲满天地也。其后余入都,供职郎署。门孤援寡,浮沈白首,兹事废井垂卅年矣。比年乞假家居,则伯眉、仲容、文川、芙生后先殂谢,哲斋息影归如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既念逝者,行复自念,未尝不感伤于废兴之故,而英绝领袖之无其人也。鹤亭吾友为文川令孙,生之夕,梦其先巢民先生来又适与之同日,识者咸知其有异禀矣。稍长,应童子试,县府道皆冠其军,旋举孝廉,名大噪。其为文气咄咄若朝日,固宜其早成也。顾性好词,虽从余游,而时有以启余。尝与余言,词虽小道,主文谲谏,音内言外,上接骚辩,下承诗歌,自古风盛而乐府衰,六朝人子夜采莲之歌,未尝不与词合也。自长调兴而短令亡,南唐人生查子玉楼春之什,未尝遽与诗分也。又言学词当从唐人诗入,从宋人词出,每怪近日词家极轨南宋,黄九秦七已成绝响,亡论温李。尝集李昌谷诗为词一卷,欲以竟长短句之委而通五七言之邮。余韪其言,未尝不喜故人之有后也。顷以计偕入都,袖其词稿,乞余一言,余辱与鹤亭三世交,又念岭以南无有如鹤亭之可与言词者,因为以报之。且系之词,词曰(调寄庆春泽):
珠忏红禅,香描碧唾,十年秋梦初醒。唱出东风,何人共画旂亭。银河净涤生花笔,皱池波、底事干卿。话缠绵、幽恨桐悲,芳思兰馨。
楞华艳散霜芙萎,怅霓裳旧侣,法曲飘零。海上琴音,更无孤鹤潜听。白云只在山中住,诉冰弦、再鼓湘灵。泛仙槎、杏苑题春,歌遍瑶京。
光绪甲午冬,叶衍兰叙,时后七十有二。
词学图录
冒效鲁(1909-1988) 原名景,又名孝鲁,字叔子。江苏如皋人,明末清初“四公子”之一冒辟疆后人,成吉思汗后裔。十几岁为诗深得康有为、陈宝琛等赏识。常与胡汉民、章士钊等唱和。三十年代任住苏联大使馆外交官,后任复旦大学外语系、安徽大学外语系教授。有《叔子诗稿》、《文学回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