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祖心北宋 1025 — 1100
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祖心(一○二五—— 一一○○)俗姓邬,或云姓郭,南雄州始兴(今广东始兴)人。
本儒生,年十九出家,历访名师。
南昌黄龙山依临济宗大师慧南,终得其法。
后继慧南主讲席十有二年,法门大兴。
然性真率,不乐从事,五求解去,乃得谢事闲居,尝以「晦」名其堂人称晦堂禅师
黄庭坚曾师事之。
元符三年卒,年七十六,赐号宝觉大师
著有《宋镜会要》二卷(存)、《宝觉祖心禅师语录》一卷(存)。
见《豫章文集》卷二四《黄龙心禅师塔铭》,《禅林僧宝传》卷二三。
释惟清北宋 ? — 1117
全宋文·卷二七八一
惟清(?
——一一一七),又名怀清洪州武宁(今江西武宁)人,法号佛寿又号灵源叟俗姓陈
祖心禅师得法。
初住舒州太平,后嗣祖心主黄龙。
能文善咏,黄庭坚等师事之。
后迁泐潭。
政和七年卒。
见《嘉泰普灯录》卷六,《禅林僧宝传》卷三○,《罗湖野录》卷一、四。
万禧
字天祥别号兰窗
少孤。
为祖姑、祖心所养。
长袭职为将,严而有法。
开府知其才,使出守定海关,任以重地。
时方大用之,会卒。
公尝有家训十则,里中传为名言。
又于便面题诗戒子,意谓世事不可以一时得失遂生休戚,诚有道之言也。
韩宗礼
全粤诗·卷七一二
韩宗礼字掌邦
番禺人
释函可族弟。
事见《千山诗集》卷一二。
释弘礼明末清初 1600 — 1667年十月十九日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九
释弘礼字具德
姓张氏绍兴人
初为锻工,好与黄冠游。
有紫阳洞苏道者,教以息养方,本天台《小止观》与《首楞严》合,因读是经而发正信,投普陀宝华庵仲雅祝发。
既受具,乃参三峰汉月藏禅师,因承记莂,授以临济正宗。
是宗在明初法运中微,汉月初从折竹洞悟,彻尽法渊,后乃得源流于金粟悟,而其始终加护者,则在网宗。
网宗者,全提五家宗旨,而于临济则从一句中分宝主玄要照用,堂奥森严,使学者不滞鉴觉,洞抉佛祖心髓。
弘礼闻之,亟往参叩。
时汉开法安隐,以本来面目示之,苦求未得,偶窥镜见影,被同侣一推,猛然有省。
由是精进,服勤左右,历三峰、邓尉者,十有七载。
彻悟宗旨,遂承衣拂。
三峰既殁,同参潭吉忍,著《五宗救》,弘礼赞助居多,书成而阐扬纲宗,三峰道法始晓然于天下。
虽当时辨难三峰者,持论不无异同,是书一出,淆讹立判矣。
潭又告寂,弘礼归隐云门,御史念台刘公请主广孝寺,陶鍊学人,名动诸方。
迁安隐、显宁,复应江北请,说法泰兴庆云,秦邮之地藏,维扬之天宁,嗣居佛日、灵隐会稽、华严、径山
先后十坐道场,开大法门,雷震海内。
在天宁日,湖海归,衲侣奔奏,所谓五千衲子扬州者,纪其实也。
灵隐方兴巨工,事同开创,大殿火,重新之。
坌集,购大木于深山,人力罕致。
一夕雷雨,暴洪汛涨,浮涌毕达,缺一石础,感神示梦,因之募得。
故功成钜丽,甲于天下。
又以其馀葺浙之广孝、安隐、法相、灵峰诸寺。
径山频以兴复请,乃以灵隐付其徒晦山,而自往径山
将兴法席,为弟子巨渤封塔,再至天宁。
临行机语,皆似息机投老
既至七日,刻晷为筵,热香佛,五鼓易衣,端然坐逝。
时康熙丁未十月十九日也,寿六十八,僧腊四十七,塔于灵隐慧日轩。
吴梅村祭酒伟业为之铭。
著有《弘宗说》、《正讹说》二书。
左懋泰明末清初
维基
左懋泰字韦诸号大莱
山东莱阳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左懋第的堂弟。
明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
李自成北京,被夹输饷万两,释送吏政府,归降大顺政权,授密云防御使
出仪门乘马,自鸣得意。
后又降清,左懋第谢过左懋泰治母丧之后,便怒责其变节行为。
顺治六年(1649年),“为仇家所讦”,举家百馀口流放铁岭
顺治七年十二月底,僧人函可在庆祝左懋泰生日当天,倡议成立冰天诗社。
顺治十三年病卒。
有子左昕生。
释今无清初 1633 — 1681
全粤诗·卷七六八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
番禺人
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
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
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
十九随函是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亟称之。
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
再依雷峰,一旦豁然。
住海幢十二年。
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
十四年回海幢。
今无函是第一法嗣。
著有《光宣台全集》。
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