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袁良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汝南汝阳人
袁安祖父。
习《孟氏易》,平帝时明经,为太子舍人
光武建武初成武
肥亲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人
章帝建初间河南尹袁安辟为仁恕掾。
中牟令鲁恭行德政,蝗不犯境。
袁安疑之,使往察。
巡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止其旁,旁有童儿,见而不捕。
以为竖子有仁心,是以化及鸟兽,据实还报。
任隗东汉 ? — 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 【介绍】: 东汉南阳宛人字仲和
任光子。
少好,清静寡欲。
嗣爵,历任虎贲中郎将长水校尉
章帝章和元年累迁司空,所历皆有称,以慎正见重于世。
和帝即位窦宪秉权,司徒袁安持重处正,鲠言直议,无所回避。
尹睦东汉 ? — 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 【介绍】: 东汉河南巩人字伯师
和帝时大司农
袁安等反对窦宪建立北单于
后北单于叛,卒如尹睦等所议。
窦氏败,迁太尉录尚书事。
卒于位。
丁鸿东汉 ? — 94
全后汉文·卷三十一
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
师事桓荣
永平中袭父𦃊爵陵阳侯,拜侍中兼射声校尉
建初中,徙封鲁阳乡侯,进少府
元和中,徙封马亭乡侯
和帝初,迁太常
永元中,代袁安司徒
袁敞东汉 ? — 1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17 【介绍】: 东汉汝南汝阳人字叔平
袁安子。
少传《易经》,以父任为太子舍人
和帝时历位将军大夫侍中,出为东郡太守,征拜太仆光禄勋,迁司空
廉劲不阿权贵,忤外戚邓氏,自杀。
袁京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汝南汝阳人字仲誉
袁安子。
习《孟氏易》,作《难记》三十万言。
初拜郎中,稍迁侍中,出为蜀郡太守
袁氏东汉
全后汉文·卷九十六
袁氏汝南汝阳人司徒袁安曾孙女,太尉杨彪妻。
袁涣东汉
全后汉文·卷三十
字曜卿陈郡扶乐人司徒滂子(按:《唐宰相世系表》以滂为袁安同祖弟。
章帝章和元年司徒灵帝光和元年,滂为司徒,相距九十二年。
元和姓纂》此处脱一语。
窃疑滂于为孙曾行,非兄弟行也。
袁氏四世五公谓、汤、滂、逢、隗也。
至于汝南汝阳、阳郡,扶乐阳夏,则郡县有沿革,居处有迁移,史称籍贯两岐,往往如此)辟公府,举高第,迁侍御史,除,不就。
蜀先主豫州,举茂才
后依袁术,又依吕布
诛,归曹公,拜沛南部都尉,迁梁相,以病去。
谏议大夫丞相军谋祭酒
魏国建,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
有《集》五卷。
张子羽
子羽字叔翔东阿人
马定国荠堂集载其师友六人,其一香严可道上人,题比阳道边僧舍云:山头翠色僧房静,山下红尘客路长。
五月行人汗如雨,岂知高处有清凉。
其一鲜于可字东父蜀嘉州人
从祖侁父之武,皆有名于时。
东父诗有小雨润履綦,花气袭芳襟。
十里青山堪布屐,半篙春水已胜舟之句。
其一高鹍化字图南平原人
少有能诗声,如盘中酒影金蛇活,与流虹聚石矼之句,皆奇怪不凡。
其一王景徽,字彦美祁国文献公溥之后,赠定国诗云:涧下已蔽牛,溪中供羞。
故乡未有终焉计,欲指吴山归去休。
其一吴演,字子长东平人
文肃公奎之孙。
年三十,以食贫暂仕,即归隐于鱼山狼溪之侧。
定国云:情驰夏日流,目断晚云碧。
新诗从何来,远自金马客
雄深作者意,奔轶古人迹。
名高四海望,发未一茎白。
应嗤穷途士,抽簪老泉石。
采蕨在南山,驱牛向东陌。
劳生岂不苦,衣食迫晨夕。
膏粱无宿怀,茅茨得真适。
卒岁将何求,一饱惟力穑。
访国城石氏云:昔我访君处,树凉炎暑收。
今君访我来,城空残雪留。
经时少乘兴,两至皆空投。
茅茨隔溪上,车马度城头。
不闻机杼声,但听溪水流。
向来方圆翁,曾伴此中游。
近闻大梁至,京尘满衣裘。
相思懒归步,落日风飕飕。
山居云:西首鱼山崦,北连黄石
崇冈在东南,我家山北陲。
地僻少人事,终朝掩柴扉。
尊酒不常得,书卷聊自怡。
春风数日来,处处生
寸心复何累,一饱良可期。
当年终南人,捷径以贻讥。
知我无心者,岂顾悠悠辞。
渊明贫居:凄其岁云暮,北风无时休。
晨兴倦薪水,夜寐乏衾裯。
缺月正裴回,宿鸟频啁啾。
欲无憔悴叹,奈此霜霰秋。
脱兵火,环堵且淹留。
闭门念袁安,守贱吊黔娄
坐读贫士诗,吾乃渊明俦。
溪上招王仲先云:幽居复何为,冬来性成懒。
柴门俯清溪,寸步出亦罕。
今晨偶携杖,爱此晴日暖。
寓目随所之,行到南溪畔。
背阴雪犹积,向暖冰全泮。
支颐卧上,仰面苍崖断。
泉声何从来,乍喜两耳换。
平分意甚迟,斗落势方悍。
坐来百虑忘,还惜日景短。
尘寰多忧虞,中林足閒散。
故人恋明时,归休苦迟缓。
幅巾来何时,临流话幽款。
叔翔亦其一也。
定国叔翔于文章无所不能,尝仕国朝,官洛阳云。
吴宽明 1435 — 1504
字原博长洲人
成化壬辰第一人及第,授修撰。
谕德庶子少詹,兼侍读学士,擢吏部侍郎,掌詹事府,入东阁专典诰敕,进礼部尚书
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有《匏翁家藏集》七十七卷。
(《四库总目》:吴宽学有根柢,为当时馆阁钜手。
平生学宗苏氏,字法亦酷肖东坡
缣索流传,赏鉴家至今藏弃。
诗文亦和平恬雅,有鸣鸾佩玉之风。
以之羽翼茶陵,实如骖之有靳。
麓堂诗话》:吴文定原博末第时已有能诗名。
壬辰春,子省墓湖南时,末始识也。
萧海钓为致一诗曰:「京华旅食变风霜,天上空瞻白玉堂
短刺刘未曾通姓字,大篇时复见文章。
游汗漫瀛洲远,春梦依稀玉树长。
忽报先生有行色,诗成独立到斜阳。
」予陛辞日,见考官彭敷五为诵此诗,戏谓之曰:「场屋中有此人,不可不收!
敷五问其名,曰:予亦闻之矣!
」已而果得原博为第一,亦奇事也。
原博之诗醲郁深厚,自成一家,与亨父鼎仪皆脱去吴中习尚,天下重之。
(《震泽》:文定为文不事追琢,独严体裁。
为诗沈著高壮,一洗近世尖新之习。
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倔,虽规模于苏,而多所自得。
堂集》:匏翁诗如汉循吏,所至无赫赫声,而去思不已。
世或模拟之,鲜能似也。
《艺苑卮言》:吴匏庵如学究出身人,虽复闲雅,不脱酸习。
朱承爵存馀堂诗话》:吴文定诗格尚浑厚,琢句沈著,用事果切,无漫然嘲风弄月之语。
《雪后入朝》诗云:「天门晴雪映朝冠,步涩频扶白玉阑。
为语后人须把滑,正忧高虑不胜寒
饥鸟隔餐应尽,驯象当庭蹈又残。
莫向都人誇瑞兆,近郊或恐有袁安
」爱君忧国、感时念物之情蔼然可掬。
《笔精》:东坡赤壁时,有绵竹道士杨世昌同游,《赤壁赋》云「客有吹洞箫者」,即世昌也。
吴匏庵诗云:「西飞孤鹤记何详,有客吹箫杨世昌
当日赋成谁与注,数行石刻旧曾藏。
」此一證也。
田按:匏翁诗体擅台阁之华,气含川泽之秀,冲情逸致,雅制清裁
是时西涯而外,当首屈一指。)
释圆果明 1484 — 1573
圆果上人
号香林
京口丁氏子。
厌俗出家。
勤读诵。
于圆觉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处。
有省。
自是参方。
机锋颖捷。
年三十四。
武林
日行分卫。
夜宿仙林寺檐庑。
衣不掩形。
时严冬。
或献新衣美食。
却不御。
人奇之。
致供日繁。
师遁至北高峰绝顶。
假一席地。
缚草为团瓢。
冥寂其中。
不出营食。
主僧。
以时闵而给焉。
一坐六载。
每风雨晦冥。
猛虎毒蛇。
蹲绕左右。
师不为动。
其后冬雪浃辰平地。
积至丈许。
陟者跬步压覆。
隤然而返。
主僧曰。
果公纵学僵卧袁安
不能作啖毡苏子。
冻馁既久。
恐无生理。
俄而城中素心道众。
不期而会于灵隐者。
三十馀曹。
相劳苦。
各述所梦相同谓。
见神人执刀。
厉声告曰。
北高峰古佛困雪中。
盍往视之。
陈叙如出一口。
曰事急矣。
即相率。
打雪披寒而上。
叩团瓢见师。
趺坐恬然无惫容。
众献供。
师作呗受之。
相与绕视。
不忍舍去。
师曰。
诸君休矣。
晡时恐为虎惊。
毋过念贫道。
乃送之下山而返。
一日至湖上。
偶见一长僧。
六桥度岭而北。
师觉其有异。
尾之至黄龙祠
因忽不见。
仰视林樾清楚爱之。
遂憩焉如仙林。
时适有樵牧数辈。
戏拾瓦砾。
累塔矾石间。
忽罅中闪烁有光。
微露石棱。
去砾而顶相现。
旋得满月容。
游人以畚锸助之。
须臾周身尽露。
又得断碑。
读之始知文公所镂像也。
乃霣泣下拜曰。
圆果和尚
同出南岳
不意显示幻身。
敢不捐躯为报。
繇是。
山灵之一新。
清规之再整。
师之力也。
汪开府伯玉
觐师于黄龙。
戏问曰。
公年几何。
曰八十有五。
又问到家乎。
曰苦海孤航。
两不着岸。
汪闻耸然增敬。
师素贯禅律。
凝神冥寂。
每清晨。
背诵金刚经一卷。
过午不食。
檀施悉营福业。
遇遗骼辄收掩之。
积如漏泽者数处。
凡开示四众。
切近简要。
使闻者生信。
恍然自得于语言文字之外也。
万历元年癸酉四月
示寂。
年九十矣。
塔于石像左脊。
毛媞
安芳幼承庭训,刻苦吟诗,年老无子,尝自持其诗卷曰“是我神明所种,即我子也。
”《咏云》“天涯一望茫茫白,积玉堆琼亘长陌。
兴来何处子猷,高卧谁家袁安宅。
”“山中千树噪饥鸦,自扫冰鳞自煮茶。
不怪满身寒其,只愁压折老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