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黄绍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万安人
天启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
崇祯初刑科给事中,上疏请罢温体仁,降上林苑署丞
后农民军高迎祥等破凤阳绍杰再劾体仁误国,谪应天府检校,屡迁南京吏部郎中卒。
维基
黄绍杰号水涟江西吉安府万安县黄潭人。
少时师从万安人何崙(字念一)。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江西乡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元年,考授给事中,弹劾罢免阉党南京御史李时馨徐复阳
补授兵科给事中
五年十月吏科右给事中,迁刑科左给事中
七年,以久旱上疏请求罢免何如宠温体仁以让上天回心转意,皇帝责其草率妄言,调任上林署丞,迁行人司副
八年李自成军犯凤阳皇陵,绍杰复弹劾体仁误国召寇,又被贬为应天府检校,后来在南吏部郎中任上去世。
孙传庭明末 1593 — 1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3 【介绍】: 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字伯雅,一说字百雅号白谷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永城知县,以才调商丘
天启中,历吏部主事郎中
魏忠贤乱政,乞归。
崇祯八年,由验封郎中超迁顺天府
陕西农民军势盛,地方人谓巡抚庸懦,乃推边才用传庭
次年赴抚陕。
在任严征发期会,一切以军法办事,擒杀高迎祥、蝎子块(拓养坤)等。
本兵杨嗣昌之议不合,遂相矛盾。
十一年,与曹变蛟大破李自成
关中无战事。
旋以清兵入畿辅,被召入,要求见帝面陈大计。
杨嗣昌所诬,下狱。
十五年,陕督汪乔年败死,开封危急,乃起兵部侍郎总督陕西
以朝命促战,出兵河南,败于郏县
还陕后,备战练兵。
明年尚书,称督师
复以朝命促战,不得已而出兵,败于汝州,退至潼关而死。
谥忠靖
有《白谷》、《鉴劳录》。
维基
孙传庭(1593年—1643年11月13日)字百雅号白谷山西代州振武卫(今代县)人,祖籍河南光山,明末政治人物,军事将领
万历己未进士,与流寇交战多年,曾生擒高迎祥
崇祯末兵部尚书督师,防守潼关,在朝廷催促下强行出战李自成,大败身死。
传庭死而明亡」。
清朝追谥忠靖
孙传庭自幼聪颖,成年后高大魁梧,武艺精湛,弓马绝伦。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初授永城县知县
天启初年入京任职,为吏部验封司主事,升稽勋司郎中,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
崇祯八年(1635年)秋孙传庭返职,任验封郎中,后改顺天府府丞
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请缨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闯军。
传庭榆林建军,号为秦军(秦兵)。
此时洪承畴正与李自成战于陕北,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后,闯军首领闯王高迎祥湖广复出,来到陕西,欲自汉中进攻西安
传庭秦军镇守,高迎祥无法攻克,遂意图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
传庭料之,在子午谷黑水峪以逸待劳,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后被俘,送往北京处死,而其外甥李自成继任闯王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潼关南原被洪承畴孙传庭设伏击溃,带著残部十七人往陕西商洛山逃亡。
明军情势大好,然而清军在此时攻入长城,崇祯帝急调洪承畴孙传庭回京防禦李自成大难不死。
孙传庭与农民军鏖战多年,屡建战功,卢象升战死后,孙传庭代任其职,但因与杨嗣昌等人不和,颇受抑制。
崇祯十二年(1639年)杨嗣昌弹劾孙传庭假装生病请求卸任,崇祯帝怒,把孙传庭囚狱。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移军河南,时河南大饥,史载:饥民“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崇祯帝想起孙传庭,把他从狱中释放,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奉命兵援汴梁
不久孙传庭代替汪乔年陕西总督,斩杀跋扈的贺人龙,接著传庭又转战河南之地,连战连胜,李自成遂向冢头寨(在今南阳境)转移,途中大量抛弃财物,明军竞相争夺而乱阵,贼返兵而击之,此役“天大雨,粮不至,士卒采青柿以食,冻且馁,故大败”,造成了「柿园之败」。
明军是役损失将校70馀人及步骑数千。
传庭败归陕西,计守潼关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朝廷命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务,随后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加督山西湖广贵州江南、北军兵部侍郎张凤翔进言「孙传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不可轻动」。
崇祯帝不从。
孙传庭不欲仓促出战,可是在朝廷的催逼下,传庭顿足叹曰:「奈何乎!
吾固知往而不返也。
然大丈夫岂能再对狱吏乎!
」,不得已在八月亲率白广恩高杰等部10万人出师潼关,同时檄左良玉西上,总兵陈永福、秦翼明别将河南四川兵互为犄角。
九月孙传庭大军至汝州河南郏县)进逼襄城,然天降大雨七日夜不止,久雨道路泥泞,粮车不能前行,孙传庭不得已还军迎粮,留陈永福为后拒。
前军既移,后军乱,遂兵败,李自成一日内追杀四百里,直指孟津,明军四万馀人战死,损失大量兵器辎重。
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
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时年51岁。
崇祯却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追赠或荫官。
同年十月李自成攻破西安
孙夫人张氏率孙家二女三妾投井自杀,年仅八岁的幺子孙世宁被一老翁收养。
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左光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崇祯时总兵,与曹变蛟高迎祥等于乾州
十三年,从洪承畴锦州,既而仍调入关。
旋废而不用,后降于李自成
卢象升明末清初 1600 — 16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0—1639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建斗号九台
善射,有将略。
天启二年进士
户部主事
崇祯初,累迁右参政副使,又进按察使,严于治军,屡次击退进入畿辅之农民军。
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与陈奇瑜连破汉南一带的农民军。
八年,受命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
寻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与总督洪承畴合力围攻中原农民军。
九年,清兵由喜峰口入关。
象升奉诏入,而清兵已去。
十一年,清兵再入关,受命督天下兵,而所部实不满二万,又受杨嗣昌高起潜掣肘,孤军苦战,十二月,在巨鹿蒿水桥兵败阵亡。
南明弘光谥忠烈,清谥忠肃
有《忠肃》。
词学图录
卢象升(1600-1638) 字建斗
常州宣兴人。
兵败殁于阵中。
南明弘光时追谥忠烈
清乾隆时谥忠肃
诗词慷慨苍凉。
有《卢忠肃集》,词在集中。
维基
卢象升(1600年—1639年—Lu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直隶宜兴张渚茗岭(今江苏)人,祖籍江南东道鄞县(今浙江宁波),明末政治人物、军事将领天启进士,练“天雄军”,围剿农民军有方,官至宣大总督,在对清战争中战殁。
南明忠烈清乾隆时谥忠肃
象升幼时潜心读书,好骑射,虽是文人,皮肤白晰,身材削瘦,但力气很大,天赋异禀。
年轻时便与东林党人相善。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十七岁进入国子监“补博士弟子员”,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应天府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进士,授户部主事
象升能与部下共甘苦,善于驭下,过著苦行僧式的生活,史载其“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
崇祯改元,任直隶大名府知府
崇祯二年(1629年)满州皇太极绕过关锦防线,沿喜峰口入袭京畿卢象升募了一万士兵勤皇,还没打仗,满人就退兵了。
崇祯三年,提任参政,负责练兵,于大名府一带(古名天雄)以亲友、同乡的关系网招募军队,号称“天雄军”。
崇祯四年(1631年)因治绩优良升任按察使
崇祯六年(1633年)象升率所练“天雄军”,镇压由山西河北之民变。
后任五省总督管江北河南湖广四川山东剿匪事,与将领祖宽左良玉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部。
象升军到汝阳时,军中断粮三日,象升以身随之断粮,军无怨言,无人逃亡。
汝阳之战,卢象升自城西攻,高迎祥几十万大军崩溃。
高迎祥聚合部众二十万之众,继续逃亡,在确山再败于卢象升
崇祯八年五月十一月象升以率绝对劣势兵力,先后十余战皆胜,斩杀民军三万余人,彻底扭转了战略局势。
崇祯九年正月高迎祥会合张献忠,三十万之众攻击南京,不利,退攻滁州
卢象升率军赶到,以两万之众再次击败高迎祥,并以各将领围堵,高迎祥人马散尽,退入湖广郧阳
卢象升手下祖宽所部以不熟山势为由,拒绝入山作战,象升无计可施。
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建国,国号为「大清」,六月阿济格率清军攻入喜峰口,纵意抢掠而去。
象升调任宣大总督,率师进驻京畿,严明军纪,操练兵马,清军不敢进犯。
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三路大举南侵,北京戒严,崇祯帝和战不定,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主张议和;但卢象升主张坚决抵抗,遂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
杨嗣昌手握兵权,事事掣肘,切断象升粮饷,屡屡调走象升部生力军,致使号称“总督天下援兵”的象升部只剩区区五千老弱残卒。
是年十二月十一日1639年1月),卢象升移兵钜鹿(今属河北)贾庄,已断粮七日,全凭百姓自愿捐粮掺杂冰雪为食,然无一人叛。
宦官高起潜统兵数万在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象升派遣杨廷麟去求援,高起潜置之不理。
卢象升知事不免,军中大哭,誓与清军决一死战。
随拔寨而出,于蒿水桥决战清军。
史载“……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申佳允明末 1602 — 16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3—1644 【介绍】: 广平府永年人字孔嘉又字井眉
崇祯四年进士
仪封知县,调杞县,擢吏部文选主事,历太仆丞,阅马近畿。
李自成居庸关,驰入,谒大臣策画战守。
大顺军破京师后,投井死。
有《君子亭集》。
人物简介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
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
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
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
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
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维基
申佳胤(1603年—1644年4月25日)字孔嘉号浚源素园
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属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
明末官员、诗人、经学家,甲申之变时自杀殉国,年四十二。
南明追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
清顺治赐谥端悯
清雍正年间避讳清世宗改称佳允佳荫佳印
六岁丧父而孤,家庭贫困,经济方面无所仰赖,其母靠纺织维生,有时一日只食一餐。
申佳胤自幼便以节操刚正自励,面对他人不显露饥寒的神色,他人无法看出其境况。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补生员。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乡试举人
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第三甲第九十五名同进士出身
崇祯六年(1633年),授河南开封府仪封县知县
仪封民风勤谨简朴易于治理,申佳胤减省繁苛的教条,打算与民休息;仪封县原本多盗贼,申佳允严格实行保甲法,使盗贼无处容身,治安渐佳;遇到大雨不止,黄河决口,申佳胤亲自冒著怒涛乘船组织民工堵塞决口;县内有大土豪,奸诈狡猾而扰乱治安,申佳胤将之捕捉处刑,县境内为之震撼。
崇祯七年(1634年)申佳胤因有才改调杞县
崇祯八年(1635年),流寇「扫地王」率万人攻打杞县县城,城墙土垣多处崩塌,申佳胤招募死士死守并击溃流寇,因之将土城改建砖城;其后流寇高迎祥等攻入河南唐王朱聿键率兵勤王,勤王军即将抵达开封府时,诸位省、府大吏甚为惶恐不安,聚集会议说:「留之,不听。
,守土者且得罪。
申佳胤主张:「惟周王可留之。
」众人称善,于是用申佳胤之计。
崇祯十年(1637年),因政绩卓异,擢吏部文选司主事
上疏防备边患之五项策略。
崇祯十三年(1640年),升吏部考功司员外郎
佐理京察。
大学士薛国观倾轧少詹事文安之文安之因是崇祯辛未会试主考官申佳胤奉之为师,故受牵连,又因举劾公正之事忤逆温体仁,贬官出为南京国子监博士
升迁大理寺评事
再升太仆寺丞,于近畿巡阅御马。
崇祯十七年(1644年),以太仆寺丞奉旨出巡牧场。
而听闻李自成攻破居庸关后围攻京师,情势仍可避难躲藏,旁人劝申佳胤不要进京,申佳胤流泪说:「固知京师必不守,然我君在焉,安危共之,何所逃避。
三月十二日申佳胤山路回京,驰马入都城,到处拜谒军政大臣,筹画与投递守城战之策略,都不被接受。
申佳胤留给长子申涵光书信写道:「行己曰义,顺数曰命,义不可背也,命不可违也。
吾受国恩,誓死相报,不复顾家矣;天下事莫不坏于贪生而畏死。
死于疾、死于利、死于刑戮、于房帏、于斗战,均死也。
死数者,不死君父,盖亦不善用死矣;今日之事,君父之事,死义也,犹命也,我则行之。
三月十九日京师遭流寇攻陷。
申佳胤穿戴整齐冠服,叩拜辞别年老母亲,骑马至王恭厂,随从家仆请求申佳胤改换便服以逃避贼兵。
申佳胤说:「吾起微贱,食禄十三年;国事至此,敢爱死乎!
」两个家仆围守著不离去,申佳胤欺骗他们说:「吾不死也,我将择善地焉。
」下马向北叩拜,申佳胤看见一灌溉水田用的巨井,突然跳入巨井中,家仆大惊呼号,欲将申佳胤救出。
但井水浅,只超过腹部高度,申佳胤喊道:「告太安人,有子作忠臣,勿过伤也。
」于是坐地吸水而溺死,年四十二。
南明福王监国时追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下诏褒扬甲申死难诸臣,赐谥端悯
申佳胤死后,名士陈子龙为其作〈申节悯公传〉、殷岳为其作〈状〉,子申涵光申涵煜申涵盼编有年谱。
李自成明末清初 1606 — 164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自成 永昌 1644年—1645年五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6—1645 【介绍】: 陕西米脂人初名鸿基,小名黄来儿、枣儿、硙生。
幼年贫苦。
天启六年,为米脂县银川驿驿卒,崇祯三年被裁,遂聚众起事,投高迎祥
迎祥号闯王,被俘遇害,自成继其名号,后为孙传庭所败,首领多降,独自成隐匿于豫陕山中,坚持不稍屈。
然复起复败。
后入河南,采李岩等建议,以“迎闯王,不纳粮”为号召,复聚众至百万,下洛阳,破开封,占襄阳,称新顺王
又占领西安,建国号大顺,年号永昌
崇祯十七年占领北京
旋为清兵及吴三桂军所败。
四月二十九日,称帝于北京
次日,弃城西走。
永昌二年,于湖北九宫山遇害。
张献忠明末 1606 — 164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张献忠 1644年十一月—1646年
义武 ?—? 李兆洛《纪元编》作崇祯十六年八月改元。李崇智认为义武是高迎祥年号兴武之误。
大顺 1644年十一月—1646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6—1646 【介绍】: 明陕西延安府肤施县柳树涧人,字秉吾号敬轩
曾隶延绥镇为军。
崇祯三年米脂起义,号“西营八大王”。
次年,成为以王自用为首的三十六营之一。
转战陕、、豫各地。
八年,与高迎祥马守应等东进破凤阳,烧明皇陵
继与迎祥分兵,南下庐州,纵横于蕲、黄一带,然后回师入,威胁西安,转而东出潼关,转战河南湖广江北各地。
十一年,在谷城降明。
次年再起,击败左良玉所率追兵。
十三年,与罗汝才联军入川,以走制敌,使明军疲于奔命。
十四年初,长驱出川,破襄阳,杀明襄王朱翊铭,使明督师杨嗣昌畏罪自杀。
旋与汝才分军,东下英、霍一带。
十五年,转战江北,破庐州南京为之震动。
十六年,西进取武昌,杀明楚王朱华奎,并一度攻占湖南各地。
十七年,再入川中。
重庆,杀明瑞王朱常浩
八月,克成都
十月,建立大西政权,称西王,年号大顺。
宗室,籍没官绅财产,责令富商助饷。
大顺三年(清顺治三年)清肃亲王豪格汉中进攻四川,率军抵御不利,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被擒旋卒。
张献忠(1606—1647) 明末农民起义首领
字秉吾号敬轩
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
崇祯十六年(1643)连克蕲、黄、湖广等地,崇祯十七年入川称帝,年号大顺。
吴伟业所著《绥寇纪略》记载:在占领武昌期间,张献忠曾登临黄鹤楼,作诗《题黄鹤楼》,并令其下属和作。
曹变蛟明末清初 ? — 16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山西大同人
曹文诏侄。
文诏镇压农民起义军,常为军锋,自游击进为参将
文诏战死,收溃卒,复成一军。
总督洪承畴荐为副总兵,置麾下。
屡败高迎祥、混天星等。
崇祯十年,擢为临洮总兵官
岁末,随承畴入川追李自成军。
次年,又自川入,穷追不舍,大破之于关中,进左都督
十二年,从承畴入卫京师,御清兵,留屯遵化,为东协总兵官。
十三年,从承畴出关驻宁远,援锦州
次年山师溃,与承畴困守松山
次年,城破被杀。
贺人龙明末清初 ? — 16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陕西米脂人
初以守备隶延绥巡抚洪承畴,镇压农民军,屡迁至总兵,守延绥。
崇祯九年,从孙传庭高迎祥
十三年,与左良玉张献忠于玛瑙山。
督师杨嗣昌人龙进平将军,既而食言。
人龙大失望,遂不奉约束。
帝怒,诏夺职,戴罪视事,寻授意督师孙传庭以计杀之。
尤翟文明末清初 ? — 1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陕西榆林卫人
尤世威从弟。
崇祯中为靖边营副将,从洪承畴镇压闯王高迎祥部。
后被罢。
世威榆林李自成军,战死。
倪嘉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应天府江宁人字笃之
天启二年进士
户部主事,官至户科给事中
崇祯时,尝谏裁驿递之议,帝不纳。
李自成以驿卒被裁,入高迎祥部。
朝论遂谓嘉庆有远见。
明亡,为僧,名函潜又名大然字笑峰
有《灵潭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笃之江宁人
天启壬戌进士,除户部主事户科给事中,有《灵潭集》。
维基
倪嘉庆1580年代—1650年代),字笃之号朴庵应天府上元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倪嘉庆中式辛酉应天乡试举人次年(1622年)联捷进士大理寺观政
天启三年(1623年),授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管南新凤阳仓。
兵科给事中刘徽请求裁撤驿递,朝廷下旨淘汰十三省邮传银六十万;倪嘉庆上奏指出驿递是朝廷的一大养济院,强悍的游手之徒依赖它生存,裁撤驿递会令他们成为心腹之患。
不久,王嘉胤、李自成等人以裁驿走到高迎祥军队,使得中原形势动乱。
杨嗣昌提出增兵请求同时增加粮饷,倪嘉庆上疏:「国库入不敷支,岁额尚欠二百三十馀万,何以支持加饷。
今日的问题,不在士兵太少而在纳饷太多。
纳饷多则伤害农夫,伤害农夫则人民贫穷,人民贫穷则愈多人铤而走险,倒不如练兵减饷,消除寇盗根源。
」未被理会。
四年差回,五年丁父忧
六年陕西员外
崇祯元年(1628年),起补职方员外郎二年升车驾郎中,因为对王府奸官施行杖刑,被贬谪为浙江布政司经历,崇祯五年(1632年),再获起用户部浙江司主事崇祯六年山东司郎中
崇祯九年温体仁因为侯恂决定魏忠贤案而在任命官员上争持,排挤东林党人;杨嗣昌亦以加饷一事憎恨倪嘉庆,故利用豆案诬陷他,判入狱七年。
他端坐研易经,很快改为戍边;范景文倪元璐互相推荐下复官,但未赴任。
弘光帝即位,起用他担任文选员外郎,又转为户科给事中,负责查核直隶钱粮,与曹景参沈应旦郭充蒋鸣玉、刘天斗、左光明、陈鸣珂一同受命。
他上疏论杨嗣昌调度失当,请求削其官荫,未得准许。
不久,调任刑科右给事中,因忤逆马士英而被外任巡盐御史兼河道,和中书舍人胡承善在瓜洲渡仪真县抽查盐斤。
南京失陷,倪嘉庆在青山出家为僧,法名大然字啸风,七十二岁时去世。
贺一龙明末清初 ? — 1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明末清初人。
号革里眼
崇祯初参加农民军,本为高迎祥勇士
崇祯八年参加荥阳大会时成为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之一。
与贺锦、马守应刘希尧、蔺养成结成革左五营
长期辗战在英山霍山潜山太湖一带。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联盟,后因与罗汝才友善,引起李自成不满,与汝才同时被李自成所杀。
陈奇瑜明末清初 1590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山西保德州人字玉铉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洛阳知县
杨涟力劾魏忠贤
崇祯五年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极言鄜延千余里饥荒及民变状,诏免田租。
发兵击斩农民军首领多人。
旋以农民军纵横于山西、畿南,擢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
七年,于连胜之后,围农民军于兴安车箱峡,中诈降计,致农民军脱险复盛。
坐除名,谪戍边。
南明隆武帝召为东阁大学士,道远未闻命,旋卒。
维基
陈奇瑜(1590年—1648年)字正学别号玉铉山西保德州人
万历丙辰进士崇祯时总督五省军务,围剿农民军,招降失策被革。
清初,因蓄发被杀。
万历十八年(1590年)九月初九日生。
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式壬子科乡试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廷试三甲一百九名。
大理寺观政
初任河南洛阳知县
天启二年(1622年),擢礼科给事中
杨涟魏忠贤二十四重罪,奇瑜亦抗疏力诋。
天启六年(1626年),出为陕西副使
累擢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崇祯五年,讨斩辖区内盗魁,略尽,威名著关、陕。
崇祯七年,三月南京右都御史唐世济言:“流寇有四:一乱民、一驿卒、一饥黎、一难氓;宜分别剿抚。
”崇祯命陈奇瑜执行。
崇祯七年(1634年)二月陈奇瑜五省总督,剿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境内流贼,四个月内陈奇瑜组织打了二十三仗,全部获胜。
崇祯七年(1634年)六月陈奇瑜卢象升会兵于上津
当时农民军各部多入汉南陈奇瑜乃引军西向,约会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巡抚围剿汉南农民军。
农民军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明军云集,竟误走兴安(今陕西省石泉以东的汉江流域)车箱峡。
峡谷之中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实为奇瑜所设圈套。
唯一出口为明军所截。
情势危殆。
当时连下二十多天大雨,被困的农民军马疲食尽,李自成顾君恩诡计诈降,奇瑜不从,复以重金计诱奇瑜左右及诸将。
转达降意。
奇瑜见贼众被困,渐有骄色,便命他面缚出降。
李自成竟自缚双手,大胆出降,叩首奇瑜马前,哀乞免死。
奇瑜检阅诸贼,共得三万六千馀人,悉数遣归原籍。
每贼百名,用一安抚官押送,并且命所过州县,给发糇粮。
贼众出峡离开大军,差不多有数十里之远,李自成突起,刺杀安抚官,馀贼也一同下手,把所有安抚官五十多人,尽行杀毙。
七月,起义军从车箱峡脱围者计三万六千馀人。
起义军脱围后,沿途残戮,饱掠而西,关中大震
给事中顾国宝奇瑜轻敌误国。
陈奇瑜上疏委罪练国事
练国事上疏自解:“汉南贼尽入栈道,奇瑜檄止兵,臣未知所抚实数。
及见奇瑜疏,八大王部万三千人,蝎子块部万五百余人,张妙手部九千一百余人,八大王又一部八千三百余人,臣不觉仰天长叹。
夫一月之内,抚强寇四万余,尽从栈道入内地,食饮何自出,安得无剽掠?
且一大帅将三千人,而一贼魁反拥万余众,安能受纪律?
即籍口回籍,延安州县骤增四万余人,安集何所?
合诸征剿兵不满二万,而降贼逾四万,岂内地兵力所能支,宜其连陷名城而不可救也。
若咎臣不堵剿,则先有止兵檄也;若云贼已受抚,因误杀使人致然,则未误杀之先,何为破麟游、永寿。
陈奇瑜被逮捕下狱。
奇瑜既罢,即命三边总督洪承畴兼督河南山西湖广军务
崇祯九年(1636年)六月谪戍边。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南明福王弘光帝)立,召为东阁大学士,道远未赴。
清顺治五年(1648年),以蓄发被杀,卒葬故城新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