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周延儒明末 1593 — 16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4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玉绳号挹斋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崇祯初大学士,参与机务,善伺意旨,帝甚信任。
实庸懦无才略。
清军逼近畿,自请督师,驻通州不敢战,谎称奏捷。
后事泄,十六年十二月勒令自尽。
维基
周延儒(1593年—1644年)字玉绳号挹斋直隶宜兴县宜城镇人,明末政治人物、状元东阁大学士
因贻误军机,被赐死。
周延儒少时聪颖,被誉为神童,有名文。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连中会元、状元
时年二十余岁,又与同年冯铨友善,其后结为姻亲。
天启中升迁右中允,掌管司经局事务。
冯铨罢相后,周延儒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
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召延儒礼部右侍郎
周延儒“性警敏,善伺意指”,且为复社领袖,曾深得崇祯信任,屡蒙召对,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帝周延儒密议,“漏下数十刻乃出,语秘不得闻”,崇祯三年正月韩爌致仕,三月李标致仕,九月成基命致仕,延儒得以任首辅。
崇祯六年(1633年)三月,刑科都给事陈赞化周延儒“招权纳贿、游客李元功借丛威人”,又揭发延儒尝告诉李标云:“今上羲皇上人也”。
六月周延儒温体仁逐出京城温体仁把持了内阁,民间的对联说“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
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
崇祯十年(1637年)温体仁被罢免。
周延儒再度入阁。
崇祯十四年,重任首辅的周延儒在其门生张溥的劝说筹划下,悉反温体仁时的弊政,凡周延儒所请减税、施恩、恤民、用心等事,崇祯帝皆忻然允许。
周延儒又言「老成名德,不可轻弃。
」于是当时被罢免的名臣郑三俊吏部刘宗周都察院范景文工部倪元璐兵部
其他如李邦华张国维徐石麒张玮金光辰等,布满九列
又释放在狱的傅宗龙等,追赠已故文震孟姚希孟等荣誉,中外一时都说周延儒贤能。
崇祯十五年(1642年)周延儒又劝皇帝剥夺东厂的权力,史称“都人大悦”,东厂特务恨之入骨,当时崇祯皇帝十分重视尊敬周延儒,曾经在新年时向他一揖说:「朕以天下听先生」,但是周延儒实际上庸驽无材略,且性贪,根本不能勉救局势。
同年五月山东兵备佥事雷演祚弹劾周延儒门生范志完督师山东时纵兵淫掠,并赴京与其对质。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旗压境,震动燕都
内阁首辅周延儒请求督师抗击清兵,并明言说「但言愿捐躯报国,援兵事实非所长」。
周延儒带兵出京后,驻军通州,不敢迎战。
每日与部属饮酒作乐,“每日幕客攒集,午后始开门收文书,应故事”,向朝廷谎报军情,伪造胜绩。
崇祯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
后来,周延儒得知清军兵退,遂谎报战功。
朝廷论功加周延儒太师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上疏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延儒
崇祯大骂:“最恨周延儒对朕使乖(玩弄计谋欺瞒)。
崇祯十六年七月崇祯在中左门召见群臣,亲自审讯范志完,最后范遭诛杀,并逮治董廷献,而周延儒的地位受到动摇。
崇祯十七年(1644年)周延儒受命缢死。
骆养性持圣旨及吊绳至延儒官邸时为酉时,周延儒向家人一一哭别,拖延至第二天清晨近卯时才自缢,相隔两个月后,崇祯也在此黎明破晓时分自缢。
清廷列周延儒入《明史·奸臣传》。
主要活动
  • 1613年,进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何三省明至南明 1611 — 1674
维基
何三省(1611年—1674年)字观我号日唯江西建昌府广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曾祖何涛嘉靖二十八年己酉江西解元。
何三省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户部观政,授顺天府儒学教授,任内教导出色,一年内教出三十多人;六年任国子博士、宣府供饷,列出边防空虚的事实。
九年,他升为礼部主客司主事
其时厂、卫横行,前任主事被诬陷谪边,而何三省将这些人绳之于法,厂卫都不敢再犯。
朝鲜使臣来到请求国书,朝议回绝,何三省就上疏请求宽大给予。
权臣以一品考满,在礼部赐宴,特别写下札子呈堂,他指出大臣考满宴拜谢之事只有严嵩做过,不宜依循。
此事虽然作罢,但三省因此与权臣结怨。
不久,他升任祠祭司郎中,因为商议姚希孟恩恤典制,被权臣白眼,在部堂查问追究。
他说:「稿司出,何得累堂官!
」他在任七年,以阉党败坏东林党人,外补广州督学副使,上表「试士莫如造士、造士莫如养士」奏疏,提出建立社学,倡议捐出俸禄兴建大庠和小庠,置田书教养。
终被权党以夙怨弹劾去职。
隆武帝继位,起用为太仆少卿永历年间汤来贺户部尚书
南明灭亡,归隐云庄,不接受清朝任命,忧愤而死。
主要活动
  • 163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张世伟明末清初 1568 — 16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8—1641 【介绍】: 苏州府吴江人字异度
万历四十年举人,出新城王象春之门。
屡应会试不第。
砥行植节。
同里周顺昌文震孟姚希孟朱陛宣,称吴门五君子。
卜居吴门渌水园,乡人称孝节先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异度吴县人
万历壬子顺天乡试寻复以贤方良正荐不就崇祯中翰林待诏有自广斋
施兆昂明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福清人字颙昆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
工诗赋,精书画。
有《天尺楼稿》。
维基
施兆昂字颙昆福建福清人见卢辅圣、崔尔平《中国书画全书》(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明末官员、画家。
施兆昂万历四十七年(1609年)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据《明实录.神宗实录》第591卷记载:「辛亥改授考选进士
倪启祚丁进施兆昂姚明恭侯恪张翀吴士元杨梦衮鲁时升杨世芳顾锡畴刘宇亮金秉乾朱继祚何吾驺姚希孟许可徵姜曰广杨维新陈万言丁乾学雷跃龙胡尚英庶吉士
与同一甲孔贞运等送翰林院进学。」。。
他学问渊博、工诗赋、精书画。
一生著有《天尺楼稿》及《馆课四江集》。
闻山水便心动,曾游历稻庐三天门灵岩啸台、及礼斗坛诸遗迹。
主要活动
  • 161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陆文献
维基
陆文献(16世纪—17世纪),字足吾一字徵甫苏州府嘉定县人
陆文献本姓龚,是工部尚书龚弘的从曾孙,因年幼时在外祖陆氏家居住,故冒陆姓入太仓州籍。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获授太常寺典簿;历任户科、工科、刑科给事中,升任光禄寺卿,终官江西巡抚
天启年间魏忠贤擅权,侯震旸弹劾客氏令其痛恨,陆文献侯震旸剖白,使魏忠贤释怀;其后文震孟姚希孟分别因忤逆阉党,驾帖传达至刑科,他坚拒逮捕二人,向魏忠贤说:「近日江南周顺昌无故煽动,现在逮捕二人也没有实际罪名,为何要再次结怨呢?
」对方恐惧,事情因此结束。
不久朝廷商议嘉定恢复漕运,他判断时势后极力周旋,令事情搁置,后事不详。
主要活动
  • 161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倪启祚
维基
倪启祚字允昌南直隶扬州府江都县民籍陕西咸宁县人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改庶吉士天启元年(1621年)编修教习内书堂,同馆姚希孟顾锡畴皆重之。
天启间,逆阉魏忠贤虐善类,启祚方在告,闻之愤甚,草疏论其奸状,会遘疾,不果上,旋卒。
主要活动
  • 161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顾锡畴明末 1585 — 16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昆山人字九畴号瑞屏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检讨
天启中魏忠贤指为东林党人,降调,削籍。
崇祯中,复故官,累迁礼部左侍郎
复忤杨嗣昌,遭谗削籍。
十五年,廷臣交荐,起为南京礼部左侍郎
福王立,进本部尚书,请补建文帝景皇帝号及建文朝忠臣赠谥,又请夺温体仁谥。
马士英不协去,遂致仕。
南都失守,寓居温州江心寺,为总兵贺君尧所害。
有《纲鉴正史约》、《秦汉鸿文》。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九畴昆山人
万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检讨天启中削籍崇祯初以原官起用历国子祭酒少詹事礼部左侍郎尚书有握日草
维基
顾锡畴(1585年—1646年)字九畴号瑞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己未进士
弘光时任礼部尚书
隆武时,加太子太师东阁大学士
因欲弹劾总兵贺君尧被杀。
顾锡畴十三岁时,以诸生身份参加应天府乡试,魏国公徐弘基将女儿许配给他。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顺天乡试第二名。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
天启四年(1624年),与给事中董承业福建乡试主考,取中五经奇才颜茂猷
魏忠贤党羽指责他们是东林党人,两人一起降职。
最后,被削夺官籍。
崇祯初,得崇祯帝召见,官复原职。
任国子监祭酒
他奏请恢复积分法,礼官阻挠不予施行。
顾锡畴又申诉此事,并请求选择监生担任州县长官
此后,奏请订正陪祭祀者的位次,担当国子博士进士能参与考核、录用。
崇祯帝均同意。
之后他母丧回乡,并请求不再出仕。
丧期满后,起用为少詹事,晋升詹事,加封礼部左侍郎,负责部中事务。
皇帝曾经召见他面商国事,询问理财用人的问题。
顾锡畴告退后,陈述了用人方面的五点失误,称:“考察选官没有法度,文网太严峻,议论太多,太拘泥于资格,对人没有鼓励效果。
请使先用人的地方清正源流。
精心鉴别,依照才能任用,这是好处一。
赦免小过失而不完全废弃,这是好处二。
减少议论而专门责其成事效率,这是好处三。
选择奇异人材而不拘泥于平常规章,这是好处四。
积极奖励而宽缓督察、责备,这是好处五。
”最后极力陈述耗靡钱财的弊端,仍然归其根源在于用人。
皇帝对他的奏疏称好。
杨嗣昌奏疏请求招抚流寇,其中有“乐天者保天下”和“善战者服上刑”的话。
顾锡畴争辩,称这是诸侯间交战的事情,引用不合伦理,与杨嗣昌互相攻击。
杨嗣昌当时主持政务,诸位言官都攻击他,杨嗣昌很怀疑顾锡畴所为。
遇上驸马都尉王奁犯罪,顾锡畴准备从轻发落,杨嗣昌借机攻击,便削夺了他的官籍。
崇祯十五年,朝廷大臣交相举荐,皇帝召他回朝。
御史曹溶给事中黄云师又称不应该任用他。
皇帝不听,任命他为南京礼部左侍郎
甲申国难后,福王朱由崧立位,顾锡畴升任本部尚书
福王尊奉福恭王恭皇帝,准备商议庙祀顾锡畴奏请另外设立专门的庙宇。
不久,请求增补建文帝庙祀谥号、明景帝的庙号和建文朝忠臣的赠封与谥号,均获准施行。
东平伯刘泽清称:“宋高宗南京即位,靖康二年五月即改建炎纪元,以遵从民望
我请求从今年五月改为弘光纪元。
顾锡畴明确地说诏令已经颁布,不能追悔更改,方才作罢。
当时确定大行皇帝的庙号为思宗忻城伯赵之龙称“思”不是美称,引经据典核证,顾锡畴也认为如此,上奏请求更改。
大学士高弘图因为前面提议极力坚持,于是事情搁置。
温体仁去世,特谥文忠,而文震孟罗喻义姚希孟吕维祺都没有获得谥号。
顾锡畴称:“温体仁得皇上信任,行使政令最为专横而且长久,他对先帝所负的罪大且深重,请求将文忠谥号,或者删削或者更改,而增补文震孟等大臣的谥号,使普天下奖惩有度
”答复可以。
于是增补诸臣的谥号,剥夺了温体仁谥号。
吏部尚书张慎言离职,顶替的徐石麒没有到任,朱由崧命令顾锡畴负责事务。
当时马士英掌握国政,顾锡畴一向与他不和。
给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弹劾他,于是他请求到南海祭祀而离去。
弘光元年(1645年)春御史张孙振极力颂扬温体仁的功绩,请求恢复他原来的谥号。
便勒令顾锡畴退休。
五月,清军破南京昆山也被攻占。
顾锡畴的正遭父丧,由小路赴福建
唐王命令他就任原职,他极力推辞,在温州江心寺寓居。
总兵贺君尧鞭挞侮辱诸生顾锡畴准备弹劾,被贺君尧夜色派人杀害,尸体投入江中。
温州人寻找多日,方得收葬。
主要活动
  • 161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顾宗孟
维基
顾宗孟号岩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
少孤,母庄氏守节教之。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进士,授定海知县
天启元年辛酉(1621年)有调援之役,定海兵怒其帅贪婪侵吞军饷,鼓噪劫掠,变起仓卒,宗孟至武场,谕以大义,即解散就伍,乃按藉抽选,严队进发,而潜疏渠首巡抚正法焉。
滨海多盗,潜侦关上多见擒,当事以为被虏冤民,行县释放,宗孟于众中忽识一人,叱之曰:若非周某乎?
周叩头请死,盖其先被擒,既释而复为盗者,立斩之。
在任五年,及去,民争攀留追送。
天启五年四月考选,擢广西道御史,首疏参赵彦父子并方孔炤各启贿门武官有定价。
又疏陈铨政。
周顺昌逮下诏狱,宗孟力任橐𫗴之事,寻乞终养归。
崇祯初,起为福建参议,以母老恳辞不赴,居丧哀毁,三年不御酒肉。
卒年五十二,人称孝介先生
当时与文震孟姚希孟并称“吴中三孟”。
墓在匠门塘,杨果撰墓志铭。
主要活动
  • 161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管玉音
维基
管玉音字振之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
文震孟姚希孟俱《春秋》名家。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历工部营缮司郎中,督造明德陵,殚心节费。
崇祯二年己巳冬京师戒严,议造城上箭帘,大珰欲为破冒,本部尚书张凤翔特荐玉音任之,不日完工,省费钜万,珰衔之,蜚语中伤,廷杖归,养病数年卒。
诸生管定,字子静工部郎中玉音犹子也。
少年负才,顺治丁亥上海诸生钦浩通款舟山,疏吴中忠义士二十三,以崇祯癸未进士刘曙(字公旦)为首,实不识钦,其书为清军游骑所获,巡抚土国宝密令知府崇宗掩捕书中诸人,管定亦以名在录中被执,与同日死。
郑敷教为作传。
墓在伏龙山
主要活动
  • 162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