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李颐明 1542 — 16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 【介绍】: 江西馀干人字惟贞号及泉
隆庆二年进士,为中书舍人,博习典故,负才名。
万历初御史,忤张居正,出为湖州知府,迁湖广按察使
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
久之,进右都御史,屡言矿监、税监之横暴,不报。
工部侍郎,管理河道。
以劳卒。
仕宦三十余年,敝车瘦马,布衣蔬食。
有《奏议》。
维基
李颐(1542年—1602年)字惟贞惟祯号及泉江西承宣布政使饶州府馀干县(今江西省馀干县)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工部侍郎
隆庆元年(1567年)江西乡试中第三十七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177名,三甲第二名进士,授职中书舍人
万历初年,授陕西道监察御史
同官胡涍景嵩韩必显给事中雒遵相继获罪,他上疏相救未果。
之后负责清理湖广广西军队,上疏请求免除士民远戍之苦,只充军邻近的卫所,得到批准。
万历四年(1576年),因违背张居正意愿,被外迁,任浙江湖州府知府
万历八年,任苏松兵备副使
万历十一年,升任湖广按察使
郧阳兵变时,知府沈鈇被治罪,李颐上疏为他申辩冤情,并秘密杀死带头叛乱的人。
因母丧丁忧去职。
服丧期满,官复原职。
万历十七年(1589年)李颐出任陕西按察使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升任河南右布政使
同年,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
再升为右副都御史
因定兵乱有功,升任兵部右侍郎
长昂骄横,李颐总兵王保将其心腹小郎儿等七人抓住,叛贼于是害怕。
不久,其别部伯牙入寇,李颐率领将士将其击败于罗文峪,升任兵部左侍郎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升右都御史
当时,朝廷派往使者到各地征收矿税。
马堂驻于天津王忠驻守昌平,王虎驻保定张晔通州
李颐上疏道:“燕京是王气所钟之地,离陵寝也近,一开凿必定损伤灵气。
”又称:“畿辅土地荒芜,收成不高,而敕令使者索求却不遗余力,恐怕临清变乱惨剧,将会重新上演。
”不久,辽东税使高淮诬蔑弹劾山海同知罗大器,李颐再一次上疏反对征收矿税,并暗示万历怠政,称:“朝廷监官,外省的僚属,起初并没有统摄,况且辽阳的矿税与蓟门又有何关系?
假若都效法高淮所为,官吏将无法归类处理。
皇上执掌天下的权力,现在尽落入宦官,早上上奏,下午回报,如同声音的回响。
纵使所弹劾的人应当治罪,以什么名义呢?
更何况无辜之人,被暴虐的摧残。
”所上奏疏皆无下文。
李颐在镇任职十年,威望大增。
宦官害怕李颐名望,故而畿辅百姓的日子稍微安宁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他以工部右侍郎之职代刘东星管理河道。
他上疏建议上筑决口,下疏故道,为长远打算。
两个月后,因积劳成疾,卒于任内。
兵部尚书
主要活动
  • 156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雒于仁明 155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泾阳人字少泾
雒遵子。
万历十一年进士
历知肥乡清丰二县,有惠政。
十七年入为大理寺评事
疏献酒、色、财、气四箴以谏。
帝怒,斥为民。
维基
雒于仁(1550年5月19日—?
),字依仲号少泾,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军籍泾阳县人,官至大理寺评事,因谏言神宗怠政而罢官。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陕西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十一年(1583年)联捷癸未进士
历知肥乡清丰二县,有惠政。
万历十七年(1589年),入为大理寺评事
十二月,上《酒色财气四箴疏》:「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
夫纵酒则溃胃,好色则耗精,贪财则乱神,尚气则损肝」。
由于雒于仁此折颇多臆测,以致神宗觉得过于无视尊卑信口开河,原本将予以重处。
但首辅申时行的建议下,最终采用留中不发,等待数日,雒于仁引疾,于是罢斥为民。
多年后卒。
天启初,赠光禄寺少卿
明史》有传。
主要活动
  • 158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曹三旸明 1516 — 1589
维基
曹三旸(1516年—1589年)字子泰号云山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民籍。
同进士出身
癸卯应天府乡试第五名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会试第一百四十一名,三甲第一名进士
大理寺评事
左寺副,丁母亲史氏忧,起复右寺正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接替李侨福建漳州府知府一职,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李光宸接任。
丁父忧归。
服阕,起补济南府,擢湖广按察司副使,改山东提学副使,历湖广荆南道参政、浙江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隆庆元年(1567年)五月晋本省左布政二年五月顺天府府尹四年五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建昌毕节等地方赞理军务五年十月南京刑部右侍郎,坐给由不候满期,先一月发疏,为吏科都给事雒遵劾奏,六年四月令致仕。
万历二年(1574年)三月改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提督粮储四年二月南京工部尚书六年七月以老病乞致仕,十七年八月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太保
主要活动
  • 154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谭纶明 1520 — 15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0—1577 【介绍】: 江西宜黄人字子理号二华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南京礼部主事,迁台州知府
时东南倭患已严重,练乡兵,不久即成精锐,击倭屡捷。
四十二年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率俞大猷戚继光等歼灭福清仙游同安漳浦诸处倭寇。
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
隆庆二年左侍郎总督蓟、保定军
戚继光北上,总理练兵之职,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控守要害,北方边备大饬。
神宗即位,升兵部尚书,卒于官,谥襄敏
掌军事近三十年,与戚继光并称谭戚。
有《谭襄敏奏议》。
维基
谭纶(1519年8月4日—1577年4月20日)字子理一字以诏号二华江西宜黄谭坊人,祖籍湖广长沙(今湖南)嘉靖甲辰进士出身万历时官至兵部尚书
谭纶自幼沉毅雄健,谋略远大,读书无所不涉。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江西乡举人次年联捷甲辰进士
初任南京礼部主事,后任兵部职方司郎中
谭纶对军事甚有研究。
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倭寇屡袭浙江沿海,谭纶受命任台州府知府
在当地谭纶乃招募乡勇千人,练兵禦倭。
进浙江按察司道副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谭纶率兵在台州大挫倭寇。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再率数万人侵扰台州谭纶再亲率死士与倭寇大战,三战三捷,使军威大振。
右参政四十一年六月调任福建管粮,辞以地方稍宁,乞归守制,许之。
倭寇在福建沿海再度归来,在邵武兴化一带大肆劫掠。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春正月,起丁忧参政谭纶以原官兼按察司佥事,统浙兵千二百人,与都督刘显总兵俞大猷一起围剿倭寇。
三月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并举荐戚继光俞大猷等参与战役。
同年四月谭纶总指挥,命戚、俞等分头进攻,一举灭敌二千多人,收复兴化
次年,倭寇再攻仙游谭纶亲率戚继光部增援,攻下仙游,斩敌千馀,迫使倭寇馀部入海逃遁。
四十三年四月以地方平定,请求回乡守制。
四十四年十月,起任陕西巡抚十二月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四十五年十月升为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隆庆元年(1568年)十一月兵部管事。
二年三月谭纶获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兼蓟保定总督,负责京畿防务。
他再度举荐戚继光协防,自居庸关山海关,修建防禦台三千座,使东北一带防务大大加强。
据称谭纶及其部下斩获的敌人首级,数目达二万一千五百。
五年八月,升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协理戎政如故,十月以疾请告回籍。
明神宗即位,起用为兵部尚书
给事中雒遵弹劾其不称职,谭纶三次上疏请求罢职,均获朝廷降诏留用。
万历五年(1577年)卒于官。
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主要活动
  • 154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潘季驯明 1521 — 15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1—1595 【介绍】: 浙江乌程人字时良号印川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四十四年,任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与总理河漕朱衡共开新河
丁忧去。
隆庆四年,主持塞邳州睢宁决口。
后坐事被劾罢。
万历五年,河、淮大决。
次年张居正命主治理。
黄水北流,全淮南移,季驯塞决口,筑堤防,借淮之清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使河、淮并流,以浚海口。
次年工成,进工部尚书
张居正卒,季驯以党庇居正,落职为民。
十六年,再起总督河道,加工部尚书
前后四奉治河之命,历二十七年
有《河防一览》、《两河经略》、《两河管见》。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良乌程人嘉靖庚戌进士,除九江推官,擢江西道御史,历佥都御史,治河,累官南兵部尚书,罢归,起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总理河道
有留馀堂集。
维基
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汇沮村(今湖州吴兴环渚街道常溪村)人古称槐溪,因村周多槐树而名。
东晋后易名汇沮,取溪水会合之意,南朝宋元嘉间,有孝廉潘综舍命救父,因事迹感人而被朝廷诏旌纯孝里,2002年外溪与西邻常田圩合并,更名为常溪村。
归安县民籍,祖籍江南西道婺源(今江西)十二世祖仲阳,仕宦居建阳
十八世祖逢辰,唐末再徙婺源之桃溪。
三十世祖万,元末回迁汇沮。
,水利专家,同进士出身
潘季驯父名潘夔,母闵氏,为刑部尚书闵圭之女,亦有研究者认为是闵氏是闵圭的孙女,闵圭次子闵闻的次女。
潘季驯有三个兄长潘伯骧、潘仲骖、潘叔骏
自幼聪慧,七岁能写文章,补博士弟子。
归安县贡生
浙江乡试第九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潘季驯庚戌科会试第一百十三名,三甲七十三名进士
初授九江推官三十三年正月擢升江西道御史三十八年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斥抑豪强。
四十一年六月提调北直隶学校,四十二年十二月大理寺右寺丞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大理寺左少卿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开始治黄生涯。
次年,以接浚留城旧河成功,加右副都御史,不久因丁忧去职。
隆庆四年(1570年)河决邳州睢宁,起故官,再任总河,塞决口。
次年报河工成,寻以运输船只漂没事故,遭勘河给事中雒遵劾,罢去。
万历四年(1576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
次年召为刑部右侍郎
万历六年(1578年)夏,以右都御史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九月兴两河大工,次年工竣,黄河下游得数年无恙。
万历八年(1580年)春,加太子太保,进工部尚书九月南京兵部尚书
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改刑部尚书
张居正身后被抄家,长子张敬修自缢死,全家饿死十馀口。
潘季驯看不下去,上疏明神宗说,“治居正狱太急”,“至于奄奄待毙之老母,茕茕无倚之诸孤,行道之人皆为怜悯。
”皇帝看了不高兴。
后被御史李植劾以党庇张居正,落职为民。
有官员为他鸣不平。
万历十三年(1585年)夏四月天遇大旱,御史蔡系周上疏谓:“古者朝有权臣,狱有冤囚则旱。
李植以至尊胁廷臣,专权之渐也。
且御下欲雪枉,而刑部尚书之枉先不得雪。
今日之旱,实由于此。
”在家乡筑有潘公桥
万历十六年(1588年)黄河大患,以给事中梅国楼等荐,复官右都御史总督河道万历十九年(1591年)冬,加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右都御史
次年,以病辞休。
后三年卒,葬于今湖州八里店镇三墩村曹家墩。
主要活动
  • 155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王时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顺天府通州人
嘉靖间御史,以弹劾刑部尚书黄光升去职。
隆庆初,复官。
巡按贵州,不改故操,多有论劾。
官至大理寺左少卿
维基
王时举字晋卿顺天府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人,锦衣卫军籍。
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四名举人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七十七名进士
嘉靖年间官至御史嘉靖末年,弹劾刑部尚书黄光升嘉靖帝大怒,命编氓口外。
明穆宗嗣位,复官。
巡按贵州,不改故操,多有论劾。
曾驰疏救石星,极陈奢靡之害,请陈后中宫
万历初年,抗章救雒遵景嵩韩必显
官至大理寺左少卿
主要活动
  • 156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杨锦明 1534 — ?
维基
杨锦(1534年—?
),字尚綗号月川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军籍。
乙卯(1555年)山东乡试第二十二名举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十八名进士
汝州知州,岁祲请赈,全活万人。
户部员外郎,百姓攀留不得行。
四十一年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分巡河东,历任河东庆阳、蓟镇兵备道副使参政,扬历边境,大著威名,隆庆四年甘肃巡抚,前后军功,钦赏银币。
七年明神宗继位,吏科都给事中雒遵弹劾其不孝,被调外任,乃守制在籍。
万历元年七月,阅臣汪道昆追论其事,乃禠职,冠带闲住。
七次丁外艰,遂不复出。
主要活动
  • 1556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