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海明明末清初 1593 — 1666年三月十日
人物简介
海明字懒愚号破山姓蹇氏四川大竹人,卓锡芜湖某寺灭度,后筑塔于崇义庵畔,著《破山语录》。
号破山
蜀之蹇氏子。
弱冠得度。
从慧法主
听讲楞严。
咨疑不决即出蜀。
住破头山。
鞭逼三载。
忽于经行之际。
见一平世界。
不觉堕落岩下。
损足。
至半夜翻身。
剧痛有省。
叫曰。
屈屈。
居士曰。
师脚痛耶。
师劈面一掌曰。
非公境界。
寻参博山
复参云门。
后参天童。
童问那里来。
师曰云门。
曰几时起身。
师曰东山红日出。
童曰东山红日出。
与汝什么相干。
师曰老老大大。
犹有这个语话。
童曰我既如此。
你许多络索。
又从那里来师震威一喝便出入室次。
童问内不放出。
外不放入。
政恁么时。
以何为界。
师曰。
竿头丝线从君弄。
不犯清波意自殊。
崇祯己巳出世。
僧问万法从心生。
万法从心灭不生不灭。
心在甚么处。
师曰。
三娘不识四字。
僧礼拜。
送法衣至。
上堂。
大庾岭头提不起。
鸡足山前成滞货。
衲僧今日获一披。
如云普覆华王座。
大众记取三十年后。
切忌不可动著。
何也动著则祸生。
问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为什么惟佛与祖乃能知之。
师曰知音不必频频举。
八两原来是半觔。
破山堂内有僧否。
师拈拄杖曰。
向前来与汝道曰。
执拄杖者是谁。
蓦头一棒。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海明字破山人称曰万峰老人
姓蹇氏,世居渝城,后徙大竹,遂为大竹人
生含聪睿,质挺奇标,识者谓其状类黄檗
年十九,祝发于大持庵,以融光尊宿为师。
偶听慧然法师讲《楞严经》至“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终日疑闷,乃读古人语录颂古,无可入处。
遂孤身出蜀,见数耆宿,莫能取决。
俄栖楚之破头山,经行万丈悬崖,自誓刻期取證,限以七日。
日尽晌午,忽见银色世界,一平如掌,信步举足,不觉坠岩,左足已伤,尚不自知,胸中块磊,涣尔解释,但叫屈屈。
自此出山南行,见憨山博山、双髻、雪桥诸宿,微有启悟。
再谒湛然,顿圆大戒。
天童密云悟,赴金粟,径往造请,机语契合,竟付以源流一纸,信金一缄,祇受而返,息止苕溪
崇祯己巳冬嘉禾绅耆,向其道风,请主东塔
遐迩学者,归之如云。
壬申春张金吾振宇冯铨部伯井皆蜀人,请还蜀,阐化乡里,而亦动峨鹫瓦屋之思,辞密西迈,卓锡万峰古刹。
既而中庆、佛恩、白兔,已振威音;凤山、栖灵、祥符、无际,并撒布衣。
感绅荐之归依,受藩王之隆养。
二十年间,九坐道场。
谭梁生司业所云“花开携李,果熟蚕丛”者,信不虚也。
甲申之变,刀兵横起,杀人盈野,有李将军立阳者,残忍尤甚,人呼“李鹞子”。
尝请至营中,思导以慈念,化其杀机,阳遂强之食肉。
曰:“公不嗜杀人,僧何惜一口。
”阳曰:“弟子不杀人,愿师常肉食。
每于暴怒之下,多所全活。
时以曹山酒志公鸽比之,尤有足多者。
清顺治癸巳,蜀难渐平,乃回梁山,依金城寨,去寨半里,有旧绅别墅,尚馀老二株,葺而居之,颜其堂双桂院曰“福国”。
未几,四众归之,遂成丛林。
山门、佛殿,一时聿新。
康熙甲辰总制李凯既定巫山,道通川楚,以母丧故,再使延请,不得已,杖锡巴渝,盘桓九旬,相得甚欢。
及其别也,李公亨之牢醴,喟然叹曰:“昔遇恶魔而踰闲,今逢善友而昭戒。
”从兹不近酒肉矣。
遂辞而归。
丙午春,年已七十馀,道俗称庆,来者万指,方祝无量。
无何,示疾垣化,时康熙五年三月十日也,寿七十四,腊五十九,塔于梁山龙山麓。
别众偈云:“初开劫运九开炉,七十年来志不渝。
每见驹隙难度尾,常闻老蚌易生珠。
”得法弟子八十馀人,可谓英灵并集。
已而或疑其滥,不知明际革,狂禅满地,过于峻拒,恐将折而趋邪?
故以传法为卫法也。
著述最富,其传者《破山语录》、《山居诗》、《双桂草》诸集,几盈尺,已付梓云。
叶翼云明末清初 1596 — 1648
维基
叶翼云(1596年—1648年)字敬甫号载九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嘉禾乡莲坂人。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福建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进士吏部观政,本年授吴江县知县,初至,岁大旱蝗,缓征平籴,捐捧设粥,步祷龙祠,日行数里,立法驱蝗,蝗皆坠湖死,是岁虽灾,不害时。
议者以国帑诎,欲因亩加赋,翼云条上其不便,所省六万。
周行城郭,相度形势,令城外四周皆康衢,可驰马其上,增筑台舍,尝自戎服阅兵郊外,夜复巡行阛阓间。
十七年夏北都变闻,不轨者汹汹思乱,翼云廉得其主名,立捕杀之,一邑帖然。
尤好奖拔才士,培养善类。
刑部主事,乞归,吴民思之不置。
唐王,擢稽勋员外郎
顺治五年三月郑成功同安守将王彪、折光秋、知县张效龄弃城而走,叶翼云知县陈鼎教谕
八月佟国器陈锦李率泰率清军至,因城破被获,不屈死,阖门遇害。
彭时明 1416 — 14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6—1475 【介绍】: 江西安福人字纯道
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次年,即入阁预机务。
辅政近三十年,颇能持正存大体。
后与万安同在内阁,主张多不见用。
成化中,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卒谥文宪
有《可斋笔记》、《彭文宪集》。
字纯道安福人
正统戊辰第一人及第,授修撰。
王监国,入阁须机务。
侍读,忤旨,不与阁事。
寻迁左春坊大学士,再迢太常少卿
天顺初,仍入阁兼翰林学士
成化初,进吏部侍郎,再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改吏部,进少保
卒赠太师谥文宪
有《文宪集〉四卷。
维基
彭时(1416年—1475年)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
江西承宣布政使吉安府安福县(今江西省安福县)人。
明朝状元,政治人物。
生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戊辰一甲一名进士及第(状元)。
景泰年间,授翰林院修撰,入阁为阁老之一,但因守制回籍。
英宗复辟,免除受难。
天顺元年徐有贞得罪,岳正许彬相继被罢免。
入阁,太常寺少卿兼兼翰林院学士
天顺年间,与李贤(当时明朝首辅)、吕原为当的宰辅,政兴治良。
天顺八年,又建议礼制,因而又升为吏部右侍郎,兼学士
成化年间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成化十一年,《英宗实录》成,累官至太子少保李贤陈文相继过世之后,成化四年四月成化十一年三月间,为明朝首辅。
成化十一年(1475年)卒,赠太师谥文宪
陈鼎
字邦器号芸窗,济之子。
文学
著有《大竹集》。
陈其学明 1513 — 15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513—1593 【介绍】: 山东蓬莱人号竹庵一号行庵
陈鼎子。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授行人,擢御史
沉静自守,不事趋谒。
尝以钱法及盐政事劾锦衣卫陆炳
累升总督陕西、宣大军,守边甚严,击斩叛人丘富等。
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致仕归。
卒谥恭靖
维基
陈其学(1512年—1593年)字宗孟号行庵山东登州卫军籍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今安徽宣州市)人。
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卒谥恭靖
山东乡试第三名举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三甲第五名进士
授行人,二十六年六月选授湖广道监察御史,曾弹劾锦衣陆炳倚势擅专。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巡按两淮盐法。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二月陕西按察司佥事三十二年正月榆林道右参议历官肃州兵备副使左参政
嘉靖四十年(1561年)闰五月山西按察使七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五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四月,改任总督南京粮储右副都御史
次年三月户部右侍郎四月兵部左侍郎总督陕西边军务,任内平定丘富叛变。
四十五年十月以三年考满,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总督如故。
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罢职回籍。
同年起复总督宣大山西都御史四年正月都给事中张卤所奏,令回籍听用。
五月以原职提督神机营,十月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五年八月致仕归乡。
卒年八十二,谥恭靖
魏崧清 1785 — 1854
维基
魏崧(1785年—1854年)又名高崧字祝亭一字维岳号式南湖南省新化县人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
历任四川乐山大竹隆昌兴文邻水南充南川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