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杜琼蜀汉 ? — 2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50 【介绍】: 三国蜀蜀郡成都人字伯瑜
少师任安,精究其术。
刘璋辟为从事
刘备,为议曹从事
与群臣援图谶上书劝进。
刘禅时,拜谏议大夫,迁左中郎将大鸿胪太常
为人静默少言,不与世事。
蒋琬费祎等皆器重之。
谯周尝问以天文之术。
年八十余卒。
著有《韩诗章句》。
刘敏蜀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零陵泉陵人
左护军扬威将军,与王平俱镇汉中
刘禅延熙七年魏曹爽率师十万袭蜀,与并力阻魏。
大将军费祎军至,魏军退,以功封云亭侯
文立西晋 ? — 2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9 【介绍】: 西晋巴郡临江人字广休
蜀汉时游太学
专《毛诗》、《三礼》,师事谯周
仕至尚书
蜀亡入,武帝泰始初,拜济阴太守,入为太子中庶子
上表请叙用诸葛亮蒋琬、黄祎等子孙,以慰蜀人之心。
官终卫尉
全晋文·卷七十
字广休巴郡人
刺史费祎命为从事,入补尚书郎,复辟大将军曹掾,迁尚书,入晋为州别驾从事,举秀才,拜济阴太守,迁太子中庶子,转散骑常侍,迁卫尉咸宁末卒官。
镡承蜀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广汉人字公文
历仕郡守少府太常
封关内侯
姜维费祎秉政,孟光来敏,均以直言而为执政重臣所不悦,爵位不登,而承年资在孟光之后,以和介而得进。
董恢蜀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襄阳人字休绪
,以宣信中郎使吴,为费祎之副。
应对得体,诸葛亮以为知言。
还不三日,辟为丞相府属,迁巴郡太守
卢勇东魏 511 — 5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1—544 【介绍】: 东魏范阳涿人
卢景裕从弟。
年十八,幽州反者仆骨那以范阳王,后葛荣起义又以为燕王
高欢起兵,其族人文伟招之,不应。
尔朱氏灭,乃赴晋阳,高欢署丞相主簿
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从行台侯景广州,知西魏李景和军将至,以计擒西魏将。
以功累官至仪同三司阳州刺史,深得高欢器重。
卢叔武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叔彪,当为叔虎,均避唐讳改。
北齐范阳涿人文伟从子。
好奇策。
贺拔胜荆州开府长史,胜不用其计,弃城奔梁。
叔武归本县。
高澄辟之,不到。
孝昭帝召为太子中庶子,劝关西,撰《平西策》一卷。
武成帝时出为合州刺史,迁太子詹事
自奉俭约。
齐亡,以寒馁死。
全北齐文·卷二
叔武,《北史》作叔彪,潜族弟,魏未为贺拔胜荆州开府长史,胜败,不应辟召,孝昭即位,为太子中庶子,加银青光禄大夫武成即位,拜仪同三司都官尚书,出为合州刺史武平中太子詹事右光禄大夫,齐亡,归范阳,遭乱城陷,以寒馁死,周将宇文神举收而葬之。
王世贞明 1526 — 15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6—1590 【介绍】: 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
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
杨死,复棺殓之。
严嵩大恨。
鞑靼军入塞,诿过于世贞蓟辽总督王忬,下狱。
世贞与弟王世懋门乞贷,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
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
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
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
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
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词学图录
王世贞(1526-1590) 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弁州山人
太仓人
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主盟坛坫,而年寿较长,影响尤大。
有《弁州山人四部稿》、《续稿》、诗话《艺苑卮言》。
词在集中。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
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官主事按察使布政使等职。
因得罪来生严嵩去职,后复起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早年诗作藻饰太甚,晚年渐趋平淡自然,有《弇州山人四部稿》《读书后》《凤洲笔记》《史乘考误》等。
王世贞(1526—1590) 明代文学家
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
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官青州兵备副使、浙江参政湖广按察使右副都御使抚治郧阳,官终南京刑部尚书
好为古诗文,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独主文坛二十年,亦为藏书家。
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万历二年黄鹄山上建“振衣亭”。
曾登黄鹤楼游览、咏诗。
有七律《登黄鹤楼》《黄鹤楼奉别省中诸公》《黄鹤楼饯别蔡使君景明》等诗。
其中《登黄鹤楼》为明诗里的上乘之作。
所编《列仙全传》中收有仙人费祎(作费文伟,字子安)在黄鹄矶头“桔皮画鹤”、辛氏于费子安驾鹤飞升处建黄鹤楼辛氏楼)的故事。
字元美太仓人
太仆卿
有弇州集。
维基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市)人,文学家史学家
“后七子”之一。
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王世贞大同总督王忬之子,生有异禀,读书过目不忘。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初任刑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为官正直,不附权贵。
杨继盛严嵩陷害下狱,王世贞尽力相助,严嵩对此十分愤恨。
吏部两度拟定提学皆不用,任山东青州兵备副使
其父王忬在职守上,因滦河决堤事而被严嵩下狱。
王世贞与其弟王世懋每天在严嵩门外自罚,请求宽免,然而朝中无人敢为王忬说清。
王忬最终在西市处决。
隆庆元年(1567年)八月王世贞伏阙为父辩冤,又得大学士徐阶相助,王忬平反,追复官职。
隆庆二年(1568年)王世贞起补河南按察司副使兵备大名隆庆三年(1569年)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分守杭嘉湖。
隆庆四年(1570年)山西按察使十月丁母忧
万历元年(1573年)起复,除湖广按察使九月广西右布政使,未到任,十二月太仆寺卿。
万历二年(1574年)以督察院右佥都御史督抚郧阳万历四年(1576年)擢南京大理寺卿,未到任,九月因以“荐举涉滥”被吏部纠察而夺俸;十月南京刑科都给事中杨节弹劾他“大节已亏”,令回籍听候别用。
万历十五年(1587年)起补南京刑部右侍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三品考满,升南京刑部尚书万历十八年(1590年)告休回里,十一月廿七日卒,赠太子少保
明史》有传。
沙孟海现当代 1900 — 1992
沙孟海(1900—1992) 书法家
原名文若,以字行,别署石荒沙村兰沙
浙江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人。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
擅长真、行、隶、篆,尤长于作擘窠大字,所写榜书见于全国许多名山胜景。
抗战初期,曾专门到黄鹤楼故址寻访子安、费祎的神话故事。
黄鹤楼重建落成后,虽因年高体弱不能再次登楼游览,但仍专门用擘窠大书法书写了一副清人萨迎阿所题“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的楹联一副,祝贺黄鹤重归,被誉为书法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