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江阴古韵浅酌
张佳图,明江阴簧村人,字以修,号止庵,辑有《江阴节义略》一书。书中记载了江阴赤岸村李应升乙酉之难之事。与席贡陈端人诸生结迨社相唱和,著有?《止庵吟草》。
维基
林学曾(1547年—1634年),字志唯,号省庵,福建晋江人。万历十六年(1588年)福建戊子科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三甲第十六名进士。授南康府推官,获得当地乡民赞誉,把他跟李应升并称,「前林后李,清和无比。」擢吏部考功司郎中。后起用为太常寺少卿。天启二年二月起升南京通政使,三年八月升南京户部右侍郎,改礼部右侍郎,多次上疏乞休,五年三月加户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大名府长垣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天启初官至户部尚书,居官廉洁,为人强悍阴鸷,不喜东林人,为御史李应升所论,自引归。魏忠贤窃权,尽逐东林人士,起永光为南京兵部尚书,日以排斥东林为能事。后以其党纳贿事发,被诘责罢官。有《冰玉堂集》。
维基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云从,改字存之,号景逸,直隶无锡(今江苏)人,东林党领袖,同进士出身。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应天乡试,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进士,授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为赵用贤之事上疏指责首辅王锡爵,又与户部郎中杨应宿互相攻击,谪揭阳县典史,回乡家居近三十年。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与顾宪成等人于东林书院讲学,时称“高顾”。明熹宗即位,起用为光禄寺丞,官至左都御史。在铲除外戚、权贵及浙党方从哲的斗争中发挥很大作用。又主张澄清吏治,反对恢复征商。天启四年(1624年),因为揭露魏忠贤党人崔呈秀贪秽而被罢官,再归故里。天启六年,魏忠贤命人伪造织造太监李实的奏本,诬告高攀龙、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李应升、周宗建、黄尊素七人贪污白银十馀万两,高攀龙从容不迫,先去拜谒宋儒杨中立庙宇,而后跳水自沈而死,其自尽之处即为今“高子止水”。
维基
韩琳(16世纪—1620年代),字景圭,号管涔,陕西西安府泾阳县人。韩琳是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成进士,获授淄川知县,四十八年(1620年)调任聊城知县,为政平易不严苛,在两地都有惠政,升户部郎中,当时魏珰专权,御史袁化中、李应升因言入狱,他人都害怕惹祸不敢说话,只有韩琳入狱送来饮食,袁化中掩面对他说:「希望你不要再来,我们这些直言者理应如此,先生不要为我们受苦。」升湖广辰沅道兵备右参议,辰沅濒临瑶族、苗族住处,叛服不定,琳恩威并施使异族慑服,不久去世,著有《武陵初草》流传。
维基
周宗建(1582年—1626年),字季侯,号来玉。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吴江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官监察御史。天启间上疏弹劾权阉魏忠贤,下狱致死。为东林七贤之一。尚书周用之曾孙。少时听杨继盛故事,曾叹道:“忠悯(杨继盛)不死!”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中进士,授武康县知县,又兼摄德清县。四十四年大计,以异等调繁仁和县,暂授工部主事,予假归。天启元年(1621年)改升福建道御史,巡按湖广。天启元年,为顾存仁、王世贞、陶望龄、顾宪成请谥。天启二年(1622年),弹劾魏忠贤与客氏乱政,激怒明熹宗,因诸大臣力救免死。次年巡按湖广,丁父艰归。他在巡按湖广时上疏弹劾大学士冯铨之父冯盛明,冯为阉党,指使其门生工部主事曹钦程弹劾东林党四人周宗建、张慎言、李应升、黄尊素,诬其重金贿赂熊廷弼,遂被锦衣卫逮捕入京,关入诏狱,御史倪文焕等诋周宗建等讲学为伪学,疏曰:“聚不三不四之人,说不痛不痒之话,作不浅不深之揖,啖不冷不热之饼。”,六月十七日死于狱中,年四十五岁。
维基
熊德阳(1575年—17世纪),字龙光、日乾,号青屿,别号六龙,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熊德阳是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江西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成进士,获授高明知县,三十七年调任德清,因父母逝世辞官。四十三年起用为上海知县,历任兵部主事和刑科给事中,弹劾管工与宦官侵吞金钱、选婚内使骚扰驿递等不法事情,请求下旨责问,并指出宫廷与官署本是一体,偏坦一方并不公平;陵监袒护宦官齐进忠盗窃御炉,他坚持送其到三法司审问。其后熊德阳奉命到北镇祭告,往返辽东,禀告当地轩轾;广宁战败后,他上疏指责兵部尚书张鹤鸣,请求以明世宗杀丁汝夔、明神宗逮石星的故事,与王化贞同时查究。魏忠贤及给事中郭巩诋毁熊廷弼,又排挤熊德阳,倪思辉、杨涟、李应升、周宗建抗疏拯救,叶向高、邹元标乞求赐还;不久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党中断续引用他斥责的奄七罪,于是附会者把他写入《东林点将录》。崇祯初年,熊德阳起复,入京任刑科给事中。不久,任副主考,随主考黄道周典浙江乡试。弘光帝即位后,起为原官,以太仆少卿候升,隆武帝时,召官大理左少卿,福京失陷后不接受清朝召用,隐居在云门,八十岁时去世。
维基
张捷(?—1645年),字前之,号赤函,南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授浙江山阴县知县,泰昌元年十月考选,授河南道御史,疏参尚宝司司丞刘时俊阉媚无骨,奸秽多机,并及科臣刘文炳居家龌龊之状,时俊旋以病乞归。天启元年,与兵科给事中萧基同日疏参阅科姚宗文,罪其排挤熊廷弼也。六月以极论辅臣刘一燝,被夺俸一年。二年四月巡视光禄寺,三年九月吏部尚书赵南星将他外放为陕西按察司副使,他不赴任而告归,由此嫉恨东林党人。五年以阉党给事中李鲁生举荐,三月起补为福建道御史,七月升补太仆寺少卿。七年二月,由于忤逆魏忠贤,在陪推宁夏巡抚时,以曾附党人,为李应升死友,被削籍为民。崇祯三年(1630年),起大理寺右少卿,拜左副都御史。明年,迁吏部右侍郎。又明年,进左侍郎。张捷仇视东林,而与首辅周延儒友善,由此引居吏部要地,延儒败,又附温体仁为羽翼。曾被御史梁云构弹劾,但崇祯皇帝不听。崇祯七年八月,皇帝召勋戚文武于平台,问堪冢宰(吏部尚书)及总宪(都察院长官)者?令各给笔札条对,吏部侍郎张捷受大学士王应熊暗示,举荐原任兵部尚书吕纯如,诸臣以纯如名列阉党逆案,不可以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张捷仍然喋喋不休举荐,刑科给事中姜应甲呵斥张捷巧辩,张捷失色而退。此后科道交章弹劾王应熊、张捷同谋党附,大肆欺擅,皇帝命张捷回奏,卒以温体仁、王应熊力保,置不问。崇祯八年正月,张捷姻亲贺儒修任成都知县,张捷嘱托四川巡按御史刘宗祥令举儒修卓异,刘宗祥却以贺儒修贪墨上疏弹劾,贺被削籍逮治,张捷大为愤恨,以川中州县多陷于贼,诏议宗祥罪。刘宗祥害怕被张捷报复,就将张捷嘱托私信上报,皇帝大怒,诏除名议罪,坐赎徒。南明弘光时,虽为刘泽清、马士英举荐,廷议多持不可。魏国公徐弘基特疏荐,乃以内传复故官,却被给事中章正宸以内批非制而罢。不久吏部尚书徐石麒去职,阮大铖通过宫内太监取得中旨,以张捷继任尚书,此后为崇祯初的逆案翻案,起用逆案中人。清军破南京,张捷逃到鸡鸣寺,以佛幢自缢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