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胡汝宁明 1541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南昌人号似山
万历二年进士
潮阳知县,擢礼科给事中
十六年饶伸以论申时行下诏狱,汝宁复劾以媚时行,舆论薄之。
官至礼科都给事中
有《掖垣奏议》。
维基
胡汝宁(1541年—?
),字文祯号似山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民籍,进士出身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江西乡试第八十六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登甲戌科会试第八十二名,第三甲第二百一十名进士
初授广东潮阳县知县万历八年(1579年)调任浙江乐清县十三年七月选授刑科给事中十五年升户科右,十六年三月升兵科左,十八年二月升礼科都,二十一年二月考察罢归。
黄洪宪明 1541 — 16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1600 【介绍】: 浙江嘉兴人字懋中号葵阳
隆庆五年进士,出张居正门下。
编修
曾奉使朝鲜
累官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万历初张居正欲使充同考官,意在使第三子得中,洪宪固辞。
张居正败,攻之者至以逆诏籍其家,洪宪叹云:“江陵诚骜,然辅幼主实有功。
”因此不为忌者所容,乃辞归。
有《朝鲜国纪》、《读礼日钞》、《碧山学士集》等。
洪宪字懋忠号葵阳
自称碧山学士
秀水人
隆庆丁卯解元。
辛未进士
文名冠天下。
庶吉士
编修奉使朝鲜,止携图书数卷。
丁丑江陵以人望推宪分较礼闱,欲属其子。
宪坚避之。
庶子少詹事侍读学士
当宪初入翰林时,为馆课,辄倾其曹,前辈无敢雁行者。
性又严峻,好直言。
遂为忌。
万历戊子顺天试。
王锡爵子衡为榜首,李鸿申时行,婿也。
言者遂以攻宪,下廷臣覆试,文皆如格,事乃白。
然宪遂自劾求斥,慰留再四,疏十上,竟告疾归。
著有皇明文宪朝鲜典志、銮坡制草、学易详说、学诗多识、碧山学士稿等书。
诗颇俊雅,不多作,其于文特精制艺,神圣工巧,合并为一。
评者谓其体:凡三变,初为浑灏踔厉之文,嘉靖辛酉、甲子间,风气冗弱,先生同里赵玉虹独为古学救之,以精练典则。
隆庆辛未后,文体复振,皆先生力也。
庚寅归里,文益简淡。
高远宦成之后,嗜此不厌。
文成,人争购为奇宝,远方之士,重茧而来。
及门数百人,如会稽陶望龄晋阳王浚初华亭董其昌、同郡朱国祚陈懿典冯梦桢陶铸甚众。
尝曰:此王制也,即唐之诗,宋之表也。
君子有从周之思,切勿视为羔雁。
其持论如此。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懋忠嘉兴人
隆庆辛未进士,选庶吉士编修使朝鲜历官少詹事掌翰林院事碧山学士
维基
黄洪宪(1541年10月3日—1600年9月15日)字懋忠号葵旸自称碧山学士中军都督府嘉兴中左千户所(今浙江嘉兴市)人,祖籍江西新淦,以解元中式隆庆辛未进士
官至詹事府少詹事
隆庆元年(1567年)浙江乡试第一名。
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联捷会试第二名,殿试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参修《大明会典》,书成,升右春坊右庶子侍读
善写文章,“其于文特精制艺,神圣工巧”。
张居正子张敬修张懋修相继在会试中中式,史孟麟弹劾少詹事黄洪宪监试舞弊。
奉旨出使朝鲜
官至少詹事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八月卒,年六十岁。
吴达可明 1541 — 1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1621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安节吴俨侄孙。
万历五年进士
会稽知县,选授御史
言大学士赵志皋昏庸宜罢,不纳。
长芦盐,绘饥民图上奏,请振贷。
江西,疏言税使潘相不法当治罪,不听。
还朝后,新政要计,痛规首辅沈一贯
官至通政使
乞休去。
有《奏疏遗稿》、《三忠文选》。
个人简介
吴达可 (1541-1621)字安节宜兴人
明万历五年进士
历知会稽上高丰城、有政声,授选御史,视盐长芦,遇灾荒,力请赈贷。
改按江西,严惩不法。
累迁通政使,乞休,卒于家。
有《奏疏遗稿》、《三忠文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安节宜兴人
万历丁丑进士,官御史巡按江西直隶历官光禄卿
维基
吴达可(1541年—1621年)字叔行号安节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县)人。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五名举人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九名,三甲五十三名进士,授浙江会稽县上高县江西丰城县知县,为官有名声。
万历十四年(1586年),选为湖广道监察御史,曾经上疏请设立经筵勤学,并请万历帝与大臣、御史台的官员面议政务,万历帝称知道了。
大学士赵志皋久疾请求归乡,没有批准。
吴达可上疏力劝赵志皋,称其病老迈无能,应当罢免,万历帝没有同意。
万历二十八年正月,请求因始和布令,举行皇长子册立为皇太子、加冠婚娶的礼仪,选取内阁大臣,补充负责谏议的官员,撤除掌管矿税的宦官使者万历帝没有给予答复。
之后他改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去长芦视察盐政
当年收成歉收,他绘成并敬上《饥民十四图》,竭力请求赈济。
税务使马堂、张日华主张增加盐税,商人诡辩嘉靖中期大同用兵借走三万六千金,请求从盐税中补给,户部同意了请求。
吴达可直言相争,事情得以停办。
万历三十年(1602年),改任江西巡按御史税务官潘相殴打辅国将军朱谋圮肢体,并并且拘禁宗人宗达,诬陷他们抢劫税金,弹劾上饶知县李鸿暗中主使。
万历帝严厉斥责朱谋圮等人,免除李鸿官职。
吴达可称,“宗人无故遭到刑罚,又再加以斥责,将使宗室人人自身感到恐惧。
李鸿无罪,不应当削职。
希望尽快惩办潘相罪行,恢复李鸿职位。
”同为御史汤兆京也极力陈述潘相的罪行,而且说辽东高淮陕西梁永山东陈增广东李凤云南杨荣皆为元恶,是残害民众的官吏,不可存留一日。
万历帝均不予听从。
李鸿大学士申时行的女婿,万历十六年考中顺天乡试,被吏部郎中高桂所忌恨,过了七年后成为进士
此事上,李鸿同潘相相争,以耿直刚强著称。
潘相又请求开发广信铜塘山,采取大木,开发泰和姥山石膏,吴达可再次极力劝阻,内阁大臣也产生争执,事情最终作罢。
回京后,他掌管河南道事务。
协助温纯考察京都官吏,不久进言更改政要,恳请规劝内阁大学士沈一贯,奏折被留在宫中。
万历三十三年,提升为太仆寺少卿
万历三十六年,又改为南京太仆寺卿。
万历三十八年三月改任南京光禄寺卿
万历四十年四月,晋升为通政使
镇抚史晋因罪罢免,上奏折诽谤朝廷官员,吴达可弹劾他,不久后者获罪。
随后他进言请求纠正奏折的样式,摒斥邪恶之徒等建议,得到万历帝赞许同意。
万历四十一年六月,上疏请求归乡离去。
年八十一去世后,天启二年,赠右副都御史
李廷机明 1542 — 16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6 【介绍】: 福建晋江人字尔张号九我
万历十一年进士
编修,累迁祭酒,立教以严为主。
久之,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尝兼署户、工二部事,综理精密。
召为礼部左侍郎
三十五年,以礼部尚书,入参机务。
言者以其与申时行沈一贯密相授受,交章弹劾,遂连疏求去,不视事,至万历四十年,获准。
系阁籍六月,秉政仅九阅月。
性廉洁,然不谙大体。
乞休。
有《李文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尔张晋江人
万历癸未进士第二,授编修
历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天学士,赠少保谥文节,有集。
维基
李廷机(1542年—1616年)字尔张号九我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新门外浮桥(今属泉州市鲤城区浮桥街道)人。
万历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内阁首辅。
嘉靖⼆⼗⼀年(1542年)⽣。
以贡入太学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顺天府(今北京)乡试第一。
万历十一年(1583年),会试复第一,以榜眼进士第二,授编修
累迁祭酒,历任南京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廷机受万历赏识,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内阁参预机务,但言路认为他与前首辅申时行沈一贯等私相授受,因而受到不少言官的反对,交章弹劾。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朝臣论首辅朱赓罪,兼及李廷机,李闭门数月不出,内阁事务都由当时新入阁的叶向高处理。
随后数年一直不断有人上疏攻击,李萌生辞意,卖掉燕京房屋产业,赈济贫苦,并将亲人遣回泉州,自己隐居真武,请求退休足足五年,连续上书120回,皇帝视若无睹,最后李廷机冒罪自行回籍。
万历四十年(1612年),皇帝终于准许李廷机致仕。
九月太子太保回籍,居四年卒,赠少保谥文节
明史》本传记其人“遇事有执,尤廉洁,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
”,而执政“系阁籍六年,秉政止九月,无大过”“廷机辅政时,四川巡抚乔璧星锐欲讨镇雄安尧臣,与贵州守臣持议不决。
廷机力主撤兵,其后卒无事,议者称之。”
罗大纮明 154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吉水人字公廓号匡吾,一作匡湖
万历十四年进士
授行人,迁礼科给事中
上《定制书》数千言。
以劾申时行忤旨斥为民。
治理学,师徐用检,常与邹元标相与讲学。
乡人以之配其乡先贤罗伦罗洪先号为三罗
维基
罗大纮(1542年—?
),字公廓号匡湖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民籍。
癸酉乡试二十一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十四名,登三甲第三名。
礼部观政,任行人司行人
万历十九年(1591年)八月,迁礼科给事中
一上任,即上《定制书》数千言。
早先神宗规定万历二十年将策立太子,但久无行动,于是许国、王家屏上书急催。
神宗私下斥责申时行介入立储问题,时行推说不知,又写密函告知皇上:“惟亲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不料此信落入罗大纮手中。
是年九月大纮弹劾首辅申时行失职,中书黄正宾御史邹德泳吏部给事中钟羽正侯先春等亦劾之。
万历帝震怒,将罗大纮斥为民。
万历十九年(1591年)九月申时行辞职。
乡人以罗大纮罗伦罗洪先,号为“三罗”。
天启中,赠光禄少卿
魏允贞明 1542 — 16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2—1606 【介绍】: 大名府南乐人字懋忠号见泉
万历五年进士
荆州推官,擢御史
疏陈时弊,力攻辅臣私其所亲等弊,贬许州判官
久之,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建烽堠,加筑要害处边墙。
旋又以边臣言朝事,夺俸。
后累迁为右副都御史,仍屡陈时政缺失。
二十九年乞侍养其父归。
以守边劳进兵部右侍郎,寻卒。
天启初追谥介肃
有《魏伯子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懋忠南乐人
万历丁丑进士,除荆州推官山西道御史历官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
维基
魏允贞(1542年—1606年)字懋忠号见泉北直隶大名府南乐县(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
明朝万历年间东林党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右侍郎
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顺天府乡试第十四名,万历五年(157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七十一名,登进士第三甲第十九名。
荆州推官
万历十年六月,以政绩卓著,选授山西道试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大学士张居正归葬,群吏趋事恐后,允贞独不赴,又疏陈张居正吕调阳等,以权谋私,其子相继登科得举,建议神宗“宜严敕所司,毋循故辄”,为张四维、申时行所忌,十一年被降三级,出为许州判官,累任南京吏部主事
海瑞亲笔书写了“直言第一”的条幅赠给魏允贞
历升光禄寺丞十六年八月升本寺少卿二十年六月升任顺天府十一月通政司右通政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因替赵南星辩护,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裁减幕府及州县冗费,又巡视边防。
右副都御史,力陈矿监张忠、孙朝等税使之暴。
为官一生,两袖清风。
山西百姓为其立祠。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魏允贞上疏说“陛下之爱贤士,曾不如爱珠玉锦绮也”。
二十九年五月回籍侍养。
三十三年十一月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十二月未任而卒。
三十五年,追赠都察院右都御史天启初年追谥介肃
明史》称他“以卓荦宏伟之概,为众望所归”。
江东之明 1545 — 15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599 【介绍】: 徽州府歙县人字长信号念所
万历五年进士
授行人,擢御史
首发徐爵、冯保等人奸,由此受知于帝。
以与首辅申时行相讦,被贬为霍州知州
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以征杨应龙败绩,黜革为民,愤恨而卒。
有《瑞阳阿集》。
维基
江东之(1545年—1599年)字长信号念所直隶徽州府歙县人
万历丁丑进士,曾任御史,有直声。
累官贵州巡抚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十九名,三甲237名进士,由行人擢山东道御史
万历十年(1582年)十二月江东之首先揭发冯保、徐爵,又弹劾佥都御史王宗载与于应昌诬陷御史刘台以谄媚张居正,检举边臣周咏等掩盖败绩,直声大震。
十二年七月光禄寺少卿十三年六月太仆寺少卿
后因上言神宗大峪山寿宫事,被弹劾,贬兵部职方司员外郎
再贬霍州知州,称病辞官。
神宗手诏起补邓州,累迁湖广佥事,备兵沅州二十二年正月南京光禄寺少卿六月改任大理寺右寺丞二十三年二月大理寺右少卿九月左少卿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二十七年二月被劾致仕免官,因曾派遣指挥杨国柱征讨杨应龙战败,七月给事中张辅之等人弹劾其贪功浪战,毒众生戎,被褫职为民,永不叙用。
抵家后愤恨而卒。
申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长洲人字兰芳
初入宫闱,后为嘉兴沈某妻。
书法孙过庭
诗苍老,不作闺阁中语,工词。
归淑芬齐名,所著《缝云阁集》,与归淑芬《云和阁诗》并称《二云阁诗草》。
闺秀词钞·卷九
字兰芳长洲人文定公女孙,胤荣女,秀水沈某室。
有《缝云阁集》。
众香词
兰芳,初入宫闱,后归沈生。
秀水县志
兰芳,书法孙过庭,诗苍老,不作闺阁中语,与归淑芬齐名,世称“二云阁诗草”云。
字兰芳吴门申文定公曾孙女,适秀水廷植
草书法孙过庭,诗苍老,不作闺阁中语。
有缝云阁集,与淑芳齐名,世称二云阁诗草云
王士性明 1546 — 15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6—1598 【介绍】: 浙江临海人字恒叔号太初
王宗沐侄。
万历五年进士
确山知县征授礼科给事中
首陈天下大计数千言,切中时弊,多议行。
杨巍阿谀辅臣申时行时行邪媚,皆失大臣体统。
又请召还沈思孝吴中行等,忤旨不报。
出为四川参议,官终鸿胪卿
有《广志绎》、《五岳游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恒叔临海人
万历丁丑进士,除知确山县礼科给事中太仆少卿有五岳㳺草
维基
王士性(1547年—1598年)字恒叔号太初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民籍。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出生,常自称天台人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浙江乡试第十五名举人
万历五年(1577年)登三甲进士,授朗陵(今河南确山)知县
万历十一年八月任礼科给事中,弹劾应元巡抚郭思极,称其科场作弊,取中张居正子张懋修,后典试四川
万历十三年(1585年)母去世,丁忧三年。
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月复除礼科给事中九月吏科右给事中,不久因触犯皇帝,被派往外官,四月出为四川布政司右参议十七年四月调任广西,升云南副使十九年七月调任河南提学副使二十年十二月山东督粮左参政
二十二年三月太仆寺少卿,管京营,二十三年七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因力辞触怒神宗,遂改南京鸿胪寺正卿,一生喜游历,漫游名山,旅途中写了许多笔记,他还在张家渡象鼻岩创建白象书院。
万历二十六年卒于鸿胪卿任上。
张文熙明 1547 — ?
维基
张文熙(1547—?
),字质卿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民籍。
广西乡试第四名举人
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
七年九月陕西道监察御史巡按浙江
十年三月浙江巡抚吴善言杭州东西二大营兵每月九钱饷银减去三分之一,引发杭州兵变,众兵卒拥入督抚衙门,缚吴善言以出痛殴之,巡按御史张文熙三司吴宪等及巡盐御史孙旬工部主事王谦光先后至,多方戒谕,始放开吴善言并散去。
文熙因弹劾吴善言杭严道佥事王许之都司鲁邦、游击应阳等人,朝廷遂以兵部侍郎张佳胤取代吴善言
后因疏论首辅申时行十四年二月出为顺天府府丞丁忧归。
二十年四月起复,补太仆寺少卿管京营事,十一月吏科给事中杨廷兰疏论,因以病乞放归,许之
次年考察,调南京任用
张邦奇明 1484 — 15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4—1544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
弘治十八年进士
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
嘉靖间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学宗程朱,躬修力践。
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
卒谥文定
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
公字常甫,母沈太夫人方妊,梦神人奉玉笈宝签相授,及生公,有云如盖降于庭。
少资性绝人,于书无所不读,精思善学,期造为圣贤。
年十四,即能著作,十七举以明经计偕中进士,改庶吉士
内阁刘文靖公李文正公每称公不容口,由是名重馆阁閒。
正德初年,进简讨
时逆阉刘瑾擅政,朝士多附其门,公居常愤愤,著张骞乘槎赋以见意,盖以西域,以喻附者也。
竟力请补外,以便迎养,出为湖广提学副使
公至,修岳麓、明山二书院,身为诸生说经,且下令曰:学不师孔颜,行不希曾闵,即有文如雄褒,吾且斥之。
世庙时在安陆藩,欲就学告试。
公为别设一台课文,送入学。
至今张提学名重楚中。
未几竟致仕。
嘉靖改元,冉起为四川福建提学
国子祭酒
南京吏部侍郎
居父忧。
帝尝奉章圣皇太后过天寿山谒诸陵,言及择相。
太后曰:先王尝言提学张邦奇器识,他日必为太平宰相,其人安在。
帝谢曰:尚未用也。
即不俟公服阕,召为吏部侍郎
帝每阅公章奏,辄称善,以指书公名衣带间。
宫监数望见以白公,公答曰:上用我,当以尧、舜之道进;舍我亦有田可耕,此非吾所关心也。
诸珰为色沮。
帝常与翊国郭公、内阁李文康公论及人才,二公谓公学行文章当世第一。
帝欣然曰:朕意亦然。
时公左侍郎,摄太宰
故事,选部除擢,率先白政府
公曰:黜陟自有至公,今乃觇当轴为用舍,岂国家设铨衡意耶?
遂不往白。
李公心不平,适主断诏狱,翊国夜舁金四万诣公第,请宽其家人罪,公不受,曰:法者天下所共,即天子亦不得私之,况我曹耶!
卒入其罪,翊国更深衔之。
及帝欲迁公太宰,此二人竟尼之,且别使人摄,公不为动。
帝数欲相公都尉公秉一、陶真人俱帝所最幸,闻其语,因各遣人道意,但一枉临即可得。
相公谢终不往。
裕、景二王册封,朝议、晋、齐、楚建国甚多,今宜营浙闽,以民力。
公独不可,曰:江南财赋所出,且接壤留都,国初封吴王,即改于周,二百年来,谁敢复建此议,事遂寝。
帝慕道,于无逸殿改称永光宫,欲令内直大臣簪冠如道家。
内阁公谋之,公答曰:使我等背圣人,不能从也。
母老久思故乡,今日乞归有名矣,诸公任为之。
帝闻乃止。
同里部郎丰坊坐废家居,数从公求复用,公不可,乃辑世统,谓圣祖系出文王,宜建明堂封禅,以示万世,为图说成,帙献之
帝惑其言,心动,召所幸诸大臣与语,俱请退咨于公。
公曰:其人少有文学,行多不检,圣朝岂乏此一人。
今郊庙土木大兴,疆埸不靖,若复有此举,海内何堪。
诸大臣以复帝,更召公赐问,公答如初,帝乃止。
候久冉上卿云颂以伺意,帝终念公言,但宣付史馆而已,竟不用。
太后将合葬献陵,帝召诸大臣曰:廷臣惟张邦奇至孝,可授礼部尚书都御史以行。
翊国奏曰:张某虽诚谨,然其才不足大用,且年浅。
严相嵩久嫉公,亦奏曰:国家礼,卿无兼宪职例。
帝默然而罢。
公复以母年踰九十,力请改南,乃出为南京兵部尚书
然帝常念公,辄曰:张某何在?
数欲召公入相。
嵩更具密劄,谓公性至孝,母老不乐北来,即强之,必不为用也。
帝颇信之。
会荧惑入南斗,留都雷震,中夜星殒于江。
公谓天变异常,宜严武备。
占者曰:应在德望重臣。
次日,公不能冠栉卒,年六十有一。
是日鄞江潮赤涌起高丈馀。
帝闻讣惊悼,数曰:可惜张某,可惜张某。
即面谕辅臣遣恤,俱谓例应自请,乃止。
后阁中拟谥以文恪文敏,进帝,于疏右御书云:人谓张邦奇真道学,抹去原拟四字,大书定字于后,赠太子太保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常甫鄞县人
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累官南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
谥文定,有集。
邦奇字常甫鄞人
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出为湖广提学副使,改四川福建,入为右庶子,迁南祭酒,擢南吏部侍郎,召拜吏部侍郎
历掌翰林院詹事府事,加太子宾客,进礼部尚书,改南吏部,就改兵部
赠太子太保,谧文定
有《觐光楼》、《纡玉楼》、《四友亭》、《养心亭》、《靡悔轩》、《环碧堂》、《甬川》等集。
田按:「书提学湖广时,世宗在潜邸,就试学使,以此受知。
帝奉太后谒天寿诸陵,语及择相,太后曰:「献皇言提学张邦奇,他日可为宰相
其人安在?
」帝憬然曰:「尚未用也。
」即召为吏部侍郎
会以母老便养,改南京
帝念邦奇不已,与分宜语及之。
分宜邦奇至孝,母老不乐北来对,遂终不召。
卒后阁拟谧文恪文敏
帝抹去四字,大书「定」字,遂谧文定
庙堂制作,颇称庄雅。
《观光楼集目》,乐章仅列《秋享上帝》、《祀皇天上帝》二章,后人不知,妄将洪武及嘉靖时改制乐章一切阑入集中。
后之读文定集者,所当知也。
维基
张邦奇(1484年—1544年)字常甫号甬川兀涯浙江鄞县人
学者。
张时彻为叔侄亲戚,又同为南京兵部尚书,故二人有“叔侄尚书”之谓。
为学以程朱理学为宗,以涵养为事;与王守仁多有往来,为好友,但思想多有不合。
弘治十四年(1501年)张邦奇中式辛酉浙江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乙丑进士,由庶吉士检讨,参与《明孝宗实录》的编写修订。
以双亲年老求便,出为湖广提学副使
正德十年(1515年),任湖广提学副使,任上修缮了明山书院、岳麓书院崇正书院
之后,历职有四川提学福建提学右庶子翰林院侍讲
明世宗时,历职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侍郎
丁外艰归家。
明世宗曾经与母亲蒋太后拜谒天寿山的皇陵。
谈到择相时,蒋太后说:“先皇尝言提学张邦奇器识,他日可为宰相,其人安在?
明世宗醒悟道:“尚未用也。
张邦奇服阕后,任吏部右侍郎,并代理尚书职。
明世宗欲授张邦奇吏部尚书,被大学士李时郭勋二人所阻。
嘉靖十六年,执掌翰林院事
嘉靖十七年,任会试主考官,《玉牒》纂修官
嘉靖十八年,任太子宾客,充日讲官
后进礼部尚书,以母亲年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后改任南京兵部尚书
明世宗曾想将他召北京
严嵩答:“邦奇性至孝,母老,不乐北来。
”,世宗信之,此事作罢。
嘉靖二十三年张邦奇逝世。
谢廷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金溪人字友可
谢相子,谢廷瓒兄。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南刑部主事
李廷机王锡爵将奉召入阁,上疏劾之,不报。
顺庆知府
有《清辉馆集》、《带櫑编》等。
维基
谢廷谅(16世纪—17世纪),字友可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人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江西乡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获授行人,到陕西负责乡试,回朝后因在考选间冒犯权贵被贬为南京刑部主事
明神宗李廷机入阁,又召用王锡爵,他指出二人不堪任命,又说:「储君立为王自王锡爵开始,举人有考察自李廷机开始,巡按久任自赵世卿开始,奏疏留中自申时行开始;不举年例、不下考察自沈一贯开始,他们都是乱国的人。
」奏章留中不发,旋即外任顺庆府知府
他个性简略,不能奉承,于是弃官回乡,其诗文有魏晋六朝之风,与兄弟谢廷赞名著一时,人称「二谢」。
刘应秋明 1549 — 16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0 【介绍】: 江西吉水人字士和号兑阳
万历十一年进士
编修,迁南京司业,累官国子监祭酒
生平负才气,好讥评时事,故以此取忌。
二十六年,有人撰《忧危竑议》一书,论者谓系应秋匿名所作,遂调外,辞疾归,数年卒。
崇祯时礼部侍郎谥文节
有《大司成文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和吉水人
万历癸未进士第三,授编修历官国子祭酒礼部侍郎文节刘大司成
维基
刘应秋(1549年—1620年)字士和号兑阳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探花
嘉靖⼆十八年(1549年)出生。
万历十年(1583年)乡试中举第一名(解元)。
万历十一年(1584年)癸未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不久升任南京国子监司业
万历十八年(1591年)弹劾内阁首辅申时行,后升任中允,充任日讲官,官至国子监祭酒
万历二十六年(1599年)因第一次妖书案连坐,被削职位。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卒,谥文节
著有《刘大司文集》等。
万国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新建人字二愚
万历十一年进士
婺源知县
征拜御史
言事峻切,不避当道。
以抗疏劾首辅申时行,帝谓其淆乱国事,谪剑州判官
后迁南京刑部郎中
维基
万国钦字二愚江西承宣布政使南昌府新建县(今江西省南昌市)
万历庚辰进士,曾官监察御史,因疏劾首辅申时行被贬。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江西乡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庚辰进士,授直隶婺源县知县
万历十七年,征召为山西道监察御史
言事慷慨,不回避权贵。
万历十八年,弹劾吏部尚书杨巍,被责备。
居住乡里的尚书董份大学士申时行王锡爵座主,嘱咐浙江巡按御史上奏请问。
万国钦董份谄媚严嵩,又娶尚书吴鹏已嫁的女儿,居于乡里多有不法行为,不应当予以加礼,事情方才停止。
起初,吏部员外郎赵南星户部主事姜士昌上疏责备执掌朝政任用唯亲。
给事中李春开越权检举赵南星姜士昌,而其党羽陈与郊暗中帮助。
刑部主事吴正志上疏,称李春开陈与郊谄媚当权,扰乱清议,同时弹劾林祖述包庇大臣的过错。
于是御史赫瀛集合其他御史,在朝堂上商议合疏纠劾吴正志,称他不顾惜台谏体统。
但是万国钦周孔教没有署名。
赫瀛非常生气,盛气凌人地责备万国钦
万国钦说:“戴豸帽,穿豸服,我以保留正直为己任,不敢与你们苟同。
赫瀛沮丧,果然没呈上奏疏,可是吴正志竟然被贬为宜君典史
宦官袁进等打死平民,万国钦再次上疏弹劾。
万历十八年(1590年)夏火落赤各部频频进犯临洮巩昌
七月,皇上在皇极门召见申时行等,咨询策略,说:“边境守备废弛,督抚缺乏调度,想大力整顿。
申时行说和议通贡足够。
皇上称:“和议通贡并不足以依赖。
假若专门迎合敌人,使他更为骄傲自大,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申时行等听令退下。
未有多久,警报不断传来,于是推选郑洛经略尚书巡边,实际上是使用通好主张。
万国钦上疏弹劾申时行,说:“陛下以西事棘手,特地召见辅臣商讨战守,而辅臣在召见时却粉饰蒙骗皇上。
陛下对敌人的侵犯很愤怒,辅臣则主张攻打地区是汉化番人居住,临洮巩昌果然是番地吗?
陛下责备督抚丧失时机,辅臣则以为过错在武臣。
边疆之事,督抚难道不参与吗?
陛下说和议通贡难以依靠,辅臣则称通贡二十年,使百万生灵得以存活。
西宁的失败,肃州被抢掠,就不是荼毒生灵吗?
陛下决议为战,而申时行不想打仗;陛下的意思是断绝往来,申时行想与他们讲和。
边将帅,每岁送的金钱,已不计其数。
敌人已毁坏了城堡,残杀官吏、百姓,还说计策已实现。
三边总督梅友松专谀媚敌人,前次上奏说顺义已谢恩西去,为什么又包围我临洮巩昌呢?
后又上疏极力夸耀战绩,为何景古城全军覆没呢?
甘肃巡抚李廷仪引贼入关,没有听说有奏疏报上,辅臣反代他求情请求宽恕罪过。
统计马牛布帛不到三十金,而被杀被掠何止万计。
还想让他们互市,臣不知国法究竟怎样了?
这三个人都是申时行的党羽,所以敢于祸国殃民。
”因此列上申时行接受贿赂的几件事。
皇上认为他混淆国事,诬陷大臣,将他贬为剑州判官
起初,万国钦奏疏呈上,许国责备他说:“这个举动,是为名节,还是为国家?
万国钦称:“哪敢为名节,只为家。
即使言语不当,生死利害听天由命。
许国无法难为。
万历二十年(1592年)吏部尚书陆光祖拟将万国钦改为建宁推官饶伸刑部主事
皇上以二人都是特地贬职的,不应提升,严厉责备陆光祖,将文选郎王教员外郎叶隆光主事唐世尧陈遴玮等全部免职。
大学士赵志皋上疏申救,也遭到责备。
万国钦后任南京刑部郎中,死于任上。
天启二年,赠光禄寺少卿
雒于仁明 155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泾阳人字少泾
雒遵子。
万历十一年进士
历知肥乡清丰二县,有惠政。
十七年入为大理寺评事
疏献酒、色、财、气四箴以谏。
帝怒,斥为民。
维基
雒于仁(1550年5月19日—?
),字依仲号少泾,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军籍泾阳县人,官至大理寺评事,因谏言神宗怠政而罢官。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陕西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十一年(1583年)联捷癸未进士
历知肥乡清丰二县,有惠政。
万历十七年(1589年),入为大理寺评事
十二月,上《酒色财气四箴疏》:「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
夫纵酒则溃胃,好色则耗精,贪财则乱神,尚气则损肝」。
由于雒于仁此折颇多臆测,以致神宗觉得过于无视尊卑信口开河,原本将予以重处。
但首辅申时行的建议下,最终采用留中不发,等待数日,雒于仁引疾,于是罢斥为民。
多年后卒。
天启初,赠光禄寺少卿
明史》有传。
汤显祖明 1550 — 16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16 【介绍】: 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
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
万历十一年进士
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
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
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
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
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
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
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词学图录
汤显祖(1550-1616) 字义仍号若干又号海若清运道人
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抚州汤家山。
剧作家、文学家
21岁中举,34岁中进士,后历任太常博士、詹房事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
有《紫钗记》、《南柯记》、《牡丹亭》、《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有诗集《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棘邮草》二卷。
字义仍临川人
万历间祠部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义仍临川人
万历癸未进士,除南太常博士迁南礼部主事徐闻史迁遂昌县玉茗堂
维基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晚号茧翁别署清远道人,室名玉茗堂
江西临川县人
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戏曲家、教育家。
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南京刑部主事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谪广东徐闻县典史浙江遂昌县知县
其戏曲非常知名,乃与莎士比亚同期及影响力相若的伟大剧作家。
除了戏曲之外,又擅长八章文,与王鏊唐顺之瞿景淳归有光等并称明朝举业八大家。
汤显祖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汤懋昭好老庄、喜谈神仙,父亲汤尚贤为人严正,从小便饱读诗书,性格刚正不阿。
隆庆四年(1570年)江西乡试第八名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汤显祖进京赶考,因不肯接受首辅张居正的拉拢,结果两次落第。
万历八年(1580年)汤显祖第四次往北京参加春试。
张居正子张懋修去看望汤显祖汤显祖也曾回访而不遇。
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33岁时,即张居正死后次年,才考中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进士
汤显祖中了进士后,仍不肯趋附新任首辅申时行,故仅能在南京任虚职。
在职期间,与顾宪成高攀龙等东林党人交往甚密。
万历十九年(1591年)他又写了《论辅臣科臣疏》,揭发时政积弊,抨击朝廷,弹劾大臣,因而触怒了明神宗
之后被谪迁广东徐闻典史
后又调任浙江遂昌知县
汤显祖在地方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得民心,但最终还是因不满朝政腐败,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弃官回乡,在临川建了一座闲居,号玉茗堂,从此致力于戏剧和文学创作活动,终其一生。
梅鼎祚明 1553 — 16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3—1619 【介绍】: 宁国府宣城人字禹金
梅守德子。
诸生
诗文博雅。
以不得志于科场,弃举子业。
申时行欲荐于朝,辞不赴,归隐书带园,构天逸阁,藏书著述于其中。
诗宗法李、何。
精音律,有传奇《玉合记》、《长命缕》、杂剧《昆仑奴》,好用典故骈语。
编纂《才鬼记》、《青泥莲花》,又有《梅禹金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禹金宜城人
太学生有鹿裘石室集
李玉
简介
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
吴县(今属江苏)人。
约生明万历末,卒于清康熙十年以后。
其父曾是明朝大学士申时行府中的奴仆,他也因此受到压抑,不得应科举。
崇祯末年中乡评副榜,明亡后专事剧本创作。
入清后无意仕进,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和研究,剧作见于各种曲目书中著录的有42种。
其中《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眉山秀》《两须眉》《太平钱》《千钟禄》《万里圆》《牛头山》《麒麟阁》《七国记》《昊天塔》《风云会》《五高风》《连城璧》《一品爵》等18种,如今存有全本;《洛阳桥》《埋轮亭》(与朱佐朝合作)2种存有散出;《千里舟》仅存佚曲数句。
黄正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徽州府歙县人
万历间以赀为舍人,思树奇节,疏诋首辅申时行,斥为民,遂为清议所许。
李三才顾宪成咸与交往,益有声士大夫间。
思宗嗣位,复官致仕。
申用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美中号经峪
申时行子。
万历间举人,授赣州府推官,断狱多所平反。
累迁贵州按察司副使,巡思石道,筑垣练兵,境内以宁。
官至广西参政