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鲁王监国时任澄波将军,乞师日本。有僧湛微自日本来,言以普陀山慈圣李太后所藏经为贽,日师必发。阮进、张名振请以阮美为使。至五岛山,僧湛微为长崎王所逐。事露,美知为僧所卖,遂载经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9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明辅,号虎痴。以恩例授把总。福王时,自舟山参将升江北总兵。清兵入南京后,退守舟山,受唐王封为肃虏伯。拒监国鲁王入舟山。后被张名振等攻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明绍兴府会稽人。出身舵工,初为海盗,善水战。鲁王监国时为张名振水营将,守舟山,以功封荡胡伯。后战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载宁,号鲵渊。天启五年进士。授浚县知县。擢御史。崇祯间于屯田、筹饷、用兵等事,多所建议。十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南都失守,隆武帝立国闽中,加太子少保,兼户部、工部尚书,总制北征。率舟师由海道进向吴淞,而郑芝龙降清,闽中事败。乃至舟山。鲁监国至舟山后,任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然政事尽归张名振,肯堂不得有所预。鲁监国六年,张名振奉王捣吴淞,为留守。清兵来攻,坚守十余日,城破自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张名振弟。鲁王时官左都督。清兵攻舟山,名振奉监国航海捣吴淞以牵制之,使大学士张肯堂留守。名扬与肯堂守城,城陷,同死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9
【介绍】:
明末清初陕西榆林人。明总兵,本史可法部将,多铎下江南时迎降,隶汉军镶黄旗。从破徽州,先后擒金声、黄道周等。授江南提督。后与明张名振战于吴淞等地。坐匿失炮械罪夺官降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05—约1660
【介绍】:
明浙江青田人,号复阳。刘基后裔,袭封诚意伯。崇祯十七年(1644)任武操江。明亡,在南京拥立福王,与马士英、阮大铖朋比,权倾一时。清兵入南京,逃出海,举兵抗清。顺治十一年随张名振攻入镇江。遇风浪,死于海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6
【介绍】:
明末清初辽阳人,字润甫。明诸生。后金破辽阳时投降,隶汉军镶红旗。太宗时值文馆。入关后,历山西冀南道、户部侍郎、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不久加兵部尚书,移督江南、江西,与明张名振等交战屡胜。以目疾乞罢。
世楷,字英一,号孝山,晚号锢翁,浚睿长子。顺治戊子以贡授平阳判。姜镶搆乱被围五旬楷固守继乃诱降李建泰平其党迁登州郡丞判帅海时行闻其名勿敢犯海寇张名振联䑸深入计却之升南雄太守一以仁厚为治民戴之若怙恃时两藩龙票横行粤中楷不为屈奸僧指南倚势为害立毙诸杖建天峰书院以训士丁外补补思州乞归卒有越吟秋吟晋吟齐吟岭外思阳等集诗格直追开宝合雅归风不独为湖中领袖也
维基
祁熊佳(1608年2月3日—1673年9月25日),字非熊,又字文载,号师濂,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崇祯九年(1636年)中式丙子科顺天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登进士,选授福建南平县知县,催收革除火耗,命令民众将税款投入匮中,又淘汰索价守宿的船夫;迁兵科给事中。弘光年间,马士英以王之明假冒太子交付三法司审讯,藉词诬陷黄澍、姜曰广为幕后主使。他当众说:「现在不知道太子真伪,若胡乱施加笞刑,如何令天下信服?如今朝廷老成凋落,又同时罗织冤狱,这样什么意思?」因此马士英终止此事;不久他也在朝廷选采女期间上疏千字奏章反对。左良玉带兵讨伐马士英,徵召祁熊佳,他说:「国贼马士英令神人共愤,我当然想亲手杀死他以谢天下,但将军带兵东向出师无名,恐怕难以服众。」左良玉不听,唯这番话令时人传诵。到鲁王朱以海监国,任命他监督张名振军队渡江;隆武帝改任改福建道御史,加尚宝司丞,升任左中允、侍读;福京沦陷后不再出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汉军正蓝旗人,原籍辽阳。明诸生。太宗命入内院理事。入关后历永平知府、霸州兵备道、操江巡抚。御金声桓,镇压明宗室朱统锜大别山山寨,加强镇江一带江防以阻张名振进攻。加兵部尚书。顺治十二年,加太子太保,旋卒。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朱以海 | 1645年—1655年 | ||||
监国 | 1646年—1653年 | 非年号,鲁王朱以海自称监国,以监国纪年。李兆洛《纪元编》作庚寅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8—1662
【介绍】:
即南明监国鲁王。鲁王朱檀九世孙,崇祯十七年嗣王位。弘光元年,移驻台州。清兵陷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等迎居绍兴,请王监国,以明年为元年。鲁监国元年,浙东尽陷,王逃亡入海。屡发兵进攻闽浙沿海。监国六年,舟山失守。张名振等扈王入闽,居金门依郑成功。次年,去监国号。清康熙元年十一月,卒于台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0—1664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玄著,号苍水。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弘光元年,首先响应同郡钱肃乐号召,参加义师,迎鲁王监国。隆武帝在福建自立,颁诏浙东,煌言自充报使赴闽,欲团结抗清。鲁监国二年,加右佥都御史,监张名振军至崇明。大风覆舟,脱归,结寨于上虞平冈。旋加兵部右侍郎。六年,与名振从鲁监国入闽。永历八年,会名振军入长江,遥祭明孝陵。名振死,煌言统其军。十二年,与郑成功率舟师北上,遇台风,泊舟山。次年,大举入长江,破镇江,至江宁城下。煌言以一军由芜湖进取徽州、宁国一带,克二十四县。闻成功以轻敌兵溃之讯,乃由徽州经浙江山地至天台。永历帝死后,知事不可为。散军居南田悬岙岛。康熙三年,被清军所获,至杭州遇害。葬南屏山阴。有《张苍水集》。
全粤诗·卷六九八
何绛(一六二七—一七一二),字不偕,号孟门。顺德人。布衣。明末动乱,隐于罗浮、西樵山中。明唐王隆武二年(一六四六),闻张名振起事抗清,遂疾趋南京,至则事败,乃已。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与陈恭尹同渡铜鼓洋,访遗臣于海外。又闻桂王在滇,复与恭尹北上,西济湘沅,不得进,乃东游长江,北过黄河,入太行。尝历游江浙及燕、齐、鲁、赵、魏、秦、楚间,终无所就。晚年归乡,隐迹北田。与其兄衡及陈恭尹、陶璜、梁梿合称“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庐集》。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三有传。何绛诗,以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旧钞本《不去庐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汪兆镛钞本(简称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乐楼影印汪氏微尚斋钞本(简称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